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精神及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及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民族精神及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所谓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要界定民族精神,必须对精神一词含义有所了解。从历史实践来看,民族精神是一个现代词语,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尽管有与民族精神相近意义的表达,但并没有明确提及这一概念。民族文化不断影响着民族精神。

第一节 民族精神及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所谓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是一个民族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一个民族所遵循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

一、科学认识和全面理解民族精神

从古至今,—个民族的兴旺往往与这个民族高扬的精神面貌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一个民族的衰败往往也就从民族精神的衰落开始。埃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就因为民族精神的衰落,先后被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替代。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坚强地屹立在民族之林,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因为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民族精神。要界定民族精神,必须对精神一词含义有所了解。我们先辈对精神的理解:所谓精是指精妙、精粹、精华、精微的意思,所谓神,其主要含义是指神灵,精神作用和玄妙、微妙的变化。那么精神,就是指个人的精神作用与状态,天地万物的精气、活力,事物运动发展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与变化。民族精神在英语中比较接近的词汇是“ethos”,即文化的精神气质。朗文现代英语词典对此的解释是指精神本质,体现一个群体的观念和信仰。从历史实践来看,民族精神是一个现代词语,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尽管有与民族精神相近意义的表达,但并没有明确提及这一概念。西方学者虽最早提出了民族精神,但是他们又都是出于各自不同的学科研究和理论体系进行具体阐述,因此在理解上存在差异,没有形成明确的民族精神的定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精神”的概念传入我国。中日甲午战争后,为化解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一大批志士仁人继续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进入中国,民族精神问题也就成了当时贤能之人关注的热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学术界曾讨论过民族精神问题。这些讨论深化了对民族精神的认识,但是对“民族精神”的概念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在西方,对于什么是“民族精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可以说是做出了最为权威的解释。他认为,民族精神是人类精神的特殊表现形态和样式,是表示民族的意识、意志的整个现实,是民族的宗教、政体、伦理、立法、风俗、科学、艺术、技术的共同特质和标记。(1)黑格尔的“民族精神”是服从他的“世界精神”理论体系的,但是他对民族精神研究已具有系统性和深入性。近代西方学术界“民族精神”概念的提出具有其深刻的学术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学术背景方面,法国思想界掀起的启蒙运动冲破了神学的束缚,提倡科学、理性和人性,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声。社会历史背景方面,“民族精神”概念的提出与欧洲民族主义理念的形成有着明显的因果联系,“民族精神”概念和学说是民族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2)

(一)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同时,这种文化又滋养和培育着民族的传统与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标志和象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民族文化不断影响着民族精神。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吸收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新成果,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提供正确方向和强大动力。

(二)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建立与发展的思想基础

胡锦涛曾经指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3)民族精神的功能集中体现在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上,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核心。可以说,民族精神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民族兴旺的精神资源,离开民族精神也就没有了根本的思想基础。

(三)民族精神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在这种伟大民族精神的感召和引领下,中华民族保持了不竭和顽强的发展活力。同时民族精神也会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一个民族不能轻视自己的传统,但也不能固于传统,而应坚持历史与时代、继承与创造的统一,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把握时代脉搏,对传统精神进行改造与扬弃,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内涵,培育适应时代要求、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民族精神。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激励作用。

二、新世纪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

对大学生开展民族精神教育首先应该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进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以儒家、道家文化为核心,并吸收其他各派文化精华的文化,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经过长期锤炼,便形成了当今的民族精神。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重志进取、自强不息教育

早在先秦时代,《周易·象传》就有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重志进取、自强不息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同时,人类的发展进步不可能会有终结,人们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认识社会的过程中也会体现出永无止境的向上精神。开展重志进取、自强不息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当今不少大学生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心理较为脆弱,难以经受挫折和打击。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自杀已经成为青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处在社会转型最关键时期,急剧的社会变迁对社会成员的心理适应性提出了严重挑战,在适应性较弱者身上则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震荡现象。应对这种心理震荡现象,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塑造出一种现代强势人格,一种临危不惧的气概,一种迎难而上的能力。

(二)忧国忧民、牢记责任教育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之一,正是有着这样一种忧患意识,才能够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忧患意识也是一种责任意识。所谓责任意识,是指个体履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努力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信念和意志,它是个体在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中必须具有的一种意识,要求人们具有敢于承担风险,敢于再创辉煌的意志和决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国家,—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失去忧患意识,就会失去奋斗精神,失去生机和活力,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于当代大学生开展忧患意识的责任教育,不仅要求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把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放在心上,同时还要树立责任意识,保持进取奋斗的昂扬斗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体现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净化人格、陶冶情操教育

长期以来,中国的思想家们不论其政治立场和学术派别有多大的差异,都会特别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祟德精神培育了人们的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正因为如此,在我国历史上的每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都一定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我们应该始终把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放在首位,通过课堂教育、先进典型事迹教育等方式净化学生的人格,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情操。

