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段落和层次的关系的分析介绍

段落和层次的关系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4-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来说,段落是一个关于结构形式的概念,层次是一个关于意义构成联系的概念。今年春,大队在落实中央关于对四类分子的政策中,根据马文志的实际情况,改变了他本人的成分。两个自然段落、九个句子,它们与微观语义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段落虽然是一个结构形式概念,但它并不是任意的。

一、段落和层次的关系

现代文章学中,段落和层次是两个有一定联系但又不相等的概念。一般来说,段落是一个关于结构形式的概念,层次是一个关于意义构成联系的概念。段落的概念是单一的,有特指的对象,有固定表现形态,用换行(每一自然段另起一行)、空格(每一自然段开头空两个字的位置)作为自然分段的明显标志。层次没有固定表现形态,它的概念外延很宽,既可以指宏观语义构成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指微观语义构成之间的联系,用传统文章学的话说,有篇层次,有章层次,还有句层次。因此,层次可以比段落大,又可以比段落小;段落有时是一个层次,有时又不是一个层次。譬如消息报道《“光棍堂”引来了四只“金凤凰”》:

最近,在蓟县上仓公社后秦各庄大队,人们传诵着一段“‘光棍堂’引来了四只‘金凤凰’”的佳话。说的是地主家庭出身的社员马文志,过去曾被错划为地主成分,今年被落实政策,改为职员成分以后,他的四个打光棍的儿子先后找上对象。

马文志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明珠41岁,二儿子明泽31岁,三儿子明辉29岁,四儿子明伟26岁。这四哥儿,个个精明能干,一贯劳动扎实,是庄稼地的好把式。可是,就因为是地主家庭出身,一直说不上媳妇。他家成了村上有名的“光棍堂”。今年春,大队在落实中央关于对四类分子的政策中,根据马文志的实际情况,改变了他本人的成分。于是,前来说媒的踢破了门槛子。不到一个星期光景,老大、老二、老三都说上了媳妇,老大很快就成了亲。

前些天,老四也搞上了对象。这四个媳妇中,有三个是贫农的女儿。

马文志一家看到家境大变,都非常高兴,一致表示要多出勤,努力大干,为四化多作贡献,用实际行动回答党的关怀。[7]

全文有四个自然段,从新闻语义构成看,宏观整体上只有三个层次:导语,概括新闻核心事实;主体,具体阐述新闻事实;结尾,新闻主题意义。第一、四自然段分别是导语、结尾,语义层次与结构段落相统一;而第二、三自然段是新闻文本的主体,两个段落只表示宏观整体语义的一个层次。从微观语义构成看,主体部分的语义构成层次与段落也不相符。两个自然段落、九个句子,它们与微观语义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img18

段落虽然是一个结构形式概念,但它并不是任意的。它在内容上具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体现着事物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成分。如前面举到的《河北大批机手跨越黄河收割小麦》,全文五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表现新闻事实的一个构成要素:

第1自然段,河北机手“南征北战”拉开序幕。(新闻导语)

第2自然段,机手出征的背景。

第3自然段,河北机手到河南。

第4自然段,河南农民欢迎。

第5自然段,两地为机手创造良好作业环境

段落是由句子构成的。有的只有一个句子。如《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由一个简单的单句构成开头段:

20日夜,北京大学校园沸腾了。[8]

革命小酒“醉”倒师生》,一个复句(因果倒装)构成导语段:

昨日,武汉一中高一学生重新考了一遍期末语文,因为上次有道语文题难倒了所有学生和老师。[9]

有的自然段由多个句子构成,这是段落构成的主要形态。如《办企业无方,保“乌纱”有术》的导语段:

今年3月,邱自福被调到娄底市机械厂当党支部书记。4年来,这是他到第四个厂当一把手了。他每到一个厂就把那个厂搞得一塌糊涂,但他头上的“乌纱帽”却戴得牢牢的。

这个段落包含了三个句子,两个单句,一个复句(转折关系)。有的段落可以包含几十个句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