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砌体结构》作者简介及教材使用情况

《砌体结构》作者简介及教材使用情况

时间:2024-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丁大钧教授曾出版钢筋砼和砌体结构及力学方面的教材、参考书和专著共38本,先后在国内外40多种刊物上发表中文论文290篇。教材简介:《砌体结构》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

砌体结构

img102

主编姓名:丁大钧

出版时间:2004年7月

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教材形式:文字教材

适用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高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

获奖情况:部委教材一等奖,1995年

作者简介:

img103

丁大钧教授,著名土木工程教育家,1923年生,194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土木工程系后留校任教,1950年调入国立南京大学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土木系,工程结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国务院首批授予的博士生导师。先后兼任江苏省和南京市土建学会名誉理事长,以及由ASCE、IABSE等9大国际学术组织组成的美国高层建筑及都市居住小区理事会极限状态设计委员会主席、印度国际高层结构联合会名誉理事,《建筑结构学报》编委、香港《Adrances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国际学报国际编委等职。

丁大钧教授曾出版钢筋砼和砌体结构及力学方面的教材、参考书和专著共38本,先后在国内外40多种刊物上发表中文论文290篇。其主要成果有:

对砌体结构:①主编教材3次,另“文革”前3次;②1958—1959年进行大量空斗墙试验研究,成果引入规范;③1985—1986年进行大量实心砖柱和横配筋砖柱试验研究,文章发表在《建筑结构学报》上;④砌体最主要的偏心受压公式原来按照前苏联分为大、小偏心受压二公式,不但计算不便,且不连续。编者提出统一公式并给出计算模式,新规范采纳,详细过程写入教材并在国内外发表,国外RILEM学报文摘要刊入EI,也获东大2000元奖金;对横配筋砌体,批判了前苏联三向受力理论而提出新理论,并在中外文章中发表;⑤理论研究多项,对墙梁组合作用意见,正在编制的新规范拟采用,故将已发表的文章重新在《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中重新发表;⑥对砌体结构编写了“教学刍议”正式发表以便交流经验。

对混凝土结构:①文革前编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书1~4版,被很多高校用作教材;②进行过大量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短期荷载试验研究,共700多个试件;③进行6批总共持续23年的长期荷载试验研究;④提出适合5种截面(矩形、T形、工形、倒T形和环形)的受力(受弯、偏心受拉和受压)构件的刚度裂缝计算体系,与前苏联公式比较,适用性广,且准确度高。编者参加TJ10-74规范编制时,规范获国家计委颁发的集体二等奖,规范组对刚度裂缝部分(只对这部分)特给出评价:“公式有所简化,计算准确度有所提高。”这部分论文在多国发表,总结性论文在英国有100多年历史的房屋建筑学报发表,摘要刊入SCI,获东大3000元奖金;⑤对国外多次宣传各种(房屋、桥梁、水利和特结)混凝土结构的建设,也发表“教学刍议”以利交流。

教材简介:

《砌体结构》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本教材是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现行规范GB50003-2001编写的,共分7章,内容为:绪论,砌体材料及砌体力学性能,砌体结构构件的计算方法,砌体结构承载力计算,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过梁、墙梁、挑梁及墙体的计算和构造措施,混合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简述。最后还设有复习思考题、深入思考题和习题。

教材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①宣传政府的有关政策法令;②根据现行规范,适当增加砌体有关内容;③对新材料作了适当介绍;④每章增加了有关参考文献和适当引入一些外文资料;⑤对复习题、深入思考题和习题作了适当修改和补充;⑥适当引入一些关于新规范的讨论以引导学生思考;⑦首次在教材中提出如何利用教材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地“教好与学好”的新问题。

教材使用情况:

第1版因为是部颁教材,故各校使用,且工程单位为学习规范也多购买,故印至29万册;第2版时已有些自编教材,故仅印7万多册;第3版时各校自编渐多,故4次印刷仅印15000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