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领导者心理素质的构成

新闻领导者心理素质的构成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边仅就新闻领导者的决断力、应变力、承受力这三个方面作具体阐述。表面看,新闻领导者的决断是在瞬间完成的,其实在其背后包含着非常丰富而又深刻的心理活动。预见性可以帮助领导者作出正确的决断。

第二节 新闻领导者心理素质的构成

新闻领导者心理素质的内涵十分丰富,如赤诚执着、审时度势、勇敢坚韧、务实宽厚、机敏聪慧,有较强的自控力、应变力、人际交流能力,身心健康等。下边仅就新闻领导者的决断力、应变力、承受力这三个方面作具体阐述。

一、新闻领导者的决断力

(一)什么是决断力

决断力是一种善于抓住机遇、果断决策的能力。毛泽东曾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出主意”即出点子、想办法、做决策。“决策”和“决断”均含有“作出决定,拿出办法”的意思。不同的是,“决断”多指在决策实施前,领导者从若干决策(办法)中选出最佳的一种,并当机立断,拍板定案,予以实施。

新闻的易碎性、时效性要求新闻领导者有当断就断的魄力。特别是在新旧体制的碰撞中,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要想抓住机遇、正确引导,新闻领导者就更加需要有很强的决断力。表面看,新闻领导者的决断是在瞬间完成的,其实在其背后包含着非常丰富而又深刻的心理活动。决断力的心理成分有:审时度势、预见性、果断性等。

1.审时度势

新闻领导者的审时度势是指把握时代的脉搏、立足全局作出决策。

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五彩缤纷、错综复杂。各种情况常常是利弊交织、好坏共生。对扑面而来的各种新事物是报道还是不报道?从哪个角度报道?何时报道?这需要领导者审时度势作出决断。例如1993年上半年,我国出现金融通货膨胀,汇率、物价上涨比较严重的局面。中央果断决定进行治理整顿之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在当年9月份社会上刮起一股责难宏观调控的风,甚至有百位理论家在北京聚会,对宏观调控进行反思。对该新闻事件能不能报道?应怎样报道?在当时这一问题的性质还没有明朗化的情况下要作出决断是十分困难的。对此,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和其他领导同志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立即收集各方信息,了解中央精神和全国各主要省市、地区对该事件的态度,然后作出决断,不报道这个“反思会”,而是刊登了题为《把深化改革和宏观调控统一起来》的文章,正确引导了舆论并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

2.预见性

新闻是在比较中产生的。现状与历史比,找出有新意的信息,可以成为新闻;而现状与未来比,找出其发展的趋势,也可以成为新闻。这后一类新闻表现出新闻的超前性,折射出作者的预见性。预见性可以帮助领导者作出正确的决断。

2002年2月《美国展望》发表的《为什么媒体没有预见到拉美的崩溃?》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反面的鲜活的例子。

这篇报道先叙述了“新近发生的事实”:2001年圣诞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集体性疯狂”,使阿根廷全国陷入了极大混乱,连阿根廷总统德拉鲁阿也匆匆逃离了自己的国家。其背景是,几年前前总统梅内姆在阿根廷发动了一场改革运动,被老布什、克林顿等美国政界要人誉为“拉丁美洲经济化改革的成功样板”。但经济学界一些明智之士却发出警告:阿根廷的“改革”,是在大量发债、举债和“只重视富人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断高筑外债、贸易赤字和贫穷最终将毁灭拉美的复兴”。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及对未来的矛盾判断中,以《纽约时报》为首的美国媒体一屁股坐在政客们一边,为“拉美经济奇迹”大唱赞歌,却毫不理会部分经济学家的预言。几年过去了,事态发展证明经济学界的预见完全正确,所谓的“奇迹”变成了“崩溃”。于是《美国展望》就以《为什么媒体没有预见到拉美的崩溃?》为题,对美国媒体的群体失语提出了责难。

事实表明,正是媒体的领导者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视而不见甚至故意回避,缺乏对未来事件发展的预见性,才在新闻报道上导致对拉美经济的高估。

