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受众思维定势的改变的分析

受众思维定势的改变的分析

时间:2023-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媒介不间断地报道新的内容,就能促进受众思维定势体系发生变化,改变他们的认识方向。新闻传播能否对改变或加强受众思维定势发挥明显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报道内容表达的科学化。如果信息与人们的观点发生矛盾,使其对原来定势的合理性逐渐降低,经过长时间的连续报道,受众原来的思维与信念定势就会改变。

二、受众思维定势的改变

受众群和受众层的不同,是由其定势思维不同造成的,反映出受众对媒介和新闻倾向认同的差异。受众思维定势是连续报道作用于受众的结果,一般来说,第一次新事件的报道促其形成定势心理的萌动,然后多次同类报道促成思想定势的出现。思想定势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最后形成信念定势。但如果出现重大报道,也能使受众逐渐抛弃或淡化原有的心理定势,按照报道者的期望建立新的思维定势。新闻媒介不间断地报道新的内容,就能促进受众思维定势体系发生变化,改变他们的认识方向。

影响受众心理机制是多方面的,不仅涉及个人特有的兴趣和求知欲,还表现为树立某种观念及信仰。新闻传播能否对改变或加强受众思维定势发挥明显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报道内容表达的科学化。主要表现为:

第一,新闻内容符合受众的需要,信息的来源又为受众所信赖,受众就很难怀疑其合理性和真实性,思维与信念定势便和报道保持一致。如果信息与人们的观点发生矛盾,使其对原来定势的合理性逐渐降低,经过长时间的连续报道,受众原来的思维与信念定势就会改变。

第二,认识的不协调,常常迫使人们更积极地去思索,寻找能够消除这种不协调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总是迎合同自己认同的观点一致的新信息,如果找不到这类信息,便会改变寻找方向,接受其他新闻媒介发布的和自己的观点一致的新闻。媒体想改变受众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报道不但应具有令人信服的事实,还应按照受众的接收习惯发表评论。

第三,对重大社会政治事件,评论有先入为主的可能,因为受众急于想了解事件的真相与发展趋势。如果媒体始终坚持高时效的报道,重事实、讲道理,受众就愿意接受新闻媒介提供的事实和新闻分析,同媒介立场一致的思维定势不会改变。新闻传播应当正视多数受众对事理的追求,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评论,及时调整自己的报道内容。

受众信念定势的改变需要渐进的过程,媒介制定长期的报道计划,连续选择大量事实反映事实真相,以正确的观点解释事实,最终能改变受众过时的信念定势。采用“小量改变法”,即媒介按一定的顺序把与人们原有定势相矛盾的信息一个个渗透,逐一加大信息量,使受众心理不协调的状况不断扩大,最后就能改变原来的信念定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