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绳的基本动作
(一)绳的动作特点
绳是用麻或合成纤维制成。绳的长度取决于练习者的身高,一般以两脚分开与肩宽步踩中段。两绳头在肩窝处为宜。绳的尾端不用木把,打一至两个小结,便于握住和接住。粗编织的绳对年龄低的学生来说,更容易看见和控制。
由于绳细长而柔软的特点,绳的压力可使它用不同速度在所有三维空间摆动及转动。绳的动作具有轻巧、柔软、流畅以及绳形多变的特性。变化不同的握法(单、双、多折绳或缠绕身体不同部位等),可使绳的动作变化多样。绳还可以打开成为一根长绳,也可折叠成3~4折的短绳,转换方向也比较灵活、方便,所以比较适合选择速度轻快、情绪欢快的乐曲,有助于提高练习的气氛。绳有一些基本动作与其他器械相似,如摆动、抛和接等,也有一些是绳仅有的动作,如缠绕、过绳跳及放绳等。通过练习能发展练习者的弹跳、速度、灵巧、协调等能力,同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的发展也有良好的作用。
(二)绳的基本技术
摆动
摇绳跳
绕环、绕8字
缠绕
抛接
1.摆动
双手或单手持绳,以肩为轴在不同的部位,向不同的方向做钟摆动式运动。
教学提示
摆动应流畅自如,使绳成为手臂的延长线。
腕和臂随绳摆动,绳形始终维持V字形。
学习与挑战
·双手持绳体前摆动。也可单手持对折绳练习。
·在体侧双手持绳向前、向后摆动(图6.41)。也可单手持对折绳做同样的动作。
·随音乐节拍摆动。当音乐停止,绳动作也停止,观察绳的摆动方向。
·在体前左右摆绳。也可在不影响绳形状况下,身体转动90°,变为侧摆绳。(图6.42)
·摆绳时结合一些移动的动作。如走步,华尔兹,掂脚等。
·变换摆绳速度。开始缓慢摆动,然后逐渐加快速度,最后再降低速度,使绳回到开始的位置。
·在体前向前摆绳,当绳摆回来时,跳过绳,当绳摆向前,再跳过绳。可尝试使绳两边摆,侧跳过绳。
图6.41 前后摆绳
图6.42 左右摆绳
2.摇绳跳
两手持绳向前、后、侧作圆形绕动,同时双脚或单脚跳过绳(直腿或屈腿)。摇绳跳是绳的典型基本动作之一,跳时可变换不同的节奏。
教学提示
跳起时,手腕在身体两侧(靠近臀部)用力转动绳。
上身始终保持优美直立姿势,使跳跃动作看起来轻松优美。
动作连贯,节奏感强。
学习与挑战
(1)跳前练习(将绳拉直放在地上)。
·在绳上,向前、向后、向侧交叉步走“走钢丝”。手臂平举保持身体平衡。(图6.43)
·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次数地跳过绳。
·从绳的一端到另一端来回跳。尝试Z字形沿绳往回跳。
·沿绳单足往返跳。
·双手扶地(在绳的一边),向前、向后跳过绳,类似立卧撑。
·跳过“小溪”。将两根绳展开平行地放于地上,尝试跳过两根绳,逐步增加两绳间的距离,挑战难度。(图6.44)
图6.43 绳上走
图6.44 跳过“小溪”
(2)过绳跳(双手各持绳一端)。
·不同形式的向前、向后、向侧跳过绳。如双脚、换脚、高抬脚、前踢腿及脚后踢等。(图6.45)
·交叉跳过绳。如手臂在体前交叉跳过绳,即在绳通过脚下时,手臂交叉向前或向后摇绳前并跳过绳。(图6.46)
·双摇跳。即每次跳起时,绳从脚下通过两次。
·创造跳绳小组合。如双摇跳4次→然后左脚跳两次→再右脚跳两次。
·双手持绳在体侧绕8字,当绳过头顶,分开双手向前摇绳跳。
·不同脚位移跳。如像高山滑雪者那样两边跳;分腿与并腿跳;交叉与开腿跳等。
·转体跳。单或双脚跳过绳,当绳过头顶时,身体向右(左)转180度,绳在身体右(左)边绕环一周,然后向后跳过绳,继续右(左)转体180度,变为向前跳。
图6.45 单、双脚过绳跳
图6.46 交叉跳过绳
3.绕环、绕8字
