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意克服不正确的择业态度
“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出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用人单位有了择优挑选人才的自主权,而对大学生来说也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近几年人才交流会的形势来看,机关对人才的需求是逐年下降,有的已趋于饱和,社会所需专业也相对集中。大学生就业市场已转到基层,一些毕业生在大城市举办的人才交流会上成为“滞销品”之后,不得不手捧一纸派遣证书回到原籍就业。
在当前由计划向市场过渡的阶段,毕业生择业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
1.“趋城型”
大学生们十年寒窗,学业有成,生长在城里的大学生,大都不愿走出城市。而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他们饱受寒窗之苦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祖宗几代人的夙愿——走出茅舍,进城营造一个幸福的巢穴。进城留城,无疑是他们择业的第一选择。基于这种心理,大多数毕业生都不愿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县里一套房”,形象地反映了“趋城型”大学生的心理。
实际上,那些所谓的好环境对人的成长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好单位人才集中,刚进去的大学生升迁重用的机会很少,只能熬年头、等机会,有时甚至只能在论资排辈的等待中消磨时光。在这样的环境里锻炼机会少,反而难以尽快成才。而那些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由于人才少,领导重视,大学生到这样的单位,就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快付诸实践,脱颖而出。徐特立说得好:“有出息的青年人都要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里打先锋,到艰苦困难的环境里去锻炼自己,要做到不求个人名利,不问个人得失。一个青年人有了这种精神,就更可以在事业上做出成绩来。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需要人的。”
2.“实惠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多地与经济收入状态联系在一起。这一社会现实,反映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上就是注重经济收入的实惠型择业观。在各类毕业供需见面会上,经济收入好的单位是这类毕业生选择的热门。据某校对400名毕业生的调查表明,14.5%的大学生以经济收入高作为择业标准。应当指出,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适当考虑一下经济收入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一味地强调“经济收入”,不顾用人单位的需求状况,不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自身素质,那就必然会在就业中遭受挫折。
3.“索取型”
不可否认,一些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不是以社会需要为前提,而是一味地追求个人利益。他们不讲贡献,只讲索取,不求我为人人,只求人人为我。反映在就业中就是眼睛死死地盯在所谓的好单位上,宁肯待在人才过剩的大单位里无所事事,也不愿意到人才急缺的基层单位施展才华,有的甚至放弃专业,去追求所谓的舒适环境和优越条件。他们将国家的需要抛在脑后,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不惜采取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手段,以求得私欲的满足和所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4.“贡献型”
这部分毕业生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奉献精神,将大学中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是他们的愿望和理想。他们把为社会作贡献看做最大的人生价值。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贡献知识、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舞台。这一取向,表明了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新认识。
上述几种类型的择业态度,集中反映了毕业生各不相同的价值取向。在目前情况下,毕业生要找个满意的工作,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舒适一点、实惠一点,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当代大学生,还要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我们国家正处于建设时期,需要毕业生为国分忧,勇担重任,建功立业,“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要在为社会的贡献中获得实惠、得到幸福。离开对社会的贡献去讲实惠,不是毕业生应有的态度,要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摆正“自我”在集体、社会中的位置。就业时抛开社会的需要,进行“自我选择”,注重利益,不讲贡献,这种就业取向是与时代的需要和大学生的形象不相符的。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
面对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客观现实的需要,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古希腊有句谚语:“认识你自己。”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职业,究竟哪种适合自己的个性特征,需要大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专长,从所了解的单位和职业中作出正确的选择。须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做任何一项工作的才能的。在现实中,每个人的专长不一,而职业对人的能力要求也不同。在选择职业时,唯有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才能有所成功。那种不顾自身素质和专业特点,依某些社会偏见而盲目择业的做法,不仅造成人才的浪费,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因此,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要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估计,结合自己特长和专业特点去选择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