(四)为民爱民、以人为本教育

中国古代儒家学说提出爱人论,主张尊人而卑己,把他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以爱人、利人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原则。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他所讲的仁爱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父亲和兄长的孝悌,这是一种基于天然血缘关系的亲情之爱,也是一种最基本的仁;第二层是对同等地位的人的忠恕,这是一种阶级内部成员之间的爱;第三层是对于下属的爱,这种爱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爱,是一种恩赐。孔子的这种仁爱思想,以及重人不言天的取向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加强当代大学生仁爱教育,不仅可以促使他们在大学学习阶段更好地处理与周围同学以及学校老师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也能促使他们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对同事和他人始终做到以人为本。

(五)艰苦奋斗、公而忘私教育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拥有许多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人和事,大量的故事、传说体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坚强意志。到了近现代,又形成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载人航天”等体现民族坚忍不拔意志的精神。在大学生中提倡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精神并不是让学生过苦行僧的生活,而是首先要让学生们懂得创业之艰苦。勤俭是立国之本,如果失去这种精神,则必然从富裕变为贫穷,由强变弱,从强盛变为衰败。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可以穿插相关的中外事例,增强大学生对勤俭精神的理解。其次需要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消费观念,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的消费观念较为前卫,但他们却还没有相应的经济能力支撑其前卫的消费观念,只能依靠父母,从父母那里得到消费欲望的满足,没有体会过赚钱的辛苦,却享受着金钱带来的满足感。尤其是一些家庭富裕的大学生,花起钱来更是大手大脚,他们的行为会对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产生一定压力。那些家庭条件不宽裕的大学生要和他们交往势必也要多花钱,因此也就不愿和他们交往。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隔阂,久而久之,会对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及个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强对大学生在消费观念上的艰苦创业、公而忘私的教育尤为重要。

(六)兼顾义利、突出道德之义教育

义和利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人类社会伦理生活的一个基本问题,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抑或义利合一,关系到人们的伦理思想。中国历史上不同的学派有着各自的主张,儒家基本上坚持“以义制利”的观点,其主导思想就是不反对人们求利,但主张要取利以义。墨家提出义利并重,“兼相爱,交相利”,强调“义利合一”。“义利合一”的主张更为全面准确,因为坚持“义”和“利”的统一,也就是坚持个人利益与天下利益的统一,物质利益与道德完善的内在统一。在对大学生进行义利观的教育过程中,首先应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道德与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要求大学生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价值取向的经济,它要求人们不是重义轻利,也不是重利轻义,更不是见利忘义,而是奉献与索取相结合的合法取利。所谓合法,就是坚持“义务的履行”和“权利的享受”相统一,以诚实守信为准则;所谓取利,就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手段,获取物质利益来满足自己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

(七)实事求是、诚信求实教育

实事求是、诚信求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诚信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可见,实事求是、诚信求实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关系到民族进步、生存和发展的大事。高校作为大学生的直接培养者和教育者,对于诚信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也是建立社会信用的过程。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每年入学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日益庞大,成为越来越有影响力的群体,他们的诚信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的人际交往和学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将解决思想问题、开展诚信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中。针对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思想压力加大的现象,需要采取有步骤、有计划的诚信教育方法,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减轻压力,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上的挑战,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切实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八)礼让友爱、和谐相处教育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从古至今我们一直推崇礼让。礼让是一种文明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应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自古以来处理和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社会的润滑剂。战国时期发生的将相和的故事就是一例典故,由礼让带来的和谐友爱能营造出人与人之间的健康和谐关系。从人际关系角度看,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就需要树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理念。从资源配置角度看,使社会成员能够实现多赢互利,使社会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处理,就需要树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理念。当今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之间和自身的个性发展还存在不和谐的情况。一些大学生在处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忽视集体主义精神,个人主义思想表现比较突出,如过分强调个人奋斗,使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的发展目标脱节;强调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而忽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过分强调竞争、排斥,忽视了合作,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等。重视科学技术课程轻视人文课程、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在一些高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甚至出现畸形发展。大学生中进取精神占优势,而合作精神则不足。开展对大学生的礼让友爱、和谐相处教育,将会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发展。在大学生中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让大学生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尤其是要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树立“竞争合作”意识。

三、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

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将民族精神扎根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内化于他们的行为之中。

(一)加强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们首先懂得什么是民族精神。实际上,民族精神本身就体现在传统文化之中,了解传统文化也就懂得了民族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就需要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并要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祖先们创造了许多优秀文化,诸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忧患自省的危机意识等,都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的。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精神,就有助于大学生坚守自己崇高的信念与追求,维护自己的人生修养与节操尊严。

