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国际人物写作
南 菁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国际人物报道一直很受欢迎。大凡一国新领导人产生,或国际机构出现新的掌门人,不少读者总希望媒体能刊发有关他们的详细报道,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2005年10月,西非小国利比里亚选出了一位女总统,名字叫埃伦·约翰逊-瑟利夫。瑟利夫不仅是该国独立160年来第一位民选女总统,还是整个非洲的第一位女性总统。这件事让许多人大跌眼镜。怎么利比里亚冒出一位女总统?难道这个内战不断的国家男人们都战死了?这个女人究竟有何德何能得以登上权力之巅?她到底是如何击败那个国家的男性竞争者的?人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等待着、寻觅着这些问题的答案。一天,有一位年轻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翻了近两个月的报纸,竟没有找到一篇详细介绍瑟利夫的稿子,问我哪里能找到这类文章。我在电话中告诉他:据我所知,最近一期《时事》杂志恰好登了这方面的文章,你不妨找去一读。他听了高兴极了,一再向我道谢。
在过去近30年里,我常应报章之约写些国际人物稿,大多是国际政界人物,近年来又帮一些年轻人修改此类稿子,积累了点滴想法和体会,愿在此写出来与学习国际新闻的年轻朋友们分享。
选题是首要
一篇好的国际人物稿,首先必定是选题好。换言之,选题好是国际人物稿成功的首要条件。这是业界的共识。所谓选题,就是选题目、选主题,对国际人物稿来说,就是选“人物”。写人物,并不是见人就写,是人都报,而是要有选择,对初出茅庐的年轻作者来说,基本上是编辑要你写什么人,你就写什么人,选择权在编辑。当你情况熟悉、写作较有经验以后,情况就不是人家要你写什么,你就写什么,而是你想写什么你才写什么。这是一种转折性变化。当这样的变化发生以后,选择权就不在别人那里,而在你自己手里了。
(一)选题的潜规则
无论是编者还是作者,对选择权是不能滥用的。它必须受制于一定之规。目前,我们在写作人物时,客观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并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有关领导部门也没有什么硬性规定。这是我国社会在进步的表现。然而,在编者和作者心里还是有一些潜规则的,知道什么人能写,什么人不能写,或不值得写。什么情况下不能写呢?在我看来,至少有三种情况是不能写的。第一,政治上不宜写。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都要颁发一次诺贝尔和平奖,这是国际上含金量极高的一种奖项,不仅奖金数额巨大,而且得主一夜成名,誉满天下,上报率、出镜率普遍极高。但经过多年的考察和分析,和平奖得主并非个个物有所值,其中的名堂大得很,有的人确实像和平奖宗旨所说的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如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等等,但有些人情况远不是如此。他们只是被某些人用来作为反共、反社会主义甚至反华的工具。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心中有数,不能见到一个和平奖得主就写一篇。还有,有的国家领导人的言论和行动对我不友好,如参拜靖国神社;有的支持“台独”,与“台独”分子勾搭往来。对这些人都不宜写。第二,“人物”平淡无奇,通身没有一点闪光点,这样的人物数量还不少。你说他好,可又找不到恰当的例子来证明;你说他不好,也缺乏足够的证据。对这样的“人物”,我们就该惜墨如金,不能为写而写。第三,资料不全。有些人物,估计读者有兴趣,编辑也约你写,但当你搜集整理资料以后发现,有效材料太少,写不成一篇有血有肉的人物稿。如果硬要写,那么,只能东拼西凑搞不出像样的东西。平时我们常说,当老师的给学生一碗水,他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写人物也一样。你要写1000字的稿子,手头必须有5000字以上的有用资料。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你必须明确回绝编辑部的约稿,稿费再高也不能写。否则,就是拿自己的声誉开玩笑,对读者不负责。
以上三种“不能写”的潜规则,是许多老记者、老编辑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悟出来的,值得年轻朋友牢牢记取。
(二)我是如何选题的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在写作国际人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选题定式。我的做法是:
