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闻写作中的思维形式
新闻写作心理是指记者在从事新闻写作(或制作)时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由于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是人们的感知、记忆、想象、言语等种种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所以记者的思维活动也是新闻写作(或制作)这种高度复杂的智力活动的核心,是记者全部认识活动的综合反映。本节只着重阐述记者在写作中的思维活动的主要形式及其规律。
一、记者写作的思维形式
记者写作或制作新闻节目的思维形式主要有三种:形象思维、理论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一)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主要用典型化的方式进行概括,并用形象材料来思维”[4]。“形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由于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常常不是对事物实际存在的形象而是对事物保留在自己头脑中的形象(即表象)进行加工、操作,因而有专家认为,形象思维是“运用表象来进行的思维。形象思维是表象的运动,其核心和基本要素是表象,其思维操作是对表象的加工,如变换形象的角度、关系,形成表象的新的组合等;其终端事物是某种独特的形象系统”。
1.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形象是新闻记者形象思维的原材料
记者通过采访获得大量的新闻素材。报刊记者用文字将其记录;广播记者用录音机录下现场的有关音响;电视记者拍摄了生动的画面;摄影记者抓拍到精彩的瞬间。这些或以直观的形象(胶片上的画像),或以头脑中的表象而存在的种种“形象”,就是记者进行形象思维的原材料。例如:采访对象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个性特点;山川河流、地理风貌、街头巷尾、工厂农村;出土文物、历史遗址等等。
2.记者在新闻写作(或制作)中的形象思维是对形象化的新闻素材进行加工、操作的过程
形象思维是“一种形象性的理性认识活动”,“它完全有可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它同样具有一般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
新闻记者在新闻写作或新闻制作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对新闻事实的形象(或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即思维的智力操作)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电视记者采访制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蒙太奇思维方式即连续画面的形象思维贯穿于电视记者的选材、采访、摄影、编辑、制作的全过程。电视记者从节目的主题和整体出发,敏锐地铺捉那些内涵丰富的画面,凭借分析、判断、综合、概括等能力巧妙地组接各个画面并完成上下段落的转场。可以说,运用画面(形象材料)是电视记者的形象思维在电视报道中的具体表现。
在2005-2006年期间,结合中国矿难问题的突显,凤凰卫视做了一系列相关报道。每部片子都洋溢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形成是通过对形象化素材的剪辑来表达的。在这些专题片中,我们看到了矿工死难者的遗体;看到了死难者家属欲哭无泪的表情和因不知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所流露出来的迷茫神情;看到了矿主闪烁其词百般狡辩时所表现出来的残忍和麻木;看到了有关部门领导对矿难事件的极大重视和根治矿难的决心。如果没有这些细致入微的画面,片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就无从表现了。
广播记者在录制节目时同样也离不开形象思维。前苏联的一位广播记者在谈到自己如何录制每个报道时说:“我总要想到我的一位住在北西伯利亚的老朋友,他眼睛瞎掉已经二十多年了。我既然是一个广播记者,我就应该用我的权力把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给他提供一幅正确的图画来,这就要求不小的艺术,要求有本领把听到的因素这样配合交织起来,使这些因素能够为听众填补起看的因素。”记者若想为听众提供和谐生动的画面,他必须自己首先在头脑中对这样的画面进行合理的组合,这正好说明形象思维在广播节目制作中的作用。
同样,形象思维也是文字记者不可缺少的心理活动。从合众国际社驻巴黎记者彼得·大卫所采写的社会新闻特稿《被困在机场的人》里,可以窥视到作者形象思维的轨迹。
可以肯定每天途经巴黎机场的过客数以千计甚至万计,在记者的头脑里可能会留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旅客的表象(形象思维的素材),他不可能也没必要写这众多的人。通过对各类旅客种种形象进行了一番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对表象的加工、操作)之后,他从中选择了已经在戴高乐机场的登机厅里坐等了两年的旅客阿尔弗莱德·莫罕,又撷取了他因身份复杂而受困于巴黎机场的故事。他曾因参加过反对伊朗国王的示威活动,被剥夺了持有自己的护照和身份证的权力,从而被踢皮球似地无限期地滞留在机场上。作者通过对这个一无所有、走投无路的男性旅客在巴黎机场的奇特遭遇,把自己对因国际争端而影响一位无辜人的正常生活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隐含其中。
