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指导与共性授课相结合创业教学研究[1]
主持人 战 飚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价值
1.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阶段,新一轮的教育体制改革正逐步适应21世纪的经济环境,培养复合型创业人才已经成为了新一阶段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
学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以及培养他们具有创业能力强势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创业势头日渐高涨的今天,作为教育机构的最基层教师或学生班的班主任,就是要去挖掘和探讨怎样通过创业教育来增加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学生们创业的性质、类型和规模各不相同,学生各人的创业能力、技术水准以及具备的资金、场地等具体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对从事共性创业授课的一线教师或学生班的班主任来讲是一个较大教学难题,本课题研究就是针对这一教学难题提出了可通过个性化创业指导与共性创业授课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来提高创业教学的有效性。
2.研究的价值
作为一位授课的教师或学生班的班主任,通常在有限的著作中发现相关的一些创业教育尝试,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则通过一些众人熟知的创业案例来进行补充,例如:阿里巴巴、百度、国美等向学生传授创业经验,然而这些非系统性的教育过程,在开发学生的创业思维的同时也容易将学生引入一种极端的思维模式之中,阻碍学生的创业发展。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正处在起步阶段,从教育资源和教育经验来看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抓住这个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我校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在这个众人尚在探索的领域寻找到自己的坐标,开发出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我校的创业教育的整体实力。
本课题通过对个性化指导与共性授课相结合的创业教学研究,可以寻找出激发大学生创业潜能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并可以及时地了解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状况。同时,能够开发出一套适合我们学校或者说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自己的创业教育方法,为我校在创业教育的摸索中提供一些思路和素材,为更好地打造我校创业教育的品牌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机的结合。
(二)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强化共性创业授课与个性化创业指导的联系
课堂作为共性创业授课的一线阵地,教师通过课堂跟学生们的频繁交流,发现学生群体的创业意识淡薄,同时,也了解到大多数学生认为现在的课程跟就业和创业相距甚远,那么,将共性创业授课与个性化创业指导的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缩短这个距离。实现在课堂教育中普及创业教育知识,在课后教育中进行个性化创业指导,拓展创业教育知识和创业实践。
2.形成一套适合创业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要求大部分学生完成创业构思决策;指导学生确定适合自己实际情况,准确选择创业项目并制定《创业计划书》。
一是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二是指导学生准确选择创业项目;三是指导学生制定《创业计划书》;四是制定《创业计划书》的基本要求。
3.完善创业教学的论证评审
评审不能以主观想象为依据,要以能否进行创业运作和实现创业目标为尺度。评审的结论不能模棱两可,特别是对存在的问题要直截了当。同时,还应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指导性意见。
本课题研究目标就是使学校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创业教学方法,能够让大部分学生都对创业有一个全面的分析能力,对自身有正确的评估,在创业和就业的抉择中有正确的选择。
(三)研究的具体思路
课题组在展开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把研究对象集中于在校的同学和其中正在创业的学生,通过跟他们的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用于课题,同时与我们学校的创业孵化中心的多家入驻企业建立联系,通过他们在不同行业的创业特点以及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作为本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将两者结合起来,构成本次创业教育课题的框架。
对学生个性化创业指导是在共性创业授课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创业指导与共性创业授课是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共性创业授课能为个性化创业指导打好基础,个性化创业指导能巩固加深共性创业授课的基础知识。
创业计划书的制定是在引导学生规划自我方面真正全面地发挥作用,仅有课堂的教学改革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应该是教师职能的改变:权威式的传授知识的教学形式必须让位于以独立性、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志的师生关系。目的还是为了促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仍是不可少的,只是这种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恐怕难以实现,需要以课外的导师制来弥补。所谓导师制,就是高校以制度的形式要求教师负责对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和发展方面的指导。追根溯源,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应是导师制创立之源头,虽然导师制初衷是为了学术目的而实施的,但是,导师制所折射出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理念可为我所用。导师制的形式借用到创业教育中,也就是为了通过个性化教学来培养个性化人才。在这里,他的职责绝不是给学生提供权威的现成答案,也不是由他来指定学生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而是应该从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求和才能出发,协助他们制订出一个自我规划(创业计划书),然后让学生自己按照规划去主动地学习和实践。
(四)项目研究基础和条件
1.课题组成员具有一定的创业指导教育理论和创业实践经验,并能获得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2.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课题组通过调查了解到,产生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有37%;有想法并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有4%;没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有59%。随着创业理念的深入和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创业并把创业当作自己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因此在这种时候我们才更需要对大学生的创业有个规范的教育指导。
3.随着入驻学校的创业孵化中心的企业的增加,直接参与创业的学生的增多,为课题的展开提供了大量的信息采集和实践运用的场所
(4)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创业教育中心的高度重视,构成了本课题的良好外部环境。
(5)社会对创业关注程度的提高,使得成功的大学生创业案例更多的浮出水面,使课题组能够得到更多的借鉴。
(6)课题组在展开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的问题:
①大学生创业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经验更是缺乏,专门的创业教育相对不足。
②已有的创业教学力度不够,共性创业授课与个性化创业指导仍有脱节。
正是有了这样的问题,课题组对本课题的研究才会更有意义。
二、创业教学总体课程的设置、目的、安排与模式
(一)总体课程设置和目的
要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并结合当地具体实际来设置。按照各地不同情况和教学要求,可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根据目前的试点情况,一般可设置以下课程:
