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动作技能形成各单元的教学特点
(一)空间意识的建立
空间意识是指与身体动作关系密切的空间知觉,它具有广度、高度、深度的三维性。空间意识对于完成各种不同重心(高、中、低)、不同姿势、不同高度、远度的动作变化以及器械在不同层次、结构、方位的变化等都具有特殊的作用。在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论述运动技能形成机制的理论中,英国教育心理学家韦尔福特提出,青少年是凭借感官接受信息,通过动觉意识指导自身活动的。艺术体操动作的学习同样是以运动知觉开始,以完成身体动作结束来表达运动能力的。由于艺术体操大量的动作完成与人体的正常活动不太一致,导致动作的运动形式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人为性。所以初学者必须要建立新的动作概念,而这种新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空间意识首先决定的。
表3.1 空间意识的结构及教学内容
在艺术体操教学中,空间意识主要分为个人空间意识与整体空间意识(表3.1)。个人空间意识主要涉及到自身不同的身体部位、不同感官参与不同练习方式(方向、路线、水平等)时的专门化空间知觉。整体空间意识主要是指在个体与外部空间关系中的专门化运动知觉,如空间的高度、与同伴的距离、移动方向等,常存在于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如在户外、体育馆及舞蹈室等。在教学初期阶段,在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肢体运动尚未获得任何经验的情况下,教师应采取直感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意识,即利用视、听、皮肤触觉及本体感觉等多种感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肌肉感觉及动作节奏。当学生具有了良好的空间意识,就能提高对肢体运动及器械运动的控制能力,并能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与同伴协同配合完成动作。
(二)器械的感知与探索
器械感是指人体与器械接触时的一种综合知觉,它是通过视觉、触觉、动觉、平衡觉、机体感觉等多种感官信息分析与综合后产生的,其典型特征表现在能精确感受器械所处的位置、距离、重量、体积、弹性以及器械的力量、速度、方向等。一般来说,对器械的感知程度越精细越敏锐,分化程度就越高,技术掌握也就越完善。
当学生具有一定的身体控制能力之后,就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器械练习。此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器械感,这是掌握和提高器械技术的必经过程。在安排教材内容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教材的性质和特点,分析各类器械学习的异同点,最好从对器械的熟悉程度上安排学习的次序。例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一般对球和绳较熟悉(有以前的经验),先选择这些器械进行教学,易形成积极性的技能迁移,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成就感,从而对器械技术的学习更有信心,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继续探索器械的不同运动方式。例如:在学生原有会“拍球”的基础上,鼓励在不同平面上或变化节奏中拍球;在原有会“跳绳”的基础上,鼓励在移动或转体中跳绳。
在器械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技术教学的进程和不同器械技术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多种肌肉感觉进行专门的强化训练,促进器械感的快速形成。例如:通过自抛自接器械,体验抛时臂在适度用力状态下的施力与接时控制器械的肌肉感觉;持不同重量的器械做摆动,体验对手指、臂部和躯干肌肉的压力和牵拉的感觉,以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控制力;轻重器械交替练习以感受肌肉紧张程度的变化;在不同高度、远近、左右、前后及移动中抛或接器械,提高对器械的控制、判断及适应能力等。此外,配音乐练习也是诱发动作创作灵感及培养动作节奏的较好手段。例如:当介绍球练习时,播放一些节奏清晰的音乐,学生就会随着音乐做类似拍球的练习。如果播放优美柔和的音乐,学生就会联想到一些绕环或滚动球的动作。总之,器械练习内容丰富多彩,器械感的形成是技术学习的重要发展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此阶段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为他们提供反复练习的机会,增大器械练习的密度,提高多种感觉的刺激和强度,同时引导、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和发现新器械的运动规律。
(三)器械基本动作的识别
艺术体操器械基本动作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当一定的器械感形成之后,掌握器械基本动作就变得更容易,而器械动作的掌握又会进一步促使器械感的形成,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教学中可同步进行。此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器械的基本技术,建立完整的器械动作概念。通过对器械动作的比较分析,加深对动作技术、动作各部分之间、动作与动作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掌握,以此来区分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的界限,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在器械基本动作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运动技能间积极的迁移作用,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器械开始。例如:选择球作为起始点较为适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球很熟悉。当初次接触球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表演一些类似拍球、滚动、反弹、抛接(虽然概念模糊、动作随意)等基本技术,这些动作均是艺术体操器械技术的动作雏形。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这些原有的运动体验,逐步引导他们去识别每一个动作的正确概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动作完成的要求。当对熟知的器械有了初步识别后,再学习其他器械,其新动作的学习过程就变得较为熟悉而简单化。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用确切的专业术语来描述所教的基本动作,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理解器械技术的性质。例如:初学彩带的螺形动作,学生常会把动作描述成龙卷风形或圆圈状,教师就要用规范的名称“螺形”及时给予纠正。掌握规范正确的术语,一方面使学生能用准确的文字及语言表达或记写所学的动作,有利于促进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另一方面,由于器械的基本技术具有相似的成分(表3.2),加强对术语的学习,有利于对动作概念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例如:“摆动”是所有器械的基本技术,尽管“摆动”的形式有许多种,但如果学生掌握了某一种器械的“摆动”,就能很快理解新器械的“摆动”要素及原理,可提高技能学习的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启发式提问,例如:这些动作类似什么形状?如何移动球才能形成数字8?用此方法来强化学生对术语的理解和记忆。
