三、自学考试学习支持体系的内容结构
自学考试学习支持体系是考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也是自学考试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构建自学考试学习支持体系,可从社会助学支持、网络助学支持、学习媒体支持、政策与考试信息支持、社会环境支持等几个方面入手。其中社会助学支持、网络助学支持与学习媒体支持是自学考试学习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社会助学支持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教育制度,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三个环节不可分割,相互制约,其中社会助学是联系个人自学和国家考试的桥梁,是保证自学考试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自学考试学习支持体系的核心。自学考试的社会助学是指高等院校(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等)、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多种社会力量,按照公布的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全日制或业余辅导等多种形式,有组织地为自学考生创造学习条件,进行课程辅导和自学指导活动。目前,各类社会助学机构举办的助学工作规模不等,形式多样,时间长短不一,灵活性也较大,招收对象是社会在职人员、应届和往届落榜的高中毕业生、中职、高职在校生等。目前,针对高等院校举办助学具有较大优势,而民办助学机构办学相对艰难的现实情况,建立自考学习服务中心可以说是社会助学工作的总体趋势。
1.高校开展自学考试助学工作的优势和现实意义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参加到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队伍中来,自考助学已成为高校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自学考试充分挖掘了高校的教育资源,使高校的专业、教师队伍和管理进一步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而高校参与助学使得助学工作越来越正规化和系统化,也使自学考试的教育职能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出来。
(1)高校的师资队伍、教育资源和管理经验为助学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
师资是开办教育事业的首要条件,高校在各学科、各专业门类中所具备的教学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队伍,是自学考试助学工作的主力军,在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在学习过程中,考生还必须接触与专业、课程等有关的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实验条件等,而高校能够为考生提供必备的教学条件,基本实现资源共享,加之高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拥有素质高、作风硬、责任心强的管理队伍,这为自学考试助学提供了较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办学模式,为提高助学质量提供了根本保障。
(2)高校开展自学考试助学也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通过举办助学,向学员收取一定的学杂费,扩充高校教育经费的来源,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
2.高校与民办助学机构开展助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等院校办学积极性不高
部分高等院校办学积极性不高,局限在保本经营,思想上缺乏做大做强的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助学规模和助学质量的提高,也制约了专业建设的发展。
(2)有关政策规定不允许部属高校举办全日制脱产助学班,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高校的办学规模。此项政策的出台就要求有关院校必须尽快转变角色,调整机构,从适应多种社会需求的角度改变助学模式,以保证整体助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高校与民办助学机构尚需理顺关系,构建良好的助学环境
目前,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举办的助学活动各自为政,互相封闭,没有形成一个互为联系的整体和一个和谐的良性竞争的环境,双方不和谐的竞争时有发生。此外,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部分政策只限在普通高校内执行,没有惠及社会力量助学机构,造成了政策不平衡。这导致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虽有积极性,但始终处于弱势,办学困难,办学规模小,导致了部分学校积极性不高,办学不规范。
3.社会助学的发展趋势
针对目前社会助学的现状,按照全国考办关于建立自考学习服务中心的有关思路,对学习服务中心的内涵、功能和作用提出以下设想:
学习服务中心应当是根据助学机构的教学情况,建立起的布局合理、方便考生、资源共享、相互协助、互惠共赢的助学网络,是在考办的管理和指导下主考校和助学单位的良性结合。中心应当有一定的辐射能力,也要有一定的聚敛能力。这就要求学习服务中心要根据实际,通过相应的管理机制,确定主考校、助学单位以及考生的责、权、利关系。中心应当具备以下功能与作用:
(1)有利于提高整体助学质量。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教育制度,面授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习服务中心的建立应当强化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关注学习过程,使更多的自考生享受同等的助学服务,有利于提高整体助学质量。
(2)可以满足考生的不同需要。学习服务中心应注重通过多种助学形式开展助学服务,如全日制助学班、业余助学班、单科辅导班、网络助学班、利用学习课件集体学习或自学等等,可以满足考生的不同需要。
(3)有助于调动助学机构的积极性。目前,普通高校和社会力量办学单位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办学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学习服务中心应通过新的管理机制调动各类助学机构的积极性,通过统一管理要求和政策倾斜,使其能够合作共赢,形成一个良性竞争的氛围。
(4)有利于自学考试的可持续发展。学习服务中心的建立是自学考试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各类助学机构责、权、利的重新调整、梳理和多种助学形式的开发和运用,以及对考生提供平等的助学辅导和政策信息,自学考试助学活动势必会在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中发展壮大,自学考试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网络助学支持