1.创业导读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其正确面对逆境、面对风险、面对竞争、面对成功,实现自信、自强、自创、自立。例如,塑造创业型人格的教学。应强调人格是人的个性品格的集合,包括智慧、气质、性格、能力和德行等各个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大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被推向了创业的浪潮,安稳地等待就业已成为过去。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人格,使他们主动地去开拓创业之路是当务之急。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学科优势,整体塑造和健全学生的创业型人格。
(1)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对人的行为起着引导、动力和精神支撑作用。创业就是要开创一番事业,而不仅仅是找到一个职业和岗位,必须要有自己的创业理想和抱负。大凡创业者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功创业的信心。成功创业的理想信念来自于创业者自身,创业成功的感受又会坚定他们的创业理想和信念。因此,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创业理想和信念,可以为其今后创业提供内驱力。这是成功创业的思想保障。
(2)良好的道德修养。道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依靠良好的道德修养来维持。对于创业者来说,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积极纳税,保护环境、回报社会可以为创业者赢得良好的社会赞誉和社会支持。其次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者要全面处理好与同行、职工和顾客的关系,把良好的人际视为自身发展的目的,而非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方面,既要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为其提供道德评价,又要坚持自我教育原则,将创业道德规范内化为创业者自我约束的内在要求。
(3)坚强的意志品质。创业的过程是艰苦的,需要体能和心智的全力投入。这对于在优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而言是一种挑战。首先,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教导学生,创业的进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收获在于付出,不存在完美的创业: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在失败面前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健康良好的心态从事创业:再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艰苦奋斗是荣,不劳而获是辱:知难而进是荣,知难而退是辱:积极创业是荣,被动就业是辱;最后,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主观的产物,只有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中加以磨炼,才能融入创业者的人格。
(4)适应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将自己或他人的科研成果或市场创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一般来说,要进行创业,应必须具备一定的创业专业知识以及运用能力,形成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创业核心能力。并通过敏感捕捉市场信息和市场分析,来加强经营管理,注重团队合作,我们将这些能力与创业意识之间的关系用图来表示:
2.新创企业组织与形象管理
通过教学,了解新创企业组织结构、职能和企业管理;了解市场营销的公共关系;了解新创企业形象管理的战略战术。
3.财务管理
通过教学,掌握财务管理的内容、筹资原则和渠道;熟悉经济核算、成本管理、利润计算以及增加利润的途径;了解财务计划编制、财务比例分析的方法。
4.商品知识
通过教学,掌握质量概念和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商品的分类、包装、养护以及新品开发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商品社会评价的意义和内容。
5.工商与税收
通过教学,掌握新创企业的开办条件、开业登记程序手续;了解新创企业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掌握税收基本范畴;了解我国的主要税种知识和税收征管制度。
6.市场营销
通过教学,掌握市场经营战略策略、新创企业内外部环境;熟悉营销渠道、价格策略、促销决策;了解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组合策略、品牌和包装策略。
7.市场调查与预测
通过教学,掌握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原理、内容、层次;熟悉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步骤和方法。
8.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
通过教学,掌握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构成要素、基本类别;熟悉商务谈判过程、方法和推销技巧;了解谈判的基本内容、思维方式和策略。
9.营业竞争创新
通过教学,掌握营业竞争的策划、战略和手段;熟悉营业竞争焦点、战术;了解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及人才与知识更新等知识。
10.经济法规
通过教学,掌握企业、公司、合同、商标、反不正当竞争、劳动、破产、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等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目前其他经济法规常识。
(二)总体课程安排
由于创业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不同,涉及创业知识的实用范围不同,课程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因此,必须合理地安排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恰当地分配各门课程的教学时间,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这也是编制教学计划中的重要问题。
1.课程教学顺序安排
创业教学的课程顺序安排要综合考虑,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一方面要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使学生稳步地掌握创业知识;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创业实践,满足学生边培训边创业的需要;还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实践中作必要调整,使课程安排达到最佳的效果。
2.课程教学时间安排
具体的课程顺序和课时分配,可根据创业教学实际灵活安排。以下是教学总体计划表:
(三)创业教学课程模式的设计
高等院校应开设什么样的创业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应该如何进行组织?关于第一个问题,美国学者Ronstadt在1990年提出了一种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模式,如图所示:
资料来源:Calvin.A kent(1990),Entreprenetlrship edlJca.tion:currerltdevelopmerlts,future direction.Quorum books.p.80.
从上图可以看出,创业教学课程的过程含有结构化、非结构化,在结构化的一端,创业教学的课程特点是共性授课,而在非结构化的一端,创业教学的课程特点是个性化指导。个性化指导对创业计划和成果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课题组提出从结构化到非结构化的过渡,有这样一个前提,即创业活动和环境也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结构化的特点。
三、创业教学中的共性授课计划编制与实施
创业教学的计划可分为总体教学计划和阶段教学进程计划。总体教学计划包括共性授课安排、个性化指导安排以及后续辅导安排。阶段教学进程计划,是对上述各阶段教学作出的具体安排,以使总体教学计划分阶段得到贯彻落实。
共性授课是创业教学的公共课程教学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树立创业信心教育、创业基础知识教学以及经济法律、法规教学。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实施,要求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调整心态、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提高创业能力,为今后学生的创业运作奠定良好基础。这一阶段以教学为主,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编制共性授课阶段教学计划
共性授课阶段教学计划表
(二)组织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创业培训的大部分教师是初次担任这项工作的兼职教师,他们对创业培训的特殊性要求以及学生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同时由于这些教师来自各个方面,相当部分兼职教师并不是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因此,教研活动在整个教学实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有计划地适时组织和开展各种教研活动,特别是开课前的首次教研活动尤为重要。
