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小型球类比赛的组织方法
学习提示与知识要点
1.学习提示:在学校,除了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综合性体育比赛(如田径运动会、体育节等),平时还经常开展年级间,班级间各种小型球类比赛活动。高中同学不仅要积极参加各种小型球类的比赛活动,还应具备组织这种比赛活动的能力。掌握了这样的本领,既便于平时自行组织比赛活动,加强互相联谊,推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还有助于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参与组织本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的比赛活动。
2.知识要点:知道组织小型球类比赛的简单过程;学会简单的球类比赛编排和评定名次的方法。
一、竞赛规程的制定
竞赛规程是运动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各类比赛工作必须遵循的依据。学校组织小型球类比赛制定的规程,应考虑到学校的场地、学生年龄、性别、技术水平、运动能力、季节特点等具体条件,大致应包括以下8个方面:
(1)竞赛名称和要求。
(2)比赛时间和地点(包括报到时间和地址)。
(3)参加比赛的方法(其中包括分组、各队人数及运动员资格的规定等)。
(4)竞赛办法(包括比赛中采用的方法和比赛用球的规定等)。
(5)录取名额以及计分和评定名次的方法。
(6)奖励办法(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7)报名日期和报名方法。
(8)对参加单位、运动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二、球类比赛的编排方法
在举行球类比赛时,应根据竞赛任务、规模和性质选择适宜的竞赛制度。竞赛制度分3种:循环制、淘汰制和混合制。
1.循环制
循环制包括单循环、双循环和分组循环3种。
单循环 所有参加的队(人)在比赛中都要相遇1次,最后按各队(人)在全部比赛中胜负场数、得分多少排列名次。
双循环 所有参加的队(人)在比赛中都要相遇2次,最后按各队(人)在全部比赛中胜负场数、得分多少排列名次。
分组循环 将所有参赛队(人)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先进行单循环比赛,然后再以第1阶段比赛的名次分组,决定最后名次。
(1)循环制的编排方法
A.确定比赛场数和比赛轮次。
比赛场数的计算方法:
比赛轮次的计算方法:
如果参加比赛的队(人)为偶数,则轮次=队(人)数-1;
如果参加比赛的队(人)为奇数,则轮次等于队(人)数。
例如,有8个队参加比赛,则为28场,7轮次。
双循环制按单循环方法加倍计算场次。
分组循环把所有参加的队分成若干小组,按单循环计算场数和轮次,再加第2阶段比赛的场数和轮次就等于比赛的总场数和轮次。
B.比赛表的编排:把参加比赛的队(人)平均分开,将前一半号数从1号起自上而下地写在左边,后一半号数从下至上地写在右边。然后把相对的号数用“横线”连接起来,这就是第1轮的比赛。自第1轮以后各轮的排法是:把1号的位置固定不变,其余的号数按逆时针方向移动一个位置,再用“横线”把相对的号数连接起来。依次类推,排出第2轮、第3轮……如果参加比赛的队(人)数是奇数,则在1的前边位上加一个“0”,使全部数成为偶数,碰到和对应的队比赛时就轮空。
例如,7个队参加单循环比赛的轮次排法:
轮次表排完后,参加比赛的队(人)进行抽签,并把各自抽到的签号填到轮次表中。
(2)循环制的抽签方法
A.单循环抽签。有多少队(人)参加比赛,事先做好多少个签,按要求抽签,然后将各队(人)抽到的号次一一填入事先排好的轮次表中。
B.分组循环抽签。首先在领队会上协商确定种子队(人),然后将种子队(人)分布在各组中,如种子队(人)是分组数的倍数,则应按第1号种子和最后一名种子的先后次序分配到各组,其他队(人)再抽签确定组别,然后把各队(人)按组别填入轮次表中。
(3)编排比赛日程表。编排比赛日程表应考虑各队比赛场地的好坏机会尽量相等,各队两次比赛之间的休息时间应大体一样,一个单位有男女队时,应尽量安排在同一场地比赛。
(4)绘制比赛成绩记录表。成绩记录表用来登记每场比赛结果,其格式和内容,根据比赛项目制作。
