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卡尔曼滤波”到“陀螺漂移数学模型”的研制

从“卡尔曼滤波”到“陀螺漂移数学模型”的研制

时间:2024-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5年12月,张克邦、袁天鑫(自控系)受学校委托参加国防科委在天津召开的“12.17”会议,承接了“718惯性导航系统陀螺漂移数学模型”的研制任务。“718惯性导航系统陀螺漂移数学模型”课题于1978年获上海市重大科研成果奖。

从“卡尔曼滤波”到“陀螺漂移 数学模型”的研制
——记程极泰、杨翠莲、张克邦、何焕熹等获上海市重大科研成果奖(1978年)

张克邦

1975年后,程极泰教授曾为全校专业老师讲授“卡尔曼滤波”理论,并与杨翠莲教授、张克邦、何焕熹等组成讨论班,定期报告,讨论“卡尔曼滤波理论及其应用”。校内有关系,如冶金系曾邀张克邦作系统介绍,并参加该专业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太原),探讨其在专业中的应用。同时,该课题组还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卡尔曼滤波”方面专题报告及系统介绍,为推动“卡尔曼滤波”学习及应用起了很好的作用。

1975年12月,张克邦、袁天鑫(自控系)受学校委托参加国防科委在天津召开的“12.17”会议,承接了“718惯性导航系统陀螺漂移数学模型”的研制任务。在校科研处领导下,成立了攻关小组。小组成员有数学系的程极泰、杨翠莲、张克邦、何焕熹,自控系的张钟俊院士、袁天鑫。课题组每周定期报告,讨论,研制,并到陕西有关研究所实地测试。张钟俊、程极泰、杨翠莲等在理论上进行了非常详细地分析,做了多次报告,袁天鑫、张克邦、何焕熹等在测试、数据分析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718惯性导航系统陀螺漂移数学模型”课题于1978年获上海市重大科研成果奖。

校内外理工结合有关讨论、报告

1976~1977年期间,开展了“最优化方法”系列讲座。由程极泰教授主讲“最优化方法”的理论,由张克邦、何焕熹讲算法的程序及如何实现应用。此讲座为我校各系在开展最优化设计及研究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船舶优化设计、渦轮机优化设计、机械优化设计等,在校内各有关的研究工作中纷纷展开。

教务处利用暑期,为校外工程技术人员开办“最优化方法”学习班,应用数学系老师张克邦等都为学习班讲课、指导、取得很好的效果。

1979年暑期,张克邦、袁天鑫、何焕熹、徐明钧等教师在北京为北京302研究所开办学习班,作“统计”、“卡尔曼滤波”、“时间序列分析”等方面的专题讲课。

1975~1980年前后,张克邦、何焕熹、杨绮玉、徐明钧等曾为华东电力局、上海船舶设计研究所(711所、708所),上海数学会、上海工科数学协作组等单位作有关“数学方法”、“最优化方法”的讲座报告或办学习班。

1984~1985年期间,张克邦为校内力学系流体力学教研室作数学方法系列讲座,并参加该教研室教师严震负责的“飞机大气紊流谱分析”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该课题组于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6年后,多次与校内各有关系作学术交流与报告。

1.向船舶系秦士元教授介绍与研究最优化SUMT算法及程序;

2.应船动系翁史烈教授邀请,为该系教师作“最优化外推算法及其精度分析”的报告;

3.应船动系顾宏中教授、邬静川教授邀请为该系研究生作关于“模糊数学及模糊优化”讲座,并参加“柴油机模糊优化与控制”课题研究;

4.与机械系王统教授参加“现代设计中的CAD软件系统研究”课题研究;

5.1980年以后,较长期为“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介绍“数学方法”及“最优化方法”,并参加“道路优化及网络规划”等课题研究。“上海市客运交通综合换乘枢纽规划研究”,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建议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