以网络化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远程教育被人们称之为当代最方便、最快捷、最经济的教学方式。在国际上,远程教育正在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形式和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标志。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必须正视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助学的重要意义,加强网络助学的研发工作,促进多种社会助学方式的共同发展。正如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所说的,“自学考试不能强调考试,考试只是检验学习的一种手段,要强调自学”,“积极开发和利用计算机网络教育、广播电视卫星教育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考生提供多样化的助学形式,以满足考生的不同选择”。
1.远程教育发展下自学考试的发展策略
当前,基于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开始被大量地应用于各种开放式的社会化教育和教学之中,在这种趋势下,无论是何种教育形式,都迟早会面临远程教育的巨大挑战。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今天,远程教育也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1998年,教育部首批4所普通高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1999年,教育部又启动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使广播电视大学的规模迅速扩大。到2002年初,教育部批准的网络学院、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数量已达67所。由于依托了重点高校,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网络学员达到130多万,这已成为了自学考试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因此,自学考试应当通过优势互补和加大自身投入两个方面完善自学考试的网络助学功能。
(1)二者实现优势互补
自学考试作为一种完全面向社会的开放教育制度,在应用远程教育手段方面具有更有利的优势,更适合于自学考试考生。首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形式灵活,没有固定的学制和学习年限要求,不受招生计划的限制,有更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并且渗透性强,可以在任何形式和类型的高等学校中开展。其次,网络教育具有资源网络化、手段数字化、教材多媒化的特征,但只是一种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形成的教育形式,并非一种教育制度,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学生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教育组织教学或自学。因此,二者的结合具有更大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如自学考试可以同网络教育机构合作,并利用其先进的教学手段,共同开发出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而网络教育机构也可以加入自考助学的行列,利用自身的优势为更多的自考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提高教育网络的使用效率。
(2)自学考试也应在远程教育方面加大投入
自学考试要加强教学辅导的网络建设,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建立起网上辅导系统,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答疑解惑并进行自我检测,提高助学质量和助学效率,并注重优质多媒体教育资源的开发和设计,成立专门的研发小组,聘请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制作出符合自考生网络学习特点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包括讲义、教材、学习课件、习题等),使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获得比参加社会助学或自学更丰富、更翔实的学习资料,并通过强化训练及时查找学习中的漏洞,提高自我检测能力。如有的省市开办的“网络学堂”就是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模式的有益探索,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自学考试开展网络助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自学考试的助学质量,增强考生的学习自信心。如上所述,自学考试的劣势和薄弱环节在于助学过程。实行网上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可以构建起无围墙、无时空的“虚拟学校”,使知识资源得到最优化的使用。网络教学可以集中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使所有的考生共同分享,并为考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考生可以自由地与相关课程的辅导教师相互交流、提问咨询,解决了许多自学者求师无门的难题。此外,自学考试网络助学还有利于扩大自学考试的规模,更多的人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参加自学考试的学习。
第二,网上助学辅导是一种以考生为主体,淡化教而突出学的教学方式。它将作为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系统,改变自考生的自学方式,使考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辅导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考生的向导、学习资源的开发者,而接受知识能力有差异的学生以及需求不同的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第三,网络助学最突出的优势之一就是信息资源迅速、及时地更新。以往的助学或学习活动是以教材上的知识作为信息的主要来源,知识更新周期长已成为制约自学考试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网上助学,可以随时更新、补充、修订教学内容,使考生在最短时间内最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认知水平。
(三)学习媒体支持
当前,在信息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世界教学论发展的趋势就是重新认识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重新开发课程与教学资源。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正在进行一场从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等一系列重要的变革。自学考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媒体建设也应当放在这样的背景中去研究和规划。正如贝茨指出的,“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远程教育的学生,他们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独立完成的,是同印刷教材和其他学习媒体发挥教化作用”。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它要集中致力于改进学生与学习材料发生的个体化的交互作用的质量。这正是我们为何重视高质量学习资源开发的主要原因。