(5)循环制的计分方法和决定名次方法。在竞赛规程中,应具体明确地规定计分方法和决定名次的方法,因为各种球类比赛的计分方法和决定名次的方法是不同的。下面列举篮球比赛的计分和决定名次的方法。
A.各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弃权得0分。按各队在同一循环比赛中积分多少决定名次,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B.如遇两队积分相等,按两队在同一循环比赛中相互比赛的胜负决定名次,胜队名次列前。
C.如遇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按积分相等队之间的比赛胜负次数排列名次;如仍相等则按他们之间比赛的得失分率排列名次;如还相等,则按他们在全组所有比赛的得失率排列名次。
2.淘汰制
淘汰制是一种在比赛中失败之后即失去比赛机会,由获胜者继续参加比赛直到最后确定优胜者为止的竞赛制度。如果比赛结束时成了平局,则须延长时间决出胜负。淘汰制有单淘汰和双淘汰两种。单淘汰采用较多,现介绍如下:
(1)单淘汰赛场数与轮次的计算方法。
场数=参加队(人)数-1
轮次;相对于参加队(人)数的2的乘方指数
当队(人)数在2的两个乘方数之间时,则轮次取较大的1个乘方指数。例:乒乓球比赛,有32名运动员参加单打,则
32=25轮次=5(次)
场数=32-1=31(场)
(2)单淘汰制比赛秩序的确定方法。
A.选择号码位置数:根据参加队(人)数选择接近而又稍大于2的乘方数,作为位置数,常用的号码位置数是
24=16 25=32 26=64 27=128
B.计算轮空数和确定轮空位置:当参加比赛的运动队(人)数不足于号码数时,就会出现有些号码位置没有运动员安排的情况,这些位置就叫轮空位置。轮空位置的安排一般是由种子队(人)先轮空,轮空位置要均匀分布在各区内。
C.确定种子和他们的位置:
选择种子的数目:一般是2的乘方数,这样安排较容易均匀分布,不会出现同一“区”内数目不等的现象;
确定种子:一般是以技术水平为基本依据;
查种子位置表。
D.将各项目运动员分区(适用乒乓、羽毛球等项目)。
E.将各单位运动员定位。
“分区”和“定位”均用抽签的方法进行,也可由主办单位或竞赛组根据比赛成绩来安排。
3.混合制
一般采用的混合制,是把比赛分成两阶段,前一阶段采用分组淘汰,后一阶段采用循环制,或者前一阶段采用循环制,后一阶段采用淘汰制。编排方法同前。
三、裁判员的训练和组织比赛
要使竞赛工作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做好裁判员的训练工作,抓好比赛的各个环节。
1.裁判员的训练工作
在正式比赛前,裁判员的训练工作是不可少的,重点应做好以下几项:
(1)讲明裁判员的职责和任务,要求裁判员必须依据竞赛规则熟练、公正地裁决。
(2)学习裁判法则和竞赛委员会制定的竞赛规程,熟悉基本的竞赛术语和裁判手势。
(3)了解场地、器材的画法和规格等。
(4)组织裁判员实习。
(5)必要时应组织裁判员进行理论考核。
2.裁判员的职责
裁判长在比赛前应召集裁判员开会,明确分工(执场裁判员应回避本单位比赛),检查裁判员的服装,组织裁判员检查场地、器材,并了解各部分裁判员到达岗位的情况。
比赛期间,裁判员应依据竞赛规则,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准确、及时地作出判定,并同时面向记录台作出相应的手势。比赛结束后,在自己应签字的位置签上本人的姓名,再交主裁判核准,签字后交给裁判长。
3.组织比赛
从裁判员第一声哨响,即进入比赛。在这一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诸如准备场地器材、组织观众维持场地秩序、进行宣传鼓动以及必要的医务防护措施等工作。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及时核计每场比赛结果和累计各队得分。
在比赛结束,评出名次后,应及时公布比赛的结果,奖励优胜者和宣传比赛中涌现出来的高尚的道德作风,整理、总结比赛成绩和经验,并及时报学校存档,比赛结束后的工作切忌草率从事。
小 知 识
单循环法6队参赛 单淘汰法12队比赛
比赛秩序秩序 (△为种子队)
思考与探究
1.简述球类比赛规程应包括的基本方面。
2.什么叫循环制、淘汰制?
3.10人参加乒乓球比赛,其中2名“种子”队员。请用单淘汰法做一张比赛秩序表,并标出“种子”队员的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