首次教研活动一般应安排在开课前2~3周时间内进行,按以下步骤进行:
1.统一思想认识
统一思想认识就是统一任课教师对创业培训的教学目的、意义、原则以及特点的认识。应对创业培训作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尽量使教师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为下一步开展教学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2.分析学生情况
教师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开展针对性教学的前提。由于学生个体情况较为复杂,必须将《学生登记表》所记载的情况以及面试所掌握的情况,对任课教师作详细介绍,并与任课教师一起分析学生基本情况,使任课教师对班级人员构成、文化素质、年龄层次、家庭背景、参加培训的心态以及培训期望值等,有一个基本了解,为下一步实施针对性教学创造条件。
3.明确教学要求
在教研过程中,应向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明确教学要求,将相关的参考教材提供给任课教师,并与任课教师一起研究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教师明确哪些是学生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哪些是学生必须熟悉的内容,哪些是学生一般了解的内容。为教师编写授课提纲和教案提供依据。
4.安排教学计划
在教研活动中,要将教学计划具体落实到每位任课教师,将培训计划总表、共性授课教学计划表以及课程进度表印发给任课教师,对课程计划中的课时安排、教学进度、有关课程的衔接等问题要作详尽的说明。同时要听取任课教师对课程安排的意见和建议,对计划中不合理部分作适当调整。
5.研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创业教学的方法,不仅要根据教学目的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而且还要根据创业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一般来说,教学管理人员对创业教学的目的、要求和特点较为明确,能掌握创业教学的特殊性;而任课教师是行家,对教学内容比较熟悉,了解创业教学的一般规律。
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切合实际、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研活动中,教学管理人员要与任课教师就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明确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哪些方法,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6.审阅教学大纲
任课教师应根据教研活动所明确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并提前送交教学管理部门审阅。教学大纲是否体现创业培训的目的、要求,是否适合学生具体情况,教学机构应有明确的意见,对于大纲中存在的问题应与任课教师沟通,取得共识后,由任课教师进行调整。
7.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
(1)开展集中教研活动。以召开会议的形式进行,集中教研有利于统一认识,有利于交流和研讨教学中的普遍性问题。但是,创业教学兼职教师人数较多,分别来自不同的单位和部门,工作繁忙,集中教研活动比较困难。因此,集中教研活动一般以开课前和课程结束后进行两次为宜。
(2)开展分组教研活动。针对创业教学共性授课阶段的教学内容要求,一般分三组。即,基础知识教研组,法律、法规教研组,树立创业信心教研组。由于他们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有所不同,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因此,采取分组开展教研活动,有利于研究各自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使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更强。
(3)开展个别教研活动。主要是在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中进行。有利于及时研究授课过程中出现的个性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落实教学计划
共性授课阶段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基础知识;了解经济法律、法规常识。共性授课阶段教学,主要采用班级上课制。班级学生人势不宜过多,一般在30人左右。
1.以启发引导为主,实施树立创业信心教育
(1)通过正面引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正面引导就是通过教学和引导,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消除自卑心理,克服患得患失顾虑,正确面对逆境、面对风险、面对竞争,调整心态,恢复自信。
(2)通过典型引路,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典型引路就是以民营企业家成功创业的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请成功企业家现身说法,组织学生去私营企业、个体市场参观考察,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创业的艰苦历程和学习经营企业的经验,从成功企业家身上感受和体验强烈的创业意识和不畏挫折的进取精神,从而激励学生去艰苦创业,增强创业信心。
(3)通过政策宣传,坚定学生创业意志政策宣传就是向学生宣传党和国家的再就业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通过政策宣传,使学生了解政府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政策;通过了解这些相继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支撑,坚定创业信心。
2.以专业教师授课为主,实施创业基础知识教学
(1)创业教学基础知识课程较多,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相对较强。以专业教师课堂教学为主,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较多的创业知识。课程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提高解决创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例如,专业教师在“创业机会的可行性”的授课中,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自己是否拥有利用该机会所需的关键资源,诸如相应的企业运作能力、技术设计、制造能力、营销渠道、公共关系等。面对机会,企图利用这一机会的创业者不一定必须拥有所需的全部资源,但他必须拥有利用这一机会的关键资源。否则,要么无法起步,要么在创业中会受制于人。
第二,创业者是否能够“架桥”跨越“资源缺口”。在特定的商业机会面前,企图利用该机会的创业者不一定必须自有所需的全部资源,多数情况下也不可能自有所需的全部资源,但他必须有能力在“资源”的拥有者与创业者自身之间架起桥梁,以弥合相应的“资源缺口”。
第三,尽管会遇到竞争力量,但创业者有能力与之抗衡。否则,他就可能在利用机会的竞争中败北。
第四,存在创业者可以创造的新增市场,可以占有的远景市场。创业者真正可把握的是“可创造的市场部分”,而不是“顺其自然成长的市场部分”。
第五,利用特定机会的风险应该是创业者可以承受的。创业者要想利用某个商业机会,他就必须具备利用该机会的风险能力。包括承受相应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宏观环境风险的能力。就特定的创业者而言,如果利用待定机会的风险是该创业者不可承受的,而他硬要“甘冒风险、知难而进”,那在创业之初就可能“自取灭亡”。
(2)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应针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实施教学。
①对于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要多讲、反复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对课程的全部内容进行梳理,确定重点,围绕重点内容组织材料,引证论据,重点讲解,不断强化,促使学生牢记、理解和消化。
②对于要求熟悉的主要内容,要灵活讲、结合实际讲。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对这些基本知识的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生动形象、明白透彻、联系实际的讲解,促使学生理解、熟悉这些知识,并转化为创业能力。
③对于要求一般了解的基本内容,要少讲、一带而过。
需要一般了解的基本内容是指课程中的一些原理、概念、定义等。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内容不直接实用等原因,对这些非直接、非实用、非重点的知识,应点到为止,一带而过。
3.以行业专题讲座为主,实施法律、法规和运作实务知识教学
创业教学涉及的经济法律、法规和创业实务运作知识比较广泛,这些知识内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进行系统地教学,只能采取急用先学,分专题讲座进行教学。讲座的内容要根据创业的构思决策、筹备创业、启动开业等实际需要来确定。
