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标准信息检索及利用
6.2.1 标准文献及其类型
1.标准文献概念
标准文献通常是指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业标准及其他具有标准性质的类似文件组成的特种文献。标准文献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兼顾与协调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对多次重复性的课题提出技术上较先进、经济上比较合理、科学上比较可靠的最佳方案并以文字形式固定下来,由有关方面制定,经主管部门批准、颁布、出版供一定范围内广泛而反复使用的文件。它包括一整套在特定活动范围内必须或自愿执行的规格、规范、规则、定额、要求等内容。标准文献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标准化对象的变化而不断补充、修订、完善、更新换代。在标准化领域中,标准和标准文献是同一个意思。
2.标准文献的类型
(1)按标准研究的对象和性质可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它是在约定的生产范围内,人们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通常是指为科研、设计、工艺、检验等技术工作,为产品和工程的技术质量特性,为各种技术装备制定的标准。
管理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一般为合理组织、利用和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行政和经济管理机构为行使其计划、监督、指挥、调整、控制等管理职能而制定的标准。
工作标准是指按工作岗位制定的有关工作质量的标准。
(2)根据标准的适用领域和有效范围,习惯上把标准划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几个级别。
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组织制定的标准,以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27个国际性组织制定并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审核公布的标准。
区域标准是指由世界上某一区域标准化团体批准的标准,在各自区域内的国家集团中生效。例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泛美技术标准委员会(COPANT)、亚洲标准咨询委员会(ASAC)等组织制定的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各国家的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本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标准。它是各国结合本国资源情况、技术水平、技术政策而制定的。下面是一些国家的标准代码:中国——GB、美国——ANSI、英国——BS、日本——JIS、法国——NF、德国——DIN、俄国——ГOCT、加拿大——CSA、意大利——UNI。
行业标准。我国的行业标准是《标准化法》颁布后实施的,它是根据对没有国家标准又需要在全国各行业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标准。《标准化法》颁布之前的部颁标准和专业标准将逐步由行业标准所代替。西方国家的一些有影响的学术团体制定了一些适用于本专业的标准,这些标准大体相当于我国的行业标准。例如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简称ASTM)的标准、美国电气与电子学工程师学会(Institution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s Engineers,简称IEEE)的标准等。这些标准在世界上都有较大的影响,美国的国家标准,甚至有些国际标准是由这些专业标准升级而成的。
地方标准,是我国省(市、自治区)级标准称为地方标准。这是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实行的某些要求,由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组织制定、批准发布的标准。美国的“州标准”大体相当于我国的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是指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又需要在企业范围内协调统一的事务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由企业自行制定、批准、公布。为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已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比国家或行业标准更先进的企业内部标准(内控标准)。在国外,企业标准与公司标准基本是同一含义,都是内部控制使用,其中往往包含着非常先进的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成果,具有很高的情报价值。
6.2.2 我国标准的检索工具
