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角色转换
新闻链接:
据一项追踪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良好”(在一年之内顺利适应)的人数仅占34%,相当高比例的毕业生属于“适应不良”(两年之内逐步适应)甚至“适应困难”(三年以上仍难适应)。
我们最难战胜的是心中的魔鬼。
【理论指导】
就业是人生的转折点,同学们将面对另一种生活规则。怎样才能顺利地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呢?充分地认识自我,积极地适应社会,尽快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做好事业的第一步。
我们刚刚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心中总留存着象牙塔的痕迹,对企业生活有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也总听到一些毕业的同学谈到,还是对学校有好的感觉和怀念。心理专家认为,大学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择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行的。
一、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
我们经常将学校称为是“象牙塔”,因为在学校里,我们可以逃避社会的压力,整体环境相对单纯,而学校中的学生以学习为主,经济上依靠家庭,属消费者、学习者、被动者、无责任者。我们在学生时期,充满了依赖心理,20年的学生身份形成了“要”的心态,问父母要、老师要、社会要,想“要”一切,却很吝惜付出。当把这种“要”的心态带到求职之时,就会要工作、要职位、要环境、要轻松的事、要各种福利待遇,要不到宁可就先不工作,继续由父母供养,这就成为当今的“啃老族”。有的人因为要不到而逃避,去考研,继续保持“要”的心态,加强“要”的资本。但是,一旦从学校跨入社会,我们的角色就发生了整体的改变。首先,我们已经成为一个在经济上独立的个体,更多的是以一个“大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开始考虑收入是否能满足生活需要,并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全权责任。当我们在某一职位上,就开始以特定的身份,依靠自身知识和能力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具体地开展工作,在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付出劳动的同时取得相应的报酬,属创造价值的贡献者、主动者和有责任者。
从学生到职业人是一种社会角色的重要转变,就像演员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一样,人处在不同的社会地位,从事不同的社会职业(或中心任务)都要有相应的个人行为模式,即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社会角色就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怎样更好地适应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呢?什么时候就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呢?当我们完成两年半的学习,从开始找工作直到第二年7月份毕业离校,这一阶段是转换角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大部分的课程已经学完,同学们自主支配的时间较多。抓住毕业离校前的这段时间,有针对性地学习与你的求职岗位有密切联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调整,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对非智力技能进行适当的训练。
在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有满意的,有不满意的,当你选择的职业不满意的时候,你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正确地去面对它,把它当做锻炼自己的一个机会,为自己今后的发展积累经验。你们参加工作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期,考核合格之后才能转为正式人员。在校园期间,学习和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空闲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比较多,节奏也比较缓和,压力较小;而参加工作后,特别是在试用期内,你们往往被安排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去锻炼,而且工作繁忙,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加剧角色冲突,为此,你们要加强试用期内的学习和认识,使角色转换顺利实现。我们要重视岗前培训这个重要环节,树立工作的责任意识。不管工作的大小,分工的高低,我们都要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对待,圆满完成。在实习期间就要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如果工作中一旦出现了失误,就要认真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找准失误点;同时要敢于向领导和同事承认,并勇于承担责任,以获得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另外,要虚心学习、请教,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失误再次发生。
二、迅速适应职业角色,迈向成功
从学生到职业人,我们经历着一个新旧角色的互换,这种新旧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必然将伴随着新旧角色的冲突。怎样迅速适应职业角色呢?