(二)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又叫逻辑思维,其作用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优秀新闻记者应该是用事实说话的理论家”[5],无论是专业评论家还是以写消息、通讯为主的记者,在他们的头脑中既应有较强的理论思维,也应当有较出色的形象思维。在新闻写作(或制作)中这两种思维方式如同“左右两目一样”,“彼此是互相沟通、互相反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有人善于理论思维,有人以形象思维见长,无非是由于不同的个体,其思维内容与思维习惯不同而有所偏重罢了。以理论思维为主写出的新闻评论中常常有大量的形象思维的语言。例如毛泽东的许多论说文都是理论思维和形象思维高度结合的产物。他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一篇理论文章,但文中各类人物的嬉笑怒骂,绘声绘色,翻身农民在地主小姐的牙床上翻滚庆贺,农民要把地主打入另册等细节描绘得活灵活现。《评战犯求和》、《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也是论说文,但其中不乏诸如“大观园里贾宝玉的命根是系在颈上的一块石头,国民党的命根是它的军队”,“就人民政府关于镇压反动派的权力来说,……对于胜利了的人民,就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这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是一个护身法宝,是一个传家的法宝……”等非常精彩的形象化语言。同样,优秀的通讯报道也应当充满着作者深刻的理性思维。《青年记者》2006年第12期《在五大矛盾的交错运动中涅槃——2003年IT业盘点》就是一篇闪耀着作者理性光芒的文章。
这篇报道是对中国IT行业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报道,涉及的资料极为庞杂。作者选择从矛盾分析角度来进行新闻素材的整理。该报道的几个小标题是:“矛盾之一:政府决策能力的柔弱和决策自主意识的崛起”;“矛盾之二:互联网第二次热潮如火如荼与政府信息化决策的静默旁观”;“矛盾之三:互联网利润的水涨船高与互联网文化和精神的沉沦堕落”;“矛盾之四:垄断者的喧嚣张扬与反垄断力量的报道崛起”;“矛盾之五:机构企业市场的沉闷低迷与消费市场的火爆”。报道围绕这五大矛盾进行采访和组织材料,并根据材料的性质进行分析,全面而准确地透视了IT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很好地把握了新闻报道的分寸,也体现了报道的深度,通过分析事实理出了新闻事件背后的主线。
(三)创造性思维
新闻改革要求记者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创造性思维正是这种意识和精神的重要的心理机制。新闻人才的共同本质在于创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名篇佳作的问世,有助于记者跻身于名家之列。新闻记者的创新能力,既是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的综合表现,又是他们不断破除习惯性思维方式,掌握和运用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结果。
1.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形象思维和理论(逻辑)思维是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划分的。而创造性思维则相对应于常规思维。“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而创造性思维则“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6]按照心理学家韦特海默的观点,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经常表现出“情景中心的转变”和“已有结构的重组”这两种形式。比如,由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一个也不能少》,其中心内容是讲述一位年轻的乡村女教师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使学生一个也不少地留在课堂里,出色地完成了因有事临时外出的老教师的嘱托。而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在其主持的“面对面”(1998年8月29日)栏目中,也以《一个也不能少》为题,将其内容转用到面对1998年7—8月在我国长江和嫩江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之后,如何使800多万受灾学生“一个也不能少”地按时在开学时走进课堂。虽然二者讲的都是教育,但情景中心却发生了变化:由一部影片的内容转移到现实生活当中。这种改变给受众一种既熟悉又陌生,既生动又新鲜的感受,反映出主持人的创造性思维。又如,从传统意义上看,把“资本主义”同“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同“计划经济”联系起来是天经地义的。而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从而打破了社会制度与经济手段之间僵硬的组合,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手段组合在一起。这种“结构重组”无疑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理论(逻辑)思维都可以或属于常规思维或属于创造性思维。
