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与事理逻辑的同构性
新闻文本的整体结构是把新闻事实的所有要素贯穿起来的脉络,是作者对新闻事实反映和思维的过程顺序,是文本思路的体现,是文本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
当一个记者确定现实的事实是有价值的新闻后,就思考如何把它转化为新闻事实传播,头脑里形成“我要说什么”,“计划怎么说”。这个过程是传者在思想上生成文本模式的过程,也就是文本结构的构思过程。文本结构构思是一切文章文本生成的基础,新闻文本虽然相对其他有些文章文本要简单一些,但它的构思却仍至关重要。
新闻文本的构思是文本结构的逻辑构建,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预见或决定文本的表现形态,并且如何贯彻这一形态;二是对事实转化的逻辑概括和表现安排,并且如何与表现形态形成统一。
譬如2006年3月1日凌晨,华南某大学研究生4号楼宿舍一名三年级的女研究生跳楼自杀,这是该校10天内发生的第三桩学生跳楼自杀事件:
2月20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上午11时左右,理学院统计学专业本科一年级一男生从实验楼坠楼身亡。
2月27日凌晨,资源环境学院三年级一女研究生先割腕,然后从研究生宿舍楼的楼顶坠下,当场死亡。
他们自杀的原因是生活和学习中有不如意:如20日自杀的男生学习成绩不好,想退学打工供两个弟弟读书,却遭到家里反对。27日自杀的女研究生与男友关系遭父母反对,也担心本学期个别科目可能不及格导致无法按时毕业,而且又遭遇公务员考试失败。
3月1日,该大学针对出现的情况,举办“第一届研究生心理健康月”,邀请有关专家作开幕讲座。
这几年,大学生轻身事件屡屡发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华南某大学发生的事件肯定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要报道这样的事实,传者要说什么,可以有不同的理念: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心理教育和生命教育,还有深层次的教育体制、体系等问题。
怎么来表达这些或某一理念?根据“要说什么”可以生成动态消息;或者联系以往事件,赋予更多意蕴而生成非动态消息;还可以深入写成报刊、广播通讯、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等等。我们以新闻消息为例,对文本形态进行以下的逻辑构思。
A:文本理念——预警
切入视点——3月1日凌晨,华南某大学又一名三年级的女研究生在研究生4号楼宿舍跳楼自杀
事件逻辑——发生经过:概述目击,不做细节渲染
发生原因:直引知情者分析
相连事件:之前连续发生的事件简述
有关说法:防止悲剧再发生的警示(有关领导、专家语)
B:文本理念——放松心灵,珍惜生命
切入视点——华南某大学举办“研究生心理健康月”,引导学生放松心灵,珍惜生命
事件逻辑——事件起因:10天内三人跳楼自杀
针对措施:自杀直接原因是某些不如意,反映出大学生心理脆弱。学校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紧急普查学生心理等
纳入教育:3月1日“第一届研究生心理健康月”开幕
事件延伸:3月1日凌晨,园林工程系三年级女研究生叶某从研究生楼宿舍楼跳死亡。晚上,听了讲座的学生说:如果早点举办这样的讲座就好了,不知道能不能挽回这些生命
C:文本理念——教育中的人格培养问题
切入视点——10日内,华南某大学三名学生跳楼自杀。他们用结
束生命来面对挫折,演绎出教育中人格培养的悲剧
事件逻辑——连续事件:10天内三名学生跳楼身亡,前两名自杀直接原因
事件联系:2003年4月16日,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从内蒙古考取北京某大学的研究生因硕士论文开题不好,从宿舍楼六层坠楼身亡。
事件分析:人格缺陷,没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战胜能力;缺乏对社会和生活的正确认识,对自己的期望也超过对自己的认识
事件思考:教育的启示
这三种结构构思虽然不同,但都与新闻事实的内部联系具有逻辑上的同构性。这种同构性是新闻的性质所决定的:一方面新闻事实是现实事实的提炼和概括,它以反映事实的客观性为第一要旨;而且从现实事实到新闻事实,在提炼和概括的过程中,总是达到把握和反映事实本质的目的,因而它呈现的是事实内部必然的逻辑联系。另一方面,新闻报道理念产生于传者对现实事实的思辨之中,本身就是对事实内在深层结构的发掘,因而理念形成的过程也是对事实内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认识和把握的过程。
如前面的A是事件发生与其他事件的相同联系:同样的地方(学校)、同一的时间段(开学10天内)、同样的对象(接连两个都是三年级女研究生)、同样的自杀方式,“同”中表现出的共性便是示警。
B是以一事件的发生体现另一事件发展的因果联系:
①心理教育缺失或不足(因)导致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得不到解决(果);学生不健康的心理不能解决(因)导致跳楼事件发生(果)。
②跳楼事件发生(因)引起重视和加强心理教育(果),学生心理脆弱(因)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教育(果);重视和加强心理教育(因)达到预防事件再发生(果),达到学生放松心灵、珍惜生活的健康心理(果)。
C是从具体到一般的事物联系:事件(大学生、研究生自杀)——事件问题的代表性(大学生、研究生存在的两个方面的人格缺陷)——问题生产的普遍性(青少年教育,学校、社会及家庭普遍不重视人格教育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