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及对策建议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球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广东昂泰集团、青岛海尔集团、国风药业等知名企业集团纷纷向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挺进。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及对策建议

一、世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概述

海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生活着50多万种动、植物(有记录的约23万种)和上亿种微生物,具有显著的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化合物多样性。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枯竭,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起,许多沿海国家都加紧开发海洋,把利用海洋资源作为基本国策。美、日、英、法、俄等国家分别推出“海洋生物技术计划”、“海洋蓝宝石计划”、“海洋生物开发计划”等,投入巨资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全球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美国是全球生物制药的中心,跨国大型制药企业有一半以上分布在美国,辉瑞、礼来、百时美施贵宝等巨头近几年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海洋生物制药。日本是个岛国,其经济和社会生活高度依赖于海洋,所以日本非常重视海洋的开发,在海洋生物制药领域甚至超过了美国,是世界海洋药物产业化最成功的国家。欧洲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生物制药另一中心,瑞士罗氏、法国赛诺菲安万特、英国史克必成等近几年也纷纷投入资金开发海洋生物药物。

近年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逐步走向规范化,形成了上海、青岛、厦门、广州为中心的4个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药物研究重点研究区域。广东昂泰集团、青岛海尔集团、国风药业等知名企业集团纷纷向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挺进。

二、全球创新资源地图

综合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创新机构的全球布局情况,绘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全球创新地图,如图1所示。全球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源集中在十大创新高地:纽约、印第安纳波利斯、波兰特、巴塞尔、东京、马德里、伯明翰、首尔、青岛、上海,各城市的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和主要产品详见表1。

img119

图1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全球创新地图

表1 世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简表

img120

全球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区域、机构和节点人物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英国,具体见表2。

表2 世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区域简表

img121

三、主要产品创新资源

(一)海洋生物药物

1.抗肿瘤海洋药物

表3 抗肿瘤海洋药物国内外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及产品

img122

续表

img123

国外海洋抗肿瘤药物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有近20多种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较有代表性的是西班牙Zeltia生物制药集团PharmaMar公司,有多个抗肿瘤药物进行临床应用或临床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抗肿瘤药物“螺旋藻肽聚糖”已进行Ⅱ期临床研究,并正在进行藻蓝蛋白、Philinopside等抗肿瘤活性物质的临床前研究。

2.抗病毒海洋药物

表4 抗病毒海洋药物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及产品

img124

国内进行抗病毒海洋活性物质研究的机构较多,但已进行临床研究的较少,其中中国海洋大学的911(聚甘古酯)正在进行Ⅱ期临床研究,中国药科大学的鲨肝生长刺激素(HSS)、南方医科大学的海鞘醇等抗病毒海洋活性物质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

3.抗心血管疾病海洋药物

表5 抗心血管疾病海洋药物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及产品

img125

续表

img126

国内进行抗心脑血管疾病海洋药物研究的机构较多,中国海洋大学对海洋药物的研究积累较多,研发的藻酸双酯钠(PSS)早已临床应用,D-聚甘酯、916(几丁糖酯)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海参多糖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的海参多糖,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研究的海星甾醇、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的GFP(海藻多糖)均属于抗心脑血管疾病海洋活性物质的研究。

4.抗阿尔茨海默病海洋药物

中国海洋大学研制的抗阿尔茨海默病新寡糖类药物971,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正在进行招商,但还未最后形成产业化,青岛市可积极促进海洋大学与生物制药企业的联合攻关,尽快实现产业化。

佛罗里达大学和日本大鹏(Taiho)药物公司合作研发的化合物GTS21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可以考虑与其研究单位佛罗里达大学和日本大鹏(Taiho)药物公司进行接触,进行技术引进或寻求其他合作方式。

5.泌尿系统海洋药物

表6 泌尿系统海洋药物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及产品

img127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的尿路抑制剂HSH-872已完成临床申报工作,值得关注。从海藻中提取的抗尿路结石物古糖脂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国外西班牙Zeltia制药公司生产的一种治疗卵巢癌症全新非铂类药注射用曲贝替定(Yondelis),已经获得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许可,并于2009年9月获得了欧洲药品局对医药产品委员会人类卵巢癌使用的积极推荐。

6.消化系统海洋药物

表7 消化系统海洋药物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及产品

img128

现阶段治疗消化系统的药物以治肝、胃病较多,且已上市的药品以中药较多。其中一些专利成果已经成熟,但未在企业生产,如中国药科大学研制的抗肝炎新药鲨肝肽,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从柄海鞘中分离得到的抗病毒性肝炎新药“海鞘醇”。

7.抗炎镇痛海洋药物

表8 抗炎镇痛海洋药物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及产品

img129

国内外的镇痛抗炎海洋药物较多,主要成分来源于芋螺毒素、河豚毒素及海藻提取物。

国外假蕨素(pseudopterosin)的研究以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为主要机构,共有11项专利,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对镇痛抗炎MrIA(Xen2174)(芋螺毒素)有一定的研究。另外爱尔兰Elan公司、爱尔兰爵士制药公司、加拿大Infl azyme制药公司在海洋药物开发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并已推出相关产品。

