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国际新闻分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丁 刚
为什么国际新闻分析对平面媒体来说越来越重要
对于报纸这样的平面媒体来说,国际新闻分析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即便是在一些消息中,读者也可以体会到分析的“味道”。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文字记者面临的“抢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在报道的速度上已经远远落后于电视、广播和网络。比如,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美国的电视台几乎是在同时播出了第一架被劫持飞机撞楼的画面,互联网上出现这个消息也只有十多分钟之差,中国的一些网站则在30多分钟后报道了这一消息,所有的报纸却只能等到第二天。
当速度成为劣势,深度也就必须成为优势。报纸的报道要想有所不同,要想吸引读者,就只能靠分析、靠深度、靠独家。读者读报,就是要读电视、广播所没有的东西,就是想看有深度、有分析的报道。《环球时报》近年来曾就读者对国际新闻的需求做过多次调查,结果表明,最受欢迎的就是深度报道、新闻分析和记者调查这一类的文章。可以说,今后报纸与电视、广播、网络的竞争主要就体现在更全面、更深刻上。
国际新闻分析是一种体裁还是国际新闻报道的一种基本要素
新闻分析是目前国际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一种报道体裁,同时,它也正在成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基本要素,即便是在消息、通讯、综述等其他体裁中,分析也常常会出现,有时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比如,布什总统几天前发表了国情咨文,世界各国的主流媒体都作了报道。德新社的报道在导语中开门见山地写道:“布什总统的国情咨文表明,他比以前更处于守势地位,跟去年那种强有力的演讲和提出大量行动建议的作法形成鲜明对比。”随后,这篇报道才讲述了国情咨文主要内容。显然,德国记者在这篇消息的开始就使用了新闻分析的手法,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今年布什总统国情咨文的独特之处。法新社就此事所发的消息则在导语之后写道:“媒体认为,布什昨天发表的年度国情咨文让人们看到,一位受到削弱的总统偏离了他在过去岁月里采取的那种强硬态度。”这段话采用了典型的新闻分析的句式。按照传统的新闻写作理论,上述两则消息中的“直接表态”是十分忌讳的,但是,这种“现象”如今却越来越普遍,而且也满足了读者的要求。
由此看来,新闻分析与其说是一种新闻文体或体裁,不如说它已经成为新闻报道中的基本内容。新闻分析正以不同的形式“融化”在各种新闻的文体中。实际上,近年来,消息、通讯、综述等文体都出现了趋同现象,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闻分析的成分越来越多。当然,由于体裁的不同,新闻分析的成分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在消息中出现的分析大多都十分简短,像上面引述的法新社的报道一样,常常会冠以“此间媒体认为”、“此间分析认为”这样的句式。与此同时,许多挂着“新闻分析”或“新闻解析”刊头的报道也越来越像国际述评或评论了。这种体裁界线越来越模糊的变化表明,读者更加看重对新闻的解读。
写新闻分析要注意哪些文体方面的特征
笔者的许多同事都是长年在国外做记者的,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给《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写稿时,感觉不同,写出来的稿子风格也不同。为此,《人民日报》国际部还做过专题讨论。大家通过分析发现,很关键的一条就是,给《人民日报》写稿受文体限制太多。大报有很多刊头:通讯、新闻解析、新闻综述、新闻述评、国际评论、随笔等等,时间久了,各种刊头就逐渐地形成了各自的格式,就好像新闻述评、新闻分析都有一定的格式,导语怎么写,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结果成了新八股,自己给自己做了个框子,套住了自己。
这些年来,报纸的文体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文体的界线不再像以前那么严格。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激烈竞争,逼着报纸改革文体,逼着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把消息、通讯、分析、评论等多种体裁结合起来。实际上,记者也越来越没有功夫去考虑怎样写。我把这种现象称为“一锅煮”,也就是把萝卜、青菜、肉、鱼……全放到锅里煮,目的就是让读者节省时间,读了这篇报道就基本了解了新闻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正因为有这样的变化,我们对于新闻分析这种体裁的文体,也就不必过于看重。
对于初学者来说,写新闻分析不必过于追求文体上的差异,不一定非要给新闻分析下一个什么严格的文体定义,而后再按照这个定义去套。我们通常所说的五个W中的Why,其实就是新闻分析。新闻分析最重要的就是分析新闻,只要把新闻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解释清楚了,也就达到了分析的目的。新闻分析、新闻综述、新闻述评等文体大多都是模糊概念,没有严格的区别。新闻写作的初学者更不宜过于追求不同文体的差别,而应当在采写的过程中去体会、去把握。
