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在湖北省高校科研院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3年12月25日)
朱玉泉
我校在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迈进的过程中,以推动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己任,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已成为我校一个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既是一种社会责任,又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把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是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方面。高校从国家和地方政府得到的支持,同高校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呈正相关关系,高校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信任和支持,为自己的后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高校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主动地登上经济建设的大舞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多年来,湖北省和武汉市对我校的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支持,而我校也一直把发挥学校的科技优势,努力为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既视为自己的光荣使命,又看成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我校以湖北省和武汉市为服务重点,在电力、激光、动力、自控、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转让、推广信息和交流、科技攻关和开发、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各种形式的合作。
第一,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积极拓展合作空间。我校先后与十堰市、襄樊市、宜昌市等十几个地方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参与由各级政府制定的区域发展规划,为推进地方科技、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献计献策。
第二,积极参与湖北省重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我校利用多学科优势,参加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农网改造工程、中国光谷、政务信息化建设、武汉轻轨等多个国家和省市重点、重大项目的建设。
第三,广泛开展科技合作,努力推进成果转化。“九五”以来,我校在湖北省承担各类科技项目3 000多项,项目经费达到9.1亿元(约占学校总科研经费的55%),在省内转让技术成果400余项,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四,结合地方产业特色,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我校以优势学科为基础,结合湖北产业发展方向,在先进制造、光电子、新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积极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平台,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36个技术中心、联合实验室和生产力促进中心。
第五,以规模产业化为目标,组织实施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九五”期间,我校和地方企业共申报成功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8项,获国家经费投入10 500万元。此外,我校还组织湖北省企业申报国家及地方科技项目180余项,获经费资助11 688万元。
第六,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培育知名品牌和优质企业。在组织学校的科技资源做好社会服务的同时,我们组建了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实行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形成规模效益,引导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可以说,在我校全方位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地方和学校的双赢。
二、从源头创新抓起:依托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撑
1.瞄准源头创新,注重基础与高技术研究
我校瞄准源头创新主要着重于两大目标:一是努力形成某些高技术研究的重大创新突破,带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力争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创新成果,为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提供支撑。我校积极组织科研力量承担国家基础研究项目、“863”高技术项目,每年有1万多名教师、研究生投入到这类研究之中,承担的国家项目稳居于高校前列,已经形成了丰富的高新技术成果资源,储备了众多具有创新意义和产业化前景的技术项目,从源头上为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2.建设创新平台,强化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
我校着力于创新平台的建设,力争形成高技术研究的制高点,在国内外若干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技术辐射源。我校已建有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省部级科研基地。现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国家专业实验室、省部级实验室和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成了配套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我校和兄弟单位为依托筹建的光电国家实验室已于今年10月奠基开工,这不仅是我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重大突破,也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这些科研基地在我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为重点: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项目孵化的大平台
目前,我校已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化“三级跳”的发展模式。第一级跳是在校内构建创新开发平台,孕育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种子”;第二级跳是在校园周边建设孵化器,形成成果与产业的对接;第三级跳是发展大学科技园产业基地,形成技术与资本的对接,促进学校高科技产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1.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以孵化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突破口
我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逐步建立起由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孵化器及虚拟研发机构等组成的创业孵化体系,并于2000年9月组建了武汉华工科技企业孵化器。这是湖北省第一家高校科技企业孵化器。华工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华工科技产业大厦和高新大厦为基地,孵化场地面积1.3万平方米,主要对光电子、新材料与纳米技术、新医药等领域的高科技项目进行“孵化”。孵化器已经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创新型科技中小企业入驻,在孵企业44家。
2.依托大学科技园,发展规模高新技术产业
我校将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产业规模发展的着力点。经过三年的建设,华工大学科技园已有华工科技上市公司、华中数控公司等骨干高技术企业入驻。同时在国家的支持下,在园区内建设了一批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包括数控系统国家产业化基地、激光产业化基地等。这些国家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加速了学校高新技术产业的正规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了企业创造财富、服务社会的能力,并在行业中处于先进地位。
四、以面向企业的产学研结合为主体:发展紧密型、规模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1.从企业需求出发,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我校将合作目标瞄准重点大中型企业,近年来,已与武钢集团、神龙公司、三峡总公司、三江集团、清江开发总公司等100多家湖北省大中型企业开展合作,完成与企业的横向科技合作项目2 400多项,切实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移。
在与企业的项目合作上,我校也探索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第一种是系统集成模式,采取从设计到制造“交钥匙”工程方式进行技术转移。第二种是工程集成模式,通过技术改造工程实现技术转移。例如,我校已完成对长江动力集团、066基地等企业的一批关键装备和生产线进行数控改造,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加工效率和精度。第三种是产品集成式,将科研成果变成产品进行技术转移。如我校已向江钻股份公司、东风汽车集团等全国1 300多家各类制造企业提供10 000多套二维、三维CAD软件产品。
2.与政府、企业共建技术开发和转移平台,构建学研产合作的新机制
目前,我校建立了以湖北省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的、覆盖全国的科技合作网络,并同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了技术中心或联合实验室。在科技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人才培训,通过人员培训带动技术转移,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已在湖北066航天基地等企业建立了15个数控培训基地,每年培训3 000多人。
3.构建产学研联盟,推动共性技术的开发和转移
学研产联盟是要形成从点到面、与企业群的科技合作形式,建立起一种学校与企业以及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转移的规模化发展。我校是六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借助政府行为的引导,探索建立学研产联盟的技术转移模式。一是面向行业、区域的共性技术;二是发挥学校的科研特色;三是依托学研产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工程化基础。目前,我校已组织开展对电站装备制造业的数控技术转移、钢铁行业的激光技术转移、湖北省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设计技术转移,进行了学研产联盟的初步尝试。我校在对钢铁行业的激光技术转移中已取得重要进展,例如,激光毛化技术与设备应用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批量生产,使我国激光毛化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4.成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科技中介服务工作
今年5月,在武汉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生产力促进中心。该中心充分运用我校的科技优势、人才资源,服务于武汉市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需要,并为武汉市政府科技部门指导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超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决策依据和咨询建议。
发挥高校科技优势、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是社会赋予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然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将继续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坚定不移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断探索以科技资源服务社会的新机制、新模式,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