(1)专题讲座要结合学生创业运作的实际需要。专题讲座要把经济法规知识与创业运作实务结合起来,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经济法规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创业,解决创业运作中的实践问题。因此,专题讲座要围绕实用来展开,针对性要强,要有的放矢地讲清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2)专题讲座要突出学生创业运作的合法化、程序化要求。专题讲座要讲清创业构思决策、创业筹备、创业启动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各个阶段运作的合法与非法界限;讲清创业过程中,学生应当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使学生掌握创业合法运作的规范要求和正确步骤。
(3)专题讲座要解决学生疑难的共性问题。专题讲座要根据学生对经济法规知识和创业实务知识的掌握情况,把学习中存在的疑难共性问题集中起来,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解决疑难问题,也可采取辅导答疑性专题讲座形式,围绕某些疑难问题,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也可以共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规知识和创业运作实务知识。
(四)保证教学效果
保证共性授课阶段的教学效果,是教学管理机构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做好以下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1.搞好教学安排
参加教学的学生自身条件、创业情况多种多样,创业进程也不一致。有的学生要求边学习边进行创业准备;有的学生等理论学习后再着手创业。因此,在教学的方法、形式和时间安排上必须打破常规灵活安排,不搞一刀切。
(1)在教学方法上要多种多样,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应地采取讲授、参观、调查、考察、答疑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上述形式,或单独运用,或穿插安排,或综合使用,其目的是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吸收。
(2)在教学形式上要学用结合。对创业条件比较成熟的部分学生,要鼓励他们边学习、边创业,将学到的创业知识运用到创业的运作实践中去,将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作为难点、疑点,组织学生研讨,做到学用结合。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能为其他学生今后的创业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起到探索、引路的作用。
(3)在教学时间上要灵活安排。有的即将毕业学生边参加培训,边在外打工;有的边参加培训,边学习其他技能;也有的一边参加培训,一边在做创业筹备。根据学生这些实际情况,要改变常规教学的时间安排,采用隔日上课、双休日上课、半周上课、晚上上课等多种不同形式。
2.选好教学师资
共性授课阶段对教学老师的要求并不一致,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聘请不同类型的老师,教学管理机构应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选好任课教师。
(1)创业基础知识任课教师的选聘。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水平。因此,担任这部分课程的教师,应选聘相应专业并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
(2)法律、法规和实务运作任课教师的选聘。法律、法规和实务运作课程,实用性和操作性相对较强,要求任课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行业的实际情况、对创业运作比较在行。担任这部分课程的任课教师,应选聘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干部和行业协会的专家来担任。
(3)树立创业信心教育任课教师的选聘。树立创业信心教育需要论理、启发、引导,要求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熟悉有关创业和扶持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部分课程的任课教师,应选聘劳动部门干部、个体协会理事、私营企业家以及心理学教师来担任。
3.抓好教学管理
在共性授课教学实施阶段,学生集中上课。教学管理人员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搞好教务管理。教务管理是实施教学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教务管理人员必须细致、周到、耐心地做好这项工作。一是要提前制定教学活动日程表,将本阶段的课程、活动日程排定,并印发给每一位任课教师及学生;二是做好授课的物质条件准备,提前安排好教室、教具以及电化教学设备等;三是做好教学资料以及教材的印制和发放;四是建立教学档案并搞好档案的管理。
(2)组织好教学活动。在共性授课教学阶段,需要安排一些活动,教学管理人员要承担好具体组织工作。例如,组织好参观考察,教学管理人员要明确参观的主题和内容,要选择合适的参观地点,要组织好考察后的交流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利用节假日,参与与创业有关的专题调查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定期参观本地某一企业,了解分析其兴衰成因,进行换位思考,充分发挥创业思维能力,为企业出谋划策;利用假期尝试打工或业务实习,为创业积累直接经验;从事科技服务。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专长,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
通过以上活动,课题组认为,创业实践活动是以社会实践为纽带、以实践结果为价值判断的教育方式。它集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于一体,需要学生动脑动手,亲自操作,收集资料,进行观察、整理分析资料等。完成这样的项目,不仅需要认知、情感、动作技能范畴的活动,而且涉及生产操作和经营管理,属于创业能力和技能类的活动。
创业实践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社会情景法,创设或引进创业实践活动的具体场景和过程,形象、直观地再现创业实践活动的特定社会情景,从而使受教育者从整体上把握创业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形成对创业实践的真实情感体验。
二是实践操作方法,以手脑并用、协调动作的实际训练和操作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创业技能和能力为主要目的。
三是问题探究法,从实践过程中发现的综合性问题出发,培养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社会实践活动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之中,要将所有的教育元素、教育手段联结起来、综合起来,成为创业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和自我教育活动的物质载体:将教育活动和自我教育活动联结起来,并充当二者之间的中介和媒体。
创业实践活动的结果,既要产生出打上实践主体个性烙印和特征的社会产品,又要产生出打上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烙印的、有开创个性的积极创业者。
(3)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创业教学中,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要承担起教与学的关系协调。要做到三个经常:
一是要经常听课,了解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情况,在听课过程中,管理人员既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教师的教学,又可以从教师的角度观察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通过听课,掌握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是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通过个别交谈和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授课的反映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经常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讨论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和完善教学的建议和意见,共同研究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
4.抓好班级管理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中迟到、缺课以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情况时有发生。教学管理人员要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抓好班级的教学管理。
四、创业教学中的个性化指导计划编制与实施
