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领导者的素质与思想工作管理

领导者的素质与思想工作管理

时间:2024-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领导者的素质与思想工作管理领导者是思想工作管理的主体。领导是领导者的一种行为过程。(三)领导者的影响力的构成领导者的影响力即权力的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力性影响力;二是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既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没有上下授予形式,属于自然性影响力,主要是由领导者自身的品德、才能、知识以及与被管理者的情感因素构成的。事实表明,非权力性影响力产生的作用比权力性影响力更深刻、更广泛。

第六节 领导者的素质与思想工作管理

领导者是思想工作管理的主体。领导者的素质是影响群众积极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领导者素质的构成

(一)领导者与领导的关系

与日常概念不同,领导者和领导是两个概念。领导,是一种通过一定的人际关系,对被领导个人或组织施加心理影响,从而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过程。致力于实现这个过程的人是领导者。

领导是领导者的一种行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相关因素起作用,用公式表明即:

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该公式表示领导过程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所处环境这三种因素的函数(其中f表示常数)。例如在部队这种环境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都是军人,领导方式更多地强调服从;而在科研院校,领导和被领导者大多是知识分子,其领导方式更强调民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文革”前后,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同一环境内,由于领导和被领导者的各方面的条件都有了变化,所以领导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二)领导者素质的构成

提高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新闻战线的一项战略性的任务。落实这项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切实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就是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一些政治上强,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志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

所谓德,主要指领导者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思想作风等。才,指领导者的业务素质、工作水平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等。德与才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

除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之外,还应重视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主要包括: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如气质、性格和表现在认识活动中的各种能力,如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宣传、组织能力等。

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各种身心素质是不能割裂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思想素质所包括的道德品质、思想作风与心理素质中的品格、情操、个性的含义有相互交叉之处。又如业务素质中的分析、综合、预测、决策、实际操作等能力本身就和心理素质中能力的内容相一致。因而,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当是在思想、业务、心理这三个方面都具备良好素质的人。

(三)领导者的影响力的构成

领导者的影响力即权力的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力性影响力;二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前者包括传统观念、职位、资历等因素;后者包括品格、才能、知识、感情等因素。

权力性影响力又叫强制性影响力,它对下级的影响带有强制性、不可抗拒性。这种权力主要来自领导者的资历、职务以及人们对领导者的传统观念。

非权力性影响力既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没有上下授予形式,属于自然性影响力,主要是由领导者自身的品德、才能、知识以及与被管理者的情感因素(人际关系)构成的。事实表明,非权力性影响力产生的作用比权力性影响力更深刻、更广泛。

新闻部门的各级领导者应当牢记我们的权力是党、是人民群众给的,自觉树立一心为党、掌权为民的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化作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一位同志的心坎上,使广大干部群众从领导者的身上看到党的希望,看到祖国的前途。那些“口言善、身行恶”者,那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结党营私者,那些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的领导者,是群众所不齿的。

二、领导者的素质对思想管理的影响

(一)领导者的思想素质对思想管理的影响

领导者的思想素质就是德。在现阶段,这个“德”主要体现在能否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上。领导者对本部门的各项工作起着把关、定向的作用。对起着党的喉舌作用的新闻部门的领导者来说,这个把关、定向的作用就更加突出、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思想素质不仅仅对新闻部门的干部群众,而且对广大群众的思想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二)领导者的业务素质对思想管理的影响

领导者的业务素质就是才。领导者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实施,给新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领导者不能囿于以往的经验,应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那些既精通本部门的业务,又善于学习的领导者,往往令人信服,受人尊敬,说话有人听,指挥有人动。

(三)领导者的作风对思想管理的影响

1.领导者的作风

领导者的作风是领导者的思想、业务、心理等各种素质的综合反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即实事求是,深入实际,多干实事,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的作风。(2)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不搞一言堂,不厚此薄彼、有亲有疏、拉帮结派。(3)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谦虚谨慎,从善如流,不文过饰非,勇于作自我批评,待人真挚、坦诚,对不良现象敢于批评。

2.领导者的类型

心理学家对各种领导作风进行过归纳,提出三类有代表性的领导作风:专制式领导、民主式领导、放任式领导。

(1)专制式领导

专制式领导即家长作风式的领导。表现为在群体活动的方针、步骤、方法上,在群体成员的分工上,在对群体成员的赏罚等问题上,都由领导者一人说了算。

(2)民主式领导

群体活动的方针、步骤、方法是在领导者的指导下由群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工作分工注意参考成员本人意见;领导者能根据客观事实对群体成员进行批评和表扬。