3.果断性

新闻领导者的决断力突出表现在当断就断上,只要看准了就毅然决然地去行动。

2005年3月,患白血病的青海省乐都县高店镇河滩寨中心学校语文老师罗南英,在丈夫的陪同下不远千里来到宁波治病。就当生命中出现一丝曙光的时候,60万的巨额医疗费让她不得不选择放弃。绝望之余,她把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和爱凝聚到笔端,开始给儿子写信。就在这期间,罗南英看到《宁波晚报》关于《给孩子的一封信》的征文启事,于是将其中的4封信寄到《宁波晚报》编辑部,新闻敏感使《宁波晚报》的领导看到了这件事的新闻价值,果断地于6月26日在《宁波晚报》第九版整版刊发了这些信件。接下来的短短7天里,宁波这座以历史和商业闻名的城市显得格外的不平静,2000多市民的捐款就已到达60万。此后,《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浙江卫视等多家媒体先后做了大量相关宣传、报道,在整个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新华社、《西海都市报》、《南国早报》等国内十几家媒体也都对此投入关切的目光。央视4个频道更是同时聚焦宁波,分别在“东方时空”、“共同关注”、“生活”和“危机现场”等栏目中进行报道。这次报道不仅解决了罗南英的生命难题,提升了宁波的城市形象,增强了报纸本身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它向人们真实地传达了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爱心和人性之美,可以说是《宁波晚报》领导者的果断成就了这一次非常成功的新闻策划。[2]

(二)怎样才能有决断力

新闻领导者要想有决断力需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其次要不断更新知识;第三要善于集中集体智慧。

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是老生常谈,但这的的确确是我们进行新闻改革的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许多新闻领导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什么是资本主义的新闻事业认识模糊,误将二者的区别定位于为计划经济服务还是为市场经济服务。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后,新闻界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法。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及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央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所面临的新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在2006年1月1日《解放军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面对新世纪新使命,要高举旗帜、听从指挥,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李长春于2006年10月24日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原则,把“改进创新”作为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把“大力发展新闻事业”摆上重要战略位置,把“运用新技术、拓展新领域”摆到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日程,进一步明确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新闻宣传战线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部署上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中央领导同志为我国新闻宣传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新闻战线的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因为只有高瞻远瞩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除了学习理论,还应自觉地不断地更新知识,特别是学习经济方面的知识。要知道,新时期的领导者与过去一代领导者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因中国国情所致,我们的领导干部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对政治熟悉,对经济陌生;对计划经济熟悉,对市场经济陌生。对诸如金融、证券、外贸、法律、营销、房地产、期货、股票等知识或一窍不通或一知半解。虽然作为领导人对这类知识不一定都样样精通,但起码也要知道个大概,不然以己昏昏,对这方面的报道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这里的知识不仅包括书本上的还应有实践经验,正如一位经济学博士不一定能胜任经济类报刊的总编一样。西方某企业总裁山姆·托伊曾说:“经验不仅珍贵,而且是无法取代的,它可以使你处事客观、冷静,不会因为自我的情绪和外在的压力影响抉择。”

最后,新闻领导者的正确决断还须依靠集体智慧。陈云同志曾讲过:“多谋以求善断。”“多谋”就是提供多种办法以求在对比中鉴别和选择。有经验的领导者在最后敲定版面时,总是首先请同志们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在倾听、比较各种方案后才谈自己的观点。实际上领导者最后的决定凝聚着集体的智慧。

二、新闻领导者的应变力

(一)什么是应变力

在第八章第二节里,作者已经对“应变”的内涵做了介绍,本节就这一概念再做一点补充。

“应变力”是认识主体能随客观形势的变化采取适当应对行为的能力。理解应变力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应变行为的总目标不能变,就是说行为的变化不是随心所欲的而须符合活动的总目的、总原则。比如新闻领导者的应变行为是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的前提下进行的;二是应变行为要有新意,有创造性,应表现出敢于破除旧的传统观念,大胆探索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全新事业的新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三是应变速度要快,因为新闻讲求时效性,行动迟缓就等于丢掉了新闻。

(二)新闻领导者怎样才能提高应变力

应变是一种外显行为,它是思维的外化。新闻领导者应变能力的强弱与其思维品质、思想方法密切相关。

1.破除非黑即白的单向思维模式

因长期被计划经济束缚,我们有的领导同志思想僵化,习惯于非黑即白(即绝对化)的单向思维模式。对于现阶段党的方针政策的变化思想难转弯,行动跟不上,常发出:“变化太快,无所适从”的怨言。他们不理解在深化改革和经济起飞之时,有些政策和做法有较长时间的指导性,而另有一些则只有一定时期、一定阶段相对的合理性;有的政策和做法同时包含着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从时间周期上,从内容的效果上,较之计划经济时期有着它更为复杂的一面,用非黑即白的单向思维模式是无法解释这些现象的。有位领导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把握中央精神相对容易些。那时中央的一个重要文件有的能管四五十年,到了七八十年代还能管十几年,而进入90年代,特别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红头文件管的时间就大大缩短了,有的一年,有的仅几个月。像开发区、股票、房地产等新事物都曾经是被提倡过的,但事隔不久,问题暴露出来了,有关政策就得及时调整,这方面的报道当然也必须随之改变。作为领导者要是不能及时换脑筋,就很容易出现误导,那影响可就大了。”