提到记者的创造性思维,有人会问,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与承认记者在写作中也有创造性思维是不是矛盾?这些人有个错觉,似乎创造性思维只是文艺创作者的“专利”,是记者写作的“大敌”,似乎一提“创造性”就必须有虚构。其实这是两码事。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由新闻自身的特质——事实而来的,而创造性思维则属于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带有新异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在新闻写作时,记者只要牢牢把住一个关口,即在新闻事实的本身(如五个W: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和原因)上不允许掺入任何虚假成分(包括细节),不允许搞所谓的“合理想象”,就是说,在“事实”的本身上,不准许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修饰”。在这个前提下,在报道事实的角度、挖掘主题的深度、题目的新颖性、文章表达的手法等方面都可以运用创造性思维。新闻姓“新”,这个“新”既包含内容新鲜,时效性强,又包含形式上不落俗套、引人入胜。没有任何新意的新闻是不会有生命力的。正是由于许多记者勇于探索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运用创造性思维不断地提出一些新的报道方式和新的观点,才推动新闻学的发展。
例如用“倒金字塔”式的导语取代“晒衣绳”式的导语,用写散文的手法写新闻,用“大板块”结构组织广播节目,用新闻摄影与漫画或水墨画和水彩画进行“杂交”,用节目主持人的方式加强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用“滚动式”编排方式播发新闻等等;再如在“沿海地区”和“内地”,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创造性地提出“过渡地带”和“中观经济”这样的新概念,凡此种种无一不是记者的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大凡有点名气的记者,其共同点是在他们的新闻作品中闪烁着强烈的创新意识,时时给受众以新的思想、新的启迪。《人民日报》记者刘衡同志曾深有体会地说:“我喜欢独立思考,讨厌‘一窝蜂’、公式化、概念化,重复、照抄别人的东西。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我要闯一闯,大家都走的路我要想一想,自己走过的路也要有破有创。不断寻找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角度、新的表现方法。努力做到‘不踩别人的脚印,也不踩自己的脚印’……”
2.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谈到治学的三种境界,现借用这种说法把记者在新闻写作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通过采访,获得感性材料阶段;第二阶段是冥思苦索,进行思维操作阶段;第三阶段是“回头蓦见”触发灵感、豁然顿悟阶段。第三阶段的出现是以第一、第二阶段为基础的,没有艰苦的采访活动,没有呕心沥血、上下求索的精神,灵感是不会降临的。
《人民日报》记者金凤讴歌同是科学工作者的同名双胞兄弟史绍熙事迹的通讯报道的题目《双子星座》的诞生就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
首先,金凤通过对史绍熙和史绍熙这对孪生兄弟的采访获得了大量生动感人的素材,激发了颂扬他俩忠于祖国科学事业精神的强烈愿望。此乃第一阶段。
内容大体有了,到底拟一个什么样的标题才能画龙点睛地概括出他俩的精神风貌呢?金凤苦苦思索,面对已拟出的几个平淡无奇的题目:《两个史绍熙》、《史绍熙和史绍熙》、《双生子》、《孪生兄弟》等她都不满意,不免心情焦躁不安。此乃第二个阶段。
为了放松一下,她来到院子里散步,正值秋高气爽,夜空中星光闪烁。此情此景引起她许许多多的联想:
“星星在宇宙的运行中亘古长存,而人生只不过几十年光景。人与星星是不可比的,但古人在称颂帝王将相时,把他们比作天上的星宿;今人也把伟人的谢世比作‘巨星殒落’。她想,这样的比拟难道只属于少数人所有吗?这时,她纷乱的思绪突然活跃起来。她出神地遥望着天空的繁星,只见天边两颗并列的星星闪烁得格外明亮,一闪一闪地眨着神秘的眼睛。‘双子星座’四个字犹如闪电照亮黑暗的天空,也冲破她沉沉思索中的苦恼。……她火速回房,在铺开的稿纸上赫然写下了四个字‘双子星座’,以此作为通讯主题。”[7]到此,完成了创造性思维的最后阶段。
3.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再从聚合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
发散思维是指按照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可能存在的各种答案的一种开放式的求异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思考状态,它打破了既有的模式,对于问题的深入和拓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这种思维方式一定要围绕着新闻主题来展开。
譬如记者万联众在《需要写作创新意识》一文中不拘泥于传统的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模式,力求突出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尽量把导语写得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以求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他采用多种新颖的手法写出的关于朱建华再破世界跳高纪录的几种导语,体现出发散式思维的特点:
△朱建华已成为全球跳得最高的人。
今天下午,他以有力的一跳顺利飞越二米三八横竿,比过去增高一厘米,再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叙述式)
△二米三八高度已成为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这是我国运动员朱建华创造的。
今天下午五时一刻,他在上海虹口体育场取得的这一成绩,赢得了第五届运动会四万名观众的热烈掌声。(总结式)
△朱建华平缓而有节奏地助跑到最佳点,突然,只见他身躯像离弦的箭轻捷飞向空中,以优美和谐的背跃式雄姿跳过二米三八高度,再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描写式)
△你知道当今世间跳得最高的男子是谁吗?他,就是我国的朱建华。(设问式)
