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记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研究生糜解

记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研究生糜解

时间:2024-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 ——记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研究生糜解毛杏云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是改革开放春风圆了糜解的求学梦,进上海交大学习,完成研究生学业,开始了人生新的起点。消息传来,常德中学校领导积极支持糜解去报考。在交大许多热心人如陈楚、张允芳等教授的积极推荐下,经过再三权衡,糜解决心报考上海交大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

改革开放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
——记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研究生糜解

毛杏云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的1978年10月26日,解放日报在醒目的位置以“十一大路线的一曲颂歌——交通大学破格录取糜解为研究生纪实”为题作了长篇报道,并发表短评:“重在政治表现”。是改革开放春风圆了糜解的求学梦,进上海交大学习,完成研究生学业,开始了人生新的起点。30年后的今天,糜解的情况又如何呢?今年利用糜解回国探亲的机会,作者有幸访问了他,在此报道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后来才知道是“试读”

糜解就读于育才中学,在教育家段力佩校长教导下,品学兼优,尤以数学、物理成绩突出。1959年中学毕业,当时要求填写十个专业,一般功课好的学生都填理科或工科。糜解填报的志愿全是北大、清华南京大学等校的数学、物理专业。中学教师指导说,填一个外地高校,以“保底”。于是糜解填了一个刚成立一年的安徽大学。考后其他同学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已收到许久,但他始终没消息,在几乎已失望的时候,突然接到安徽大学数学力学系录取通知书,糜解喜出望外地到合肥去报到。

由于来之不易,他非常珍惜4年的大学学习生活。集中精力看书学习,一有空就进校图书馆,当时就能借助字典阅读英、日、俄、法、德文书籍。图书馆管理人员很受感动,悄悄把学校唯一一本德语字典保留着借他使用。系领导也很关心,有一次在全校数学竞赛中糜解得第一名,系领导在全系大会上点名表扬,还奖给他一本练习本。虽然现在看来这本练习本并不起眼,纸张黄黄的,但在糜解心里却是沉甸甸的。

1963年大学毕业,起初糜解被宣布分配到洛阳农机学院任教。同班一位同学分配到上海某中学任教。家在安徽的他不愿去上海,而糜解是上海人,当然乐于回家乡。他们俩私下议论能否对换,抱着试试看的思想他们向系主任许义生教授提出,开明的许主任爽气地回答:“只要你们两厢情愿,可以同意”。

前几年,糜解回国去安徽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拜访老主任许教授时,许教授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系在录取你时,看到高考成绩好,而且在中学表现好,但“政审不合格”,感到为难。系领导向校部据理力争要录取,学校的最后意见是:录取进来先试读。这才知道系里是冒着多大的风险才录取了糜解!

王寿仁教授鼓励:决不放弃!

1963年,糜解在安徽大学毕业前夕,由于成绩优秀,经学校推荐要他报考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王寿仁教授的研究生。王教授是国内著名概率论专家,非常爱惜人才,他支持糜解报考,并开出许多参考书目要他准备。其中有一本英文版函数论,糜解四处寻觅没着落。在他感到山穷水尽时,偶知系里周怀衡教授从英国留学回来时带回这本原版书。他大方地借给了糜解,糜解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倍加爱护。但这本原版书的难度大得不得了,内容大大超过本科生学习范围,而且王寿仁教授没有划定范围。糜解一个寒假没回上海,关在学校里全部时间用来备考,最后取得第二名好成绩。但是由于“政审不合格”没有被录取。听说王寿仁教授在文革中因此事而受到株连,被贴许多大字报,并遭受批判。性格耿直的王教授气得拿起扫帚去追赶造反派评理。

1963年,糜解被分配到上海陕北中学(现名晋元高级中学)施教高三年级数学课。但仅几个月,学校通知他去崇明新安沙农场劳动锻炼。强迫迁户口下去,并称:如果表现不好户口不再迁回来。在崇明劳动主要是参加第二期、第三期围垦,劳动强度很大,割芦苇、垦荒地、挑烂泥,冒雨抢收水稻,……。一天的劳动使糜解疲劳不堪。但是王寿仁教授来信道:你还年轻,决不要放弃。王教授的话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糜解又鼓起了勇气,一有空便看书学习。

1964年,糜解从崇明调回上海。陕北中学以“支援新学校”为由把他调到蜗居在上海有名“药水弄”里的常德初级中学。在那里任教的13年,糜解勤勤恳恳搞好本职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争挑重担,并长期担任班主任。他所带过的班级,后来成为全校先进的班。师生间结成深厚友情,直至现在逢年过节,学生们还会寄来贺卡,打越洋电话拜年。有一年元旦,学生在上海电台专为老师点歌贺新年。

