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育人,开拓创新,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服务育人,开拓创新,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时间:2024-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务育人开拓创新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学院团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以服务广大青年团员为宗旨,以服务促建设,以服务求发展。

服务育人 开拓创新 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学院团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以服务广大青年团员为宗旨,以服务促建设,以服务求发展。坚持党建带团建,切实加强团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和指导,深入开展团建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团支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好地发挥了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班子建设、支部建设、主题活动、阵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共青团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学院团委始终将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坚强有力、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团组织干部队伍作为一项首要任务来抓。

1.组织健全,按期换届,民主选举产生领导班子

坚持按期进行团委换届选举。院团委坚持“公平、民主、公开”的原则,专职干部经学院双代会选举产生,兼职学生干部经面试、笔试考核,确定候选人,在学院双代会上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

2.工作制度健全,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

建立了健全的干部工作制度、考核机制,做到了共青团干部团结进取、作风扎实,各支部主要负责人能力强、素质高,较好地贯彻了“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民主集中制,做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

3.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扎实

学院共青团干部经民主选举产生,选拔出来的干部政治合格、思想过硬、作风优良、能力较强,行动上能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处处发挥模范带头和表率作用。

4.密切联系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对青年学生有感召力和影响力

始终围绕院党总支和上级团组织的中心工作,把办学生满意学校作为工作的最高追求,努力把青年学生的事办好,真诚为学生,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二、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切实发挥各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上级团委和学院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加强团支部组织建设和指导,使团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1.所属支部班子健全,按期换届,民主选举,积极引导和服务学生

学院各团支部在团委的领导下坚持每年9月统一换届,各支部职位设置按学院团委要求设置,采用民主选举方式产生,各支部按照学院团支部管理条例开展工作。

2.按校团委的要求积极组织青年团员过组织生活,成效显著

学院团委不失时机地围绕十七大主题开展了多项颇有收效的活动。首先以组织学习为主,采用“逐层传达、高效务实”的方法,组织全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各团支部组织支部团员学习、探讨;举办学习十七大征文比赛;积极开展团日竞赛活动,每学期举办精品主题班会评比活动;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主题团日活动,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

3.团支部日常工作制度健全,能主动开展活动,使团的活动有声有色

为规范管理,学院团委十分注重基层团支部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团支部工作条例、例会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惩评比制度等,充分发挥制度育人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班长、团支书例会制度、通报制度和考核评比制度,力求制度科学化和合理化,充分调动班长、团支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在团学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4.抓好“评优”、“推优”工作,增强共青团组织的战斗力

学院团委严格按照《推荐优秀团员为党的发展对象的实施办法》向党组织“推优”,并做到有计划,有推荐,有材料,有成效。始终将“评优”,“推优”和团员民主评议工作作为团的工作抓手,在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广大青年团员中形成了一个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5.认真做好团员发展,团员教育管理和奖惩工作

学院团委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宗旨,严格团员发展质量关,四年来共发展团员46人。每年评选优秀团支部、活跃团支部、素质拓展示范团支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等,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使全院团组织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坚持打造品牌文化,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业型人才

1.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增加学生就业砝码,学院团委举办资质证书考试培训班

近三年来,有2000余名同学获得了会计从业资格、人力资源管理师和物流师等证书,为学生就业择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

2.开展学生学术、科研、创新创业活动,成绩良好

学院团委十分注重学生学术、科研、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学院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参加校学生学术节、校学生科研课题立项、创业技能竞赛等,获省级奖三项,校级奖120余项。此外每年举办学院学生学术节、读书节、职业技能竞赛等。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积极组织参加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组织参加校第二十届、二十一届、第二十二届、第二十三届合唱艺术大合唱,连续四次获一等奖;参加校第二十五届、二十六届、二十七届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体育道德风尚奖和最佳宣传报道奖等。

(2)积极开展学院各项文体活动,活动有声有色,深受广大同学喜爱和欢迎。每年开展学院学生学术节、寝室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辩论赛、书画作品大赛、征文比赛、摄影比赛、演讲比赛、法律知识竞赛、大学生心理情景剧比赛、元旦文艺晚会、毕业生文艺晚会、篮球友谊赛、足球友谊赛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活跃了校园氛围,提供了同学们锻炼的舞台和空间。

4.深入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明显

近三年来,组队开展新农村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服务,受到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多次获校优秀实践服务队、先进集体。学院社会实践基地——乐化小学获2005年江西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