△激动而欢快的掌声热烈欢呼我国运动员又破一项世界纪录。
这位运动员叫朱建华,今天下午飞越二米三八的高度,震惊了世界田径界。(悬念式)
△升高一厘米来之不易。朱建华以增高一厘米飞过二米三八再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闪光成绩,是用苦练长跑绕地球X圈的长度,流淌X公斤汗水换来的。(评论式)[8]
再有2006年,曾在中央台热播的新闻纪录片《大国崛起》也能充分地反映出发散思维在新闻制作中的价值和意义。该片以史料为依据探讨了世界近现代史上相继崛起的九个大国。在九个大国中,除苏联之外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且从传统意义上来说都是西方国家。
这部纪录片跳出了传统思维方式的藩篱,即单纯从政治意识形态出发,把西方大国的崛起简单地归结为殖民战争掠夺完成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结果,而把苏联的崛起单一归结为政治意识形态的胜利。这部记录片在探讨九个大国的崛起时,特别注重从制度、技术、思想意识、文化观念等众多的角度(即发散思维)分析个中原因,尤其在对以往出于政治意识形态考虑而有意无意回避的内在因素,诸如制度的发展、科学思想的建立、文化的更新都作了深入的探讨。
当然发散思维不仅表现于写作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记者写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即要有写作的创新意识,才能思路敏捷,笔下生花。
发散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变革,其本身就是一种大胆的探索,新闻报道也必须从内容到形式上适应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记者变封闭式的思维为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思想解放,才能带来采访作风上的转变,也才敢于触及改革进程中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才能写出有新意、有深度的报道。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聚合思维是指人们依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方法规则去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有一定方向、有一定范围、能产生某种逻辑结论的思维。像《人民日报》记者艾丰在采写大连造船厂船研所副所长张在勇的事迹时,通过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反复结合,最后淘汰了因发散思维辐射出的几个标题:《祖国的儿子》、《他不愿意去》、《事业高于一切》、《一个造船人》等,而把思维聚合到《面对生活不等式》这样一个颇有新意的标题上。
4.灵感产生的条件
灵感的出现是创造性思维完成的关键,是创造性思维成果出现的一个重要条件。企盼灵感的降临是许多记者的愿望,但是灵感的出现只是写作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环节,只有当记者的主客观条件都成熟了,打通了,灵感才肯光临。灵感出现的条件主要有如下几点:
(1)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明确的创新意识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新闻事业的敬业精神,是记者积极从事新闻写作的内部动力,而有明确的创新意识,立志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新闻作品,是对记者写作行为的一种导向。
心理学家认为,灵感的出现有一个过程,是一个由意识活动到潜意识活动,再由潜意识跃迁到显意识活动,再经由社会实践的验证、反馈、循环往复、突变跃升的过程。
显意识活动具有自觉性。记者的新闻报道的“中心命题”首先始于显意识活动。记者的创新意识要围绕着社会需要、受众需求进行。后者是前者的动力、压力,正是这种动力、压力才会逼着记者去想、去写,而且要想好、写好。在记者的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紧张的条件下,灵感才有可能“登门拜访”。
(2)全神贯注,殚精竭虑,调动全部精神力量写作
所谓把全部精神力量调动起来,是指将人的精神结构中的本能活动、心理活动和意识活动三方面的力量都聚合到一个焦点上去,充分沟通显意识、潜意识之间的双向联系,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记者进入一种精凝思极、耳目都融的精神状态。这是灵感产生前的最重要最艰苦的阶段。人们在看到记者的优秀新闻作品并惊叹其才华时,往往认为灵感对他们似乎“得来全不费功夫”,殊不知在灵感降临前,他们长时间地陷于“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困境。为了一个标题、一个构思、一种处理,他们苦恼、焦躁、失眠,甚至惶惶不可终日。可见,灵感虽好,来之不易。正如周恩来曾说的“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所以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
(3)充分利用原型启发
“原型”是指具有启发作用的具体事物。世间万事万物均可充当原型,如日用品、自然或社会现象、口头或书面描述等。“启发”是指因某种事物引起的联想(即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途径。利用原型启发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经验转移的过程。经验越是丰富的记者,其经验的转移就越灵活、越迅速、越巧妙。
西方某记者在报道电视观众看电视打瞌睡的文章时,拟了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标题:“Zzzzzz……”(“Z”是英语里形容打鼾的呼呼声)英语字母“Z”在这里是“原型”,记者巧妙地把“Z”字母本身的含义和观众打瞌睡发出的呼呼声联系起来(属于接近联想),标题拟得贴切、幽默。