在实践中,记者并不是坐在电脑前先想,我要写个述评,还是综述呢?通常大都是先写起来,在写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感觉到,这是综述还是分析。最好的文体或者说最恰当的文体恰恰是写出来的。很多新闻学的教科书都讲到了新闻分析的文体,对于有关这类文体的介绍,了解一下当然是必要的,但千万不要让文体束缚了自己。
新闻分析与深度报道、新闻评论有什么区别
深度报道通常是对一个新闻事件,社会、政治或经济等方面的某个问题的比较完整的报道,深度报道重在讲故事,通过一个故事或一连串故事的叙述来揭开一个事件或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而新闻分析重在分析,重在对新闻的前因后果作出解释。当然,在深度报道或调查性报道中,通常也会有一定的新闻分析。但一篇深度报道往往是一篇比较完整的报道,而新闻分析则不一定要完整,也不一定要分析得完全到位。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了,尽管情况还不是特别清楚,也可以写新闻分析,不一定非要等到事情搞个水落石出才写。新闻分析永远都是跟着新闻走的。新闻是动态的,分析也是动态的,即便起初的分析不到位,后面还可以不断修正、弥补。
新闻分析与新闻评论在写作时的主要区别在于,评论的观点更突出,对新闻事实的陈述一般不展开,只是简明扼要地讲一讲。而新闻分析虽着重于分析,有时则需要将新闻事实展开来谈,一层一层地剖析,讲这个问题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产生了什么影响,会有什么后果。当然,不要因此而以为新闻分析与新闻评论二者之间有十分严格的区别。实际上,现在报纸上发表的一些分析,有深度,有观点的,也可以算作评论。而一些作为国际评论发表的文章,因为过多地讲述了事件的过程,又与新闻分析颇为相似。
写新闻分析是否需要采访
采访是记者这个职业的基本工作方式,新闻分析当然也需要采访,国际新闻更是如此。作为身在第一线的记者,对一个新闻事件的理解深不深,有没有亲身的体会或观察,通常会影响到你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把握是否准确,分析是否会到位。
笔者这里所讲的采访,既包括了对新闻事实的了解,也包括了对相关专家的采访。作为一个常驻国外的记者,通常情况下是“孤军作战”,不像在国内,很容易得到同事和编辑的帮助。而驻外往往就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任务,所以就需要有对相关专家的采访。
我在多年的采访中体会到,采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记者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可以通过采访来学习、提高。没有采访就没有深刻的理解,也就写不出深刻的分析。写新闻要尽量避免记者自己跳出来说话,新闻分析更不应自己出来说话,而采访则是让专家说话,让自己亲眼所见、亲身体会的事实说话。在关键之处,专家讲几句要比记者自己写几句重要得多。让被采访者说话,让事实说话,这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要求,这一点对新闻分析而言,尤其重要。
现在国内一些报纸刊登的国际新闻分析,有不少都是依据外国媒体的分析或评论写成的,和编译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这样的分析丢掉的不仅是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也容易出现误导读者的问题。作为常驻国外的中国记者,如果长期依靠这样的二手材料来编写新闻分析,眼光就会变得迟钝,思想就会生锈。
怎样才能更好地让事实说话
让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素质,往往也是最难做到的。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信息爆炸已经带来了“丰富的悖论”。丰富的信息导致了注意力的分散。人们面对着过多的信息时,很难集中注意力。于是,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那些能够把有价值的信号同背景噪音加以区分的人便拥有了权力。编辑、信息的筛选员以及出点子的人便更加抢手,而且这也是权力的源泉。(1)记者拥有的就是这样的权力。实际上,我们在采写新闻时,都是有着一定的目的,新闻分析尤其如此。事实选择得好,排列得好,不仅能够使分析简明易懂,而且还能够寓观点于新闻之中。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事实,怎样排列,都是很有讲究的。
通常我们采写新闻,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要客观地叙述事实。写新闻分析也不能脱离这个原则。当我们在许多消息、综述或述评中读到“此间舆论认为”、“此间分析认为”、“此间观察家认为”这样的句式,大体上就会明白,紧跟其后的就是对新闻的解析或评论。不过,这样的句式有的时候体现的是记者自己的观点,或者是记者对所在国或地区媒体分析、评论的总结。在大多数情况下,记者之所以会这样写,就是因为一时找不到更好的直接引语。所以,有的时候,这样的句式难免会给读者以“记者自己出来说话”的感觉。因此,最有效的分析还是引用直接引语的分析,越是独家的,自己采访的,就越会有新鲜感,就越会有深度。如果能够从当地媒体上找到直接引语,也比用“此间分析认为”这样的句式更有说服力。尤其是在用“此间媒体分析认为”这样的句式时,更要慎重,既然是此间媒体,那就应当直接点明是哪家媒体,或是哪篇文章中的话。
