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实向新闻具象的转化
新闻从客观事象经由记者大脑中的影像,再转化为具象的报道形式,表现为“事实➝记者的认识➝新闻文本”的转化过程。具象是把事实感性化,使之直接作用于受众的感官,产生感性认识。
1.新闻意识形式的特殊性
新闻是记者陈述或描写的客观事象,让受众把握逼真的事实,这与哲学、社会科学等其他意识形式在形态上存在着根本差别。哲学、社会科学以抽象思维反映世界,通过概念推理和理论演绎阐释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直接给人们提供思想。新闻提供的是令人醒目的事实,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除了发布政令、法规的新闻,多数新闻同一切科学意识的明显区别,正在于它的具象化。在通讯和新闻特写中尽管包含深邃的抽象议论,但它们的主体部分仍是具象化的内容。
新闻具象具有原型真实、丰富的感受性和以事象为中心三个特点,也不同于虚构的、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具象。就思维过程看,文学艺术也是以具体的、感人的形象再现世界,但作家描绘的生活,不是现实生活直接而真实的复制,而是对生活的艺术想象和典型概括,遵循的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它所塑造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是高度艺术提炼的结晶,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文学艺术恰恰排斥事实原真性的再现,正如《黄河大合唱》初稿中的“风在吼,驴在叫”,只有改成“风在吼,马在叫”才更有艺术价值。但新闻的事象,不允许进行这种艺术概括,只能是原真事件的影像再现。
2.事象转化为记者的影像
新闻的具象化离不开记者的影像思维,表现为记者对事实的纪实化摹写。这是因为,客观事实本身无法在新闻中重现,只能由记者对事态作出反映,首先在大脑里形成事实的影像。记者对采访的事实在脑海中映现出来,并按其客观面貌叙述它的内容,然后才能完成具象化的文本。对于电视新闻而言,这种映现是由摄录机代替记者的文字记录,影像更为逼真和细腻。受众接触新闻,把它还原为事实,又是从影像向事象的转化。显然,新闻的具象化以影像为中介,使事实与接受者的感性认识贯通起来。无论用文字还是其他技术手段再现生活画面,事实都借助记者的影像思维给受众提供完整的画面。
事实转化为新闻具象伴随三个环节:一是记者对真实可靠的事实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二是由知觉的引导,记者把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记录整理,使之条理化,在头脑里形成影像;三是经过记者的语言或图像加工并予以陈述,使新闻呈现具象化。
影像不仅不排斥思想,而且是产生思想的中介。事实是思想的源泉,如果事实陈述得深刻、明晰,涉及到社会的重要问题,受众会生发某种联想,随之产生思想。德谟克里特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由钻进我们身体之中的影像产生的;因为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影像来接触,是既没有感觉也没有思想的。”[1]就记者的反映来说,绝对孤立的影像是很难成立的。影像所反映的若干画面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同时也就孕育了某种观点。记者的影像不仅仅是感觉器官在外部刺激下出现的一连串形象思维活动,而且还意味着它是形成思想的基础。
3.新闻具象的世界构图
新闻具象的终极意义在于实现媒介对世界的构图。正如第二章第二节所言,新闻必须是一个事件,是一个图式构造,具有时间与空间要素。每条新闻的具象化都在叙事中形成一个小的图式,无数条新闻反映世界各领域的全貌,就成为世界的构图,这是新闻具象性与世界外观的统一。
麦克卢汉说:“电视图像本身是一个平坦的二维马赛克图像。”提供一种“完形(gestalt)和姿态”[2]。实际上,我们把新闻置放在反映整个世界的四维空间中,每条电视新闻都是一个组构世界的立体马赛克。媒介对世界变动的每一幕进行报道,无数片段组构成世界的原貌,无数事件的先后发生反映出世界的变动秩序。新闻以其具象化展示这个秩序的世界,一页页翻开现实生活的画册,把世界微缩成媒介景观。如果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定数量的报纸,连续收听、收看国内外的多种网络、电视或广播新闻,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世界。新闻的连续性重构了生活,媒体覆盖了世界的每个细微之处,全息记录了世界的景象。
由于大量媒体报道的绝大多数新闻是真实或基本真实的,构成人类生存的拟态环境,每条新闻在受众头脑里不断积累,逐渐拼成世界的完整画面。受众对世界的理解不断全面、深化,头脑里的拟态环境逐渐孕育出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