首先我们要树立一个良好的职业形象。毕业生刚到工作单位,往往会成为同事关注的焦点。因此,大家要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尤其注意第一印象,为今后自己良好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要在工作单位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要衣着整洁,仪态大方。仪表是职业形象的基本外在特征,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端庄的仪表会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不同性质的单位,服饰仪表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和习惯。但是,无论从事何种工作,还是以整洁、大方、顺应潮流为好,不能过于花哨时髦,过分新奇或不修边幅都有损自身形象。初到工作单位,要注意穿着打扮,衣服不一定讲究高档、时髦,追求名牌,但要符合自己的经济状况和现实身份。发型、化妆应简洁明快,切忌矫揉造作,注意生活卫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生毕业后报到的时间一般在夏天,大多数地区的天气比较炎热,许多人往往会在穿着上难以取舍,有人认为衣着无关紧要,于是有的男生穿得太随意(穿着短裤、背心甚至拖鞋),有的还剃了秃头;有的女生穿得太暴露。这样到用人单位去报到,不会产生好的第一印象。
在待人接物上,我们要举止大方。刚到一个新单位,日常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得体的言谈举止应该表现得亲切、热情、有礼貌、有理智、讲道德、讲信用。待人接物中,一方面要切忌“傲气”,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夸夸其谈。另一方面,要切忌“谦卑”,缺乏自信,过分腼腆、唯唯诺诺,手足无措。对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要虚心向老同志、老师傅请教,学习他们的好方法、好经验。谦虚的品格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会使你在业务上和其他各个方面更快地成长。说话做事要文明礼貌,与人交谈时,应注意发现别人感兴趣的话题,不要太多谈论自己,同时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言论,尤其注意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与人相处应不矜不持、不卑不亢,并注意倒茶、让座、接听电话等容易做到的日常礼节。日常工作中要认真负责,遵守纪律。
毕业生要得到信任,就应该先做一个负责的人。一个成熟的职业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做支撑,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责。“干一行专一行”,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初到工作岗位,提前上班,稍晚下班,主动干一些诸如打水、扫地、整理内务的活,这是每个新上岗的人员都应做的事情。相反,迟到早退、行为懒散、不守约、不守信,则不可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和尊敬。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积极进取,踏实肯干的品质。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首先要经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要注意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积极运用到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中。要注重向经验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忌懒散、浮躁、漫不经心,做事要善始善终,切忌丢三落四、虎头蛇尾。任劳任怨,甘于奉献,不能因为某些工作太脏、太累、太苦、太单调而加以轻视。同时,我们要做到严守秘密,少说多做。作为才到单位工作的大学生,应当严守机密,不要随便向外人透露内部情况,也不要参与办公室的一些是是非非之中,不要混入到任何“办公室帮派”,平时在办公室不要议论和公司有关的任何事情,满意也好,不满意也好,都不要说三道四,过多议论。须知,公司的决策权不在自己这边,作为员工,你只需要把自己应该做的那份工作做好。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尽管第一印象具有暂时性、表面性等特征,但是良好的第一印象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初到单位站稳脚跟,有助于与单位职员融为一体,有助于工作的起步与发展。当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良好的第一印象,更不能以极力伪装的所谓“良好的第一印象”来骗取别人的好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大学生更应当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以自己良好的内在品质,正直的为人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去建立更高层次的长期的良好印象。
其次,我们要在新的环境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在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这种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就是人际关系。事实上,人际关系渗透到了所有的社会关系之中,人际关系是无处不在,它对于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处理人际关系要摆脱两个怪圈:一是把人际关系看做决定人行为本质的东西,从而脱离了自身生活学习的环境,脱离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来抽象地、绝对地研究人际关系,甚至将“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自身发展的唯一筹码;二是忽视人际关系的地位和作用,认为自己是和工作打交道,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何必要看别人的脸色,整天注意和别人的关系。
那么如何加强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呢?我们要克服性格内向、多疑的不良心理品质。由于才到一个新的单位,很多同学在单位里总不大愿意主动和任何人交流,常给人一种冷漠、难以接近的感觉。同时又觉得自己刚到一个新单位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自我保护意识过强,经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其他人的防卫上,这自然很难与同事融洽相处。而且,我们要避免自私、妒忌心重的不良心态。不要凡事总是先考虑自己,自私自利,争名争利,既缺乏自知之明,又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尤其是同龄人和学历、能力都不如自己的人,在工作上作出突出成绩,并受到组织和领导的提拔重用,心理上就很难平衡,甚至还怀恨在心。