让事实说话,也就是以理服人,写新闻分析,千万不要把自己摆在一个高于读者的地位去“教导”读者。好的新闻分析能够让新闻自己“说话”,而不是记者本人居高临下地给读者讲新闻、讲观点。20年前,笔者在读研究生时,曾听过前辈沈如钢老师的课。他说,上街买份报纸,如同“八分钱买了个爸爸回家”(2)。沈先生的意思是说,读报如同听老爸训话。这是写新闻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记者要有良好的职业心态,写新闻如同坐下来和朋友对话,给朋友讲故事。写新闻分析也一样,新闻分析不过是把你已经搞懂的讲给读者去听,要讲得细,讲得透彻、深刻,一定要能够平等地对待读者。
写国际新闻分析有哪些方法
通常,写新闻分析和写文章一样,也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写之前先理清思路,提炼主题,选定体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谋篇布局,理清之后再动笔;另一种写法是先写起来,不拘泥于体裁的限制,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段落,补充内容,最后再根据内容来确定体裁。笔者常用的是后一种写法。在确定了一个题目,或是接到编辑的约稿通知之后,先动手写起来,至于是写新闻分析、综述,还是通讯,先不多想,写起来再说,在写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写不下去了,就找相关的报道来读,或是就安排采访,时间紧就靠电话采访,这样一边读、一边采访、一边写,等写得差不多了,再来看它像个什么体裁的文章。如果编辑要的是一篇新闻分析,那就按照新闻分析的要求,增加分析的内容,尽可能理清分析的脉络。有的时候,新闻的来龙去脉虽然讲清楚了,但分析不够,时间又来不及,那就不要强求,根据内容或算作综述,或算作通讯。
写好新闻分析,大体上还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要在五个W中的Why,也就是“为什么”上多下功夫,多想一想,多花费一些笔墨;二是条理要清晰,一二三四五,一共有几点、几层,心里要清楚,文中也要一层一层地写清楚;三是要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看法,不能人云亦云,或是跟在外国媒体的后面走。
这三点当中,第一点最重要,不是只问一个为什么就够了,往往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按重要的程度或事件发生的顺序做一个简单的排序。有了第一点,第二、三点就比较容易做到。一些新闻分析之所以写得不好,主要就是因为没有在为什么上多下功夫,而只是讲了新闻事件的过程。过程讲清楚了,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什么影响却没有讲,或是讲得不深、不透,读者看了就不“解渴”。新闻分析既要讲新闻的过程,更要讲前因后果,而且还要尽可能地讲细、讲深,这才是新闻分析的重点所在。
记者不是对什么事情都能先知先觉,在很多情况下,尽管记者读到的、看到的多一些,特别是作为驻外记者,能够常年住在国外,既能掌握更多的第一手信息,也有亲身体验,所以对一些新闻事件能够看得比较透彻。但是,新闻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新闻的领域涉及方方面面,记者未必总能十分准确地把握走势,也不可能什么都懂。所以,对一些复杂的新闻事件,最好不要匆忙或随意下结论。在写新闻分析时,可以留有余地,不一定非把话讲得那么绝对,也可以把多方的分析尽可能全面地介绍给读者,或是给出两三种不同的结局。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来反映新闻事件的扑朔迷离。同样,对于一些有启示性的新闻事件,我们也可以在总结、分析之后提出一些问题,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引导读者在读了你的这篇新闻分析后,去做更深入的思考。
怎样才能使分析有深度
对于一个国际事件,要想做好分析,首先要充分了解事件的整个过程和来龙去脉。这就需要多读、多看。平面媒体与电视、广播有较大不同,电视更多强调的是现场的画面,而且要快,平面媒体的记者虽然也要快,但你再快也快不过电视,所以就要在充分了解上下功夫。驻外记者可以通过多家媒体的报道来看这件事,也可以通过采访多位专家来了解事件的原因与影响。其次,要注意新闻事件与所在国的国家战略、外交、内政问题的联系,以及不同地区与领域出现的国际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
实际上,分析得深与不深,关键有二。一是要看能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是否对全局的形势和所在国的政策有深入的了解。有了这两点,就能通过事实的组合揭示出新闻的前因后果。2002年11月,我在联合国做常驻记者。《环球时报》约我写一篇美国会不会打伊拉克的新闻分析。当时,新闻的由头是布什在老兵纪念日发表讲话,再次威胁将对伊拉克动用武力。但各国媒体的分析不完全相同,有的说美国肯定会开战,有的说这是布什一贯的伎俩,就是要吓唬吓唬萨达姆。我在文章中通过三层分析,断定此战必打。其一,我引用了美国媒体的报道,称美国已经根据自己的情报,拟定了一份可疑地址的清单。即便是伊拉克同意接受决议,但伊拉克递交的清单中如果没有美国人认定的地址,美国就可以指控伊拉克违反决议。联合国的官员告诉我,伊拉克递交的清单根本就不可能与美国的清单相符,因为美国的清单中有伊拉克没有的东西;其二,美国有两三家媒体都报道了美军对伊开战的具体战略;其三,在这个问题上,布什不可能后退,因为它已经同美国的安全战略和他本人的政治生涯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军事打击伊拉克标志着“先发制人”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对美国来说,重要的也许不是伊拉克现在是否已经掌握了核武,而是伊拉克“有可能”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不仅会在中东给美国增加麻烦,而且也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对美国构成核威胁。这三个原因,前两个是事实,是实际的情况,而后一个则是讲美国的战略考虑。这三层分析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相当清晰地解释此战必打的原因。