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世界在变,人们的思想不能不变。”“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新闻领导者只有破除旧的思维定势,学会多维度,多角度辩证地看问题,才能把握新闻宣传的主动权。

2.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在常态情况下,人们一般靠经验办事,不需要应变行为;而在非常态(主要指意想不到的或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就需要随机应变。有的人无论客观情况怎么变都能机敏应对,而有的则常常束手无策。可以说这里有经验问题,但从根本上看这与每个人的认知结构有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应变”是改进后(即重新建构)的认知结构对新事物接纳(或同化)的结果。那么何谓“认知结构”?心理学家对此作了这样的解释:

“个人在感知及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在头脑里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它由个人过去知识经验组成。在认识过程中,新的感知同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对当前事物的认识。J.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它是主体认知活动的产物。”“在学习中,一个新的观念、新的信息或经验,不是被现有认知结构所同化,就是改进现有的认知结构,或是接纳新的经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3]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每个人的认知结构都是其认识世界、适应环境和积累经验的结果,也是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适应环境和获取新经验的“工具”。

(2)当人们遇到熟悉的事物时,很容易被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同化(即被理解),并从经验中提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3)当人们遇到从未经历过的新事物时,旧的认知结构便无法同化该事物(既不能理解,也不能采取恰当的应对行为)。为此,认识主体必须通过建构新的认识结构来同化新的事物。

(4)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可以通过学习、积累新的知识经验,也可以在旧的认知结构中寻找与新事物有关的若干旧经验,通过联想,将旧经验重新组合并构成新的认知结构。总之,提高应变能力,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经验以便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3.善于抓住机遇,因势利导

机遇和挑战并存,新闻领导者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抓住机遇,因势利导才能伫立于时代的潮头。

1995年,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从中国西南四川盆地的报林中突然飙出一匹黑马——《华西都市报》。作为中国的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把报业真正推向市场,创造了创刊三四年,发行量超过50万份,广告收入上亿元的奇迹。此后,全国掀起了一阵阵《华西都市报》的“冲击波”,各地的都市报纷纷涌现。引领《华西都市报》创造中国报业一大奇迹的正是现任中国都市报研究会会长,原《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华西都市报》创刊时他提出了该报“市民生活报”的定位,创立了把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成功结合起来的一整套办报理论和报业经营模式;针对报业的发展他又提出了将该报办成一个“主流媒体”,不断提升报纸品位、格调、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观念;再后他又提出办“整合型媒体”的理论。席文举的这些紧随国内外形势变化,紧扣时代脉搏和经济大潮变动而作出的一系列决策,为我国都市报业的发展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三、新闻领导者的心理承受力

(一)什么是心理承受力

心理承受力是指人们对于来自客观的或主观的种种压力能否经受得住的一种心理体验。心理承受力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等压力常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由于内心体验不同会导致人们对压力的认识和应对方法上的殊异。

心理承受力的大小与认识主体的多种心理素质有关,如认知水平(怎么认识压力)、情感强度(对压力持何种态度)、意志力的大小(对抗压力的主观力量)和个性特征(动机、需要、自信心的强度)以及体质状况(体力能否经受住压力),这其中尤以意志力最重要。心理承受力与一个人的抗挫折力、忍耐力和毅力成正比。究其实质,心理承受力是人的内在力量与压力之间的力量差,而不在于压力本身的绝对值。当各种压力大于内部力量时,就会出现外强内弱的心理不平衡,表现出心理承受力差,随之而来的则是高焦虑或危机感;反之当内在力量强于外在压力时,人会感到很自信,心境也较平和,处理问题比较得心应手。

(二)造成新闻领导者心理压力的原因

造成新闻领导者心理压力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

从宏观看,首先是因新闻媒体的商品属性与新闻宣传的指导性原则以及由此引发的新闻机构体制和功能的变化给新闻领导者带来的心理压力。

新闻是信息,它本身不具备一般商品的特性,但其物化形式报刊、广播、电视却具有商品属性。在竞争的大潮中,新闻媒体被推入消费领域。市场经济的消极面即求利性和短期回报性,对新闻从业人员有较大腐蚀作用(如有偿新闻现象),这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相抵触。为解决好这对矛盾,新闻领导者必须一手抓经营者(教育新闻队伍),一手抓消费者(生产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节目);既重视社会效益(正确引导社会心理),又重视经济效益(以求生存和发展)。显然,新闻机构在现阶段所具有的多元体制、多项功能相比于在计划经济时的单一体制、较单纯的功能对新闻领导者的要求更高,压力也更大。

