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1世纪网络发展的新趋向分析

21世纪网络发展的新趋向分析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21世纪网络发展的新趋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世界逐步进入以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进入21世纪,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相关技术的发展更趋成熟,信息的存储和传播成本进一步下降,大量新技术完成了从研发和试验阶段到市场应用阶段的转化,产品竞争的焦点转向如何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地满足用户需求。

第一节 21世纪网络发展的新趋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世界逐步进入以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催生出一批新兴的媒体形态和传播手段,它们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并且从根本上颠覆了人们以往对媒体的认识。这些新技术及其应用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和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化等特点,以一场信息交流和媒体传播的革命的方式,对社会造成了全方位、多层面、意义深远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相关技术的发展更趋成熟,信息的存储和传播成本进一步下降,大量新技术完成了从研发和试验阶段到市场应用阶段的转化,产品竞争的焦点转向如何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地满足用户需求。在此背景下,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趋势加剧,并派生出各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新兴网络应用和服务模式。这些新兴应用和服务模式以个性化、人性化、平民化为特征,使今天网络的面貌与以新闻门户、论坛、聊天室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同时也给舆论传播和网络内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网络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新兴应用和服务的兴起是在网民人数高速增长和宽带用户数高速增长的互联网产业背景下进行的。根据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 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宽带成为网民上网的首选方式”。[2]在以上发展趋势的背后,蕴含着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一)网络承载内容从文字扩展到视频

网络接入带宽的增加使互联网承载和传输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在窄带互联网时代,上网速率的制约使得网络不能够承载除了文本和简单图片之外的内容。使用过早期聊天工具的人一定记得,那时的网上聊天都是以简单的文字交流为主,需要表达感情也只好用一些文字来描叙一下情绪和心情。但现在的聊天工具已经面貌全非,不仅集成了丰富的表情图片,更能支持语音或者视频实时交流,还可以配置背景图片、共享音乐,甚至当作网络硬盘来使用。带宽增加带来的变化同样也十分直观地体现在电子邮件服务上,电子邮件服务是一项最为基础的网络内容传输服务,它在服务功能和形式上几乎已没有任何供突破的空间,而同时它对带宽的发展又最为敏感。互联网早期由于带宽的限制,每个人拿到10M,甚至1M、2M的邮件空间已经觉得足够用了。但随着基础带宽的迅速扩容,服务商们看到了邮件服务的发展机会,纷纷打起“空间”战,作为聚揽人气的一种手段。于是邮件系统空间的主流配置从1998年前后的10M,到2000年前后的百兆,又从Google推出Gmail之后,一跃而进入了“G”时代。目前除Gmail外,新浪免费邮件空间也已达2G,网易推出3G免费邮箱,就连最为“吝啬”的微软现在也将hotmail邮件空间从最初的2M扩展到了250M。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在网上使用skype打电话,使用QQ或MSN进行视频聊天,用PPlive或PPstream看电影乃至收看电视节目。目前网络上传输的动画、音乐和高清晰度的视频内容已经可以和标准的电视或DVD相媲美,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个更加清晰、更加精彩的网络世界定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网络接入手段从有线升级到无线

在早期互联网时代,人们只能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的方式接入互联网,网络接入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接入手段从有线走向无线,并向多样化发展。

通过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进行数字信号传输的技术早已出现,但由于当时接入速率太低而且极不稳定,因此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随着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接入速率可达1M以上的3G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并投入商业使用。只要是在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带有移动拨号的电脑实现高速无线上网。此外,无线局域网技术也基本成熟。现在,使用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都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移动接入点设备在100米半径范围内无线接入本地局域网(局域网内传输速率可达54M),并通过局域网网关代理接入互联网。这一方式在有限的距离范围内提供了比数字移动无线方式更稳定、更高速、更廉价的接入选择,而且通过合理设计AP的距离与方位,多个AP协同工作可以形成半径达几千米的广域覆盖,尤其适合大公司、学校、医院等用户使用。目前,许多休闲场所也以提供无线AP接入互联网的服务作为招揽顾客的一种手段。

(三)网络终端形式从电脑到手机

随着接入手段的多样化,接入终端的形式也丰富起来。早期的网络接入工具仅仅限于电脑,而目前,手机、掌上电脑、电视机都可以成为网络接入的工具。换句话说,只要电子设备具备了交互性的操作键、显示屏幕以及数字计算能力就可以成为网络接入终端。

总而言之,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个可以承载任何数字内容、允许用户在任何地点、通过任意一种终端方式连接并且应用的互联网络初步形成。一个对现实生活高度渗透、高度融合、高度虚拟化的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

二、web2.0阶段下的互联网新秩序

在互联网社会中,人们的互动模式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主要的互动模式是一对一交流,典型的互动方式是电子邮件。第二个阶段的主要互动模式是一对多交流,典型的互动方式是网页浏览,特别是以门户网站模式为代表。在这个阶段中,信息的交换必须通过服务器进行,并构成一个发散状的结构。由于服务器及带宽等因素的限制,这样的网络结构难以应对大流量的信息传播。第三个阶段的互动模式是多对多交流,即所谓互联网2.0阶段。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前两个阶段,是以商业公司为主导,将以前没有数字化、网络化的人类知识,放到网上去。而第三个阶段,是网民通过个人化、个性化的发布手段协作工作,把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并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将知识深化,产生新的思想火花。

