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王承慧 吴 晓 权亚玲 巢耀明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 为了实现从建筑设计教学到规划设计教学的良性过渡,促使学生尽早领会城市规划的设计思维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二年级教学团队进行了以“培育理性、激发热情”为目标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东南大学 城市规划教育 教学改革
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三年级是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一学年里,他们面临着从建筑设计学习到城市规划设计学习的转换。以往的教学模式未能很好地应对这一转换期,使得学生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不知所措——设计对象一下子从几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中体转换到十几公顷的居住小区,即尺度转换过大;需要考虑的设计要素从较单一的建筑要素转换到综合性极强的城市规划要素,即思维模式的转换幅度过大。二是设计兴趣大减——遵循相关规范和规划设计条件是城市规划设计教学所强调的,学生在面临种种对物质形态构成有直接影响的限制性、刚性约束(如日照间距、道路等级等)时,容易感到自己可以发挥的余地不大,无法在短期内体会到规划在遵守刚性约束和创新之间力求达到平衡的妙处和设计乐趣。三是困惑迷茫——学生在三年级进入规划理论课的学习时,发现规划理论与以前学的建筑理论差别太大,因而无法深入理解规划理论,更无法在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之间建构起联系。
因此,如何实现从建筑设计教学到规划设计教学的良性过渡,降低学生由于不适应而带来的消极情绪,促使学生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尽早领会城市规划的设计思维模式和方法,是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教学必须正视和应对的一个难题。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教学团队(以下简称“教学团队”)以“培育理性、激发热情”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改革:首先,理顺三年级4个设计作业①之间的承接关系,明确各个阶段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将原来三年级的第二个设计课题——建筑设计课题调整为过渡性课题,使该课题既延续原建筑设计层面的训练内容,又加入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并增强了该课题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其次,合理进行设计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课程组织,尽可能做到理论教学与设计教学的互动。
1.过渡性课题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这一课题的过渡性体现在:一是课程设计对象的过渡。设计所涉及的要素应包括建筑要素与城市要素,但又不能比小区规划复杂,而应是学生可以在短时期内把握的规模和尺度,由此教学团队将设计对象定为“中体+小规模的组群(1hm2~2hm2用地)”。二是设计思维的过渡。既要继承建筑设计训练获得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微观思维,又要拓展规划设计所需要的理性思维、综合思维与宏观思维,由此,教学团队要求学生对物质形态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
(1)设计主题的确定
根据三年级教学流程的安排,并基于对城市文脉和住宅设计这两方面的考虑,教学团队最终将过渡性课题的设计主题确定为“院落住宅”,并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从城市文脉和居住问题这两个角度加深对城市的认知。学生的设计构思必须建立在对基地区位的分析(即对城市空间文脉的分析)、对基地周边历史环境分析(即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分析)、对传统院落与当代住宅的比较分析(即对居住问题的分析)的基础之上。
该过渡性课题还应体现出研究型课题的特点,即除了满足对学生的训练要求,课题本身还应来自现实需要,并真正具有挑战性,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这样才更符合过渡性课题应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要求。但必须注意的是,三年级研究型教学的课题对象功能不能太过复杂。从这两方面来看,“院落住宅”这一主题非常合适。“院落”是教师给学生设定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主题,而非模仿的对象,由此就给了学生一个非常能动的空间,促使学生通过理性思考和创新思维去进行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设计内容与要求
设计内容包括户型中元设计、住宅楼栋设计、建筑组群设计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这样的观点:一个优秀的设计必定是一个整体的设计,即建筑中体设计与建筑群体设计应是一体化的,两者不能割裂;注重培养学生在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之间进行交换性思考的习惯,从而初步培养学生具备综合的思维能力。
在最终的设计图纸上,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表达出具体的设计方案,还要求学生通过对设计概念构思、方案分析的表现表达出其理性思考的过程。
在设计一开始,教师就给学生明确这样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基本要求,即户型组织要合理,住栋与组群设计能够与周边环境协调,妥善处理日照、交通等基本功能问题;二是较高要求,即通过对院落主题和当前住宅设计的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通过方案设计表达出来。学生只有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达到较高要求,才可能最终获得较高的成绩。这两个层次的要求,既可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创新,又可防止学生不顾基本功能胡乱“创新”。
教学团队认为,应通过设计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互动和为学生设定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与设计的积极性。具体而言,通过将有关居住环境的设计教学课程与理论教学课程进行整合(这种整合并不是说要将这些课程合并为一个整体,而是要在保持每门课程独立性的基础上,在教学时段、教学内容上予以合理组织,力图达到教学内容符合时代需要的目的),帮助学生建构起对城市居住环境的全面认知的框架;同时,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使学生一方面能够在设计实践中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够将理论知识中与设计相关的原理与方法部分直接加以应用。
(3)教学方法与特色
这一课题采取的是研究型的教学模式。所谓研究型的教学,是指不满足于用一般的设计原理进行教学和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而要在此基础上加深一步,引导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使其在掌握一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知识性教学与激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即通过课堂专题讲授与教学演示的方式将住宅设计基本原理与住宅设计规范作为常识性知识、将文脉分析方法作为基本分析技能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学生的设计构思,教师则主要通过讨论的方式指出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没解决好的问题和忽略的问题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在课后勤查资料、独立能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求学生多做方案评析,并能通过方案分析指出其优缺点,鼓励学生尽可能突破目前商业性住宅设计的套路与惯性思维,尝试各种可能性,使方案体现创新性。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方案鉴赏能力,还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
两年的教学实践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学生设计热情高涨,出现了众多的优秀作业,这表明学生在建筑设计能力持续提高的同时,规划设计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学生在设计方案中的创意,对于实际的住宅建设和应对当前的一些弊端都很有借鉴意义。
2.设计教学与理论教学互动的课程组织研究与实践
在三年级设计教学流程中,有关居住环境的设计(住宅设计与小区规划)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时段,使学生在对具体地段的住宅进行设计和对小区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学会建构理论与设计实践之间的联系,产生学习其他理论课和设计课的兴趣,使其对城市居住环境问题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是社会对规划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②,也是对我们教学组织的一个挑战。