查找我国标准的主要检索工具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部标准和专业标准目录》和《中国标准化年鉴》等,它们均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制,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下面分别予以简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目录》(以1990年版为例)收集了1989年底以前公开发布的基础标准与工农业产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国家标准目录及全部专业标准目录共6900多条,与1988年、1989年目录一起,构成一个完整、齐全的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目录体系。该目录由正文和标准号索引组成,正文按标准分类号和专业分类编排,其专业分类采用《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共分24个一级类目:A.综合;B.农业、林业;C.医药、卫生、劳动保护;D.矿业;E.石油;F.能源、核技术;G.化工;H.冶金;J.机械;K.电工;L.电子元件与信息技术;M.通信、广播;N.仪器、仪表;P.工程建设;Q.建材、R.公路;水路运输;S.铁路;T.车辆;U.船舶;V.航空、航天;W.纺织;X.食品;Y.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Z.环境保护。
该目录可查阅标准名称、标准号和专业分类等有关项目,再利用标准号检索标准原文。
(2)《中华人民共和国部标准和专业标准目录》收集了机械电子部、化工部、冶金部建材局等29个部委批准发布的全部现行部颁标准和专业标准。该目录按标准号和分类号顺序编排,以《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为依据划分类目。其中部颁标准首先以标准顺序编排,再按标准分类编排;专业标准仅按标准分类编排。该书与1988年、1989年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国家标准目录一起构成一套完整的部颁标准和专业标准目录。
(3)《中国标准化年鉴》是按《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编排的,并附有标准号索引。该年鉴从1985年开始,每年出版一册。其内容为:①介绍上一年度我国标准化发展概况,各种统计数据以及标准化法的建设;②发布上一年度新批准的国家标准目录。两部分内容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编写。因此,《中国标准化年鉴》也是检索国家标准的工具书。
此外,《中国国家标准汇编》也是一部大型的标准文献检索工具书,该工具书按国家标准号顺序编排,收入公开发行的全部现行标准。
6.2.3 国际标准及其检索
国际标准是国际性的标准化机构制订和批准颁布的技术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有利于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和技术交流。目前,世界上有两个最大最有权威性的国际性标准化机构,即“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
1.ISO标准及其检索
ISO成立于1947年,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甲级咨询机构,目前已有89个成员国。它下设163个技术委员会(简称TC,见附录4),639个分技术委员会(SC)和1 430个工作组(WG),它负责制订和批准除电工与电子技术领域以外的各种技术标准。ISO标准一般必须经全体成员国协商表决通过后才能正式生效。目前已颁布5 000多件标准。
ISO标准主要有四种类型:
正式标准(识别代码:ISO)——1972年开始颁布,编号形式:识别代码+标准顺序(+部分号)+年份。例如:“ISO 757-1-7982工业用丙酮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总则。”
推荐标准(识别代码:ISO/R)——指1971年底已颁布的且修订工作至今尚未结束的标准,编号形式与前者基本相同。
建议草案(识别代码:ISO/DP)——指有关技术委员会制订的供委员会内部讨论的草案。
标准草案(识别代码:ISO/DIS)——指发给各成员国进行酝酿的标准化文件。
ISO标准的主要检索工具——《ISO标准目录》(ISO Catalogue)·年刊,每年2月出版,报道ISO的现行标准(包括新近批准生效的标准和作废的标准)。目录分五个部分:主题索引、分类目录、标准号索引、作废标准目录、国际十进分类号与ISO技术委员会编号对照表。可从主题词、ISO标准分类号(即技术委员会编号)、标准号和国际十进分类号来检索ISO标准。另外,上述目录的中译本《ISO国际标准目录》1981年由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
2.IEC标准及其检索
IEC成立于1906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准化机构。目前,它的地位与ISO同样重要。它主要负责制订、批准电工和电子技术方面的技术标准。目前已有43个成员国,下设79个技术委员会(TC,见附录5)和1个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再下分128个分技术委员会(SC),已颁布1800多件标准,1975年以前颁布的为推荐标准,1975年后颁布的均为正式标准。IEC标准的识别代码是:“IEC”或“C.I.S.P.R.”。技术标准编号形式为:IEC+顺序号(+部分号)+年份,例如:“IEC151-16(一968)电视显像管测试方法第16部分”。
IEC标准的主要检索工具——《IEC标准目录》(Catalogue of IEC Publications),年刊,报道IEC的现行标准(包括已作废的标准。目录分三部分:标准号索引、主题索引、IEC/TC和IEC/SC名称一览表,该目录的中译本《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目录》1980年由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另外,还有一部《IEC年鉴》(IEC Yearbook),它实际上是IEC标准的分类目录,按IEC技术委员会的顺序排列。
我国已把采用国际标准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它可以促使我国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目前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已达到42.6%。采用方式有三种: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和参照采用。
6.2.4 我国的标准信息网