表3.2 器械动作的基本元素
(四)运动技能的深化
在学生熟练掌握了艺术体操的基础动作后,教师就要因势利导,不断提出新的学习任务。此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逐步提高练习的要求和难度,在原有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内容,增加技能的贮备量及技能的运用范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及手段选择上要力争达到多样化。例如:通过难度挑战学习(见器械篇),使已获得的运动技能逐渐得到提高和完善;通过游戏练习,使单纯的技术与驾驭技术的能力紧密结合,为技能形成提供实践场所,并使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进行技能学习;通过教学比赛,以规则为依据,对联合动作或成套动作进行评分,使学生在竞争对抗中,巩固提高运动技能;通过表演、相互观摩,把所学的运动技能运用到新场境中,扩大技能间的联系及在不同场境中的运用;通过合作及集体配合练习,使个体价值与集体紧密联系,促进个体技能与整体技能水平的同步提高与发展。
在运动技能的深化阶段,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并巩固提高所学技术的熟练性。在教学中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要让学生对新学技能与原有技能进行对比分析,启发他们去发现这些技术动作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探索技术的内在规律,同时鼓励大胆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创造新的基本动作或练习方法,提高对已有运动技能的应用能力。
(五)组合及成套的扩展
艺术体操的教学组合一般是由3~4个技术动作连接而成,通常还应有静止的开始和结束动作。成套动作是由多个组合动作连接而成,内容多、时间较长。艺术体操是以组合及成套动作为表现形式的,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动作以后,就要将这些不同种类的基本动作以平稳、流畅的方式连接成组合或小的成套动作进行练习,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不断扩展运动技能的必要手段。一般情况下,5~9岁的学生就能创编简单的组合动作,而10岁及以上的学生就能创编稍复杂的组合动作,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将组合动作串联成成套动作。
创编组合或成套动作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极好机会。在创编初期,对一些年龄偏小的学生,一般只要求做有开始和结束姿势的3个简单的连续动作即可。例如:在编排球操时,可将拍弹、滚动和抛接3个技术动作连接起来;编排彩带时,可将摆动、绕环和螺形连接起来。对一些年龄较大的学生,除上述简单连接外,还可将不同的路线、平面、方向或基本身体动作(单足旋转、大跳、移动、平衡等)结合起来,形成较复杂的连接动作或成套动作。
在创编动作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去发现和探索,教师不能有过多的要求和限制,但可以提供一些有关编排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创作及设计结构框架,并做好记录(表3.3)。教师也可将各项目的基本动作元素归纳总结,写在大纸上并贴在墙壁上,供学生进行选择。另外,教学组合及成套的编排还可以采用双人、三人或多人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小组形式的组合可以有路线和队形的变化,甚至还可以有一些简单的器械交换,形成一定的视觉效果。这样不但可以增强练习的兴趣,培养集体配合、互相协作的精神,而且还可从中发现一些有组织才能的学生,以便今后更好发挥这些学生的团队带头作用。
表3.3 组合或成套动作设计结构表
(六)表现与评价
表现与评价是艺术体操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定的机会展示或表演学生创编的组合或成套动作,并由师生双方共同对学习成果给予一定的评定。在教学评价中,由于学生年龄、技术水平和爱好不同,对其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应有所侧重。一般来说,对于年龄偏小的学生,以教师为主的评价较好,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学生,应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及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可以先鼓励学生进行自评或他评,然后由教师补充、总结,从而创造一个公平、公正、民主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而学生除了理解、分析教师的外部评价外,还必须学会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通过表现与评价,不仅使学生的运动技术得到提高,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促进个性发展,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学习成果的评价在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还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对学生来说,当其表现获得教师及同伴的承认时,心理上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的积极性;当其表现获得否定评价时,能使他们明白存在的差距,分析不利的原因,可以成为努力学习的动因。对于教师来说,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可及时获得有关教学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已达到的水平,发现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根据获得的信息修正、调整或改进,从而确定今后具体的施教措施及设计适合的教学目标、学习单元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