(3)放任式领导

群体活动的方针、步骤、方法等由群体成员任意决定。一般情况下领导既不参与群体活动也不对其成员进行评价。

实践证明,通常情况下,民主式领导效果较好。领导与被领导者关系融洽,士气高,群体凝聚力强,工作效率高。效果最差的是放任式领导。专制式领导的效果要看具体情况。在非常时期,如战争、动乱等情况下可能是必要的,但在正常环境中一般不受欢迎,因为专制式领导容易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或群众对领导敬而远之、貌合神离。

新闻部门是党的重要的宣传阵地,就大政方针而言,各级领导、全体工作人员必须绝对服务中央,保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但在日常管理中,应实行民主管理,领导者以平等态度对待下级,遇事多听取群众的意见,融洽干群关系,在本单位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团结一致、人人向上的群体气氛。

三、领导结构与思想工作管理

(一)不同层次的领导者所需能力的区分

无论哪一级领导,最重要的素质是有较好的思想品德。但就其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和业务水平这三方面而言,不同层次的领导可以有所侧重。

表11-4 领导层次与能力

img30

从表11-4可以看出,各级领导者都应具备较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因为领导这种行为在本质上就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在人际关系上的反映。相比之下,高层领导的组织管理能力最强,而基层领导则应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二)领导班子心理结构的优化组合

在保证领导班子成员有较好的思想素质的前提下,还应重视对领导班子心理结构的优化组合。所谓优化组合指:领导班子成员在能力、气质、性格等属于个性特征方面的合理匹配,以形成领导班子成员的心理结构多样化、丰富化。

作为领导班子,不怕其成员个体有弱点,就怕某种弱点高度集中以致成为群体的弱点。比如把争强好胜、轻率直言、情绪好激动、遇事易发火又难以自制者集中到一个领导班子内,势必造成心理相容性低、互相掣肘、矛盾丛生的局面。反之,倘若把气质、性格、能力不同的人组合在一起,领导班子的心理结构就比较平衡、比较合理。在成员中有魄力大的,有踏实能干的;有好交际的,有坐得住的;有善动嘴的,有善跑腿的;有急脾气,有慢性子。谁适合干什么,谁就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谁有难处,别人就来补充。这样的领导班子刚柔相济、配合默契,人际关系和谐,心理氛围融洽,战斗力强。

领导结构的合理匹配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现提供一个领导班子心理结构优化组合的匹配图,供参考(见表11-5)。

表11-5 领导班子心理结构优化组合

img31

img32

复习要点:

一、新闻活动中的思想工作管理

借鉴西方管理理论提出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这四种人性假设,进行思想工作管理。注意掌握新闻工作者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思想工作管理的科学性;认识新闻工作者个体和群体的差异,减少思想工作的盲目性;重视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结构的合理匹配,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二、个体差异与思想工作管理

通过日常观察和心理测验等方式,从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鉴别新闻工作者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

三、群体心理与思想工作管理

研究新闻工作者不同群体心理的共性和个性,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采取“奖惩结合,以奖为主”,“内外激励相结合,以内激励为主”,“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等方式,提高激励水平,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四、领导者的素质与思想工作管理

研究领导者各种素质的构成和领导班子心理结构的优化组合对思想工作管理的意义。

复习题:

1.你认为对新闻工作者进行思想工作管理的意义、原则和内容是什么?

2.简介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四种人性假设。试析这四种人性假设对于我国新闻工作的思想管理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内容。

3.简述对个体差异鉴别的内容、必要性及鉴别的手段。

4.你认为应当怎样对新闻工作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思想管理?

5.试析新闻工作者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对其进行思想工作管理的方法。

【注释】

[1]郑日昌编著:《心理测量》,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1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83页。

[3]职业倦怠(Job Burnout):倦怠,英文Burnout,原意为用尽、耗尽、燃尽之意。Shaufeli和Enzmann(1988)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倦怠是一种发生于正常人身上的、持续的、负性的、与工作相关的心理状态,其主要特征是耗竭,并伴有工作中的烦恼、有效性降低、动机下降、不良状态与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等特征。”职业倦怠研究从最初的助人工作者、教师逐渐扩大到社会的多种职业,包括新闻从业人员。《中国记者》曾于2005年第12期上刊登了一组对新闻工作者职业倦怠的研究文章。这些文章认为新闻工作者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有:职业热情降低,工作缺乏主动性;成就感降低,上进心缺乏;渐渐失去优越感,时常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详见曹茹的博士论文《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研究——以电视采编人员为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