其次,新闻实践的超前态势与新闻理论相对滞后的矛盾对新闻领导者的心理冲击。在计划经济时期,党的新闻事业是计划经济的反映,那时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突出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统一,在舆论引导方面很少出现“杂音”。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上层建筑的新闻事业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变革,但是这种变革相对于经济基础的变化是缓慢的、滞后的。面对这种现实新闻领导者既不能坐等新闻理论的及时指导,又不能停止新闻报道的天天进行,非但如此,还要提防着不能在宣传上出大问题。这种两难的境地迫使新闻领导者须小心翼翼、瞻前顾后、竭尽全力地把握宣传关口,这无疑对新闻领导者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第三,人民群众的高期望值和参与意识的提高对新闻领导者的压力。改革开放使广大群众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扩大了,眼界开阔了。在基本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他们对媒体宣传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参与舆论监督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为网民提供了参政议政的平台)。有新闻领导者一针见血地说:“新闻宣传既控制舆论,又被舆论所控制。”的确,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每天都在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考验。这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社会对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对新闻领导者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而这种要求和期望就是一种压力。

从微观看,改革开放后,新闻领导者的责任范围和工作难度比以前更大了。每一个新闻单位都是一个小社会,除了日常繁重的业务工作外,职工的住房、饮食、医疗、孩子入托、子女上学、离退休人员的安置,杂七杂八千头万绪,样样都得操心。因国家包的成分越来越少,为筹备各项资金,领导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领导说:“新闻单位是重脑力、重体力、贡献大、责任大、报酬低的单位。身为领导解决不了职工的困难,心理压力很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领导者心理压力的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起关键作用的当属主观因素。如领导者的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思想方法片面、不善于学习、私心杂念较重、有心理障碍(如心情压抑)、体力较弱等。各种内外压力集中到一起就会产生叠加效应,使心理承受力差的领导者倍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三)怎样提高心理承受力

1.增强信念

提高心理承受力实质上就是要强化领导者的内在力量,靠“内功”去抗衡压力。国外有学者就心理对物质的平衡关系进行了量化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在高物质、高技术条件下,人们的心理对物质的平衡系数为3∶1”,“高技术必须用高情感加以对抗”,“相对于物质要成立方地强化人们的信念强度”。[4]这充分说明了在现代化条件下强化精神力量的重要性。按照这种说法推论:当客观压力增加一倍时,人们必须在心理上、精神上、信念上起码增强三倍才能与之对抗,否则就有可能被压垮。联系新闻领导者,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面对的客观压力较之过去增加了几倍,那么要想战胜这些压力,他们必须十几倍地强化内在力量,首先就是要增强革命的信念和党性原则,增强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泰山压顶不动摇。

2.改变认知方式,多从自身找原因

提高心理承受力的另一种表述就是减轻心理压力。减轻心理压力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遗憾的是有许多人惯常的思维方式是怨天尤人。有认知心理学家曾提出人的认知和情绪的“A、B、C”理论。

A代表引发人们产生某种情绪(如怨气)的客观刺激(像“发展太快”,“任务难度过大”,“别人不予配合”等)。

B代表人的认知系统,包括人的知识经验、价值观、世界观、思维方法等,具体表现在对所遇到的困难抱什么态度、持何种观点。

C代表情绪(包括行为)反应,如痛苦、压抑、幸福等。

通常人们在寻找自己产生某种情绪(即C)的原因时,往往直指A(客观刺激),认为是A导致C(如“我生气是因为他羞辱了我”)。这就陷入了行为主义的S(刺激)→R(反应)理论的泥坑。实际上造成人们产生某种情绪(或行为)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认知系统(B)而非客观刺激(A)。举例说明,面对经济体制转轨时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事物、新矛盾(A),有人认为这非但正常,而且还会推动社会的前进(B),其情绪是高昂的,行为是主动的(C)。在这里B→C解释了一种现象:在社会发生急转弯时,为什么有的人能走在时代的前边,而有的人却被时代所抛弃?人们行为的迥异主要不在于“急转弯的社会”,而在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态度,所以有人说:“世界是在每个人眼中的世界。”这个理论对我们的启发是,不论遇到多么大的压力。只要多从自身找原因,改变认识问题的视角,就容易得到心灵的解脱。

复习要点:

本章重点掌握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新闻领导者心理素质的意义及其构成,并认识新闻领导者的决断力、应变力、心理承受力的内涵及增强这些能力的途径。

复习题:

1.当前研究新闻领导者心理素质的意义是什么?

2.你认为新闻领导者应当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3.请分析新闻领导者的决断力、应变力和心理承受力的内涵及培养这几种能力的途径。

【注释】

[1]胡兴旗:《市场经济条件下心理素质优化刍议》,《社会科学》,1994年3 月,第47~49页。

[2]赵路平:《一位母亲与一座城市的“对话”——从新闻策划的角度看罗南英报道的成功之路》,《新闻知识》,2006年第6期。

[3]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第537页。

[4]王玉新著:《给领导者100个思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6月版,第5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