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服饰习俗
服饰,尤其是妇女的服饰,是一个民族最直观的外在标志。水族服饰的主体颜色多以蓝、青、绿、紫、黑等素色为主,其朴素、端庄、大方、实用的特点,与水族人民淳朴、谦恭、淡泊、含蓄的性情相映衬。水族妇女服饰的款式和颜色可以体现着装人员的年龄、婚否、地区的差异。就现状而言,水族青壮年妇女的服饰最能够代表水族的服饰特色。其主要特点为上衣都是右衽大襟衣衫,下身长裤。水族妇女的服饰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以三都水族自治县水龙、三洞、中和、廷牌、恒丰、塘州、阳安等地的水族服饰为代表。这些地区是水族的主要聚集区,所以这里的水族服饰是水族最基本的服饰类型。具体可以分为儿童装、少女装、妇女装和老年装。
水龙、三洞、中和、廷牌等地区的水族服饰
儿童装:主要在鞋子和帽子的装饰。鞋子一般为虎头鞋或绣花鞋;童帽有多种,最常见的有仿木楼屋脊的九角布贴帽、平顶马尾绣帽、葫芦形青布帽等,帽子上钉有银佛像和蝴蝶造型的银铃铛。
少女装:一般为蓝色或绿色有领长衫、靛青色长裤,胸配绣花围腰,围腰上端至颈部挂银项链及链坠,围腰中部两侧系提花飘带拖于身后,脚穿元宝盖绣花鞋,刘海发式,外包一块六尺左右的家织布白头帕。
妇女装:衣服无领,并在坎肩、衣襟、袖口、裤脚等处都绣斜面青布大绲边,外缘还镶两根绲条,绲边、绲条都凸出衣面,绲条外缘还镶上彩色花边。在四个衣角分别绣上变形蝴蝶,在腰身两边的开衩处绣上云彩。头发梳至额头,由左向右挽起,并在右侧发间斜插一把木梳,外包黑(白)色土布头帕。年轻的已婚妇女胸配绣花围腰,脚穿元宝盖绣花鞋,年长的妇女则不再配绣花围腰,而喜欢在腰间戴一块素净方巾,脚穿尖角马尾绣鞋。
老年装:水族老年妇女的服饰与青壮年妇女的服饰有所不同,她们内穿无领、无花边装饰的右衽长衫,外套对襟、无领、宽袖的短上衣,下身穿长裤。衣服用银质纽扣,脚穿尖钩马尾绣鞋,头式是在头顶上挽发髻,再包上黑色方巾。
未婚女子和已婚女子在服饰上是有区别的,穿什么服装是水族婚否的一种体现。平时水族男女青年主要是通过赶集互相认识,加深了解,继而交往和恋爱。在集市上,男青年如果看上某位女子,从她的穿着打扮,便知道此女是否已婚嫁。如果穿的是有领无花边装饰的衣服,则表明此女未婚,可以追求示爱;但如果穿的是无领有花边装饰的衣服,则表明此女已婚。
第二种类型是以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及荔波县佳荣、永康等地的水族服饰为代表。妇女将长发往前梳成一把由右向左挽起,在左侧发间插一把木梳,戴黑色暗花长方形飘须头巾。衣裤均喜用纱质纤细、染工深透的黑色或青紫色回纹布料。不镶花边,喜戴银项圈和银手镯。未婚女子戴不绣花的素净围腰,但围腰上的银链和飘带却极为讲究。已婚女子不挂围腰,而喜长方形的青紫色腰巾,脚穿元宝盖素净布鞋。
九阡、扬拱地区的水族服饰
第三种类型是以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都江、坝街、羊福等地的水族服饰为代表。这些地区的女子不管婚否也不分年龄阶段,发式都是将长发盘结于头顶,外包白色或黑白格子相间的自织土布方巾。上衣为镶花边右衽大襟衣衫,配长方形的黑色自织土布腰巾,衣摆开衩高,衣角窄小,呈椭圆状,下身穿镶花边长裤,脚穿尖钩马尾绣花鞋。
都江、坝街、羊福一带的水族服饰
第四种类型以三都水族自治县丰乐片区及都匀内外套的水族服饰为代表。除长帕包头外,还用一块白毛巾横扎。衣裤均镶花边,衣长近膝,衣身、衣袖及裤脚均较宽大,围腰不配银链而系腰带,并将围腰上的绣花胸牌翻下来作为装饰。
第五种类型以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雷山等县接境的水族服饰为代表,因受侗族服饰的影响而近似侗装。衣角窄小,呈椭圆状,妇女一般将头发盘结于头顶,包白色或黑白相间的格子方巾。
第六种类型是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普安,丹寨县的高排、金中等地的水族服饰。由于与苗族杂居,水族妇女除以白色长帕包头和不戴耳环保留水族传统特点外,大襟衣服已缩短至臀部,衣饰与苗族女子基本无异。
水族妇女在节日喜庆或结婚大典时另有盛装。盛装款式不分区域,上衣都是古典式的对襟、宽袖的黑色短衣;下身穿黑色百褶裙兼长裤;脚穿尖钩扎金马尾绣鞋;发式是把头发梳至头顶挽髻,为了方便佩戴银首饰,不再包头帕;穿盛装时,周身佩戴的银饰有银花、银钗、银项圈、银压领、银手镯、银吊牌等。其中百褶裙、银花、银钗仅限于新娘出阁时穿戴。在其他节日里,姑娘们只戴银项圈、压领和针线筒等饰品。
水族男子服饰也具有一定民族特色。老年男子平常多穿对襟布扣便服和长裤,节日喜庆时穿长衫再套马褂。天热时用短帕包头或戴马尾帽,天冷时用长巾包头或戴锅驼帽。脚穿轻便布鞋。青壮年男子除了一部分人还包头巾、身穿黑色短对襟衣外,大多数人的服饰已同汉族青年没有多大区别。
不同地区的水族群众,特别是妇女,在服饰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普遍喜爱靛蓝、青紫等冷色,不喜欢大红、大黄等热烈奔放的色调,这种在服装色彩上的排他性,别的民族似乎很少见。这表现了水族在服饰色彩上的特殊审美观,可能跟水族妇女性格恬静、感情内向有关。另一方面,水族聚居地区绿色的自然环境,使人们的心理产生趋同倾向,逐渐形成了妇女们喜爱冷色的性格。家织棉布是制作水族服饰的传统布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化纤织物在水族聚居地区逐渐普及,家织布已经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市场经济在水族社会的蓬勃发展,城乡人口的相互交流,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亦在悄然转变,水族服饰有逐渐被流行服装所取代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现在的水族青年纷纷离开祖辈居住的家园外出务工,人们买市场上的成品衣服穿,在穿戴上与汉族青年无异;水族服装做工相对繁杂,费工费料,年轻人为方便直接购买成品衣服穿;小孩子从读书到走入社会,基本上都是穿戴市场流行的成品服装;思想观念转变了,人们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改穿流行服装,并以此为美。现在的水族聚居地区,30岁以上的妇女仍穿戴水族传统服饰;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子,除了在节日、走亲访友时部分人还穿戴水族服装外,平时很少穿了;在校学生则全部穿成品服装。水族服饰文化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