个性化指导在共性授课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指导与共性授课是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共性授课能为个性化指导打好基础,个性化指导能巩固加深共性授课的知识。由于学生创业的性质、类型和规模不同,各人的创业能力、技术水准以及具备的资金、场地等具体情况也不一样,因此,采取个性化指导的方式,能够提高授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创业培训取得更好效果。
个性化指导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指导学生选择创业项目;辅导学生制定《创业计划书》;对《创业计划书》进行论证评审。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实施,要求大部分学生完成创业构思决策;确定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创业项目;并制定经过论证评审的《创业计划书》。
个性化指导阶段主要以培训、引导为主。
(一)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的目的是通过搜集有关市场资料、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为选择恰当的创业项目提供依据。市场调查的过程是了解市场、分析市场、掌握市场的过程,对创业能否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步骤是开展市场调查的关键。为了保证市场调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必须对学生的市场调查进行全过程的指导。
1.市场调查前的指导
经过创业基础知识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创业项目有了初步构思,需要通过市场调查来论证确定自己的构思。但是,盲目地进行市场调查,难以取得好的成效。因此,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前,对其进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调查前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是指导学生制定正确的调查方案和计划,具体要对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指导。
(1)指导学生明确调查目的。进行市场调查,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市场调查目的,明确目的是开展市场调查的前提。
要围绕学生自己创业项目的构思,结合自身的能力和条件,进行可行性调查,为最终确定其创业项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明确市场调查的目的可以避免进行市场调查的盲目性,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调查”。
(2)指导学生明确调查内容。学生创业构思的项目不同,决定了市场调查的内容也不同。不同创业项目的构思,需要确定不同的调查内容、范围和方向。因此,要针对每一个学生创业项目构思的特殊性,指导他们确定正确的调查内容、调查范围和调查方向,使学生明确“调查什么”。
(3)指导学生明确调查方法。学生的市场调查内容、范围和方向不同,决定了应采取各种不同的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正确,才能达到预期的调查目的。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调查内容、范围和方向,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调查方法,使学生明确“怎么调查”。
2.市场调查过程中的指导
学生虽然明确了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但是当正式进行市场调查时,还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因此,仍然要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学生调查中需要指导的具体问题很多:有渠道问题、步骤问题、方法问题等等。
(1)指导学生进行法规政策环境调查。法规政策环境调查是对学生项目构思是否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的调查。学生通过调查,可以明确自己选择的创业项目是否与法规政策要求相适应。在这项调查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构思的创业项目,从政策法规的限制、控制、鼓励、优惠等不同角度进行调查。
(2)指导学生进行市场环境调查。市场环境调查是对学生构思项目的产品市场容量和市场占有情况的调查。学生主要解决创业项目的产品有没有市场和客户的问题。在这项调查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往往不知怎么着手,采取哪些方法进行调研的问题。应指导学生针对自己构思的项目,选择调查的具体方向和方法。
(3)指导学生进行同行调查。同行是学生未来的竞争对手,同行的经验值得借鉴。但在对同行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同行不配合,调查难以深入的问题。应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有效的调查技巧进行深入调查。
(4)指导学生进行构思项目条件调查。明确创业必备条件是学生确定项目的基本前提。学生确定创业项目,必须要明确该项目在资金、场所、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和要求。项目条件调查技术性较强,因此,学生在开展这项调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因为不懂行,致使根据收集的信息资料难以决断而心中无底的问题。应指导学生去寻求有关专业人员帮助,使调查顺利进行。
3.市场调查后的指导
调查过程是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过程,学生调查结束后,掌握了一定的信息和资料,但这些信息和资料必须经过整理、分析和研究,才能形成意见和结论。应指导学生对掌握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
(1)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学生通过调查掌握的资料一般比较分散、零乱,其中有些资料也可能是片面的,这就必须加以整理。一是指导学生审核资料的可靠性;二是指导学生审核资料的完整性;三是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正确的分类、选择、整理。
(2)指导学生研究分析。研究分析就是学生对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这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调查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要从以下方面做好对学生的指导:一是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分析和统计方法;二是指导学生补充调查,对通过分析发现的问题如调查误差、不到位等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三是指导学生拟出调查分析结论要点,以准确、明了、简洁的文字表述调查结果。
(二)指导学生准确选择创业项目
所谓准确选择创业项目,就是具有一定创业素质的学生,根据自身所能具备的客观创业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创业项目。创业项目是创业基础,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项目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创业的成败。创业项目的选择受创业者自身素质和创业客观条件的制约。创业者素质是选择创业项目的关键,创业者素质如何,决定着他能选择怎样的创业项目;创业客观条件是选择创业项目的保证,不具备一定资金,没有适当的场地,选择创业项目也无从谈起。选择创业项目,必须与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客观条件相适应、相匹配。
指导学生准确选择创业项目,必须把握好选择创业项目的依据、创业客观条件和学生自身素质。
1.指导学生把握选择创业项目依据
选择创业项目依据就是根据客观实际分析所选创业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当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要求,所选创业项目是否有生命力。
(1)要指导学生选择符合现阶段国家的产业政策的项目。指导学生分析本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走势,掌握哪些产业、哪些行业今后有发展前景,以此作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
(2)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内选择创业项目。选择熟悉的行业作为创业项目,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优势,不可盲目追求自己不熟悉的社会热点行业,特别是绝不可以投向那些产品和服务项目已经供过于求或马上出现饱和的行业。
(3)要指导学生依据市场调查结果确定项目定位。指导学生对市场调查掌握的市场容量、市场占有率、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等情况,从经济和技术角度对所选创业项目进行评估测算,最终选定项目。
2.指导学生把握选择创业项目的客观条件
