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主学习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自主学习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时间:2024-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其中实战能力效果尤为显著,表明自主学习可以运用于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

自主学习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房 杰1 林 辛2

(1.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94;2.东南大学体育系,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 高校体育教学倡导教学方法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别要求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其中实战能力效果尤为显著,表明自主学习可以运用于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84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3612(2004)02-0256-02

乒乓球属于技能类项目,在过去的教学中,过分强调技术的灌输,教学方法单调刻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免感觉枯燥,学习兴趣受到打击。在教学实验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途径的主体作用并重,注重对运动技能掌握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旨在为改善传统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南京理工大学2001级乒乓球选项班学生共64人,皆为男生,其中实验组32人,对照组32人。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二、实验设计与实施控制

实验时间:2002年10月8日至12月27日,共计24学时。实验地点:本校乒乓馆,教学条件相同。采用组间比较设计,对照组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主要以基本技术学习为主,辅以教学比赛,采用常规教学法,其程序为: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指导→技评、达标;实验组学习内容与对照组相同,采用教师主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起指导、启发和诱导作用,强调学生课内外自学、自练,自我发现、解决问题,其程序为: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向学习目标挑战→总结学习规律→自我评价与师生评价→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本实验采用单盲法,以避免实验者效应。为避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存在系统差异而影响实验信度和效度,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乒乓球基本技术和实战能力作了测试比较,基本技术测试由专人供球,两次机会,取较好一次成绩,计连续板次的达标和技评同时进行,按教学大纲考试标准评分,达标占60%,技评占40%,按百分制换算成绩;实战以抽签一对一进行,共比赛三轮,结果表明:两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表1、表2)。

表1 实验前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情况

img46

表2 实验前两组三轮对抗赛成绩比较(人次)

img47

三、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按实验前方法再进行测试和比赛,结果显示(表3、表4):推挡球技术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而攻球技术和实战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采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方式效果优于常规教学法。

表3 实验后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情况

img48

表4 实验后两组三轮对抗赛成绩比较(人次)

img49

2.分析

(1)学生对自主学习持积极认可态度 自主学习是以培养学生体育态度、兴趣发展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发展性认知能力、发展性心理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形成主动获取体育知识技能的意识和态度,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心理需求。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的教学方法认知态度调查的结果(表5)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持积极认可态度。

表5 实验组教学方法认知态度调查(%)

img50

(2)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①理性化和活跃化 从认知能力、心理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来看,大学生较中小学生来得更为成熟,一旦确立学习目标,他们有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和途径去完成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教学在由过去的传习型向研讨型转化,学生经常会边看教科书、图解,边练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普遍,教师不时会被邀请做示范、担当陪练或打比赛,整个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理性化和活跃化。

娱乐性和主体性 娱乐是体育的一大重要功能,体育课亦应如此,而过去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教学方法千篇一律,教学内容枯燥陈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动探求欲受到压制,而导致学生喜欢这个项目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途径,学生通过自主、自为的学习行为达到共同的目标,其主体意识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张扬,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并能不断从运动中获得快乐和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对乒乓球运动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通过对两组学生课外自学、自练情况的调查(表6)可知,实验组学生表现出较对照组更高的积极性。

表6 两组课外自学、自练情况调查

img51

③个性化和多样化 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所特有的朝气和创造能力,其表现形式呈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诸如查资料、观摩比赛、成立合作学习小组(相互供球和纠正动作)、参加课外俱乐部等等,有的学生甚至将家中的摄像机带来把自己和同学的技术动作拍下来让老师进行评价,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精神、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④竞争性 体育离不开竞争,体育课同样如此,教学比赛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在实验组课堂中不时会出现场面精彩的挑战赛,教师也时常成为被挑战的对象。通过比赛,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将基本技术与实战有机地结合,在比赛中提高基本技术和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比赛体会到基本技术的重要性,发现自身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促使其进一步确立学习目标,自觉自愿地在课内、课外进行自学、自练。在比赛过程中,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扬长避短,场上灵活应变,场下及时总结,摸索学习规律,形成适合自身的独特打法风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同时,在比赛中每球必争,不畏强手,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实验组比赛成绩远远强于对照组,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更应注重挖掘学生竞争的潜能。

(3)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自主学习不等同于“放羊式”教学,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控。教学过程仍然是面向全体学生,应注意点面结合,抓住共性,对具有代表性的提问仍应作集体解答;应注意尖子学生和差生水平的提高并重以及尖子学生帮、带作用的发挥;应注意设置场景,加强引导,启发学生对错误动作的认识;还应注意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四、结论

(1)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在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中运用,效果较为显著,尤其是对学生实战能力的提高起着良好的作用。(2)实验组学生对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持积极认可态度,表现出理性化、活跃化、个性化、多样化、娱乐性、主体性和竞争性等诸多特点。(3)自主学习能激发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对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探求欲,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4)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将是今后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合理的主观意愿,多方位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文件

[2] 肖焕禹,周莉,罗海涛.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类型及应用条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2):76-81

(原载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