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时间:2024-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中,学科专业建设是龙头。到2015年,建成会计学系、经济学系、工商管理系、信息管理系、法学系、外语系、艺术与传播系等系部,形成学院的院系两级办学体制。到2015年,院级重点专业达到10个;省级重点学科达到2个,品牌专业达到5个。院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

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中,学科专业建设是龙头。为了更好地实现学院的发展目标,把我院建设成一所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独立学院,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科专业建设现状

我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的本科院校。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现已建立起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等五个学科门类,16个本科专业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兼有法、工、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架构

学院本科专业一览(2010年)

img76

img77

总体上看,我院学科专业设置较为科学、合理,主要是依托江西财经大学雄厚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学科所设,专业建设积极、稳妥地向前发展,初步形成经、管、工、法、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十二五”期间,学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增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学科专业,在诸如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研究、实践教学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科学定位,形成特色,创建品牌,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不断加强本科教育,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注重办学效益,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一所有特色、高水平,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财经类独立学院。

(二)发展目标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提高。按照“做强做大”、质量立院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努力培育具有鲜明优势和特色的重点学科;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推进经济、管理类为主,法、工、文等学科的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学科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整体水平较高的学科专业体系。总体实力进入全国财经类独立学院前5位。

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体系,拓宽专业内涵,活化专业方向,巩固和加强优势专业,结合毕业生就业和市场需求情况,大力发展社会急需的应用专业,探索国际化办学新思路。到2015年,本科专业增加到26个;建成在江西省同类院校有优势、有特色的品牌专业5个;院级重点课程增加到35门以上。

2011~2015年拟新增专业规划

img78

与确保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建设相适应。招聘人才时要注重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教育资源。到2015年,建成会计学系、经济学系、工商管理系、信息管理系、法学系、外语系、艺术与传播系等系部,形成学院的院系两级办学体制。通过招聘、调整与重组,实现师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学科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要加快重点学科专业建设步伐。到2015年,院级重点专业达到10个;省级重点学科达到2个(经济学、管理学),品牌专业达到5个(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以院级重点学科专业为基础,争取建成1~2个硕士专业。

三、实施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推进学科专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学科专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用为原则是独立学院办学的特色。结合学院办学的实际情况,根据社会需求,创建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办学空间。各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要科学制定,坚持本科教育的人才规格,在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分类培养,鼓励个性发展。

(二)加强对学科专业建设的组织领导,强化管理,落实责任

明确有关各方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与权利,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的领导,实行目标责任制。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学科建设和教学的副院长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并聘请相关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实际部门精英作顾问。院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系成立学科建设小组,由各系主任及有关课程负责人组成,受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

(三)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质量是独立学院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要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要成立教学委员会,研究和决定学院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建由资深教育专家组成的教学督导委员会,通过听课、座谈、检查、交流、指导等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聘请专职教学督查人员,实施日常教学检查,规范教学过程;组织学生信息员,及时反馈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各级领导听课制度,促使教师树立教学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各类教学管理文件,规范学院教学工作,依法治校,从严治教。

(四)加强课程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发展

确保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育的高水平,夯实专业基础;保证实验课、社会实践课教学的质量,提高应用能力;开设特色课、资质考试课等系列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拓展从业专长。

成立课程建设小组,加强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通过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体现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积极鼓励教授参加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和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推广和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推动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的上网,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加强教材建设。制定教材建设规划,选用优质教材。组织编写一定数量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加强实践教学。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加强基础课教学。采取有效措施聘请高职称、高水平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评选表彰优秀教师。

(五)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奠定学科专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学院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专职为主”的师资队伍,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建立与江西财大等毗邻高校师资互惠共享机制,保证学院有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资源。

营造重视人才的氛围,不断改善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真正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六)加大学科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保证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

学院每年加大投入学科专业建设经费,根据学院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确保经费逐年增长。要不断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为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

(七)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水平

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和考核机制,加大对高层次科研成果(论文、专著等)的奖励力度,力争科研成果获奖数量和级别明显提高。实施重点学术论著出版和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资助计划,扩大对外影响,提高学院知名度。要注重学术交流与信息沟通,重视和支持研究成果的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