创业项目的选择,与创业必需的资金、场地等有直接关系。无论创办什么企业,一定数量的资金都是必需的。没有相应的资金或没有筹措资金的渠道,选择创业项目就无从着手。生产经营场地是选择创业项目的必备条件,而且场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因此,把握学生创业资金、场地等基本条件,引导学生合理筹措资金和合理选定创业场地,是准确选择创业项目的保证。
(1)指导学生结合资金情况选择创业项目。了解学生创业的资金成本,以及资金的筹措渠道和筹措方式。指导他们采取正确的方式、合理的比例筹集创业资金。根据能筹集到的资金,来选择相适应的创业项目和规模。
(2)指导学生结合经营场地情况选择创业项目。要根据学生的经营场地条件,指导学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根据不同行业对场地的不同要求选择创业项目。选择创办工业企业,既要考虑交通运输方便,又要考虑经营成本。选择创办商业、服务业,既要考虑经营集团,又要考虑经营成本。创业不仅要有生产、经营场地,而且场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创业项目的选择关系很大,所选创业项目相同,而所处场地位置不同,会出现很大的经营差别,甚至会影响创业成败。
3.指导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正确估价
选择创业项目,学生对自身能力要有正确估价。估价过高,选择项目脱离实际;估价过低,不能发挥自己优势。只有对自身能力正确估价,才能准确选择创业项目。
(1)引导学生选择创业项目,不要好高骛远。学生对自身创业能力估价过高,创业期望值过大,一味追求创业项目高起点。这种好高骛远与自身创业实际能力不符合。要引导学生既要有自强的创业信心,又要克服不切实际的创业期望:既有选择创业项目的超前意识,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创业态度。
(2)引导学生选择创业项目,不要低估自己。要引导学生摒弃只求生存,不求发展的思想。这种思想与创业应具有的开拓进取精神不相适应。要引导学生挖掘自身优势,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选择“跳一跳”能实现的创业项目。
(3)引导学生选择创业项目,要实事求是。选择创业项目必须要与学生自身创业能力相结合,所选创业项目的技术含量、资金大小、场地位置、管理难度等要求,都必须与学生自身具备的性格、知识面、职业水准以及人、财、物等条件相匹配。自身创业能力强的,步子大一点;有资本有技术的,起步高一点;条件差的步子小一点,也可以采取分步实施的方法逐步实现。
(三)指导学生制定《创业计划书》
学生通过共性创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经过认真、深入地市场调查分析,已基本确定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制定《创业计划书》,就是将掌握的创业知识、市场调查的结果以及所确定的创业项目相结合,以书面的形式将创业构思决策表述出来。制定《创业计划书》是个性化指导阶段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要使学生明确制定《创业计划书》的目的意义,制定《创业计划书》的基本要求,制定《创业计划书》的主要内容。
1.制定《创业计划书》的目的意义
对于制定《创业计划书》,学生并不是人人都能重视,甚至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没有计划书照样可以创业,视计划书为多余的作业。为此,要指导学生必须明确制定计划书的目的意义:制定《创业计划书》是防范创业决策失误的措施;是检验学习成效的试卷;是实施创业运作的蓝图;是筹措创业资金的依据。
(1)是防范创业决策失误的措施。过去个体、私营者进行创业,一般既无创业经营规划,又无风险防范措施,较多的是通过自己创业摸索,在成功或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种高昂的学习代价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是很难承受的。学生的创业构思虽然经过了市场调查和多方面论证,但由于各人掌握创业知识的程度不同,市场调查分析存在的偏差,以及自我估价不正确等原因,创业决策过程中难免出现失误。将创业构思决策写成书面计划书,可以将学生的创业构思过程全面地反映出来,便于专家和咨询委员会进行科学论证评审,防范创业决策失误。
(2)是检验学习成效的试卷。《创业计划书》是学生在经过创业基础知识学习、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和结合自身创业条件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是一份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以及创业能力的综合试卷。它能综合衡量每个学生参加创业培训后的创业信心和掌握创业知识的程度。
(3)是实施创业运作的蓝图。《创业计划书》经咨询委员会论证评审,又经学生自己调整修改,成为创业的实施方案。
以计划书为蓝图进行创业运作,是学生进行资金筹措、场地选址、工程设计、设备购置、员工招聘以及经营战略和推销策略等工作的依据。
(4)是筹措创业资金的依据。《创业计划书》反映学生对参与投资者的负责态度。计划书以具体事实为依据,明确表述了经营的构思和策略,科学地分析了产品市场需求的规模和增长潜力,确切地预报财务计划及回报年限,为资金提供者提供可信的依据。
2.制定《创业计划书》的基本要求
制定《创业计划书》必须突出创业项目的优势与投资效益,要充分体现出创业者的信心。提供的数据要客观,采取的措施要有效,编写的内容要完整。不同的创业项目,制定计划书应该有不同的特色和各自的侧重点。制订计划书,必须掌握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1)客观实际。制定《创业计划书》所使用的一切数据资料要客观实际。特别是财务分析预测、财务计划及投资回报年限,要尽量以数据资料佐证,以具体事实为根据。
(2)清晰明确。《创业计划书》文字阐述要清晰,层次条理要清楚,理由、依据、观点以及措施要明确,不能含糊。要明确说明所采用的假设、预测方法。同时也要说明市场调查、需求分析所依据的调查方法与事实证据。
(3)完整扼要。《创业计划书》内容要完整,要包括企业经营的各项职能要点,尽量提供论证评审所需的各项咨询信息。内容的用词应简单明了,切勿太专业繁琐,对无关紧要的资料不要罗列,以免冗长。
(4)逻辑严密。《创业计划书》前后基本假设或预测估计要相互呼应,分析论证逻辑要严密。如各种报表规划必须与市场分析和技术分析所得的结果一致,对环境变化的假设与预测也必须一致。
(5)利益显现。学生创业的目的在于获取利益,对于需要投资或合作的创业计划,要有明显的利润吸引力。因此,对于创业预计获得的利益应予明确地说明。
3.制定《创业计划书》的基本内容制定
《创业计划书》要以国家和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为指针,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财务评价为基础,以投资效益为核心。《创业计划书》的基本内容是:
(1)总论。将创业项目的基本情况、背景、依据等作简要地介绍。在论述各部分的基础上,对创业项目的基本问题作出明确结论,内容包括:项目情况与背景、市场调查的概述与结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2)市场分析和营销战略。包括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市场经营战略、经营收入预测。
(3)创业地址选择。条件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允许情况,产、供、销是否能最佳结合,环境保护部门是否允许。
(4)工程设计与技术设计。工程设计:生产(商品)设备、设施、流程的设计;辅助生产(商品)装置;总功能布置图;物流图;实体布置图。技术设计:描述最优工艺方案;设备选型说明;土建工程设计。
(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固定资产投资额、流动资金估算。资金筹措:资金来源渠道、方式、数量和落实程度,贷(借)款偿还期及偿还方式。
(6)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包括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员工培训。
(7)实施进度。创业实施中每一阶段进程的相连图表,各阶段实施时间安排说明。
(8)财务评价。包括总成本、总收入、纳税总额、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等。
(9)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采取的防范措施。
(四)咨询、论证评审
对学生的《创业计划书》进行论证评审,是为了把好学生《创业计划书》的质量关,使学生真正认识自己《创业计划书》的优点及存在问题。学生通过专家指导,进行补充、修改使其逐步完善,达到科学全面、符合实际的目的。
论证评审工作要有准备、有计划、有程序、有组织地进行。咨询成员和学生应明确评审的基本要求、评审的主要内容及评审步骤和方法。
1.论证评审的基本要求
计划书的论证评审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同于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也不同于一般项目可行性报告评估,它既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又是学生创业实施方案的论证。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对计划书论证评审的要求。
(1)综合评价的要求。创业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创业计划书》是一个包含多种创业要素的整体性计划。
对计划书的评审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在评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弊因素,不能脱离计划书整体,孤立地对某个部分或侧面进行评审。如对工程和技术设计的论证,不能单从能否满足生产和经营需要的角度去考虑,还应从学生实际所具备的资金、场地以及投资回报等其他因素一起综合考虑评审。