双手或单手持绳以肩、肘、或手腕为轴,使绳在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平面上,向不同的方向所做的圆周运动。连续做两个方向相反的绕环为8字。
教学提示
手腕转动是旋转力量的起始点,惯性是维持绳绕环的动力。
绕环要连贯、流畅。
体前、体侧绕环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头上绕环应与地面保持平行。
学习与挑战
·单手持双折绳在不同方向绕环。如:体前,体侧、头上绕环。(图6.47,图6.48)
·体侧绕8字。
·单手持双折绳绕环同时扫过地面,当绳靠近脚时跳过绳,可以单脚、双脚、跨跳等不同的方式跳过绳。
·在头上绕环,改变身体姿势,保持绳绕环。(图6.49)
·双手持绳中段,向前、向后绕环,左右交替绕环,类似风火轮。(图6.50)。也可双折绳练习。(图6.51)
·结合小跳或跨跳练习。
图6.47 体前、体侧绕环
图6.48 头上绕环
图6.49 不同身体姿势绕环
图6.50 单绳绕环
图6.51 双折绳绕环
4.缠绕
双手或单手持绳摆动,将绳缠绕在身体某一部位,然后再向反方向绕出,离开身体各个部位。绳可以在身体不同的部位缠绕,如膝盖、手腕、脚踝和手臂等。也可以不同的方式缠绕,如折叠绳、展开绳。
教学提示
动作连贯、圆滑,均匀缠绕身体某部位。
用于快速跳绳的塑料绳不适合此练习。
不能将绳缠绕在脖颈上,以防造成危险。
学习与挑战
·将绳放在地上成直线,持一端然后像圆木一样滚动身体,使绳子缠绕在腰部,然后反方向滚动绕出绳缠绕。
·单手持对折绳或双手持绳两端,将绳缠绕在身体的不同部位,然后绕出。如手腕、手臂、脚踝、膝盖等。(图6.52)
·结合转体、小碎步移动,同时将绳缠于腰部,然后反方向绕出。(图6.53)
图6.52 缠绕手臂
图6.53 缠绕腰部
5.抛接
通过手或脚,将绳抛向空中,达到一定高度或远度,然后用身体某部位接住运动的绳。绳的抛接是具有挑战性的技巧,适合年龄大一些的学生练习。
教学提示
抛绳时摆动要充分,舒展。
接绳自然、连贯,绳始终保持弧形。
学习与挑战
·单手持双折绳一端,将绳在身后地上伸展成一直线,向前走二至三步然后向前上方摆绳,将绳体及另一端抛至空中,待另端绳头回摆时,另手在体前接。(图6.54)
·双手持绳,在体前左右摆动,当摆动到右边时,同时将左手绳交至右手,身体左转90度同时向前上抛,待另端回摆时,左手接。(图6.55)
·双手持绳体前连续右绕环,同时左手从右手下将绳端向左上方抛绳,待另端回摆时,左手在体前接。
·单手持双折绳,体侧绕环或左右绕8字,向空中(前上方)抛出绳,绳下落时用双手接绳两端。(图6.56)
·向后摇绳跳,当脚过绳时向上抛,待绳下落时用双手接绳。
图6.54 上步抛接绳
图6.55 摆动抛接绳
图6.56 8字、绕环抛接绳
6.双人及小组合作练习
教学提示
同伴间相互协调,明确各自任务。
转换角色,使每个人都有练习机会。
注意空间的合理运用。
学习与挑战
·3人组合。2人持单绳摆动或摇绳,练习者在摆动或摇绳时连续跳过绳。(图6.57)
·2人组合。站在被拉紧绳上,一人在不摔倒的情况下沿绳绕过另一个。
·多人组合(3~4人)。2人持一根绳,将绳在地上像蛇一样摆动,在不触踫绳的情况下跳过“蛇”。(图6.58)
·多人组合(3~4人)。2人持一根长绳,1人将绳端低置于地面,另人将绳端置于腰高。练习者绕绳两端8字形移动,在最合适的高度跳过绳。(图6.59)
·2人及多人组合。2人或3人并排站,靠边的人单手持绳头,同时向前或向后摇绳跳。尝试不同方式的配合及小组练习。(图6.60)
图6.57 连续跳绳
图6.58 跳过“蛇”
图6.59 8字移动跳过绳
图6.60 不同方式配合跳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