(二)开展立体式、网络化、多层次的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不应该仅仅拘泥于某一种方式,应该采取立体式、网络化、多层次方式。所谓立体式,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一方面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作为主渠道,同时还需要运用校园文化作为载体,以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为桥梁进行。所谓网络化,是指要充分利用当前的网络技术,让民族精神教育的相关资料上网,采用这种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所谓多层次,是指要把握民族精神教育的不同对象,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展层次分明富有针对性的民族精神教育,力求达到实效。

(三)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积极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

1.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借鉴外国先进文化,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民族精神教育带来更为广阔的视野,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民族精神教育,对一切外来文化和思想抱抵制的态度,应该看到,外国也有先进的文化,也有我们在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中应该借鉴的地方。近代世界,英国首先完成工业化革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成为“日不落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接过英国的接力棒,工业、金融、科技、文化空前繁荣,成为世界头号大国。全球化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取得辉煌的发展成就,这并不仅仅是工业、经济实力的积累的结果,先进的文化优势同样功不可没,西方国家重视科技发展、重视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这些文化传统都是推动西方社会发展的有力因素。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在面对西方发达国家时,既有压力也有机会。西方国家借助其强大的经济、科技等实力在与我国的竞争中已经取得了优势,而我国可以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积极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和文化,发挥后发优势,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对我国的民族精神教育构成了冲击,西方的文化侵略的阴谋值得我们警惕,但这不应成为我们在民族精神教育中敌视一切西方文化的原因。只有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应对冲击的最有效的策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近代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西方国家强势不仅表现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而且表现在科技、文化等方面,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综合国力在近代以来取得的突飞猛进的进步从根本上说都离不开科技和文化的深层次的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完成了工业化,引导世界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事实上,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与这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完成工业化的时间早晚、工业化进行的程度都有密切的关系,而工业化的进行程度与科技水平、人们的文化素质以及民族的政治文化传统有密切的联系。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个国家间的民族文化的冲击加剧,但同时也为我们积极向其他国家和民族学习先进的文化和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在积极引进外资发展我国工业和经济的同时应积极引进外国的科技,更重要的是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这是充分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积极向先进国家看齐、迎头赶上的途径。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发达国家并非一切都是好的,发达国家的文化也是良莠不齐的,如果盲目地引进反而可能得不偿失。同时,我们也应高度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侵略”的图谋,应该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坚定洋为中用的立场,取我所需,为我所用。

2.保持我国民族精神教育的特色,在借鉴外国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做到取舍得当

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时,必须认识到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立性的重要意义,向外国的先进文化、经验学习应做到“洋为中用”,在民族精神教育中把国外的优秀思想和文化融合到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系中来,而不能一味的崇洋媚外,在引进外国文化时迷失方向。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经验向我们说明,在向西方国家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加辨别地照搬照抄,必然会导致民族精神的危机,进而会导致国家和民族的危机。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是在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环境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是适应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的,但是对于解释和处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问题并不都是适宜的,因此我们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引进、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文化的同时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有所取舍。另外,我们应当警惕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阴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倡导的“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在美丽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险恶的用心,西方国家意图通过把对其有利的文化模式和游戏规则推行到其他国家,实现文化霸权,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对腐朽的、落后的西方思想和文化予以坚决的抵制。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自身近年来的发展表明,引进西方的先进经验的过程中,只要做到坚持取舍得当、坚持结合本国实际、坚持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是可以使国家和民族获得快速发展的,也是可以使人民从中得到好处的。对于民族精神教育而言,积极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做到取舍得当,可以使我们的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4)

(四)完善民族精神教育的机制和制度

我国民族精神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也曾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实际操作在整体上仍处于被动失序状态,缺乏明确的制度保障和有序的机制规范。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唤起了国人的热情,但是突如其来的历史巨变,却也一度造成国人价值方向的迷失,市场经济本身的急功近利,加上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一些失误,使我们在国民教育的诸多环节出现了淡化民族精神教育甚至排斥民族精神教育的现实。民族精神培育机制是指构成民族精神培育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当下我国高校民族精神培育机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文化性缺失。首先,民族精神的培育取决于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对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鉴别和抵御,而文化底蕴是其基础,受教育者文化底蕴的薄弱正是民族精神培育中文化性缺失的表现及后果;其次,情感是民族精神培育机制的核心要素,而文化性是情感的来源和动力,在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的三个阶段都存在文化性缺失问题;最后,从被动的注重文化接受到发挥主体文化选择能动性是民族精神培育方式的现代转型,文化性的缺失不利于受教育者文化选择能力的提升,阻碍了培育方式转型的进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正在逐渐地认识到在国民教育,尤其是在学校教育这个民族精神培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增加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并正在着力扭转过去曾一度被我们忽视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局面,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个发展战略之后,在思想理论界形成了探索民族精神的热情,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应看到,目前我们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毕竟还刚刚起步,国民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从教育内容上来说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民族精神的培育仅仅依靠这样几个纲要、文件或方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制定长效机制和实施细则,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教育内容,克服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的短期行为和狭隘观念,从根本上保证民族精神的培育真正成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5)