要积极构建良好人际关系需要我们诚实、守信。诚实,就是待人处事真心诚意,实事求是,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里如一。诚实是做人的基石,是争得同事赞誉的前提,也是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守信,就是恪守信用,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不言过其实。诚实守信,才能在人际交往中互相沟通、理解,相互信任,和谐相处。诚实守信,为人处世一定要守信用,答应过别人的事情务必要兑现,如确实因客观原因而未能做到,一定要通过合适的方式使对方予以理解,避免发生误会。待人坦诚,不在背后议论人,不要打听更不要泄漏别人的隐私。在生活和工作中要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同事中的个人经历、秉性、志趣、爱好都各有不同,职位、能力、水平也都有差异,遇到问题时,不能只从自己的观点立场出发,要多替他人想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公司的员工对大学生来说每个人都是师长,他们都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业务技能。要尊重他们的工作和工作成果,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感情。尊重他人也是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要做到自尊自重。面对分歧、矛盾和冲突,我们要谦和大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与同事、领导的人事与工作交往中,要谦虚随和,平易近人,这样会给人一种亲切感并产生亲和力。相反,清高自负,自命不凡,或性格内向孤僻,难以合群,同事会对你敬而远之。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些碰撞、摩擦或误会,并会产生一些矛盾,产生误会之后,要主动及时沟通,消除隔阂,相互谅解,如果责任在于自己要敢于承认错误,真诚的向对方道歉。在工作中要尊重领导、服从安排,不卑不亢。处理好上下级关系,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不卑不亢。不能因为他是领导,就是非不分,一味地阿谀奉承、献媚讨好,这样既有失自尊,也会使正直的领导和同事反感。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上级,服从领导。因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工作运行都是通过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来完成的。无礼抗上,将会使运行机制受阻,使单位工作无法正常运转。同时,如果自己对工作有好的想法,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方式向直接领导反映,切忌越级反映,更不能越权。
在实现由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同学们往往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一些人在校期间觉得自己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却四处碰壁,形成强烈的落差。有的人因为遇到冷遇而孤独烦恼,有的人因为受到批评而心灰意冷,有的人则不能承受一点点挫折而悲观失望。在这些困难面前畏缩、恐惧、躲避,采取消极办法,显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此,毕业生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学会在逆境中求发展,还要客观评价现实中的困难,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战胜困难。所以,我们除了要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还需要改变观念,形成职业观念。学生角色的经济不独立性及社会责任的不完全性,决定了大学生的依恋性。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学生没有了老师的呵护,缺少了家长的关爱,已经成为社会认可的具有独立资格的真正意义的社会人,在生活上要自理,尤其是在工作上要独当一面,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树立独立意识。团队观念也是我们急需建立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们的密切协作。但由于学生角色中心任务的特殊性,学校环境的相对封闭性,使得一些大学毕业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远远不能满足职业的要求。实践证明,在人的社会联系高度紧密的今天,一项大型工程的开展,一项科研项目的完成,一个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单靠某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是几个、几十个甚至成百上千个人共同劳动,互相配合,互相协作才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要有互相协作的团队意识,从整体利益出发,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顾全大局,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一个友好的合作氛围。大学毕业生多数要参与生产、管理和决策等实践活动,对所在的单位和部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一个人工作成绩的好坏,不仅和自己的前途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单位和部门的兴衰荣辱休戚相关。因此,大学生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以国家兴旺、民族强盛和单位发展为己任,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三、面对职场困惑
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常常发现,自己不再像以前大学里那样处事自如了,或许经常在领导、同事和同行面前吃闭门羹,受到种种冷遇。这个时候,就要清醒认识到,大学毕业生不等同于人才,走向社会后仅凭一张文凭是远远不够的。大学毕业证书并不等于职业能力证书,20年来所学到的知识并不能直接变成创造财富的能力。实际上,大学毕业证书只等于社会大学的入门证。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对自己在工作中受到的冷遇做正确地对待。当受到冷遇时,首先要做自我剖析,从主观上找原因。在工作中,我们要克服以上缺点,放下架子,切不可自恃清高,夜郎自大,要虚心拜周围的老同志为师,多干、多听、多问、勤动手;其次,要有实干精神。要想在单位站稳脚跟,获得他人的认同,必须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靠汗水去创造工作业绩;要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恋爱与事业的关系,不因计较得失而影响大局,不因谈情说爱而在工作上不思进取,把因为个人问题对工作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处事豁达大度、宽宏大量、谦和热情、正直诚恳、不能心胸狭窄、猜忌多疑,要以积极的态度和稳妥的方法加以改进,完全可以摆脱受冷遇的境况。
