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的构成的分析

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的构成的分析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的构成谈心理素质,首先应该从素质说起。[2]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可以把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的构成视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非智力因素则包括情绪情感、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及心理状态。

第一节 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的构成

谈心理素质,首先应该从素质说起。“目前人们对素质概念的一般认识概括起来有三点较趋向一致:素质是有机体(人)特有的;素质是人基本的、稳定的、内隐的特性(品质);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生理基础又离不开后天环境(含教育)的影响。”[1]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可以一分为二,有些归于智力,有些归于非智力因素,第三者是没有的”。[2]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可以把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的构成视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智力因素是先天的禀赋,非智力因素与环境和教育有关。这两大类各自所包括的内容请见下表4-1。

img3

表4-1

①有心理学者认为“能力”应归入“智力”范畴。

从表4-1可以看出,智力因素即指认识过程中的诸因素。非智力因素则包括情绪情感、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及心理状态。

一、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因素

探讨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因素,首先应搞清智力的内涵。因为智力与能力关系密切,所以把这两个概念放到一起分析。

智力是大脑的一种心理潜能。能力则是智力在一定条件下被开发和发展的一种心理特征,是指人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和能力“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维系着一种内隐和外现的辩证关系”。[3]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David Wechsler)在其著作《成人智力测验》中写道:“智力是个有目的的行动,理智地思想以及有效地应付环境的整体的或综合的能力。”人们在论及智力时常常用能力去表达,反之讲能力时又离不开对智力的分析,二者难分难解。比如,美国朱利安·哈瑞斯等人在《全能记者必备》一书中论述记者的素质时曾写道:“渊博的语言知识和得心应手地遣词造句并自成一格的能力是一名优秀记者最基本的武器。”“记者必须始终保持警觉并能迅速考虑好如何顺利地从一项任务转向另一项更有新闻价值的报道。”“记者大多是在时间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工作。他们不断地与时钟赛跑以赶上截稿时间。所以记者的另一素质是必须具备在压力下安静工作的能力。”我国著名记者黄远生在《远生遗著》里提出记者应具备的四个条件(即能力)是:(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我国曾有人撰文,在论述记者的智力因素时指出:“广交朋友的社交才能”、“永不满足的创新意识”、“随机应变的发散式思维”、“超乎寻常的洞察智能”、“捕捉信息的新闻敏感”、“见微知著的预测能力”。以上种种能力归纳起来不外有:写作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观察力、预测力、新闻敏感等。

然而,由于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数字技术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并且在新闻采集和生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新闻的获得、制作和报道的方式。信息时代,对记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上网,提高检索信息的能力;其次是要有掌握在线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技能;最后是思考方式的转变,包括理解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及学会从非线性的、多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由于智力与能力之间相互包容、交织在—起很难划分,所以不少心理学家对智力和能力进行统一的研究和论述,并把它们通称为“智能”。因而,新闻工作者的智能因素也可以叫作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因素。关于这个问题,将在以后的章节里陆续阐释,故不在此赘言。

二、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的。

“智力因素基本上属于先天形成,后天只是开发的问题”[4];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有赖于后天的培养。要使成才变为现实,必须在实践中把已具备的智慧潜能转化为智慧行为。在这一转化中,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说智力因素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属于执行操作系统,即对所接受的信息起着接收、加工、处理、掌握的作用,那么非智力因素则是动力调节系统,它对智力活动起着始动、定向、维持、调节的作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各种活动中互为影响、相互制约。离开了非智力因素,人的智力活动难以显示出来,但若失去了智力活动,则非智力因素也就失去了启动、引导、强化、调节的对象。前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同志曾对应当重视记者的非智力因素作过精彩的论述。他说:“……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选拔新闻人才的标准,往往是按照一般党政干部的要求,而没有结合新闻工作的特点。选出来的人,政治表现、家庭出身都不错,但三、五年过去了,有的始终上不了路,有的人就是适应不了记者工作。所以,新闻工作者除了要具备党政干部的共同标准以外,还要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记者要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本领,能够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同需要采访的任何人打交道。……记者就是要有敲开采访对象心灵大门的本领,让他们觉得可亲可信,有滔滔不绝的话告诉你,这不一定是什么思想品质问题,而是同一个人的气质、性格有关。”[5]

国外一些著名记者在总结优秀记者的素质时也大都把侧重点放在非智力因素上。如美国的麦克杜戈尔认为,记者的素质应包括:“机敏、才智、勇气、坚韧不拔、乐观、诚恳、想象力、观察力、适应力,等等。”法国的让·布尔内说:“依我看,好记者的素质有三条:一、随时随地可以投入工作;二、严谨;三、精确。”日本的加藤俊氏说:“真正的大记者、名记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温和的、谦虚的人。”

以上引文中的有关气质、性格、意志等方面的内容像乐观、诚恳、适应力、严谨、精确、温和、谦虚、坚韧不拔、勇气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可见非智力因素对于新闻工作者至关重要,所以单列一节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