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四种教学理论
1.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基本观点:
(1)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应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目标。
(2)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应把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基本原则:
(1)高难度进行教学。
(2)高速度进行教学。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4)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
(5)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
2.布鲁纳(J.Bruner)的结构一发现教学理论
基本观点:
(1)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
(2)任何学科都能用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3)要学习好,必须采取发现法。
基本原则:
(1)动机原则。
(2)结构原则。
(3)启发原则。
(4)反馈原则。
3.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基本观点:
(1)应该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用系统观点、方法来考察教学。
(2)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对教学应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全面评价。
(3)教学最优化,就是在现有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的效果。
基本原则:
(1)方向性。
(2)科学性和实践性。
(3)系统性和连贯性。
(4)可接受性。
(5)激发动机。
(6)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
(7)各种方法最优结合。
(8)各种教学形式最优结合。
(9)为教学创造最佳条件。
(10)巩固性和效用性。
4.加德纳(H.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
基本观点:
(1)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亦即存在多元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能力和自然观察智能。
(2)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文化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3)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
(4)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5)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具有上述八种智能,只是其组合的方式和发挥的程度不同。
(6)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或数种优势智能,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某方面的人才,都可能获得某方面的专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