不同的人面对批评,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的人勇于承认错误,并诚恳地接收批评,认真总结并及时加以改正;有的人受到批评则丧失信心,精神不振,甚至自暴自弃;还有的人遇到批评便火冒三丈,让人“敬而远之”。后两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应该成为毕业生对待批评的基本态度。当然,有了正确的态度还不够,还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在听取批评时,我们要虚心接受,并要让批评者把话讲完,以便找出受批评的原因。如果知道自己错了,就要敢于承认,不要故意回避,也不要找理由搪塞,否则只会损坏自己的形象。“我错了,你批评得及时,我一定改正”,往往是应对批评的最好办法。如果批评者对事实原委了解不够,批评没有道理或纯属误会,可以用委婉的语言作出解释,以便让对方了解事实真相,对双方都有好处。面对善意的批评,既不能反击,也不能推脱责任,更不要默不做声,否则无异于“消极抵抗”,造成尴尬局面。接受批评之后,需要付诸实际行动来加以改正。态度再好而没有改进,只能落得“言行不一”的坏名声。如果批评者没有道理,也不应耿耿于怀,更不能伺机报复,当面提出批评意见的人多半是善意的,诚恳的,找个机会把话谈开,消除误会,同时可以以之鞭策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要从别人的批评中反思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强化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刚刚参加工作,遭受挫折总是难免的。挫折往往使人出现紧张、焦虑、苦闷的心理状态,心理失去平衡。有的人受挫后自责心理严重,垂头丧气,郁郁寡欢;有的人受挫后不从主观找原因,归因于客观或推卸给他人,为自己开脱辩解;有的人将愤怒和怨气发泄到他人身上;还有的人受挫后万念俱灰,甚至轻生厌世。这些都不是大学生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我们要以平静的心态笑对挫折,应该认识到,在前进的路上,遭受挫折是人免不了的经历。因而不要害怕挫折,也不要屈服于挫折,而应该感激你所遇到的挫折。因为你如果没有和挫折作战,就不能真正地去认识和理解它。要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宁静、稳定,使其所受的伤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当遭遇挫折时,我们不要仅仅忙着计算自己的损失,还要计算自己从中得到的收获,不要过分夸大挫折而忽视其中的积极因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算失败了,最起码我们获得了经验,并且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强化了自己的心理承受机能,解除了自己的某些利益束缚,这样我们才可以放开手脚求得更长的发展,等等。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面对挫折,首要的是要战胜自我。战胜了自我,战胜挫折就有了可靠的支点。每个人在遭遇挫折时,都不能消极地等待他人和社会的救助,而应该首先想到依靠自身的努力摆脱困境。要在客观分析造成挫折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改变其形成的条件,在挫折中奋起,使事件朝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四、角色转换法
角色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角色协调使得角色冲突尽可能地降至最低限度。协调新旧角色冲突的有效方法是通过角色学习来提高角色扮演能力,使角色得以成功转换。
角色转换法是完形心理学派的一种治疗方法。完形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个人能有效地处理自己生活上的问题,特别是当他们能全面觉察发生在自己的周围的事情的时候。对于某些在发展中的特定问题,人们就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躲避,因此,在他们个人成长中形成了一些僵局。完形治疗法提供必要的处理及挑战,帮助当事人朝着坦诚以及更富生命力的存在迈进。
角色转换法以十分简单的指导技巧告诉当事人将“过去式”改为“现在式”。我们可以采取“空椅子技术”来帮助我们完成角色的转换。我们坐在一张凳子上,对面是一个空凳子,这时,我们可以假设另一人就坐在空椅子上,并面对其发言。等我们说出了相当的内容后,再换张椅子,扮演另一人来回答问题。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得以更为详尽地体验并且了解种种情感,同时也能了解到自己往住假设他人的思想。空椅子技术是使当事人的投射外显的方式之一,这个技术使用两张椅子。一方面,我们还可以扮演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对话。本质上,这是一种角色扮演技术,我们将扮演所有的角色。通过自我的交谈,我们慢慢就能接纳和理解胜利者与失败者双方,冲突得以解决。这个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把感情明朗化,了解情感的真正部分,并且充分去体验它。这个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指出不愉快的内部投射作用。角色转换技术可以增强我们的力量,真正去体验我们一直扮演的角色,使自我重新展现自主。
从学校进入社会,也意味着我们已经长大。但是,真正的长大是心灵的成长,心灵成长的标志是不再抱怨环境,不抱怨父母、不抱怨领导、不抱怨同事、不抱怨客户,也不抱怨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情感生涯和健康生涯负起责任。为自己、为家庭、为企业、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也相信,我们能更好地诠释我们的人生。
案例分析:
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由于经验不足,能力欠缺,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受到上级的严厉批评,他很不开心,没心思工作。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开心?”他说:“经理骂我了。”
又问:“你是不是工作没做好?”
答:“即便工作没做好,他也不应该对我态度这样恶劣,我长这么大,我爸、我妈都没对我大声喊过!”
问:“那你希望怎么样?”
答:“我希望我下次再犯错时,他的态度能好点儿!”这位大学生说的话意味着什么?
思考题:
1.简述学生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区别。
2.怎样迅速适应职业角色?
3.面对挫折和冷遇,你会怎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