(2)评审与指导相结合的要求。《创业计划书》的评审不应仅仅局限于对计划书优劣的评判,评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计划书的论证、分析,寻找计划书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尽量避免在实施中出现失误。论证评审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指导行为,评审与指导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客观性的要求。客观性要求是指对《创业计划书》的论证评审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评审不能以主观想象为依据,要以能否进行创业运作和实现创业目标为尺度;二是评审的结论不能模棱两可,特别是对存在的问题要直截了当。同时,还应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指导性意见。
2.论证评审的主要内容
学生《创业计划书》的论证评审内容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即:创业项目选择;市场调查和预测:项目工程设计和技术设计;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企业组织机构管理及劳动定员;项目的实施进程;财务预算和计划;有关防范措施。这八项内容中,创业项目选择、市场调查与预测、财务预算和计划是评审的关键项,这些关键项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创业计划书》的可行与否。对这些关键项的评审应实行“一项否决”制,具体论证评审内容见下表:
《创业计划书》评审内容表:
(1)项目是否与国家及当地政府鼓励的投资方向相一致。
(2)项目是否符合地方产业政策并有发展前景。
(3)项目是否符合当地的环保要求。
(4)项目是否与本人所具备的客观条件相符
(5)调查预测的方法和步骤是否正确。
(6)提供的资料数据是否可靠、精确。
(7)调查和分析的产品(商品)性能、质量、价格是否准确。
(8)制定的市场战略和营销策略是否正确。
(9)工程(场地)设计中的设备、设施、流程是否科学。
(10)项目选址是否恰当。
(11)总体布置图、物流图以及实体布置图是否合理。
(12)工艺方案是否先进,设备选型是否合适。
(13)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流动资金的估算是否准确。
(14)资金筹措渠道、方式是否可行。
(15)贷款或借款偿还期、偿还方式是否可能。
(16)企业机构、人员是否符合精简原则。
(17)各类人员比例及用工形式是否恰当。
(18)员工培训计划是否正确。
(19)项目实施的各阶段安排衔接是否合理。
(20)项目实施的时间进度安排是否合理。
(21)项目的盈亏分析是否正确。
(22)总成本、总收入、纳税总额的测算是否正确。
(23)投资回收期的预测、测算是否准确。
(24)投资利润、资本金利润的预测是否准确。
(25)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是否准确。
(26)防范措施是否能达到预防效果。
3.论证评审的步骤和方法
《创业计划书》的论证评审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分步进行,在论证评审中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1)个别论证。学生《创业计划书》初稿完成后,应由指导教师进行初案论证。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计划书进行评析,将有关问题和意见进行反馈,并指导学生修改和调整计划书。学生将修改后的计划书送交培训机构,由培训机构组织专家评审。
(2)评审结果处理。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经过咨询委员会评审,会出现三种结果:一是计划书评审通过。对已通过的《创业计划书》,学生可进入实质性创业运作(进入后续辅导阶段),同时对这部分学生要继续给予指导和扶持,并在创业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计划书。二是计划书需要调整修改。学生要在咨询成员的指导下进行调整、修改,并再次经过评审,计划书通过后,方可进行创业运作实施。三是计划书被否定。评审中计划书被否定的学生,要重新选择创业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制定新的《创业计划书》,重新评审。
五、创业运作个性化指导与共性辅导相结合的跟踪服务
在这一阶段,学生以《创业计划书》为蓝本,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开始进行创业运作,是学生创业迈出的关键一步。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学生由过去以学习为主,转为现在以创业实践为主。
学生是创业运作的主导者和决策者,而学校一线教师或学生班的班主任是学生创业的指导者和扶助者。因此,个性化指导阶段的工作要围绕学生创业实践要求而转入跟踪服务。
在这个阶段,通过跟踪服务来掌握学生创业运作情况,协助学生解决创业运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适时组织学生交流创业运作情况。总之,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给学生以必要的创业扶持,直至学生创办的企业在市场上开始就能站稳脚跟,营销渠道开始畅通,企业内部工作运转正常,开始步入经营管理阶段为止。
个性化指导跟踪服务阶段时间约为4~6个月。具体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虽然大多数创业学生是学校学生中的佼佼者,但他们多数没有经过创业实践的磨炼,特别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动态市场真实地运作。当出现种种没有预见到的困难时,往往不知如何应付。因此,给他们以指导和扶持是十分必要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扶持工作,应掌握学生创业运作中的以下情况:
(一)掌握创业筹备运作情况
创业筹备是学生围绕《创业计划书》所进行的各种创业前的准备工作。掌握创业筹备情况,主要是掌握学生资金筹集情况、经营场所落实情况、设备设施购置情况,以及机构设置及员工招聘情况。
1.资金的筹集情况
筹集资金是企业筹备工作的起点,也是注册企业必不可少的条件。掌握学生资金筹集情况就是了解学生能否及时足额地筹措资金,以及筹集资金的渠道、方式等。学生筹集资金一般渠道:一是资金成本;二是负债。掌握学生这两方面情况,就可以指导学生正确运作。具体应指导学生解决如下问题:资本与负债应保持什么比例较恰当,如何明确合伙人的出资额、出资方式以及各自承担的责任;用实物、场地作价出资如何进行评估等。
2.经营场所落实情况
经营场所选址合理与否,关系到企业创办和今后的发展。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选址要求,搞工业企业与搞商业服务业,在选址要求上就大不一样。
因此,要指导学生在选址时既应考虑有利于生产经营,又要考虑降低成本。
3.设备设施购置情况
设备设施购置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着能否顺利创业启动,而且也会影响创业筹备的其他方面工作。如:资金能否有效使用,产品质量能否保证,生产效率能否提高等。因此,应掌握学生这方面的情况,指导他们根据行业或服务特点购置设备设施。
4.机构设置及员工招聘情况
机构设置及员工招聘要在创业启动前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也必须掌握。一般创业初期管理处于粗放状态,部门设置和员工配备要少,在如何达到精简、效能,一些重要岗位如何设置,怎样开展员工培训以及如何执行《劳动法》规定的用工制度等问题上,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指导。
(二)掌握开业运作情况
刚诞生的企业较为脆弱,应掌握开业后的试营业情况、消费者及市场的反馈情况、调整促销策略情况,以及企业文化形象确立情况,以便更好地给予关心、指导和扶持。
1.工商注册登记情况
工商注册登记既是创业筹备的最后一项工作,又是启动开业的头一件工作。工商注册登记前后工作很多,登记前要制定企业章程,确定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和落实经营场所、注册资金、从业人员等;登记后要开立银行账户、进行税务注册登记,以及做好其他各项开业准备工作。工商登记涉及到当地多个主管部门,及时掌握这方面的进展情况,有利于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及早启动开业。
2.试营业情况
通过试营业(生产),能暴露企业运转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掌握学生的试营业(生产)情况,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改进经营管理工作,使企业经营管理走上轨道。应重点掌握的问题是:内部机构职能、岗位职责以及人员安排是否适应生产经营需要,生产经营工作是否协调,产品(服务)质量是否稳定,生产(经营)成本及其他费用开支能否得到控制,营销渠道及服务对象情况是否良好等。凡暴露出来的问题,都应给予指导、帮助,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3.消费者及市场的反馈情况
选择创业项目的市场调查与开业后产品(服务)进入市场的市场调查是有区别的。新产品(服务)进入市场,市场会立即做出反应,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服务)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市场容量究竟有多大,竞争对手的策略是否发生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会有所反馈。掌握这些情况有利于指导学生认真研究分析,制定对策。
4.调整促销策略措施情况
促销策略是营销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如果促销策略不应市场变化而调整,将会影响企业生存。即使产品(服务)质量很好,价格合理,性能优越,如果不能被消费者认识理解,最后营销还是要失败。因此,要指导学生对促销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修正策略措施,有效地进行宣传、报道、说服,刺激消费者的需求欲望,影响其购买行为,促进企业的发展。
