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经济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分析介绍

社会经济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问题与社会经济状况相联系,主要反映在两个层面:一是社会的宏观经济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和失业现象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二是微观区域经济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所造成的间接作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10月宣布,当年1月至9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920万人;到9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4.0%,较去年底下降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社会经济与个人职业发展

作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经济保障的职业活动,其自身有着显著的经济背景,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习惯于把职业活动纳入到经济活动之中来研究和对待的理由。职业活动和职业发展一旦与社会的就业和失业问题联系在一起,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存在地位也就变得更加毋庸置疑了。

职业问题与社会经济状况相联系,主要反映在两个层面:一是社会的宏观经济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和失业现象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二是微观区域经济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所造成的间接作用。在前一层面上,之所以说二者的关系是“直接影响”,是因为在我们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评价时,失业和就业问题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必然联系,即一个时期社会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则表现为就业率高、失业率低,反之则表现为失业率升高、就业机会减少。在后一层面上,微观区域经济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所能够起到的影响的确是间接的,因为区域的特殊性和个体职业的个别性都是经济活动中独立性很强的组成方面,一个地方的经济运行状况不必然决定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结果,而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也不可能只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地域展开。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运行态势从宏观上来看是高速增长的,GDP连续多年以10%左右的速度在递增。截止到2007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国家财政收入超过5.1万亿元,同比增长31%左右。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10月宣布,当年1月至9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920万人;到9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4.0%,较去年底下降0.1个百分点。自2001年至2007年,当年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6%、4%、4.3%、4.2%、4.2%、4.1%、4.0%。不少专家认为,这一可喜的变化说明我国失业率下降的拐点已经出现。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的全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 000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上述事实表明,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基本良好。据国内专家预测,这样的局面还将持续至少2至3年。这对在此期间将面临就业压力的人员来讲应该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正面消息。

与此同时,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绝不等同于每一个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历了一条曲折进步的经济发展道路,其中虽有诸多险象,但总体趋势还是快速提高的。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经济增长长期依赖对外贸易的格局呈现出发展的瓶颈,国际竞争中凭借劳动力成本低廉和资源消耗的产业发展模式已暴露出诸多问题,提高产品和服务中的科技含量,深入调整产业结构已经成为国家经济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作为职业发展主体的大学生,如果还抱有落后的专业发展思路、脱离实际的职业发展观念,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应属正常。

试图将个人的职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就必须研究和分析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个人的发展愿望,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努力在科技含量高、技术集成度大的业务工作方面寻找发展的可能,也可以在第三产业中尝试创新服务样式、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这些应该都是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选择。惟有如此,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才可能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