写好新闻分析需要怎样的积累和训练
国际新闻的报道要讲究短、平、快,新闻分析也要讲究短、平、快。短小精悍的新闻分析往往最受读者欢迎,短小精悍的新闻分析往往也最难写。能在一篇一千来字的文章中把一个大事件的前因后果讲清楚,不仅需要准确地把握新闻事件的走势,更需要一定的功力和积累。
要想写好新闻分析,既要多读、多看当地媒体的报道,多听当地专家学者的分析,同时也要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不能人云亦云,总是跟在外国媒体的后面作自己的分析。所以,这还需要有深厚的积累,否则就看不到新闻背后的东西,看不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2004年9月,西班牙发生了“焚烧温州鞋”事件,这无疑是一件大事。许多中外媒体都就这一事件做了详细的报道。当时,《环球时报》的编辑约我写一篇新闻分析。我看了西班牙媒体的报道,发现引发此次“烧鞋事件”除了价廉物美的“温州鞋”大举进入西班牙市场,对当地鞋厂和就业人员形成冲击外,还有着更深层的原因。据当地华商讲,如果按照“温州鞋”近年在西班牙的良好发展趋势,不出5年,西班牙鞋类市场的销售网络肯定会大洗牌。
华商的这番话使我想起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不久前讲过的一段话。他说,现在大家都在关心像伊拉克战争这样的事情,但历史往往就是从大家没有关注的小事开始的。他说这个话是针对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市场实现一体化,取消配额制而言的。他和一些西方历史学家都认为,世界生产重心以此为标志从第一世界开始向第三世界转移。我们暂且不论西方历史学家这样说是不是在有意夸大这一事件的影响。但是,从中国的和平发展来看,像配额制取消、“温州鞋”进占西班牙市场这样的一些经济事件的确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华商打进西班牙鞋类产品的销售网,这是迟早都要发生的事情。销售网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流通领域,它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部门,也是产业链的自然延伸。从照订单加工到进入流通,建立自己的营销网,这是华商和中国企业进入外国市场的关键一步。根据我在欧美工作10多年来的所见所闻,许多中国企业多年来迟迟不能打进国外市场,就是因为未能建立自己的营销网,无法进入流通领域。上游被人家控制着,中国的厂家就只能在下游拼抢微利的订单,不得不担负起几乎所有的市场压力。而当时,却有不少专家针对中国产品的出口现状,提出中国产品要靠提升档次来站稳脚跟,这当然是很好的建议。但是,产品升级只有和销售网的建立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性循环的作用。如果中国厂家永远待在下游,产品再好也不可能根本改变被动地位。这是许多已经走出去的华商和中国企业早就意识到的问题。
我采访了一位专家,他告诉我,通过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实践看,向上游发展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服务业已经成为西方经济的重要支柱。我们现在常讲的是,中国进入WTO,贸易磨擦会增多,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可“温州鞋”被烧事件显然已经超越了心理准备的意义。于是,我在深入分析了这一事件之后,在文章中写道:“因为全球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有些方面是双赢,有些方面可能就不是双赢;总体上可能是双赢,局部可能就不是双赢,否则也就不可能有利益的冲突,也就不需要作应对全球化的调整了。”在文章的末尾,我又提出了几个问题:我们当然可以通过外交机构,要求当地司法机构惩罚肇事者,但我们更需要的是长远的战略考虑。这不仅仅是中国的产品怎样打进外国市场,而是进去以后,特别是向上游发展会引发什么样的利益冲突?对哪些人的冲击最大?会遭遇什么样的阻击?而最终的问题将是我们应如何应对、化解或减弱这些阻击。写这些问题的目的,主要是想表明,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已经超越了贸易战略,它包括外交、文化等许多方面的战略配合。这篇新闻分析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香港凤凰卫视当天就在“有报天天读”的节目中介绍了这篇文章。事后,有朋友请我介绍写作此文的经验,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多年的思考积累而成,才使我能够在新闻中发现一些别人还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讲到积累,我还想谈谈我去美国《纽约时报》参观时的体会。有一次,我陪国内同事去《纽约时报》参观,临走时,主人一面故作神秘地叮嘱我们“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一面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张已经贴好的版样,上面印着“里根去世”几个大字。当时里根还健在,我还真以为这是《纽约时报》刚刚得到的独家新闻。主人随后解释说,《纽约时报》有专人收集那些身体欠佳的世界名人的新闻,并根据变化不断做补充和更改,一旦有人突然去世,他们就可以非常从容地推出长篇报道。美国媒体为了能够充分、深入地报道这件事,作了多年的积累,他们的观点、立场早就经过反复提炼。有了这样长期的积累,还怕写不出深刻的分析吗?
