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间教育
一、历代民间教育
赫哲族在历代发展进程中受到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教育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只有统治者的子弟才能学习文化,广大贫苦的赫哲族后代根本上不起学,只有在民间以削木、裂革、插草记事来记录生活,仍处于文盲之列。
二、伪满时期的私塾
日伪统治时期,赫哲族人民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冬天无鞋穿,晚上无被盖,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37年在同江三江口下游45千米处的赫哲族哈渔村,来了一个姓杨的先生,他也是穷苦人,他在此村成立了私塾,只为讨口饭吃。这个哈渔村只有两户人家,姓尤。这两户赫哲人家考虑到没有文化就不能救中国就不能有作为,就供这位穷老师吃住,让自己家孩子跟他学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尤姓赫哲族后代在民族乡里当了校长。
1936年,勤得利办了两所民间私立学堂,有12名学生,其中仅有两名赫哲族学生。所学的课程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据后来知情的老人讲,这两名赫哲族学生后来因家境贫困,无钱交学费而最终辍学。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民间教育
1949年,街津口村还没有学校,全村渔民请了一个外地姓孙的先生教全村的孩子学国文和算术等。全村大人们在新中国成立之际,人们当家做主,政治地位和思想觉悟也有所提高,能够识字和学习文化知识已成为赫哲族村民的迫切愿望,因此人们让孩子识字的心愿也实现了。起初只有十五六名学生,赫哲族学生占2/3,其中女学生有3名,这是赫哲族第一批女学生。当时,全村百姓供给孙先生食宿又给其适当的报酬,但在数月后,这位先生嫌工资太低,而村民也觉得为其分担的伙食负担过重,这位先生便离开了街津口村,至此,这个私塾也就自然消失了。
四、群众性扫盲运动如火如荼
1957年赫哲族人口最集中的街津口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的扫盲运动。这是在党团组织号召下掀起的民间文化教育。因为新中国成立前连吃的都没有,哪有钱上学,很多人不识字。所以党的民族政策号召要当国家的主人必须扫除文盲,群众性扫盲要有方法有步骤有成效。
(一)“三有”:即有领导挂帅,有会议要及时汇报,有教员以小组分教教学,既检查生产又督促学习。
(二)“六多”:1.领导力量多,妇联带头,团支部为骨干,以党支部为核心,将县工作组全面启动,各方面密切配合,小学教师加强指导。2.要教得多,学得多。3.学习方式多,船头学,河边学,炕头学,地头学,集中学,分散学,串门学,见面学,见物学,树下学,夫妇学,父子学,兄弟学,姐妹学等多种方式。4.宣传方式多。普遍利用黑板报、大字报、墙上标语,再结合大小会议鼓励宣传扫盲的重大意义。5.参观交流经验多,多树立和培养典型标兵,适时进行扫盲比赛。6.看报刊的人多。
(三)“七变”:1.识字的人变为老师。2.一切工具变为黑板。3.一切场所变为课堂。4.一切休息时间变为学习时间。5.阴雨天变为上课天。6.闲谈聊天变成相互识字。7.文盲变为非文盲。
街津口村通过这次扫盲运动,不仅赫哲族完全扫除了文盲,而且朝鲜族、满族等兄弟民族也一起扫除了文盲,人们全部都能看报、写简单书信及记工分账了。
五、民间自发办赫哲语学习班
2000年,街津口乡中心校教师毕立勇、尤立刚在学校开办了赫哲语学习班。
2008年8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吴明新在佳木斯开办了“赫哲族语言学习班”,由其亲自担任教员。为了使赫哲族语言不被失传,吴明新长久以来的愿望实现了,参加学习的赫哲族年轻人有百余人,人们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
六、积极开展赫哲族乡军警民书法艺术活动
八岔赫哲族乡中心校校长孙玉刚,赫哲族,1949年出生于街津口得勒乞,中共党员。他从小酷爱书法,多年的研习使他的书法艺术功底深厚,在赫哲族乡远近闻名。他从1988年担任八岔赫哲族乡中心校校长以来的10多年间,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地为军警民开办书法学习班,并经常为边防连和派出所书写参赛作品,多次获沈阳军区和省武警总队书法作品大赛一、二、三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