我国有位记者,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次他随意翻阅报纸,忽然看到这样一篇报道:东北某饭馆为招揽顾客招用了侏儒当服务员,起先生意兴隆,但后因不注意提高服务质量而濒于倒闭。这条消息和他头脑中酝酿已久的一篇杂文的主题:“猎奇是没有生命力的”一拍即合,于是他决定这篇杂文就以此条消息(即“原型”)为由头。
(4)牢牢把握潜意识活动的最佳阶段
大量事实证明,灵感是在长期冥思苦想之后大脑得到松弛时突然迸发的。如到院里散步,仰望星空;到图书馆随意翻看书报杂志;陪朋友外出旅游、观光;和家人聊天;睡觉做梦……这时人们的显意识活动暂时放松,甚至停止活动而潜意识就会活跃起来,有关的信息就有可能突破潜意识的阈限,主动和有关的显意识活动接近,就在显、潜意识突然接通的瞬间,灵感就会迸发出来,它如同地下的泉水忽然冒出一般似的,使认识主体处于一种奇特的顿悟状态,百思不解的难题豁然开朗,问题的答案仿佛从天而降,令人茅塞顿开,欣喜若狂。譬如“……我坐在车里,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的答案”(达尔文);“像闪电一样,谜解开了”(高斯);信手翻阅一本杂志里的几张照片中间的大字标题:“生活不等式”,“就像照耀山川的闪电”一下子使作者“黑洞洞的头脑亮了起来”,这时,具有新意的通讯标题《面对生活的不等式》就在这一闪念中“蹦了出来”。有经验的记者往往在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有意识地让自己全身心地放松一下,“放松”不等于“放任”,在相对松弛中又伺机捕捉潜意识活动的最佳时机,抓住灵感迸发的瞬间,从而获得突破性的创造成果。
(5)要保持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
积极的情绪情感对于人们的思维活动能够起催化作用。人们在良好的心境里,各种心理活动如思维、记忆、联想、想象等都很容易集中到自己所思考的问题上,从而加快灵感的光临。
(6)要立即记录刚刚迸发出的灵感
灵感具有突发性、短暂性等特征。它是一种“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稍纵即逝的心理现象。因此,有心计的记者一定要随身带着笔和纸。灵感一旦出现,立即追录在案。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吴昊谈自己的写作体会时说:“事实上,每个人都对周围的事情,对自己编发的稿件,产生自己的想法,脑子里常常有些闪光的火花,而这些闪光的东西又总是一闪而过的,如果不将其及时地加以捕捉和记录、整理,就会像流水一样流过去。”
5.灵感与新闻敏感的异同
由于灵感和新闻敏感有相似之处,所以人们在使用时经常混淆其概念,因而有必要区分这两个概念的内涵。
灵感和新闻敏感的相似之处有:在产生时间上都有偶然性、突发性、短暂性;在形象清晰度上都具有模糊性。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定义上看
新闻敏感属于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价值新闻的能力,而灵感则是指在认识主体(在这里指记者)的头脑中突然迸发出的某种寻觅已久的新事物或新观念的一种心理状态。
(2)从产生时机上看
灵感和新闻敏感虽然都可以在记者进行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出现,但相比之下,新闻敏感则更多地出现在采访或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例如1990年10月的一天,《大连日报》某记者在浴池里从别人聊天中偶然得知香港报纸有篇关于《蛇岛变鼠岛》的报道。他翌日就赶到蛇岛实地采访,并在报上发表了“蛇岛变鼠岛”纯系误传的消息给予纠正,这属于新闻敏感。而灵感则主要出现在已经进入写作(或制作)阶段,并已经为某一问题冥思苦索了许久,甚至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时才突然冒出来,显然灵感和新闻敏感产生的时机不同。
(3)从目的性明确的程度上看
在新闻敏感出现之前,记者一般没有十分明确的目的,只是在遇到某一客观事物(可以是人或事件或物品)时,迅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预测该事物的新闻价值,从而决定是否采写。但在灵感产生之前,记者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寻求某一主题或某种表达方式,而且记者已经为之执著地探求了若干时间,当灵感突然降临时,就像终于见到久别的故人一样欣喜若狂。
记者在写作中的思维活动的三种形式,形象思维、理论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是孤立发挥作用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分割开,只是由于新闻体裁(如评论、人物通讯、消息等)的要求和记者个体的思维特点不同,在实际操作中有所侧重而已。
二、不同媒介特征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以上所谈到的各种思维方式在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实践中都会被不同程度地使用。不过,由于媒介形态的区别,各种思维方式的运用会有所侧重。
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不同媒介形态不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而且从深层上影响并改变了人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性质。[9]如从事平面媒介的工作者,其思考的方式主要建立在文字线性的思考方式上,对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和理论思维)依赖较多,这和文字与声音、画面相比逻辑性较强有直接关系。
又如,从事广播电视媒介的工作者,其思考方式更倾向于对于声音、画面的传达效果的理解判断,对形象思维依赖较多,更注重声音和画面渲染情感的传播效果。由此可以看出,两种媒介形态对情、理的表达存在微妙的区别。