(1)中国标准咨询网(http://www.chinastandad.com.cn)可供检索的标准有:GB标准、ISO标准、IEC标准、ASTM标准、ASME标准、UL标准、BS标准、DIN标准、JIS标准、AFNOR标准、HB标准、DB标准。可检索字段有:中文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发布单位、实施日期、英文标准名称、采用关系、标准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2)中国标准计量信息网(http://www.stdcn.com.cn)该网站收录了国家标准目录(包含国内标准目录、国家建设标准目录、军标目录);行业标准目录;地方标准目录;计量规程、技术规范目录;该站经营的标准、计量以及其他方面的图书和仪器仪表设备,等等。数据更新非常及时。
(3)中国标准服务网(http://www.cssn.net.cn)由中国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开发,有中英文两种检索语言,共收集了19 000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通过英文标题、中英文关键词和专业分类检索。
(4)中国标准与质量认证信息网(http://www.chinaiso.com)由中国标准协会和中国技术监督情报所联合主办,提供国家标准查询、中国地方标准查询、中国标准查询,发布国家质量认证工作的法令、法规与政策、最新标准动态。
(5)中国标准动态网(http://www.bzsc.com.cn)栏目有:国际分类查询(全部国家标准)、最新审查通过的国家标准摘要查询、行为标准分类查询、最新核准备案的行业标准摘要查询、地方标准分类查询、最新核准备案的地方标准摘要查询、最新国际标准直供(即收即发)、国际电工委员会文件、国际标准化组织文件、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标准知识与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6)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外标准”栏目(http://www.scitechinfo.com.cn)进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科技信息子系统”(http://www.scitechinfo.com.cn)后,在首页点击“中外标准”即可进入。“中外标准”栏目包括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国际电工标准、欧洲标准以及美、英、德、法的国家标准和日本工业标准共12个数据库的20多万条数据。由“中外标准”栏目可及时检索到最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同时还可以检索到国际标准,以及部分发达国家的标准。通过它可以实现对中外标准资源的单库检索和对中外标准资源的多库检索。单一数据库可以采用字段检索、全文检索及高级检索(逻辑检索);多库检索可采用分类检索或关键词(字)检索。
我国还有一些专业性的标准信息网,如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http://www.jb.ac.cn)收录了20 000余条国家标准和由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的机械工业标准。
中国标准检索可分为检索线索和检索内容两个方面。检索线索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目录》和《中国标准化年鉴》这两种检索工具书。其检索结果是有关标准的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修订日期,实施日期等,没有标准的内容;检索标准内容可用《中国国家标准汇编》,其检索结果是有关标准详细内容;检索标准的其他信息,可用《中国标准化年鉴》和《中国标准年报》,其检索结果是有关中国标准化发展概况、管理机构、学术论述、动态宣传等方面的信息;检索近期标准,可用《最新国家标准和国家标准目录》。
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目录》进行检索时,要了解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将标准文献分为24个一级类目,各用一个英文字母作代码;一级类目下面设二级类目,二级类目用两个数字表示(00-99),中国标准文献的分类由英文字母12位数字组成,如盐制品的标准分类号为X38。中国标准主要有分类和标准号两种检索途径。
6.2.5 质量认证体系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产生了第三方认证,这种认证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以公正、科学的工作逐步树立了权威和信誉,现已成为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做法,这就是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其所依据的标准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质量认证体系也有了长足发展,在此,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国际和我国的质量认证体系。
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简介
自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发布首版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以来,全世界已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正积极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各国认可机构认可的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正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ISO9000系列标准,它有哪些内容?
