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母房子分家协议子女没有签字

父母房子分家协议子女没有签字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姑娘的,家庭财产稍有富余,也要分一份“姑娘田”给姑娘,这份田由在家的兄弟代种,姑娘如果是出嫁了的,到吃粽粑时,代耕的兄弟要抬这份田里的米送到姑娘家,所以又称“姑娘田”为“粽粑田”。“姑娘田”或给姑娘分的财物,是作为置办嫁妆或来往应酬之用,姑娘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家庭礼仪_中国水族

第二节 家庭礼仪

水族家庭是父权制的小家庭,父亲是家内的主权者,家内的经济生活和成员的分工与享受全由父亲一人作主。家庭分工基本上属“男耕女织”,男的负责犁田、抬粪施肥、打米、抬米等重体力活,女的负责做饭、插秧、割稻等,男主外女主内,一般的家务及酿酒全由妇女承担。

一个家庭由父母、儿女等人员组成。儿子长大结婚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就要进行一次分家。俗话说:“树大分丫,儿大分家”,分家对父母来说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根据家里的财产多寡,儿女多少来作出分家计划,然后,把自己分家的打算和计划与族中威望高的老人商量,看这样分行不行。在与族中老人取得一致意见后,父亲才向儿子、媳妇们宣布哪一天分家。在分家的那一天,要把族中老人请来,先到田里去分田、分土、分山林;回家来再分钱、分米、分农具和用具。一般的分法是长子要多要点,父母跟小儿子住,由小儿子负责养老送终,父母也留一份作为养老之用。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家庭的分家,并不是常人所理解的离开父母搬到其他地方另住(当然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往往也会另建住房供分家后的儿子居住),而是所谓的“分家不分房”,仍旧与父母同住一幢房子,分家的儿子等经济条件好了再建新房,另立门户。

有姑娘的,家庭财产稍有富余,也要分一份“姑娘田”给姑娘,这份田由在家的兄弟代种,姑娘如果是出嫁了的,到吃粽粑时,代耕的兄弟要抬这份田里的米(都是糯米)送到姑娘家,所以又称“姑娘田”为“粽粑田”。老人的这一份家产,跟谁住,谁送终,谁安葬,基本就属于谁,如几兄弟都来负担,则事后又重分一次。在分家过程中,儿女若有争议,老人一概不理,定了就执行。“姑娘田”或给姑娘分的财物,是作为置办嫁妆或来往应酬之用,姑娘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姑娘如出嫁或老死后,这份田仍归回原来的娘家兄弟。水族大部分村落都是一个祖先的后裔,是家庭分化后的一个大家族,家族成员之间都是或远或近的兄弟叔伯关系。

家庭内部,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婚姻负有全部责任,子女将来的前途,包括婚嫁,一般也是由家庭和家长决定的,家长要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以便子女长大之后顺利融入社会。子女长大后必须孝敬父母并尽赡养的责任。即使已分开生活,或是已出嫁的女儿,也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家庭内部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夫妻之间互敬互让。长辈进门晚辈要主动起身让座,用餐时如家长还没有入席,子女不能先开始用餐。长辈在吃饭饮酒时,子女必须坐在旁边听,并主动为长辈倒酒盛饭。饭毕,子女主动清洗碗筷,收拾妥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