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写文本与消息文本的差异
如果作为新闻报道之“新”信息的传播表现,新闻特写与消息的确很相同,二者都是对新闻事实及时、简明的报道,有“讯头”体现时效,篇幅短小,简洁明快。但从文本构成表现形态看,它们又有很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正是新闻特写的独特性之“特”。
从文的意义构成看,消息文本以传播事实为目的,对受众的影响主要是告知,其意义一般而言是事实蕴涵的意义。特写文本也有传播事实有关信息的目的,但它对受众的影响主要是感染,其主体情感意识比较突出,一般而言文本表现出鲜明的主题意义。如杨明、马小林采写的人物特写《梦碎雅典》(新华社1997年8月3日电文),摄取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决赛中奥蒂的瞬间,表现出世界女子百米短跑名将奥蒂的“失败英雄”性格。文本的结尾,点出了特写的主题意义:“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是英雄?”又如1990年9月18日《湖北日报》的《抢款大盗成过街鼠,当场被擒;二万巨款撒向街头,失而复得》,主题思想很明确,文本的标题就提示出了主题意义,文本的正文通过“再现”惊心动魄的追捕抢匪场面和感人至深的还钱场面,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正义感和大公无私精神。
从文本的新闻事实构成看,新闻特写不像消息那样以事实的正面、整体构成新闻事实,而是以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侧面、片断形成新闻事实,将特别的东西突出出来。如1987年10月25日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发了两篇新闻稿件,一篇是党的十三大开幕的消息,另一篇是记者李尚志采写的新闻特写《党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消息是十三大开幕式的台前情景,概括叙述党的十三大开幕式的基本情况和议程。特写是大会开幕前半小时首长休息室里的“台后新闻”,描写了邓小平等领导人在休息室会面的言谈举止和现场的欢快、喜悦气氛。[9]前者用会议的开幕正面反映会议的基本性质;后者用一个“花絮”表现会议的某个典型特征。再譬如,同是人物新闻,消息重在报道人物的新发生动态,文本以人物的新的言行作为新闻事实构成内容。特写重在表现人物的某一个特性,文本以“再现”人物具有能反映某一特性的具体表现为构成内容。
同样写事,消息文本重在写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起始因果,而特写则只是横截出一个或几个场面片段,或用情节、场面、细节构成一个情景故事。
从文本表现形态看,消息文本结构比较程式化,特写文本比较自由;消息文本主要以叙述(概述)方式陈述事实,特写文本主要以细叙与描写结合表现事实;消息文本的语言比较抽象、理性,特写文本的语言则形象、动情。如:
22日晚10时许,布加勒斯特华灯初上。“八二三”体育场四周看台上观众的视线,一齐随着水银灯的光束,投向三级跳远的沙坑。“哗……”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电子记分牌上显示出中国运动员邹振先的成绩:“17.32米”!
这是1981年7月27日《体育报》报道《邹振先惊人的一跳》的开头,用一组电影镜头似的动态画面展现:摇——拉——特写定格,特写“一跳”。之后,用三个有代表性的画面组合成观众惊喜的现场:英国教练对记者的谈话,罗马姑娘祝贺的吻,国际田径联合会主席热情的赞扬。没有程式,结构自由得像随笔一般。文本用渲染与烘托的描写手段,突出地表现出了新闻事实和主题,形象生动,情感四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