ISO9000族标准是现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结晶,它提供了建立质量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按ISO9000族标准建立的质量体系能发挥企业质量管理的实际功效,同时也为顾客和第三方认可打好基础,提供认可。ISO9000族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ISO成立于1946年,总部设在日内瓦,其成员国有100多个国家。ISO下设200多个技术委员会(TC),专门从事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在英国标准BS5750,加拿大标准Z299和其他一些国防及核工业标准的基础上,ISO专门从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技术委员会TC176(ISO/TC176)于1979年开始着手制定ISO9000族标准,并于1987年正式发布。ISO9000族标准在1994年进行了第一次技术性修订换版,目前普遍使用的标准就是ISO9000:1994版。
ISO9000族标准主要由5个相关的标准组成:
ISO9000-1 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1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9001 1994质量体系-设计、开发、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 1994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 1994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4 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1部分:指南。
ISO9000-1 为选择和使用指南,该标准阐明了基本质量概念之间的差别及相互关系,为企业选择和使用质量保证标准模式提供了指南。
ISO9004-1 是一个用于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指南性标准,不拟用于合同、法规或认证。该标准阐述了一套质量体系基本要素,供企业根据各自所服务的市场、产品类别、生产过程、顾客及消费者的需要,选择使用。
ISO9003:如果供方仅通过最终的检验和试验来保证符合规定的需要时,采用这一标准。
ISO9002:该标准不仅包括了ISO9003的全部要素,而且还更深入地扩展了ISO9003条款的细节。ISO9002的目标是防止制造不可接受的产品(服务),防止不正确的安装。它还提供了反馈机制,一旦出现问题,能够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ISO9001:就质量保证模式而言,这是一个最全面的标准。该标准除了各项要素的要求同ISO9002一致外,还增加了设计要素。
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要求: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单纯依靠检验只不过是从生产的产品中挑出合格的产品。这就不可能以最佳成本持续稳定地生产合格品。
一个组织所建立和实施的质量体系,应能满足组织规定的质量目标。确保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管理和人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无论是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还是服务,所有的控制应针对减少、消除不合格,尤其是预防不合格。这是ISO9000族的基本指导思想,具体地体现在以下方面:
(1)控制所有过程的质量。ISO9000族标准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的。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对组织内各种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的,这是ISO9000族关于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当一个组织为了实施质量体系而进行质量体系策划时,首要的是结合本组织的具体情况确定应有哪些过程,然后分析每一个过程需要开展的质量活动,确定应采取的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方法。
(2)控制过程的出发点是预防不合格。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从最初的识别市场需求到最终满足要求的所有过程的控制都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
(3)质量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并实施文件化的质量体系。质量管理是在整个质量体系中运作的,所以实施质量管理必须建立质量体系。ISO9000族认为,质量体系是有影响的系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检查性。要求一个组织所建立的质量体系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典型质量体系文件的构成分为三个层次,即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和其他质量文件。质量手册是按组织规定的质量方针和适用的ISO9000族标准描述质量体系的文件。质量手册可以包括质量体系程序,也可以指出质量体系程序在何处进行规定。质量体系程序是为了控制每个过程质量,对如何进行各项质量活动规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是有关职能部门使用的文件。其他质量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是工作者使用的更加详细的作业文件。对质量体系文件内容的基本要求是:该做的要写到,写到的要做到,做的结果要有记录,即写所需,做所写,记所做的九字真言。
(4)持续的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一个重要的质量体系要素,GB/T19004.1标准规定,当实施质量体系时,组织的管理者应确保其质量体系能够推动和促进持续的质量改进。质量改进包括产品质量改进和工作质量改进。争取使顾客满意和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应是组织各级管理者追求的永恒目标。没有质量改进的质量体系只能维持质量。质量改进旨在提高质量。质量改进通过改进过程来实现,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的过程效益和效率为目标。
(5)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应满足顾客和组织内部双方的需要和利益。即对顾客而言,需要组织能具备交付期望的质量,并能持续保持该质量的能力;对组织而言,在经营上以适宜的成本,达到并保持所期望的质量。即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又保护组织的利益。
(6)定期评价质量体系。其目的是确保各项质量活动的实施及其结果符合计划安排,确保质量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时,必须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提出如下三个基本问题:
①过程是否被确定?过程程序是否恰当地形成文件?
②过程是否被充分展开并按文件要求贯彻实施?