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各类竞赛活动,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近四年来,学院有200余人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奖,2006年6月,2003级电商班付莱特获特等奖;30余人次参加江西省大学生运动会、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足球比赛获奖;80余人次参加江西省写作大赛并获奖;2004年4月,2002级注册会计师专业(4)班李静芝同学参加全国电视模特大赛获最佳新人奖;2006年9月,200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的赵雯婷同学参加世界和平大使选拔大赛获世界和平大使称号;2005年10月,200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3)班林满华同学获江西省三好学生;2007年10月,200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班获江西省优秀班集体、2004级人力资源管理班葛林同学获江西省优秀学生干部、2004金融学(2)班杨桦同学获江西省三好学生等。

6.开展精品主题班会评比,收效良好

三年来,学院共有二百余个班级参与到精品主题班会评比活动中来,充分调动了各班同学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同学们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和施展才能的舞台,促进了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

7.规范学生社团管理,狠抓学生社团活动

学院现有人力资源俱乐部、修远文学社、计算机信息协会爱心协会、未来管理者协会、双节棍协会、旅游协会、金融协会、英语俱乐部等9个大学生社团。为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学院指派一名专职团干主抓学生社团,每个社团聘请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工作。学生社团必须遵守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和章程,每学期实行申报审批制度,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严格履行申报审批程序,同时,制定并完善学生社团考核评比制度,开展星级社团评比活动等。三年来,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有声有色,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繁荣了校园文化氛围。

8.切实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学院团委积极开辟志愿服务基地,现有乐化小学、SOS儿童村、南昌市儿童福利院、南昌市育智学校、聋哑学校等近20个志愿服务基地。近四年来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为服务基地捐款捐物达3万元之多,受到当地高度赞誉,并在江西日报、信息日报、南昌晚报等媒体报道。

四、坚持文化育人,大力加强阵地建设

健康、高雅的校园人文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沃土”,对于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建院以来,我院在第二课堂中积极开展寝室文化节、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美食文化节等活动,以健康、高雅的学院文化培养创业型人才,院团委着力打造人文陶冶平台。

1.以“寝室文化”影响人

自建院以来,学院坚持每年开展寝室文化节,主要活动项目有卫生安全检查、评选文明寝室、征集反映寝室题材的优秀作品、推选优秀寝室长、学院安全知识竞赛、雅舍设计大赛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寝室风貌焕然一新,争创文明寝室蔚然成风。

2.以“艺术文化”陶冶人

成立学院学生艺术团,每年举办文化艺术节,主要活动项目有十大歌手大赛、十佳主持人大赛、“周末文化广场”、元旦文艺晚会等,在娱乐身心的同时提高了师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和锻炼出了一批文艺骨干。

3.以“读书文化”塑造人

自建院以来,学院坚持每年开展读书节活动,引导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进行校园文学创作,组织推荐图书巡回展、读书调查、图书漂流、图书设计,使同学们在好书的指引下健康成长。

4.以“生活文化”培育人

自建院以来,学院开展了美食文化节活动,主要活动项目有营养膳食讲座、水果拼盘大赛、大学生消费调查、生活竞技大赛、美食展销与擂台赛、跳蚤市场、包饺子大赛等,以实际行动展现“生活创意无限,旨在用心发掘”,培育生活情趣,塑造健全人格。

五、坚持服务育人,切实做好服务学生工作

院团委作为一级群众性组织,始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服务育人”的工作宗旨,通过搭建各种服务平台、提供各种服务,切实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实际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1.切实服务学生就业与成才

每年五六月份,院团委与招生就业部开展考研、考公务员讲座和就业培训讲座,为毕业生成长成才服务。

2.切实做好贫困生的帮扶工作,关注贫困学生的成长

学院团委、学生会积极开辟家教市场和节假日、双休日临时工作,帮助建档贫困学生提供工作;多次举办“希望工程圆梦大学”捐款活动,募集资金用于扶助贫困生等。

3.切实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院团委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邀请心理学专家指导心协干部开展心理教育和辅导工作。三年来选派三批共100多名同学参加学校心协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增强心协干部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多次制作展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小常识,教同学们如何正确处理常见的心理问题,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次组织开展心理情景剧大赛,揭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等问题,增长了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知识。

4.切实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

学院团委充分发挥大学生维权中心的作用,每学期组织开展“院长接待日”活动,现场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解决同学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组织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和普法宣传、法律知识竞赛,增强同学们的维权意识。出版“维权之声”报纸,及时回复同学们提出的实际问题,消除了同学们的疑惑。

近几年来,学院团委的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2004年获江西财经大学分团委特色工作奖,2005年获江西财经大学五四红旗分团委创建单位,2006年获江西财经大学五四红旗分团委,2007年获江西财经大学五四红旗分团委标兵。2005年团委实践基地——乐化小学获江西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

展望未来,学院团委一定会紧紧围绕学院和上级团组织的中心工作,努力加强团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团员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以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为主要内容,切实做好青年团员成长成才服务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