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节目主持人低俗化的根源的介绍

节目主持人低俗化的根源的介绍

时间:2024-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所列出的几条导致主持人低俗化的根源中,前两条来自社会层面,正是社会对收视率和主持人个性的片面追求,为节目主持人的低俗化提供了一定的土壤,成了主持人采取某些低俗化传播策略的“正当”理由。

四、节目主持人低俗化的根源

造成节目主持传播责备出现不良倾向的原因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乎这么几种:

1. 片面追求收视

收视率是一把双刃剑。收视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某个栏目或主持人的受欢迎程度,但收视率并不是判断栏目或主持人受欢迎的唯一指标,因为收视率只能说明一个栏目或主持人在收视人群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体现收视人群对一个栏目或主持人的评价或毁誉情况,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一些社会评价不高、低俗的栏目及主持人却拥有高收视率而一些公认的优秀栏目和主持人却收视率很低的情况。唯收视率或片面追求收视率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对观众口味的迎合,而这种迎合的对象往往是观众本能方面低俗或低级趣味的东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种对收视率的片面追求迫使和助长了主持传播策略出现了低俗化的现象。

2. 盲目追求个性

随着广播电视频道、栏目以及主持人数量的不断增多,主持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差异化竞争甚至已经成了主持人脱颖而出的必然选择。为了适应主持人个性化的发展大潮,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胜出,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不少主持人试图在个性化上独辟蹊径。于是,我们便看到了许多靠说话、行为举止、穿着上的与众不同来突显个性的主持人。殊不知,个性乃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成熟的主持风格之上的,为了个性而个性,试图靠外在的所谓个性来冒险,最终必然陷入了低俗的泥淖。

3. 主持人综合素质不高

低俗,是一个与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密切相关的词汇,而一个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审美水平往往又直接取决于他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文化修养等。当然这里的文化绝不仅仅是以学历为代表的知识文化,而是作为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整个社会文化。然而,这些年由于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及由此产生的对主持人的大量需求,加之社会在主持人的选择和评价上普遍存在的“重外表、轻内在”的误区,使得大量综合素质不高的人也进入了主持人的行列,并最终导致了主持人的某些低俗化倾向。

4. 主持人角色错位

作为一种传播角色,主持人是以个人身份代表媒介或一定社会组织来传递信息的,因此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具有一定的工作属性和公共属性,同时,由于主持人传播角色的特殊性,主持人在传递信息时又需要采取某些个人化或人际化的方式,需要有一定的自我暴露,以求得到一种与受众亲密无间的平民效果。但如果主持人在角色定位上出现错位,将其角色完全视为个人所有,将主持人的工作空间完全视为个人的展示舞台,那么势必就要导致主持人在节目中出现撒娇、个人炫耀等低俗现象。

以上所列出的几条导致主持人低俗化的根源中,前两条来自社会层面,正是社会(包括新闻媒介)对收视率和主持人个性的片面追求,为节目主持人的低俗化提供了一定的土壤,成了主持人采取某些低俗化传播策略的“正当”理由。而后两条则主要与主持人自身有关,是由于主持人在审美水平不足和对自身角色把握失当而造成的,因此,在主持人的低俗化问题上,社会和主持人其实都难逃其责,而要真正抵制主持人的低俗化问题,则既需要从主持人本身入手,也需要在全社全社会形成有利的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