(五)结合课程改革,促进民族精神教育

1.改革与改进“两课”教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应通过教学改革,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阵地之一。目前“两课”教学的政治色彩太强,使课程日益成为凌驾于民族精神培育之上的意识形态灌输工具。近年来教学改革的呼声日高,虽然有的高校也进行了各种尝试,但整体状况未有根本改观。“两课”基本上是概论课,即某个原理、概论等,既缺少好读和耐读的民族精神经典读本,也少有以这类经典读本为内容的课程。所以我们应当站在继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立场上,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经典原著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过去、尊重历史,理解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价值。中华民族精神崇尚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两课”教育中应追求使学生“精神成人”,但是现在的“两课”不是首先追求使学生“成为人”,而是首先追求使学生成为“某一种人”,这是对“两课”教育本质与根本职能认识的偏差。针对“两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缺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我们主张将目前7~8门的“两课”进行组合,设置为3~4门的基础理论课,但在总课时不变甚至增加的前提下,将剩余课时设置为多门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包含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在“两课”教育评估中,将是否在教学中阐释和渗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等人文素质教育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评价结果上。

2.积极开设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程

开设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的传统文化课程,提高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素养。目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唯知识论倾向,专业分工过于细化,培养目标过于世俗化,评价标准过于功利化。开设包含丰富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有助于克服高等教育的上述短视行为方式,有助于培养符合民族传统又有社会道德的人,有助于培养学生以跨学科的、文理结合的广阔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更好地适应当今和未来岗位变动和职业转变的要求。(6)

(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校园文化是一种包括科学文化、人文环境、意识形态、娱乐健身等在内的复合文化,带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意识形态指向、寓教育与娱乐之中、广泛的群众性等特点,具有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等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成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但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活动由学校组织的多,学生自发形成的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还比较薄弱,有些活动政治意识形态太强,起不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有些活动太注重“面子”,花里胡哨的东西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底蕴蕴涵少,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我们认为,作为弘扬和培育高校民族精神的渠道之一,应当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既蕴涵传统又具现代精神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作为教职员工的基本行为规范,用富含民族精神的民族特色文化、历史、艺术去感染学生,不同层次的大学要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和培育途径。

(七)通过震撼力的教育活动感悟民族精神

选择具有震撼力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感悟民族精神的价值与意义,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补充形式。用意在于,一方面,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另一方面,青年学生年龄、阅历、知识结构还不成熟、不完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发育阶段,通过选择具有震撼力的教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灵印刻下民族精神的烙印,从而提升他们对民族精神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并最终内化为他们的精神营养。

目前,具有纪念意义又适合大学生特点的重要节日有:

国际重要节日——元旦、国际劳动妇女节、消灭种族歧视国际日、国际劳动节、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联合国日、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非洲解放日等。

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郑成功收复台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日、和平解放西藏、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卢沟桥事变、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庆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

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日——马克思、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鲁迅等人诞辰和逝世纪念日。

其他节日——教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上述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包含有丰富的民族精神培育内容。比如,国际劳动节与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精神的结合,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劳动、劳动者的尊严与价值,另一方面,体会勤劳勇敢是实现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非洲解放日包含的爱国主义、爱好和平的内涵,使学生懂得,一方面,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和爱好和平的传统,但是,爱好和平并不意味着我们惧怕战争和搞孤立主义,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国际上应当从事与自己身份相匹配的事业,强权政治与普世价值不相干,恐怖主义永远追求不到和平与自尊,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但解决台湾问题又不能完全超越国际因素,另一方面,应当看到,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还不大,还没有发挥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当发挥的实际作用。通过上述国际节日与民族精神的结合,使学生对民族精神包含的重要内涵具有时代价值的理解。

再如,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和平解放西藏的意义,对于今日台湾问题的早日解决和所谓西藏问题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通过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学生激发反强权政治的决心和信心,体会台湾问题与中华民族国家利益的关系;通过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日、国庆节,激发学生对于党的领导的认同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认识;通过对“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的纪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卢沟桥事变和抗战胜利纪念,激发学生的耻感意识、忧患意识和警觉意识;通过对马克思、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鲁迅等历史名人诞辰日和逝世日的纪念,使学生寻思过去、缅怀先贤、激发热情、振兴中华。

又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内涵丰富,民族意味浓,其来历、含义,青年学生都应当了解。

除了上述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民族传统节日外,还应当通过重大活动和学生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民族精神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了解必要的历史背景,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意义与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