(1)教学内容的统一调整
基于以上考虑,教学团队将有关居住环境的设计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做了统一的调整:在知识讲授方面,从对单一的住区规划原理和一般方法论的讲授向对居住环境相关理论综合介绍和对涵盖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的规划设计方法的介绍转变;在技能培养方面,从对单一的美学素养、形态设计、图示语言的训练向与调研分析、发现问题、策划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在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将价值观融入知识讲授、技能培养中去,强调对资源的公平利用,对弱势群体、公众参与、文化和观念多元化的关注;在具体的设计课题中,要求学生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公共利益,并鼓励学生设定不同的设计前提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相互之间交流与讨论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
(2)教学体系的合理组织
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思维层面的训练,并通过一系列课程组合,建立起全面的城市居住环境认知体系。如将“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课程、“住宅设计”课程、“住区规划设计”课程与“城市社会学”课程中的“社区”部分组成一个理论讲授、调研指导与设计教学相结合的课程组合。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形成既各自独立、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又相互联系的教学体系。“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课程为学生建立起关于居住环境的总的理论背景与认知框架;“住区规划设计”课程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掌握住区规划的原理和方法;“城市社会学”课程中“社区”部分为学生提供住区社会文化组织方面的理论背景;“住宅设计”课程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学会掌握住宅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在教学时间安排上,遵循理论先行、设计由简单至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课程安排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比“住宅设计”课程开始的时间要早,使住宅设计部分的内容能够与“住宅设计”课程衔接;将“住宅设计”课程安排在三年级第二学期下半学期,以使其在建筑设计训练和规划设计训练之间起到过渡作用;将“城市社会学”课程安排在三年级第二学期,使其“社区”部分能够与“住区规划设计”课程衔接。
在教学方式上,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采用知识讲授与指导学生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住宅设计”课程采用研究性的教学方式,通过设置主题促进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考,以拓展其思维深度;“住区规划设计”课程创新性地增设了“社区调研分析”和“概念构思”的学习阶段,以培养学生系统的、综合的详细规划能力。
(3)教学特色的整体打造
在知识教学方面力图突破单一的住区规划和住宅原理教学。“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课程可使学生全面了解城市居住问题所涉及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不同层面,建构起不同层次维度的认知框架,掌握居住环境的相关理论(包括经典理论、其他学科相关理论、最新理论发展动态等);在授课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设置主题表述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城市社会学”课程中的“社区”部分着重从“社会文化组织”的角度开拓学生视野,并通过指导学生调研增进其感性认识。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门课程都重视案例辅助教学。
在技能训练方面突破单一的物质形态设计技能的培训,重视培养学生调研的技能、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技能、策划的技能、方案规划设计的技能四大主要技能。在“住宅设计”课程与“住区规划”课程中都加入了研究型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调研分析等方法确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作为规划设计的前提。
在价值观的培养方面,重视思维层面的训练,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及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①理论教学组织课堂表述(Presentation),即教师设置一定的表述主题,要求学生在准备之后进行课堂表达,学生必须对这一主题有深入的理解,并选择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加以点评,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②设计教学组织调查研究(Survey),即在设计教学的初始阶段要求学生对宏观的城市居住状况进行分析、对基地环境详加调查,关注社会系统与物质系统两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设置相应的规划前提。
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学生感到理论学习并不枯燥,更能在设计学习中自觉地进行理性思考,更快地领悟到规划设计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这样的教学组织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四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结语
全球化的国际背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特定国情,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都对城市规划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规划教育也必然要相应地进行变革。诚然,城市规划专业范围较为宽泛,各个学校可以各有各的特色,但是不论是注重微观层次还是注重宏观层次,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与价值观的树立都极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本科教育阶段就打下基础,因此提高本科阶段的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势在必行。两年的改革实践说明这一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还有许多地方尚待完善,如如何增加学生的接触面,组织校外从事实践工作的人员参与设计教学;如何完善评图环节,使评图成为总结性的师生交流与学习机会等。
(谨对刘博敏、孔令龙教授在教学改革中予以的指导表示感谢。)
注释:
①改革前的4个设计作业按时间顺序依次为“以功能启动的建筑设计”“以文脉启动的建筑设计”“景园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改革后的4个设计作业按时间顺序依次为“建筑设计”“过渡性课题设计”“景园规划设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②美国规划院校协会(ACSR2000)的资料显示,住房/社会/社区发展规划是城市规划教育的主要领域之一。在我国,住房房地产开发近年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已成为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行业的主要业务。在加速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的住区建设在短时期内形成了众多的新城区。这些在短期内大量建成的住区,其规划能不能合理利用资源,未来能不能成为真正符合居住者需要的社区,需要规划工作者具备应对这样一种西方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发展局面的能力。因此,城市居住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教学应是我国规划教育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 唐子来.不断变革中的城市规划教育[J].国外城市规划汇刊,2003,(3)
[2] 陈禀钊.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教育[J].城市规划汇刊,1994,(4)
[3] 赵民,林华.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及其制度化环境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2001,(6)
[4] 刘博敏.城市规划教育改革: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J].规划师,2004,(4)
(原载于《规划师》,2005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