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南大学关于“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的原则意见

东南大学关于“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的原则意见

时间:2024-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南大学关于“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的原则意见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成果的凝结与体现,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学校仍按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申报、评审与立项工作,并从中遴选申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东南大学关于“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的原则意见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成果的凝结与体现,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为切实做好我校“十一五”期间教材建设与改革工作,特提出《东南大学“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的原则意见》。

一、工作思路

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为目标,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和主线,在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础上,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国家级、省级和校级规划教材的申报与建设,凸现特色、锤炼精品,构建具有东南大学学科优势特色的、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高质量课程教材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改革,促进发展

“十一五”教材规划选题要更新观念,立足改革,一方面要在研究并制定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正确把握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方向,吸纳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最新成果,在选择教材内容和编写体系时注意体现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促进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

2.突出重点,锤炼精品

“十一五”教材规划选题的重点应放在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教材上,通过重点建设,保证教材质量。特别要积极组织基础比较好的、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教材、获奖教材、“十五”重点教材及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的修订再版,通过反复锤炼,着力打造精品。

3.构建体系,凸现特色

“十一五”教材规划选题应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和主线,以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成果为依托,通过整合、归纳、总结、提高,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材体系、完善教材系列,逐步形成电气信息类、土建交通类、机械动力类等能体现东南大学学科与课程鲜明特色的教材建设体系,凸现我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

4.丰富种类,合理配套

“十一五”教材规划选题提倡丰富教材种类,实现教材合理配套。鼓励同一门课程的基本教材、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配套,文字教材与电子教材同时规划、协调发展,进行立体化教材建设;鼓励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结合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的开发;鼓励实践教材的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同时积极支持解决教学急需填补学科空白的新教材。

5.创新机制,滚动发展

“十一五”教材规划将创新教材建设机制,通过共建教材建设基地、共设教材建设基金、共同宣传推广教材、共同引进国外优秀教材和输出我校优秀教材等形式,加强与出版社的实质性合作,努力实现教师有好成果、学生有好教材、出版社有好效益的多赢目标,尝试探索教材建设的滚动发展机制。

6.依靠专家,择优支持

“十一五”教材规划选题时将充分依靠各学科专业(课程)的专家,在调查研究本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规划选题。在落实主编人选时,采用竞争机制,通过作者申报、院系审核、专家评审等程序,遴选出高水平编者,确保出书质量。

三、建设目标

1.锤炼打造相当数量的精品教材

加强名师、名课、名教材整合力度与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已有较好基础且在国家、省或校获奖的各级各类优秀教材的修订再版,着力锤炼打造相当数量的国家级精品教材(优秀教材)、省级精品教材,力争使我校在国家级精品教材(优秀教材)、省级精品教材数量中所占的比例达到10%以上的增幅。

2.建设100本左右的特色教材

结合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认真规划100本左右具有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教材。逐步完善24个品牌特色专业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建设;逐步完善80门精品课程的基本教材、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与电子教材的配套建设;适度支持新兴学科、新建专业、新开课程、小专业、研讨课等教材项目;鼓励编写能反应业界最新技术动态的实践教材。

3.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建设1000门网上课程

充分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始建设并逐步完善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配套的、能够实现网上授课、网上师生交流、网上辅导、网上作业、网上测验、网上实验等功能的1000门网上课程。同时鼓励开发精品多媒体课件和网上教学资源库。

4.鼓励高水平教材的引进和输出

为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对于信息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金融法律专业等发展快、通用性强的学科或专业要遴选最新最好的教材予以引进,并组织教师进行研究、评价、吸收消化,编写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优秀教材;同时适时在优势特色学科中组织编写外文教材的工作,力争将我校的优秀教材推出国门,走向世界。

四、实施办法

各院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全面调查研究本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一要提出本院系的规划选题;二要遴选出高水平编者;三是从各方面支持教材规划立项顺利完成。学校仍按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申报、评审与立项工作,并从中遴选申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