宝剑锋自磨砺出。13年教学生涯中,糜解坚持自学,几乎把全部工资都用作买书。除了继续钻研概率论以外,还学习了现代数学分支的知识,如规划论、对策论、信息论数理统计、组合数学等。即使在文革中受尽了折磨,也“决不放弃”他梦寐以求的专业。

1977年7月,邓小平同志复出。8月在他主持召开的科教座谈会上,由他拍板决定:“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生”。后来小平同志又指出: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中断11年的中国统一高考招生恢复了。当年复旦被批准内部试点招收研究生。消息传来,常德中学校领导积极支持糜解去报考。陈文光校长说:你教初中数学,好比杀鸡用牛刀,浪费人才,也误了你的大业。王寿仁教授来上海住在华东师大,约糜解见面谈谈,这是他俩中断联系14年后第一次见面。他问糜解还想不想去北京读研究生?糜解琢磨着家里的书都被抄家抄光了,也怕去考又是竹篮子舀水一场空。再则就是考上了,好不容易落在上海的户口又要迁往北京,更何况已结婚成家而且有了孩子。因此回答说不想考到北京去了。王教授很理解,说:这样吧,复旦有试点招研究生的,我去跟苏老(苏步青教授)说说,有机会你去试试看。于是他作了推荐。后来糜解参加了考试,考试成绩优良,概率论专业课考分为第一名。但是录取消息却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经常德中学人事干事受学校委托多次去查询才知,“政审没通过”,不录取通知书放在学校的抽屉里。

交大使他梦想成真!

1978年,高校公开招收研究生了。糜解虽然报考研究生已两次受挫,但常德中学校领导仍一如既往鼓励他进一步深造。在交大许多热心人如陈楚、张允芳等教授的积极推荐下,经过再三权衡,糜解决心报考上海交大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初试成绩为:数学96分+20分附加分;外语94分,其他各科考分平均在80分以上。复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全优,体检合格。经过交大以邓旭初同志为党委书记的党委调查研究,认为“糜解的家庭社会关系虽然复杂,但根据本人的一贯表现,证明他能从政治上、思想上同反动家庭划清界限,他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而且是经过较长时间考验的。经过考验和了解,他确实学有专长,业务成绩比较出色,根据党的一贯政策,可以录取为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摘自《人民日报》1978年10月31日第二版)1978年9月13日是年35岁的糜解被录取为恢复统考后上海交大数学系首届研究生。当录取通知单送到常德中学时,中学里校长、党支部、师生员工和街道里委会一片欢腾,他们敲锣打鼓、放鞭炮、贴喜报、送喜糖,像过节一样,中学里本来准备组织十几位代表去糜解家报喜,却自发去了40多人。有的老师拉着糜解的手,泪流满脸地说:“共产党伟大”,有的长期因家庭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而背着思想包袱的老师说:“糜解的榜样,给我指明了努力方向”。录取通知单发到的当天,有人填了一首《蝶恋花》,词的下阕是:“是党恩泽英举贤,说甚‘臭九’,功罪凭实践。园好人欢百花艳,放歌十一大路线。”糜解更是激动万分,他暗暗地下决心:“我的一切都是党给予的,我决心为党贡献自己的一切”。

经交大与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联系,1978年底,糜解到了北京由中科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代培。改革开放,使他实现了15年的愿望,终于拜王寿仁教授为师,从事专业方向研究工作。

1981年糜解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在交大应用数学系任教,并参加了由杨翠莲教授领衔的概率统计科研工作,直接进行航天方面可靠性研究。1984年交大派糜解出席有关原子能反应堆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国际会议。会议在旧金山召开,会期一周。中国方面出席的共2位代表,另一位是清华大学教授。这是糜解首次出国,在美国的一些朋友都挽留糜解多逗留几天,有一位朋友还特地买好了赴纽约机票,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会议结束他准时回到了交大。

实现零突破,为中国人争光

交大党委解放思想,支持糜解出国深造的愿望。1985年他以优秀成绩完成了外语考试。为了节省一点钱,他选择去入学申请费较少的美国乔治亚大学(UGA)攻读博士,后来得到了UGA的资助。深知机会难得,他读书非常刻苦努力。除了正式选课外,在得到同意后,还旁听了著名教授Azoff讲授的实变函数论课程,Azoff非但认真批改他的作业还同意让他参加考试。据Azoff教授后来告诉糜解说他虽然只是旁听,但考试成绩及总分都是第一名。在选读概率课时,糜解有时发现教师讲授中有错误,就当即指出,教师倒也开明,干脆让他上讲台讲解,纠正错误。