国际问题复杂多变,又牵扯到许多中国读者不甚熟悉的历史、地理、军事、科技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没有积累是不行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多读、多写是写好新闻分析的基本功。平时要注意跟踪国际新闻事件,多读一些评论,多写一些短小的评论。尤其是做驻外记者,对驻在国所发生的大事,每天最好都能写上一二百字的小评论,就像写日记一样,这样在写新闻分析的时候就不会临时凑合。日积月累,分析能力也就会提高,就会找到很多好选题。
为什么观点最重要
新闻分析不是单纯的分析,分析中应有观点。实际上,如今的新闻分析根本就没有纯粹的客观分析,国际新闻尤其如此,倾向性甚至已经成为许多媒体在报道中追求的目标。我在与中国大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时,听到了一些不同意见。有些人不同意我的看法,认为新闻不应有观点,应当如实报道,新闻分析也应当如实地、客观地分析。从新闻原理看,这样讲似乎没错,但是在新闻实践中,不可能有这样的纯客观,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百分之百的如实报道,记者在写作时肯定会对他或她要写的新闻事件有一定的看法,在分析时也就必然会通过段落的排列组合和遣词造句流露出来,即便有时是无意的。
西方新闻学有一个重要理论,那就是“任何媒体传播的任何一条消息或言论都是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的,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近年来,美国传播学理论对“客观性”的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媒体这些年来也不再过多地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性(objective),而是要求反映“多种多样的观点”(diversity of opinion)。比如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提出的报道口号就是“公正和平衡”而不是“客观”。伊拉克战争开始后,福克斯台的新闻分析节目“欧莱利效应”以鲜明的政治立场、尖锐的语言风格成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在一次节目中,主持人非常激烈地批评了法、德、俄等国出现的反战热潮。他说,每年到法国旅游的美国人就有250万人,只要这一数字降到150万人,法国就会陷入经济衰退。正是靠了这样偏右的新闻分析,福克斯才吸引了更多的观众。美国媒体的这种变化提醒我们注意,我们不应一味追求所谓的纯客观,忽略了新闻的倾向和立场。
笔者曾在《环球时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媒体替谁说话》的文章。文章发表后,外交部长李肇星在读后感中写道:“深刻的道理和美的东西一样,往往是简明朴素的。我想把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稍加变动,说:‘新闻是没有国界的,新闻记者是有祖国的’。”李肇星部长的话对我们作国际报道的记者和编辑来说,有着深长的意味: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立场。作为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记者和编辑,我们应该经常问一问自己:“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是什么立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跟着西方舆论跑,才能尽可能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对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中国记者来说,尤其如此。我们的新闻分析能不能到位、有没有深度,首先要看的就是立场问题。
丁刚,1955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祖籍上海,《人民日报》高级记者。1982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硕士,同年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历任人民日报社驻瑞典、比利时(欧盟)和联合国(纽约)记者。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是最先进入现场的中国记者之一。曾跨越过冰岛无人区,探访过北约总部,足迹遍及欧洲10多个国家和美国30多个州。
【注释】
(1)暡美〕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2)当时的报纸是八分钱一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