最后再分析一下网络新媒介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从技术角度而言,网络新媒介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从表面看整合了传统平面媒介和广播电视媒介,表现出更为灵活的表达方式,相应思维方式的体现似乎只是以上两种思维方式的整合。但深入研究就会发现,网络多媒体技术不只是对传统媒介形式的整合,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介的结构方式,网络新媒介由于超链接的使用,打破了传统媒介结构的逻辑关系,如在网络新闻中可以随便从一条新闻的链接跳到另一条新闻中去,这在传统媒介是不可思议的。因此,网络新闻工作者极大地倚重跳跃式思维方式,对大量相关新闻进行整合。在实际工作中,网络新闻工作的记者与编辑的身份界限也远远没有传统媒介划分得那么清晰,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会在下一章中再作进一步阐述。
三、记者合理的知识结构
新闻写作是一种以思维活动为中心的高度复杂的智慧活动,需要记者有较高的智力。影响智力的因素很多,首先是遗传因素,即所谓“聪明”与否,同时非智力因素如后天的教育、知识经验的积累、意志力、成就欲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记者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对其智力的发挥和进一步发展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智力和知识的关系
“智力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特性,也就是顺利完成智慧活动的能力。”而知识则是“人对客观认识的结果,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联系和关系。常以经验或理论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也通过物化贮存于书本中或其他人造物中”。[10]简言之,智力是一种能力,而知识是一种认识结果。智力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人们掌握知识的效率和质量,反之,知识水平影响智力的开掘和发展。
(二)现代记者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代记者究竟应当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大学新闻系究竟应当设置哪些课程?这个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在总的原则上可以取得共识。
1.现代记者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
因为新闻报道是“众多行业的向导”,又由于现代社会的纷纭复杂和瞬息万变,所以新闻记者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经验方能适应社会、胜任职业的需要。倘若囿于本学科的范围而不主动吸取旁邻学科的营养,就会使自己的知识干涸、单调,就不容易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敏锐地发现并报道新事物。改革开放后大量新事物迎面扑来,如果记者不去学习,写报道时对关键地方就不得不闪烁其词,使受众不知所云,例如当“都市型郊区经济”、“就业托底机制”、“现代服务业”、“人均GDP”、“经营城市”、“三环水系”、“公共财政”等名词见诸于报端时,记者如若在报道中不加任何解释,就如同让读者猜谜语,其结果是报道中的新信息几乎等于零。
新闻院校(系)是未来记者的摇篮,在校期间就在课程的设置上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已越来越为新闻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比如,西方一些新闻院校,要求学生接受以新闻专业课为中心的广泛的文科教育。在时间安排上,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只用四分之一的时间学习专业课,其余时间则学习艺术、科学和人类学等,开设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多达十几种,例如:文学、历史、政治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国际关系、国民经济学、农业等,同时还要求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
我国新闻院校(系)也已逐步改变只在新闻专业里打转转的教学方案,采用金字塔的知识结构,即把新闻专业课置于较广泛基础课课程的塔基上,除了上边已提到的课程外,有的学校还增设了哲学、逻辑学、法学、计算机检索、演讲学等课程。
2.现代记者应当不断增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
除了在学校期间打下较广博的知识基础外,现代记者还应当在工作中继续自学或通过进修、培训等途径增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因分工专门从事某方面报道的记者,还要掌握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力争成为该学科的行家里手。在这方面,观念的改变是内在的学习动力。要打破传统中用什么学什么的理念,形成改阶段性学习为终生学习的意识。在现代社会中,对网络的学习和使用应当成为一种自觉。再有,当代优秀记者的学习意识不能单单体现在学习态度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习效率上。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知识获取的便捷性。冗余信息和噪音是获取知识的最大障碍,因此建立针对自己工作特点的网络群就变得非常重要。简单地说,就是当记者想要得到某方面信息的时候,能够最快捷地搜索到,这个工作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不断地梳理。