人说身在曹营心在汉,糜解时时想的是学业完成后回国继续从事可靠性研究。但乔治亚大学没有这专业方向。他婉言谢绝了Kanan导师同意增加资助的挽留,到了匹兹堡大学继续深造。

匹兹堡大学的Block、Savits两位教授是国际上研究可靠性的权威。他们答应录取糜解并给他一半RA、一半TA的资助。使糜解的生活有了保障。1986年糜解的爱人与小孩去美国陪读。Block、Savits两位教授起初对糜解学习能否跟上持怀疑态度,但由于糜解多次考试成绩优秀,特别在博士资格考试时,通常成绩只有P(通过)或F(不通过)两档,但由于糜解成绩突出,例外地得到了P+以资鼓励,使他们消除了顾虑,并积极帮助他申请Mellon-Fellowship,这种奖励一般只能拿一次,而他却连续两次得此奖励。

在做论文阶段,有一次,导师拿了一篇论文给糜解看,文章中有的证明不详细,文章只是说:“It is easy to see that...”(意思是容易得到某结论)。糜解反复阅读后发现该证明并非容易,而且有错误,于是对导师讲:文内有问题。并由此举出反例写了一篇论文。每次与导师见面,糜解都有独到见解与新的进展,导师讲“Jie,带你这样的学生最轻松。”糜解根据所作的博士论文还发表了大约6篇文章。

本该1990年获得统计学Ph.D学位后找工作。当时他很想回交大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行。导师说,现在美国经济不景气,毕业后工作难找。在导师建议下,推迟到1991年毕业。

1991年糜解博士生毕业,由于成绩好,在交大与去美国后先后发表了不少文章,加之有交大教学经历,在教授推荐下,有5、6个单位都录取糜解作为助教。但由于他比较怕冷,所以最后选择了气候宜人的佛罗里达州(有人说是退休人的天堂),进佛罗里达国际大学任教。这是一所州立综合性大学,设有文理、工科、法律、建筑、商、医等学院,在校学生人数达3.8万。糜解任教于文理学院统计系。

在美国工作,糜解时时想到的是“我是中国人,一个民族、国家的大义不能忘。要为中国人争光”。1995年春,统计系直选系主任,糜解在申请终身教授尚未完成最终批准手续时,却被大家推选为系主任。在这以前,这个学校从未有大陆来的中国人担任系主任,糜解突破了零的记录。系主任一届3年,他连任三届,共9年。在任职期间,申请到了统计学硕士点,实现了统计系没有硕士点的又一个零的突破。糜解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们的称赞。每年教学评价,获A档比例在60%以上(一般获40%已属很好),同学们赞扬:“上课讲授清楚,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语言幽默。”

在教学同时,糜解坚持开展科研工作,至今在许多著名的统计杂志上发表文章80多篇,平均每年4~5篇,在可靠性理论及其应用领域算是高产的。糜解时时想,我是教授,担任系主任工作时间总是有限的,坚持科研工作不断线将来可为中国多做点事情。当然,既任系主任,又坚持教学科研,由此带来的工作强度可以想象是很大的。由于努力工作的结果,他曾获得教学奖一次,科研奖两次。

糜解经常参加国际会议,在可靠性研究方面获取最新信息,取得更多发言权,为中国人争得一席之地。

细微之中见真情

年过六旬的糜解,身在异乡他国,但始终不忘培养、孕育的祖国与母校。虽然深感自己干不了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仍要为国为校竭尽微薄之力。在美国,他和他的爱人经常协助中国驻纽约领馆、驻休斯敦领馆教育组做好来自大陆代表团的接待工作。中国教育代表团访美时,由于接待工作周到,得到他们的好评。

img59

邓旭初(右)与糜解(左)合影(1999年)

他被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大学以及新疆石河子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从2000年起,几乎每年都回国看望年迈的母亲,看望母校老领导、老师和朋友。并进行讲学,开展学术活动,把国际最新信息以及他所研究的最新成果传授予高校同仁。

img60

糜解回母校(系)看望老师合影(2007年)

今年夏天,在糜解回国访问期间,正值母校上海交大数学系庆祝成立80周年活动并探讨进一步加强数学系教学、科研和师资建设方面的工作,他与部分系领导进行座谈。还与母校联合学院(上海交大与美国密歇根大学联合办学)的院领导座谈了今后联系开展讲学活动的问题。他感慨地说,这些工作,都是他每年回国访问时,很愿意为母校所作的贡献。

(作者毛杏云系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研究室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