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新一轮高校教学评估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切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10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8]。
从2003年起,教育部启动第一轮为期5年的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从国家重点大学到地方院校,从公办高校到民办高校,全国每一所高校都接受了本科教学质量评估。针对这次评估,肯定者有之,质疑者有之。根据调查统计分析,肯定首轮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看法位居主流观点。[9]总体来看,首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达到了预期目的,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为宗旨的评估活动应当继续进行,新一轮评估的目的和性质定位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评估制度、评估方案及指标体系也需进一步完善。
新一轮教学评估的大背景发生了重要变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重申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态势的加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心理预期值迅速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社会公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并由此引发了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公平、大学生就业、政府宏观管理与高校自主办学等一系列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2009年中国在读博士研究生数量超过美国,中国全方位地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已经从规模的扩张转向质量的提高。[10]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任务;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命题和战略目标。一方面,推动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重视效益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保证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应有贡献,是新一轮教学评估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高校坚持自主办学、多样化发展,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分类指导,已是时代发展趋势。因此,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价值取向、原则、方法和指标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