(一)网络服务的价值导向从以技术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互联网的以上发展过程,虽然是以技术的革新和创新为表征或者标志,但也并不完全是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细究起来,在web2.0时代,实际上并没有产生任何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相反,技术的发展表现出改良的趋势,表现为通过技术手段优化互联网的易用性和实用性,追求个性化、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如果说,在此前的互联网发展中,主要推动力是以技术创新为本的技术理性,那么在web2.0时代,则是以人为本、以人的个性化的全面参与为本的价值理性。web2.0鼓励用户用最方便的工具(如博客)发布内容,用最简便的手段(如标签技术)组织内容,用最快捷的方式(如Rss订阅)获取内容。在web2.0时代,面对网络带来的海量信息,人们不再表现出当初的手足无措,而是在“无所不在”的信息中游刃有余地享受网络和信息带来的方便,人们会感觉到网络在主动为自己服务。“无所不在”“随时随地”的信息只有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才彰显出真正的意义。

以人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引申是更加真实化的网络世界。早期的互联网服务更多的是从网民的共性出发,寻求共性化服务,满足大多数网民的需求,同时促进网民群体的快速增长。在共性化服务的背景下,个人的面目必然是模糊不清的,人性中匿名的需求在网络上得到了自然的满足,匿名的声音和匿名的力量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最大的张扬。但是,在一个以个性化服务为时尚的网络时代,个人需求中占更大比例的匿名之外的部分开始被关注并且得以满足,同时网络服务为网民创造的价值迫切需要一个真实身份的受益者或者承担者。在此形势下,真实的身份、真实的个性开始凸现价值,个人的真实社会关系逐渐与网络的交流功能融合,形成与真实生活相对应的网络社会关系。目前以六度分隔理论为基础的SNS网站大行其道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二)网络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出现平民化、去中心化特点

互联网最初的信息生产还没有脱离传统的信息生产模式,即“记者—编辑—发布”的精英出版模式。但新一代互联网完全颠覆了这个模式,强调的是平民化传播的对等信息交互,也就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这些信息的创造者。例如现在许多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方式不是通过传统的主流媒体,而是通过博客族用手机拍摄发布到网络的。以上现象折射出,在信息制作传播中,专业人员的权威性正在逐渐降低,非专业的普通人却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网民的传统身份,网民被动的、边缘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目前,全国的几千万个博客以新闻网站编辑人员所无法匹敌的数量优势创造着庞大的互联网内容。而全球的几亿只拍照手机通常都有无线联网功能,这些照片甚至不需要导入电脑就能直接传播到互联网上。此外,手机录音录像功能、Mp3、家用DV和非线性编辑合成技术的普及,都为普通网民创作互联网内容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具;而论坛、社区、博客、对等联网等参与性的网络服务又为网民发布和传播个性化内容提供了异常便捷的渠道。

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互动模式下,每一次互动行为都伴随着即时的评价和信息反馈,并决定了继续交流的可能方式。这种互动模式在一定规则的指导下,可以超越“决策中心及其指令”。信息在每一组交流者之间直接流动,并调节着交流者的认知和行为。外部组织很难对互联网上的交流进行监控,相反只能作为一个参与主体参与到整体秩序的形成过程中来。这样,互联网社会内的整体秩序成为“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产物,实现自生自发秩序。可以说,在互动和共享的时代里,网络的平等度和自由化特征被新媒体、新技术最大化地凸显。但是,从互联网管理的角度来看,内容发布和传播的平民化、去中心化特征无疑也大大提高了网络舆论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成为我们在互联网发展新时期需要面对而且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

(三)网络行为规则表现出鲜明的自组织特性

网络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即时通信工具使人们之间的交往不必“面对面”;网络社区使五湖四海的人可以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博客使用户可以以“链接”方式建立起自己的“人际网络”。在所有这些变化发生的同时,新技术也会带来新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其中以互联网上形成的自组织特性最值得关注。自组织特性的形成与当代互联网行为准则所体现的“互惠原则”和“神圣性原则”是密不可分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互惠原则”就被人认识到,即不相关的个体完全出于私利考虑的行为也会不可避免地同时产生利他后果。而在带有互联网2.0特征的网络应用中,如博客、BT、维基百科等,同样可以发现,互惠原则被每一个参与者应用到每一次行动中去,虽然行动的直接目的可能只是出于私利的考虑,寻求自己需要的信息,但在特定规则的框架内,人们即使不是自愿的也是出于不反对至少是无所谓的动机帮助别人实现了信息的共享,进而使其他行动者获得了潜在的机会,并且使自己在整个过程中也获得了收益。可见,互惠原则是一种基于个体理性计算并使他者受益的指导性原则,它在深层次中激发着人们行动的欲望,使所有的行动在一种自愿的状态下持续进行。难以计数的这种自愿性行动汇聚起来,就构成了整体意义上的自发秩序,形成了网络的自组织形态。神圣性原则也是一项具有古老传统的行动指导性原则。它内在地包含了一种自愿牺牲精神。这种牺牲从外在者的角度来看充满了非理性的色彩,甚至是难以理解的。但是这种牺牲在行动者看来是极有意义的,别人不可理解的牺牲行为所带来的效用对行动者而言也恰恰是最大的。因此,神圣性原则才超越了个体性的、瞬时性的状态而成为一种群体性的、持续性的行为。“神圣性原则”同样是一种重要的互联网规则,如在以Linux系统研发为代表的开放源码运动中,参与个体的行动本身并不带来直接的利益,甚至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这样的运动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互联网社会的这种自组织性中,隐藏着一种极为接近自由主义者理想状态的可能性,即将自由奉为具有最高价值的原则,并为所有参与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在此,互联网社会成为一个自由的社会。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知识,从而使自由意志及其选择在最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可能。从某种角度来说,互联网自发秩序和自组织形态的出现,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将零散的行动用一种原则以一种分散却不凌乱的方式组织起来。鉴于这种组织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正式组织所具有的灵活性与低成本的优势,它无疑会降低整个社会的信息获取成本并进而提高社会生产力。但是,如何在不削弱互联的交流性和便利性的同时去管理一个更加个性化、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互联网,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