5.建立企业文化形象情况
企业形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没有文化形象就难以发展。对于刚步入市场的企业,形象更为重要。因此,应掌握这方面的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使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服务形象和员工形象,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以良好的面貌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三)掌握创业初期经营情况
经过试营业,企业进入创业经营期。企业经营初期是高风险阶段,这是因为企业生产经营仍处于调试调整时期,管理不完善、生产不稳定、技术不成熟,仍需要给予指导。因此,要及时关注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创业情况。
1.调整生产经营和管理流程情况
进入初期经营后,会出现生产经营和管理流程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由于市场在扩大,生产规模也要扩大,各种物的流量和各种相关信息的流动也在迅速增加。应及时掌握这方面的情况,指导学生调整生产经营和管理流程,以适应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在调整生产经营和管理流程的同时,要求学生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建设,调整健全管理职能,使企业步入生产经营发展阶段。
2.开拓市场情况
创业进入初期经营后,一方面要注重内部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对外开拓市场。只有不断开拓市场,才能使产品(服务)逐步占领市场,企业经营才有可能良性循环。为此,应掌握学生开拓市场情况,指导学生策划开拓市场方案,在实施方案过程中帮助其总结提高。
3.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情况
掌握生产经营成本情况,是为了指导学生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使新创企业有更多的生存发展机会。要指导学生分析启动开业以来的生产经营成本控制情况,要采取有效措施,使生产经营成本降到最低点。
4.注重形成经营特色情况
从开业的第一天起要注重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经营特色是企业的管理、技术、产品、服务以及企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小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经营特色,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很难有较长的生存期,因此,要掌握这方面的情况,指导其形成经营特色。
例如,以本学院04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王传广为主的创业小团队(由10几位本专业学生组成),在大学读书期间从不间断自己在校园内、外的创业实践,本学院徐国荣院长等领导除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外,还安排了本学院工商管理系战飚老师跟踪服务,进行个别咨询指导,使这个创业团队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个性化服务、人文色彩创新。从而使创业小团队特色化经营顺利进行。
(四)组织进入创业运行的学生及时交流
学生一旦进入创业运行后,除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扶持外,课题组还要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互相交流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做法和体会,讨论创业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互相学习经验。通过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1.交流的内容
学生互相交流的内容是由创业运作的实践需要决定的。一般来说,凡是对于促进学生创业运作有价值的做法、体会、经验和教训等,都可以作为交流的内容:
(1)做法交流。主要是学生在创业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实施做法,这些做法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在创业中互相借鉴,少走弯路。
(2)体会交流。主要是学生在创业运作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所知。这些体会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在创业中互相启发,解决疑难,开阔思路。
(3)经验交流。主要是学生在创业运作过程中的一些成功实践的总结。这些创业实践经验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在创业中互相学习,提高认识。
(4)教训交流。主要是学生在创业运作过程中对一些错误和失败的认识。这些在创业中失败教训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引以为鉴,少犯错误。
2.交流的形式
学生互相交流的形式,主要根据交流的内容而定,一般可采取三种形式:一是集中班会交流;二是同行分组交流;三是个别互相交流。
(1)集中班会交流。集中班会交流是集中班级全体学生,交流和探讨创业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交流可以由个别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讨论,可以由率先进行创业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做法、经验,为大家提供借鉴。一般以每月1~2次为宜。
(2)同行分组交流。同行分组交流是由创业项目相同或相近的学生,就带有行业共性的问题进行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的形式。同行分组交流采取教师倡导、学生自发组合的形式进行。由于项目相近,创业历程经过相同,学生必然会遇到很多相类似的问题,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有直接性和共同性。特别是对于创业筹备、开业和经营过程,他们的经验可以互相借鉴,做法可以互为参照,信息可以互作参考,管理可以互受启发。
(3)个别互相交流。个别互相交流是学生个人之间在教师的协助下,对共同关心的个性问题进行交流的形式。交流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个别交流能更直接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互学,个别交流往往比集体交流更深入、更具体,对学生解决创业中的个性问题效果更佳。
六、结语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应时而生的教育模式,承载着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如何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课题。就本研究报告在推崇广义的创业教育观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业指导与共性创业授课相结合教学的研究。这也可以说是本研究报告的特色之一。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只是初步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
第一,拓展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创业研究可以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推进。比如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制度建设、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大学生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与评估、大学生创业动机与个人因素等。
第二,建立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随着大学生创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其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已显得日益重要。创业教育评价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提高程度,以及社会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做出判断的过程。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评价:提供的课程、教员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对社会的影响力、校友的成就、创业教育项目自身的创新、校友创建新企业情况、外部学术联系(包括举办创业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和出版学术期刊)。
第三,扩大研究方法与技术。将更多的实例来论证观点。
【注释】
[1]本课题为江西财经大学校级教改课题,主要参加人员有徐国荣、许明喜、张湘赣、黄蕴、孙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