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外运动训练的意义及任务
(一)课外运动训练的意义
学校课余艺术体操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和爱好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进行系统训练,以培养他们的竞技能力、不断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培养运动骨干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
学校运动队是目前我国课余运动训练最常见、最普遍的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学校运动队的组织是以教育体制中各种组织单元自然构成的,受训的对象则是对本专项有浓厚兴趣及有一定培养潜力的学生。学校运动队往往是师资与物质较为有保障、常年训练、工作有序、训练较为系统,其目标非常明确,主要是提高运动水平,代表学校参加一定级别或校际间的比赛活动,其成绩与单位的荣誉直接相联。由于在学校的范围内活动,受训对象与本单位其他学生的联系紧密,在推动学校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普及运动技术方面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因此,抓好学校运动队课余训练,对于推动学校群众体育活动的普及,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等现代社会品质,丰富学校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校际间交流,扩大学校知名度及影响力,满足部分有运动才能的学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需要,开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渠道具有战略性的作用。
(二)课外运动训练的任务
课外艺术体操训练的任务,主要是提高学生对艺术体操的认识,学习和掌握专项的技术、技能和知识,提高对艺术体操的兴趣和爱好,打好身体、技术、良好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基础。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输送后备人才和培养体育骨干。由于各级学校学生在该学段年龄差异所导致的身心发展不同,训练任务也所区别。(表10.1)。
表10.1 课外艺术体操训练的任务一览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