3.现代记者应当掌握实用知识和应用技能
除了必要的理论、文化知识外,现代记者还必须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尽量多掌握一点实际操作的技能技巧。除了能够使用现代化设备(录音机、摄像机、数码相机、计算机等)和操作现代化交通工具(汽车、摩托车、甚至飞机)之外,还应谙熟人际交往技能,无论在何种场合,遇上何种人都能应对自如地获取“情报”。曾经因“效率高”、富有特色的报道在国际新闻界享有盛誉的原南通社所选拔的记者几乎都是“全能冠军”,南通社分社“一般只有一个人担负全部工作。采访、写稿、摄影、翻译、开车、电传,一肩多任,一人多能,还要兼顾周围地区,随时‘出击’”。[11]他们培养、选拔新闻人才的作法值得我们学习。基于这些要求,联系到当代社会信息传达迅捷的特点,记者的信息搜寻能力是工作的命脉。如今的工作方式越来越打破传统时空的界限,通过网络的作用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工作,因而精通网络就成为记者的重要素质。这里包括网页管理能力、网上搜索引擎的使用能力、网上信息传输能力。此外还包括计算机文本、视频编辑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通讯工具的使用能力等等。总之,当代记者在新技术的支持之下,感官的敏锐程度和感觉范围发生了质的飞跃[12],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技术优势是一个记者能否胜任工作的关键。
复习要点:
一、新闻写作(制作)心理的内涵和心理状态
新闻写作(制作)心理指新闻记者在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认知,理解)和外化(物化为新闻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写作状态是在人的心理现象中研究较晚的一个内容,它是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背景,并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新闻记者要想形成最佳写作(制作)状态就必须在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情感,并处理好自己与采访环境与采访对象和受众之间的或显或潜的关系。
二、创造性思维对新闻写作(创作)的意义及其表现
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是新闻记者进行写作或创作的主要思维形式,而创造性思维则对于处在变革时代的现代新闻记者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社会变迁的本身就是一个破除旧的思维方式,创造新世界的过程,作为反映这个日新月异变化的新闻作品,就不能不具有新意。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处理好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关系,特别是运用发散思维在新闻报道的角度、挖掘主题的深度、题目的新颖性和谋篇布局等方面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优势,有助于不断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三、现代记者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代记者应一专多能,实践经验丰富、尤其需要强化自己的操作能力,用高科技武装自己。
复习题:
1.新闻写作(制作)心理的内涵是什么?
2.影响新闻写作(制作)心理状态的主客观因素是什么?
3.什么是创造性思维?联系实际分析在新闻写作(制作)中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心理成分。
4.新闻报道强调真实性原则和记者写作(制作)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请解释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5.你认为记者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什么?在这方面你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注释】
[1]张严平:《最震撼的一条路——采访四川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札记》,《中国记者》,2005年第7期,第36页。
[2]张海馨:《追求新闻真相的跋涉者——记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刘畅》,《新闻与写作》,2005年第3期,第28~29页。
[3]宫云范:《新闻与心理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107页。
[4]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5页。
[5]艾丰:《寻求新闻与理论的结合——〈首钢启示录〉采写杂感》,《中国记者》,1990年第9期,第5页。
[6]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59页。
[7]苏若舟:《新闻采编与思维方法》,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122页。
[8]万联众:《需要写作创新意识》,《人民日报》社总编室《编采业务》,1989 年10月,第204期。
[9]〔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版,第941页。
[11]《走向世界人才第一——访南通社社长沙拉诺维奇》,《中国记者》1987年第8期,第21页。
[1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