学习媒体是知识的载体和物化表现,这里讲的学习媒体不仅是研究如何编好教材的问题,而是要在开放教育的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以光盘、课件、指导书等多种形式组成课程学习包,以丰富自学考试的学习资源,创设怎样的适合个性化学习的课程环境等问题。而目前自学考试的学习媒体大多为考试大纲和教材这“一纲一本”的印刷教材,考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唯有具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才能满足,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才有载体,也才能给予学习者更大的选择空间。因此,学习媒体的开发与建设是自学考试学习支持系统的基础工程。本文所阐述的学习媒体建设是指课程学习包的建设与使用。
1.自学考试课程学习包建设的功能
课程学习包的内容一般包含课件(VCD或CD-ROM光盘)和指导书(文字材料)两部分。其中,课件就是将文字材料和课堂讲授录像资料数字化,制成VCD光盘、CD-ROM光盘及网上视频课件等形式,其核心思想是把教材转化为教学辅导课堂。
(1)课件的制作
美国在终身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终身教育的学习资源建设。如成立于1977年的美国电化教育委员会(简称ITC)[1]就是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其成员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近600个教育机构和院校,旨在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提供资讯和学习资源,拓展和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再如英国开放大学始终重视并开展以学习课件为核心的学习媒体建设,取得颇丰的教学成效。
在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中,自学考试必须重视现代媒体在自学考试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此拓展自学考试的助学服务功能和覆盖面。首先,要建立一套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富有开拓精神的研发队伍。英国开放大学在这一方面有很成功的经验,其下属的两个著名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和知识媒体研究所,其中大批多媒体技术专家、学科专家和教育心理学家组成团队,专门负责研究如何将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并研制各种多媒体教材,大大推进了开放大学的理论和实践。
其次,要改变长期以来的“一本一纲”模式,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和技术手段,开发多媒体等学习资料,逐步形成高质量、多形式、系统配套的自学媒体,对考生的个人自学活动加以引导和指导,帮助考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内容、知识结构、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益。
(2)指导书的编写
指导书除考试大纲外,还包括自学提要、作业测试、学习方法指导、考试指南等内容。自学提要中应分章节详细阐述课程内容的难点、重点,对问题的分析和阐述要考虑到不同程度、不同学习类型学生的实际情况,便于考生理解,必要时应有例证或案例加以分析说明。此外,还应配有作业测试,使考生能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2.自考课程学习包开发与制作的思考
在课程学习包开发与制作方面,天津考办在面向农村开考的领域中作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为进一步扩大自学考试的服务领域,为农村地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天津市考委、教委、农委于2004年启动了“红色证书工程”[2],天津市自考办作为牵头单位具体负责该工程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在推动“红色证书工程”的过程中,天津考办重点开发了课程学习包,以满足农村学员对自学考试的助学需求。目前,已开发、制作了31门课程的教学课件,编印了7本学习指导手册,共计免费发放电脑播放课件17000张,VCD播放课件25700套,指导手册21100册。实践证明,教学课件为面向农村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助学形式,很多助学站充分利用这一“随请随到的义务老师”,解决了农村考生自学难、求学难的问题。此项工作已成为天津市自考面向农村开考整体工作中的一大亮点,并为自学考试学习支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总结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总之,作为构成自学考试教育制度的要素之一,学习支持服务的合理、有效实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也有助于完善作为自学考试教育制度的职能,并提升自学考试的社会影响力和声誉。
1.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课题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3.王海东:“自学考试离开放学习还差多远?”,《开放教育研究》,2001(6)。
4.陈先余:“普通高校参与社会助学的几点思考”,《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中国远程教育》,2004(8)上。
6.马尚玮:“试论基于Internet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助学系统”,《电化教育研究》,2005(5)。
7.贾洪芳:“互联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带来什么?”《现代远程教育》,2004(1)。
8.“陈至立在教育部200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教育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郭光明:“论自学考试学习支持体系的构建”,《现代远程教育》,2004(4)。
10.卡姆莱士,莎尔玛:“学习支持服务和远程学习者的满意度”,《中国远程教育》,1999(9/10)。
(作者单位: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注释】
[1]ITC的全称为Instruc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Coucil.
[2]“红色证书工程”是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主要形式,以乡村在岗和后备干部、经营管理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农村从业人员的学历和非学历证书教育为重点,以实现农民就业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实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为主要教育和培训内容,培养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