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建品牌专业,构建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品牌专业,构建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4-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建品牌专业,构建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一、课题研究的目标与解决的主要问题1.本课题目标两年内将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建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对我国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逐步完善并构建医学影像学本、硕、博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

创建品牌专业,构建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1.本课题目标

(1)两年内将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建为江苏省品牌专业。

(2)两年内将放射诊断学课程创建为江苏省精品课程。

(3)三年内将放射诊断学课程创建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4)医学影像学专业建设达国内领先水平。

2.本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

(1)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品牌专业意识。

(2)构建教学、科研和医疗相长并进的学科平台。

(3)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化、网络化教学。

(4)构建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硕、博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

(5)构建医学影像学本科生导师制教育体系。

(6)构建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重点

1.加强医学影像学品牌专业建设。

2.加强教育和宣传,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现代医学教育理念。

3.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构建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硕、博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

4.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5.完善教材建设、课件建设、网络课程建设。

6.构建医学影像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7.教学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与验证。

三、课题研究的创新

1.江苏省首家设立的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依据社会需求,以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为依托,利用东南大学工科的优势,以品牌专业建设为重点,培养医、工结合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高级医学影像学人才。

2.介入放射学与内科学、外科学同为现代医学三大技术。在教学实践中,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硕、博有机结合的医学影像学培养体系,积极构建本科生导师制的教育体系。

3.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传授专业理论基础与新技术、新进展和前沿知识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科研能力的培养与临床、教学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基本技能、临床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构建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

4.通过医学影像学品牌专业建设,以适应影像设备迅猛发展的需要,适应影像学科建设的需要,适应培养新世纪社会对医学影像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我国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四、课题研究的方案设计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品牌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整合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

通过更新医学教育理念和精品课程的建设,促进教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逐步完善并构建医学影像学本、硕、博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

1.2005年1~12月制定并完善新一轮医学影像学专业各层次培养方案。

2.2005年1~12月制定并完善新一轮医学影像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方案。

3.2005年9月~2006年12月完善并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

4.2005年7月~12月编写《CT诊断学》、《MRI诊断学》和《医学影像学》等教材。

5.2005年1月~12月制作《CT诊断学》、《MRI诊断学》和《医学影像学》等网络课件。

6.2005年9月《放射诊断学》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7.2006年1月~12月成果实践、特色专业验收、发表相关教改论文

8.2006年12月成果总结、鉴定。

五、研究团队

团队负责人:杨小庆教授、滕皋军教授

团队主要成员:

img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