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闻的涵化和反涵化规律
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涵化,实际是涵化新闻主题,用特定的手段和形式暗示新闻的意义。但在报道实践中,大量反涵化的形式也普遍使用,比如深度报道、分析性新闻、谈话式新闻、观点新闻等等,这类优秀的议事性报道也同样具有影响力,有时甚至产生了比客观报道更显著的传播效果。
1.新闻报道的涵化作用
新闻涵化是表现新闻主题的根本法则,也是新闻表达媒介立场的手段。新闻主题是指媒体通过报道某些事实表现的思想,重要报道不只是告诉受众某个新鲜事实,如果可能和需要的话,还向受众提供记者对事件的理解。这是新闻内容涵化的最终目标。运用恰当的语言,将记者的思想隐藏在不动声色的叙事中,是为世人所称道的春秋笔法,即新闻的微言大义寓于事实之中。
新闻涵化远不止运用文字风格这么简单,而是在内容客观层面上有特定的要求,达到以事实感化受众的目标。新闻呈现给人的是具象化事件,任何观点的传达只能是事实的副产品。涵化规律在多元化时代越发显现出新闻报道的规律性,因为在影像时代,没有什么比赤裸裸的说教更令人生厌了。重大新闻内容的涵化,从记者选择事实那一刻起就受其倾向的支配,这是媒介过滤事实的开始。
新闻涵化运用框架采集新闻事实,表现报道者的观念,对客观世界作出解构。不同记者对同一个事实有不同的理解,新闻涵化难以找到统一的标准,因此许多媒体对同一个事实的报道,涵化往往不同。但涵化新闻主题的优劣有共同的标准,这就是对事实的加工竭力不露出任何痕迹,让受众顺其自然把它接受下来,这才体现出涵化的成功。
报道事实,必须把事实加工为一定的新闻形式,为公众提供体现一定报道意图的文本样式。新闻影响受众的实质是指记者如何表现新闻的客观存在并客观地表现记者对事实的理解,运用话语、编排、摄录技巧或事实的取舍来达到影响受众的目的。新闻既是一种事实形态,又存活在报道者的意识里,自然也是一种意识形式。传播技术的评价效果,编排方式或语言本身均能表现媒体对事实的态度,但新闻仍然是一种意向厚重的事实。
在新闻媒介建构社会事件的过程中,记者根据新闻的特征,启动了诠释事实的方式,透过选择机制以强调事件中的某一部分。这样,新闻一方面代表了客观现实,另一方面又是记者主观世界的呈现,主题涵化则把二者统一起来,启迪受众的思考。新闻的技术涵化、专业手段涵化和话语涵化,正是为了隐现新闻主题、潜移默化地训导受众。
2.反涵化的议事性报道
议事性报道又称观点报道、非客观报道、反客观报道方式,是指记者在新闻中直接表达观点或对事实进行大量分析的议论性新闻。它正好同涵化报道相反,直言不讳地表达记者的立场,如果运用得好仍能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表现为一种反涵化报道规律。通讯、深度报道或谈话类新闻等都属于议事性报道。议事性报道表达的观点正确,符合事实逻辑,有时则有更大的新闻价值。议事性报道只是一种报道方式,不是指新闻倾向的主观性。如果新闻含有错误观点和杜撰的内容,就不再属于议事性报道,而是错误、蹩脚的报道。
议事性报道的实质是记者站出来说话,在陈述事实中赤裸裸地表达态度。在议论性新闻中,议事性报道有三种形式,一是先说观点后加事实;二是先写事实后加观点,三是夹叙夹议,事实与观点相互穿插。前两种形式是“观点加例子”的僵化模式。在深度报道和谈话新闻中,多采取夹叙夹议、综合分析或一问一答的形式,提炼出鲜明而深刻的新闻主题。
例如,新闻通讯就常常采用个性叙事视角,将记者的所见所思作为全篇的骨架,达到引导受众认识报道对象的目的。请看2006年9月18日《光明日报》一篇通讯的开头:
今晚,戈壁滩的风能把人的心刮得悬空起来。实在睡不着,那么多张年轻的脸庞总在眼前浮现。
这几天,我们认识了一群共和国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平均年龄只有29.8岁,他们都在一个地方,都在做着一件事,已经用了一年、五年、十年的青春岁月,未来也许还要用一辈子的人生付出。
但是,我们敢说,这群年轻人却是全中国最可爱的年轻人。
那个地方,很小———祖国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戈壁荒漠;
那件事,很大———那是共和国神圣的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
这群年轻的知识分子,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英雄的航天发射部队———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
这篇名为《那些共和国最可爱的年轻人》的通讯,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报道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试站的一群年轻人,记者将主观感受和评价呈现出来,引起读者情绪上的震撼。在每一个段落的开头,都有类似的作者内心独白。这一典型的议事性方式,突出了航天发射部队战士们的奉献精神,让读者和记者之间形成思想共鸣。
客观报道方式强调事实,议事性报道强调意见。如果说纯消息以客观叙述和描写见长,那么深度报道、长篇通讯等则以见解的新颖、深刻而著称。日本学者新井直之认为:“今后的报纸,解说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加。如果说,报业史的第一阶段是‘政论报纸’的时代,第二阶段是‘报道报纸’的时代,那么,今后即将带来的第三阶段就可能是‘解说报纸’的时代。”[18]
某些事件、现象或问题具有复杂的缘由、背景和演变过程,不经记者分析,一般读者很难认识它的意义。在议事性报道中,记者公开分析事件的因果关系,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让受众借助媒介意见提升理性认识。无论是在思潮迸涌、人心思变的社会转折期,还是在和谐、安定的社会平稳期,生活的复杂性始终离不开媒介思想的指引。议事性报道由于记者开门见山地表达观点,让受众很快抓住事件说明的问题,报道主题一目了然。
在议事性报道中,如果记者的观点正确,符合事实的真相与本质,且有很强的说服力,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报道效果。所谓观点正确,是指记者对事物本质和真相的准确阐释,而绝非记者主观愿望的随意表达。观点正确的议事性报道既能触发人的思考,又能点拨认识的迷津,具有一般客观报道所不具备的舆论效果。议事性报道突破了单纯传播信息的范围,把揭示生活的意义放在首位,使受众的认识向抽象层面转化,给受众以心灵启迪。显然,议事性报道是以记者对事物真相的准确把握为前提的,要求记者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问题,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
因事论理,理从事出,是议事性报道不能超越的法则。记者的观点是否建立在事实之上,是检验议事性报道的一把尺子。如果记者的观点错误,强加给事实,或事实本身就能说明问题,记者的观点纯属画蛇添足,必然形成苍白无力的说教。这就是说,新闻中记者的观点应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而且是新闻事实必须得出的结论。记者揭示事理,使报道中的每一个观点符合事物自身的逻辑,记者针对事实的复杂性,阐述的观点虽然是记者的主观说明,但由于记者的分析有理有据,会对受众产生显著的引导作用。正如梁启超倡导史家办报时说:
史家之精神何?鉴既往,示将来,导国民以进化之途径者也。故史家必有主观客观二界,作报者亦然。政府人民所演之近事,本国外国所发之现象,报之客观也;比近事,察现象,而思所以抽绎之发明之,以利国民,报之主观也。有客观而无主观,不可谓之报。主观之所怀抱,万有不齐,而要之以向导国民为目的者,则在史家谓之良史,在报界谓之良报。[19]
显然,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支撑起对事实的深刻分析。只要“以利国民”,议事性报道有时是不可缺少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