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受众对大众传播的心理期待

受众对大众传播的心理期待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大众传播的功能为受众对大众传播的期待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对于大众传播的功能,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历来存在多种说法,如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赖特的“四功能说”等。因此,只有证明受众对大众传播功能的依赖性,大众传播的功能以及受众的需要才有意义。

二、受众对大众传播的心理期待

在论述受众对主持传播的心理期待之前,先来看看受众对大众传播的心理期待,因为正是受众对大众传播的某些心理期待最终导致了受众对主持传播的心理期待,受众对主持传播的某些心理期待反映的也正是其对大众传播的心理期待。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大众传播的功能为受众对大众传播的期待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

对于大众传播的功能,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历来存在多种说法,如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赖特的“四功能说”等。在这些说法中,至今比较通用是赖特1959年在拉斯韦尔“三功能说”基础上提出的“四功能说”,即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解释与规定——大众传播并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它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随有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反应;社会化功能——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文学的、艺术的、消遣性、娱乐性的内容等。(10)

在我国,大众传播的功能则被概括成“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提供娱乐”、“服务大众”四个方面,虽说提法上与西方略有不同,但实质是相通的,不管大众传播媒介的属性如何,其都是“现代社会中有着普遍影响的社会信息系统,在传播信息的基础上具有政治、经济的一般社会功能”。从大众传播的这些功能上,也可以看出受众对信息需要的“事”、“理”、“情”、“趣”、“美”等层次,如“环境监视”、“报道新闻”满足的正是人的信息需要方面的“事”的层次,而“解释与规定”、“引导舆论”则从某个方面满足了人对信息需要的“理”的层次,如此类推,其余的“情”、“趣”、“美”等信息需要层次皆可找到与之相应的媒介功能。

一切客体的功能都是相对人的需要而言的,“客体的意义就是在客体留下的需要的烙印”。如果没有人的需要与之相联系的话,任何客体的功能本身并无任何意义。大众传播的功能亦如此,如果受众没有对传播的功能的需要,或受众不依赖大众传播为之提供此功能的话,任何大众传播的功能都将毫无意义。因此,只有证明受众对大众传播功能的依赖性,大众传播的功能以及受众的需要才有意义。所幸的是,研究者们恰恰是在考察人们对媒介的依赖中总结出了大众传播的诸种功能,如贝雷尔森就是在人们没有报纸阅读的情况下发现了受众对于报纸的依赖,并为大众传播的功能找到了最好的注解,鲍尔-洛基奇根据大众传播的发展与当代及未来社会的特点,提出了著名的媒介依赖论,并大胆断言“媒介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的体制核心,我们今天所知的美国生活方式没有大众传播是不能设想的”(11) 。 鲍尔-洛基奇还进一步解释说,在现代社会,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媒介虽然实现了人体的延伸,但人体自身却在现实世界中大大萎缩了。由于媒介和资讯的发达,人们无需事必躬亲,就能通过媒介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但与此同时,人们也生活在了所谓的媒介环境里,自己反倒丧失了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必须依赖媒介才能完成对社会的认识,“我们都深深地依赖于大众传播。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有这种依赖性”(12)。至此,大众传播的功能已经完全成了人们获知外部世界的必然选择,这就更加突出了大众传播功能的意义。

由此,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身处媒介社会的受众由于对大众传播功能的依赖,注定要对大众传播(包括主持传播)充满期待,而受众对于大众传播的期待也必然体现在对大众传播的功能上,期待大众传播通过发挥其功能来更好地服务于受众和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