8.海洋中药

2011年,山东龙力生物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同组建了“海洋中药现代化工程中心”,该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生物药品的高科技绿色工程。

海洋大学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学研究室,以典型海洋生态系中的药用生物资源为重点,运用海洋生物学、生态学等研究方法,进行重要海洋药用生物的资源量、分布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栖息环境的调查与评价;建立药用生物的化学指纹图谱,发现新的药用资源,研究与开发现代海洋中药。

(二)海洋生物医用材料

表9 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及产品

img130

现阶段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多以壳聚糖、海藻酸和胶原蛋白3大类海洋生物多糖和蛋白为主要原材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生产甲壳质(壳聚糖)基生物医用材料的企业已达50多家,相关产品文号90多个,代表性企业是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无锡药业有限公司、湖北普爱药业有限公司等;生产海藻酸基生物医用材料的企业4家,批准的相关产品文号10个,代表性企业是上海川本卫生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圣医耀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秦皇岛药用胶囊有限公司等;目前已批准的胶原蛋白基生物医用材料制品都为陆地动物源性,海洋源性胶原蛋白仅见于保健品、化妆品和食品领域。

国外的代表性企业为美国Hemcon公司、英国MedTrade公司,均生产壳聚糖基的止血用品。其中美国Hemcon公司生产的壳聚糖绷带(Chitosan Bandages),主要用于急性外伤出血及枪伤的现场止血治疗,已通过美国FDA评审,技术较为成熟。

四、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优势

青岛市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优势明显,在某些方面引领全国。比如青岛市海洋药物的研发在国内属领先地位,海洋糖类创新药物研究在国际上也有一定位置。青岛市研发的藻酸双酯钠上市二十几年来,产值达到35亿元,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是随着海洋生物技术和生物医用材料等多个相关学科的发展而兴起的,近十年来,国内产生了一大批海洋生物制造产业。我市在组织修复医用材料、甲壳质纤维等方面有一定产业基础。

(二)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产品创新能力明显薄弱。二是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例如藻酸双酯钠是发源于我市的国内第一个海洋药物,但在长达二十几年内,没有将此品牌做大做强。三是基础性研究薄弱,缺乏系统研究,而且开发盲目性大、水平低。四是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还没有形成强大合力,需要加强整合。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引导企业积极介入海洋药物研发。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资金短缺是主要困难之一,在扩大政府公共投入的基础上,可吸引社会风险投资,支持企业产品研发,从而推动整个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2)加速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组建青岛市海洋生物糖基地,对已建立的海洋寡糖库,重点进行产业化开发,形成国内外海洋糖(多糖、寡糖)生产中心,为医药、功能材料行业及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性原料;重点培育医用生物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材料,大力开发甲壳质及其绿色生产技术,形成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到规模化发展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体系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改变目前分散、低水平重复的研究现状。

(3)依托科研机构的支撑作用,积极开发海洋生物医药的新技术,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生物医药技术体系。重视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海洋药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重视项目引进和自主研发共同发展,重视中西药结合,实现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中国独创、世界领先、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4)重视海洋中药资源的开发及产业化进程。海洋中药因为不需要精确提纯、合成等生产工艺,不像海洋糖类等合成药物具有质量控制、代谢控制等很多技术难点,相对来说较易形成产业化。应依托山东龙力生物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同组建的“海洋中药现代化工程中心”,培育自主品牌的海洋中药,加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中药产业。

(5)开发海洋药物应与本地的海洋生物资源相结合,并注意开发一些食用价值低、资源量较大的海洋生物。重视对海洋非食用资源(棘皮、海绵、腔肠等海洋动物)的开发利用,重点应放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研究开发上。海洋无脊椎动物种类多,资源丰富,不少种类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如进行开发研究,有可能获得特效新药或保健食品。

参考文献

[1]程丹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持续升温[J].中国卫生产业,2010(8):31-35

[2]李光壁,王昶,等.海洋药物研究进展与展望[J] .盐业与化工,2009 (5):43-47

[3]王燕,乔善义.海洋天然产物的药物开发[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36(4):307-309

[4]海洋药物产业发展将成为重点领域.制药原料及中间体,2008(11):19-20

[5]尹晖,等.基于SCI数据库的海洋药物研究趋势分析[J].中国海洋药物,2011,30(2),65-70

[6]郭雷,等.连云港市发展海洋药物产业的探讨.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0):2620-2622

[7]郑贵斌,姚海燕.我国海洋药物产业的发展现状、展望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3,(33):23~29

[8]顾其胜,等.我国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材料进展,2011,30(4):11-15

[9]全球海洋新兴产业创新地图研究[R].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2012.

编写:王春莉 朱延雄 何 欢 赵 霞

编审:谭思明 李汉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