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身安全
作为大学生,拥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保护好唯一一次的生命安全才能够更好地回报家庭和社会。
1.学生纠纷防范
大学生年轻气盛,打架斗殴常常会在矛盾不可化解时发生,经常发生的地点是宿舍、食堂、教室、自习室、运动场等。打架斗殴的原因有很多,而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冷静克制,切莫莽撞,诚实谦虚,宽容他人。遇到纠纷时总的原则是互谅互让,求同存异,理解万岁。遇到打架斗殴事件时做到不围观、不起哄、不参与,并向保卫部门报警,以防事态扩大。劝解时要主持公道不偏袒,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保护受害人权益,使肇事者得到应有的惩处。
2.灾害防范
在集体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灾害,最有可能的是火灾。火灾发生时首先不要慌,低身弯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快速离开火灾区域。楼通道被火封住时,可将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顺绳滑下。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若暂时被困在房间里,要关闭所有通向火区的门窗,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学会靠墙躲避,消防员进入着火的房屋时,都是沿墙壁摸索进行的,所以当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向墙边或者门口。同时,这样做还可以防止房屋塌落砸伤自己。
3.交通事故防范
不管是在校外还是在大学校园里,都难免会有交通事故的发生,要树立交通安全观念,时时提高警惕。走路留神,见到各种车辆提前避让,防止一些因以为在校内可不管交通规则的人的意外肇事。如果骑车或驾车要慢速行驶,复杂地段更要小心缓缓而行。在校外,要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出行安全。无论在校内或是校外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首先及时报案,切莫与肇事者“私了”。在校外发生交通事故,除及时报案外,还应该及时与学校联系,由学校出面共同处理有关事宜。事故现场也要做好保护,并设法和周围的人一起控制住肇事者,若实在无法控制,也一定要记住肇事车辆牌号及特征。
4.游泳溺水防范
游泳前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下水前要先活动身体预热,不要打闹,也不能逞能,不在禁止游泳的区域游泳。如感觉不适应立即上岸或呼救。
5.运动伤害防范
体育锻炼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器官机能进入活动状态后再进行剧烈运动。强度应逐渐加强,不能急于求成。进行锻炼时要全身心投入,不要开玩笑,注意力集中。不做没有把握、危险性大、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体育运动。掌握急救方法,当自己或身边同学出现运动伤害时能够现场处理,情况严重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采取措施协助救人。
6.校外社会活动伤害防范
大学生在暑期或平时的休息时间里,常常在校外进行家教工作。
女生前往雇主家中时应注意自身安全,要有防范意识,尽量避免夜间前往,初次前往时最好邀约同伴一起探查,若发现有不妥之处,应及时抽身,切勿逗留。校外租房也存在风险,环境复杂、房东身份不明都是安全隐患,校外租房极容易发生伤害事件,人身安全得不到基本保障,所以在校大学生尽量不要到校外租房,以免发生事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