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持人的历史与发展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庞朴曾有句话——“我们想知道一个东西的性质和未来,有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要知道它的过去。知道它从哪儿来,我们就会知道它往哪儿去”——非常精辟地道出了历史研究的价值。也许正因如此,对于一个事物的历史与发展的研究也就成了针对该事物进行的所有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持传播与主持人的研究也不例外。关于主持人的发展研究也在目前主持传播研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和很重要的位置,也出了不少成果。按照前面在论述主持人的本质时所说的那样,如果将主持人或主持传播视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产物,是大众传播人际化的一种体现,那么关于主持人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很远很远。仅以中国的广播媒体为例,就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广播在中国诞生时所产生的第一批播音员或广播演讲者,如有人就曾撰文说中国最早的主持人当属20世纪广播诞生不久即在话筒前工作的人,但同时也有人提出就算在美国也只有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出现了真正的主播或主持人。从理论上来讲,这种思路似乎并无过错,但这种论点显然不能为现在的学术界和实务界所接受,因而此论点一经提出就遭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反对。反对者所持的理由非常简单,即在尚未出现“主持人”三个字时便说主持人已诞生岂不成了无稽之谈。因此,现在人们普遍能接受的说法是,中国的主持人历史应从20世纪80年代大众传播媒体,确切地说是广播电视媒体上开始正式出现“主持人”三个字算起。出于研究方便的考虑,本书中采用的也是这种约定俗成的说法。虽说由于相对统一了认识,关于主持人历史的争议暂时算是有了结论,但可以预见的是,关于主持人或主持传播的历史研究仍将继续而且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对于主持人或主持传播的认识,恐怕也不能仅限于这三个字,还是要看主持人所承担的传播角色、传播功能等实质的发展和变化,还要看这种形式是否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气候。
正如庞朴所说,所有历史研究的目的无非都是为了能对事物的未来发展作出相对预测,为该事物的发展寻求正确的道路。因而,关于主持人的未来发展也是目前关于主持人研究的一个视角或领域。其实也难怪,主持人在中国大地上的迅速崛起和遍地开花,主持传播给予大众传播的革命性意义以及社会对主持传播现状的普遍不满都是迫使研究者和从业者不得不对主持传播的未来发展作出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原因。从现实的情况看,研究者们对主持人未来发展的研究大都是将主持传播置于大众传播的大环境、大系统中来加以研究,如已有不少研究者根据媒介的市场化、频道专业化、大众传播的分众化等特点对主持传播的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然而,关于主持传播的发展研究固然离不开大众传媒的背景和环境,但也应看到主持传播所独具的人际传播的优势和魅力,因而对主持传播的发展研究似乎还应该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入手,借鉴人际传播,尤其是人际交往的的研究理论来丰富主持传播的内容,逐步拓宽研究的视野,真正体现主持传播作为一种独特的大众传播方式的优势,并为主持传播的未来发展摸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