③在提供预期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7)搞好质量管理关键在领导。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方面应做好下面五件事:
①确定质量方针。由负有执行职责的管理者规定质量方针,包括质量目标和对质量的承诺。
②确定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③配备资源。包括财力、物力(其中包括人力)。
④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体系。
⑤负责管理评审。达到确保质量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我国质量认证体系简介
我国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正式起步于1992年,为按照国际准则加强我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的管理,并实现我国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国际互认。几年来,我国在质量体系认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过有关方面的努力,我国的质量体系认证国际互认工作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8年1月22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的中国质量体系认证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在国际认可论坛(IAF)大会上首次签署了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LAF/MLA),标志着中国取得CNACR认可的所有认证机构颁发的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都取得了国际同行的互认,实现了与国际接轨的战略目标。
目前,CNACR及其认可的31家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已经建立起一支基本能适应中国质量体系认证与认可工作发展需要的队伍;企业认证工作已经取得了迅速发展。近几年,全国各地正在大力推行ISO9000族标准,开展以ISO9000族标准为基础的质量体系咨询和认证。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的颁布,更引起广大企业和质量工作者对ISO9000族标准的关心和重视。我国正式颁布的ISO9000族标准:
(1)GB/T65831994(idt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2)GB/T19000.1-1994(idtISO9000-1: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1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
(3)GB/19000.2-1994(idtISO9000-2:199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2部分GB/T19001、GB/T19002和GB/T19003实施通用指南。
(4)GB/T19000.3—1994(idtISO9000-3: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3部分GB/T19001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
(5)GB/T19000.4-1994(idtISO9000-4:199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4部分可信性大纲管理指南。
(6)GB/T19000-1994(idtISO9001:1994)质量体系列化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7)GB/T19002-1994(idtISO9002:1994)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8)GB/T190031994(idtISO9003:1994)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9)GB/T19004.1-1994(idtISO9004-1: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1部分指南。
(10)GB/T19004.2-1994(idtISO9004-2:1991)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2部分服务指南。
(11)GB/T19004.3-1994(idtISO9004-3:1993)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3部分流程性材料指南。
(12)GB/T19004.4-1994(idtISO-4:1993)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4部分质量改进指南。
(13)GB/T19015-1996(idtISO10005:1995)质量管理质量计划指南。
(14)GB/T19017-1996(idtISO10007:1995)质量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15)GB/T19021.1-1993(idtISO10011-1:1990)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1部分审核。
(16)GB/T19021.2-1993(idtISO10011-2:199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2部分质量体系审核员的评定准则。
(17)GB/T19021.3-1993(idtISO100ll-3:199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3部分审核工作管理。
(18)GB/T19022.1-1994(idtISO10012:199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1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
(19)GB/T19023-1996(idtISO10013:1995)质量手册编制指南。
还处在标准草案阶段的ISO9000族标准:
(1)ISO/DIS9004-8质量原理及其在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2)ISO/DIS10006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指南。
(3)ISO/FDIS10012-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2部分测量过程控制。
(4)ISO/FDIS10014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
(5)ISO/CD10015继续教育和培训。
(6)ISO/WD10016检验和试验记录结果表述指南。
(7)ISO/WD10017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在我国中国企业、外国企业或者其他申请人申请产品质量认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中国企业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外国企业持有有关机构登记注册证明。
(2)产品符合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其补充技术要求,或者符合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标准。
(3)产品质量稳定,能正常批量生产,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4)企业质量体系符合GB/T 19000或者外国申请人所在国籍等同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及其补充要求。
在我国企业办理产品质量认证程序如下:
(1)中国企业按照规定的要求向有关认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外国企业或者其他申请人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向其指定的认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及其认证所需的有关资料。
(2)认证委员会管理认证申请后,组织对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检查。国家注册检查是按照规定的要求签署检查报告并将检查报告送认证委员会,同时对企业申请认证的产品进行现场抽样和封样,并由审检组或申请者送交指定的检验机构。
(3)认证委员会通知认证检验机构对样品进行检验,各项检验和检测完成后,按照规定格式填写检验报告,经授权人审核签字后,将检验报告报认证委员会。
(4)认证委员会对检验报告和检查报告进行审查,合格者,批准认证并颁发认证证书,进行注册管理,并准许使用认证标志;对不批准认证的发给书面通知,并说明原因和申请者应采取的行动。
在办理好质量认证以后就可以获得质量认证证书并可以带来以下益处:
(1)提供满足顾客一般或特定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开拓占领市场,充分利用非价格因素提高竞争力。
(2)扩大销售渠道和销售量,实现优质优价,获得更大利润。
(3)有助于树立全球经济意识,提高企业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的基点,抓住机遇,赢得未来,这符合时代的选择、民族的利益。
(4)促进建立体系化的、严谨的经营管理模式,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经营管理,建立减少、消除,特别是预防质量缺陷的机制。
(5)带动服务和产品的结构调整,推动技术改造,增强自身实力。
(6)表明尊重消费者和对社会责任,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7)打破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
(8)有助于形成名牌,同时,保护企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9)避免重复抽查和检验,节省用于检验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