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试
笔试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专业知识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和书写态度等综合能力的一次有据可查的测试,主要适用于应试人数较多、需要考核的知识面较广或需要重点考核文字能力的情况。在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的过程中,笔试是一种常用的考核方法。笔试主要适用于一些专业技术要求很强和对录用人员素质要求很高的国家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一些涉外部门、技术要求很高的专业公司及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时也多采用这种形式。大学毕业生对笔试并不陌生,但应该注意择业过程中的笔试和学校课程考试的不同之处。有针对地做好笔试准备,掌握笔试的答题技巧是笔试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
1.笔试的类型
(1)专业考试
这种考试主要是为了检验求职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相关的实际能力。一些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用人单位,需要通过笔试的方式对求职的毕业生进行文化和专业知识的考核。这种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所采用。例如,外贸、外资企业招聘员工要考外语,公检法机关录用干部要考法律知识,文秘工作要测试应用文的写作等。
(2)求职心理测试
求职心理测试是用事先编制好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要求应试者完成,根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来判定求职者求职心理水平或个性差异的方法。一些用人单位常常以此来测试求职者的态度、兴趣、动机、智力、个性等心理素质,然后根据职位要求,决定取舍。
通过求职心理测试选聘工作人员的直接原因,在于它可以降低特殊行业员工的淘汰率和训练成本,便于用人单位量才录用员工,量才配置人员,从而达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求职心理测试之所以得到广泛运用,在于个体的心理素质与求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人会因为个人的心理素质与求职不相符合,导致工作频繁失误,而产生焦虑、失望等不良情绪,对单位和个人双方造成损失。
(3)综合能力测试
这一测试主要考查毕业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对毕业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面等素质的全方位测试。
(4)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一律实行考试录用。近年来,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笔试科目为:《综合知识》、《行政求职能力倾向测试》和《申论》。其中,《综合知识》是测试应试人员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知识面,如时事、历史、自然科学知识、行政机构常识等;《行政求职能力倾向测试》主要测试应试者的知觉速度与准确性、语言理解及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方面的能力;《申论》则是测试应试者的综合分析及文字表达方面的能力。
2.笔试的准备和技巧
(1)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良好的笔试成绩来自于平时的努力学习,来自于在校期间知识的积累。在校学生要把握好学习的良好机会,注意经常温故知新,既应做到学有专攻,也要不断扩大学习领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形成扎实的知识功底。这样在笔试时就能信心十足,得心应手,而临时抱佛脚式的复习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2)了解考试重点,掌握笔试方法,进行认真复习
专业知识考试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应聘者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是否全面、牢靠。这类题目一般难度不大,很少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因此要求应聘者平时很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很多应聘者参加笔试出来后,都说题目不难,就是一些基本的东西,可惜平时学习不太注意,所以在这上面考砸了。
(3)在笔试时要注意的几个技巧性要点
1)不要把复习重点放在难点、怪题上,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在实际运用上下工夫。
2)不要死抠几道题。笔试出题量较大,其用意是,一方面考查求职者的知识掌握程度,一方面考查求职者的应试能力。所以,求职者在浏览卷面后,要迅速解答较容易的题目,余下的时间再认真推敲其他题目。
3)答题时要掌握好主次之分。有时求职者见简答题是自己准备较充分的,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而对论述题则准备不够,就随手写了几十个字。这样工夫没用到点上,成绩当然会受到影响。求职者要在统览全卷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题目,下工夫认真答写,充分显示自己的知识水平。
(4)了解笔试目的,运用综合能力
对求职者进行笔试,不仅仅要考查其文化、专业知识,往往还包括心理素质、办事效率、工作态度、思维方法、修辞水平等方面的考核。在回答一些客观题时应该力求正确和严谨,而对于主观性问题,就应该适当地展开和发挥,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例如,有些试题的设计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检查求职者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以综合运用为主,检查求职者的实际水平和学习灵活性。回答这类问题时就要积极思考,努力回忆学过的知识,并进行联想,将学过的内容相互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积极思考,找出正确答案。所以求职者在参加笔试时要认真审题,将自己的认识水平、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通过笔试较好地发挥出来。
(5)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求职笔试与高考不同。临考前一要适当减轻思想负担,二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三要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使高度紧张的大脑得到放松休息,以充沛的精力参加考试。
(6)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答题时,要做到字迹清楚,卷面整洁,格式、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一份字迹清楚、整洁的试卷,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效果;而书写过于潦草、字迹难于辨认,则会影响考试成绩。因为求职笔试不同于其他专业考试,用人单位有时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并不特别在意求职者考分的稍许高低,而是从卷面上观察求职者是否具有认真的态度、细致的作风,这对被录用的可能性有较大的影响。
3.笔试的方法
半个多世纪以来,笔试的考试方法已经有了很多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测验法、论文法、作文法。它们相互补充,使笔试方法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1)测验法
测验法是一些具体方法的总称。与作文法、论文法相比,它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测验法的实施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填充法:也称填空法,主要是往缺少词语的句子里填充词语,做法有简有繁。
2)是非法:也称订正法或正误判断法,是要求判断内容正误的方法。
3)选择法:即对某一词句或问题提出若干容易混淆的解释,要求肯定其中一种或多种正确的解释作为答案。
4)问答法:要求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大多是要求用简单的词语回答简单的问题。
以上这些方法,常常是相互交叉的。这些题目的特点是:问题明确、简练;出题量大;问题涉及面广;问题的难度适当。所以求职者在准备参加测验时要根据题型的特点去复习,以免造成失误。
(2)论文法
论文法,就是招聘单位提出较大的问题,由求职者用文字作答,以测验其思考能力的方法。其形式是一种论述题,也可以说是自由应答型试题。这种方法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在招聘选拔人才的笔试中曾被普遍地采用。这种方法与测验法的明显区别在于,它可以使求职者做出自己的答案。如果说测验法是封闭性考试或识别性考试方法的话,那么论文测验则是开放性考试方法。求职者在解答这类题型时应该读透题意,解释全面。
论文测试的内容,主要是让求职者对求职选择的具体问题作出评价,对某种现象作出分析或写出感想。案例分析、对公司的评价及读后感等都属于论文测验性质。在测验方法上,主要是让求职者或者叙述和评价事实,或者比较异同,或者阐明因果关系,或者分析实质,或者评论高低,或者叙述认识和感想,等等。
(3)作文法
这是我国的传统考试方法,这种笔试方法现又演变成两种:一是供给条件,实行限制性作文;二是分项给分,综合评定。
1)供给条件的作文:就是让求职者根据给定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作文。
2)分项给分的作文:分项给分,综合评定,就是按作文的构成因素,区分项目,分别给分,然后给予综合性的评定。求职者在进行作文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在主题表达清楚的同时,认真对待字、词、句及标点符号,以给用人单位留下认真、严谨的好印象,并取得高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