1.写我喜欢的、敬佩的人,旨在宣传他、推崇他,让更多的人学习他、效仿他。
有一次,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非洲一位记者称原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为“非洲贤人”。我对这一提法极感兴趣,顿觉眼前一亮。但文内并没有解释为什么称尼雷尔为“非洲贤人”,也没有说明尼雷尔究竟“贤”在哪里。我随即找了许多有关坦桑尼亚和尼雷尔的书籍和资料来研读,发现尼雷尔确实是个“大贤人”。于是我以《“非洲贤人”尼雷尔》为题,写了一篇关于尼雷尔的人物专稿。文内用了三个小标题,第一个小标题是《执意让贤,拒不当终身总统》,说的是63岁的尼雷尔正值自己的事业处于巅峰时,决定急流勇退,从而使他成为非洲乃至全世界自愿退位的少数几个领导人之一。此事发生在20多年前的1985年,实在让人佩服之至。第二个小标题是《磊落人生,功过是非任凭说》。尼雷尔是坦桑尼亚的开国元勋。他在总统的位子上干了24个年头。他的功劳、政绩有目共睹,但他也非完人,他有缺点,有错误。但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公开说出自己的缺点,能当众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在全世界的总统级的人物中实属罕见,真可谓是贤者之举。第三个小标题是《两手泥巴,布衣生活乐陶陶》。尼雷尔退休后,一退到底,远离城市,远离权力,不要任何特殊待遇,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小山村,过着地地道道的布衣生活。像尼雷尔这样的退休生活在全世界的退休首脑中几乎找不到第二例。
没有谁要求我写这样的稿子,是职业和良知驱使我写的,即使不给稿费,不计工作量,我也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因为,我是多么希望世界上能涌现更多的像尼雷尔这样的好领导、好干部呀!类似题材发现一个,我一定抓住一个。也就是有一个,写一个。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掀翻了泰国的差瓦立政府,时年59岁的川·立派临危受命,负责组建新政府。在支离破碎的资料浏览中,发现川先生为官30年竟没有一点贪污受贿的劣迹。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番深入调研,我认定川·立派是个大清官,于是马上决定写一篇关于川先生的文章。我用的题目是《泰国的平民总理川·立派》。有的报纸发表时将文内的小标题变成了大标题《儿子当总理,母亲摆小摊》。
我曾经收集了大量的有关世界第一夫人的资料,并写了几个“第一夫人”。在全世界的第一夫人中,我最钦佩的是意大利的佩尔蒂尼夫人。世界上不少科长夫人、局长夫人躺在丈夫身上作威作福,打着丈夫的旗号狐假虎威。丈夫不敢要的,她们敢要;丈夫不好意思启齿的,她们敢开口。佩尔蒂尼夫人从没有利用“第一夫人”的地位捞过任何好处,甚至连这种想法都没有。她的职业是医生,救死扶伤是她的神圣使命。为了给病人看病,她竟然没有出席丈夫的就职仪式;为了方便病人找她,她劝说丈夫不要搬进保卫森严的总统府。丈夫深爱他的妻子,对她的要求一律应允。夫妻俩琴瑟和谐,深受国民敬重。我以《挂名的第一夫人》为题,写了佩尔蒂尼夫人的崇高品行,发表在1982年的《羊城晚报》上。
我喜欢的人物不少,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也努力写了一些,如《罗慕洛退而未休》、《施密特不爱乌纱爱著述》、《敢破陈规的哈塔米》、《锲而不舍的金大中》、《不搞特殊化的英国王子》、《奋斗不息的瓦杰帕伊》,等等。在我看来,这些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都值得把他们写下来。
2.写我不喜欢的、瞧不起的人,旨在批评他,鞭挞他,让大家鄙视他,远离他。
从我的写作实践来看,这类人又大致可分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胆小如鼠,不敢负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危机时刻放弃职守,逃之夭夭。1978年11月,加勒比海的岛国多米尼克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时年65岁的德加松当选为首任总统。此人大半辈子在英国等地为官,人们以为他从政经验丰富,定能处变不惊。可事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第二年5月,人口不到10万的岛国发生了动乱,上千名工人上街示威。该国实行内阁负责制,总统处于二线,天塌下来有总理顶着,可总统比总理还着急三分,他悄悄地把六个子女送到了英国。一个星期后还不见局势平静下来,他更是急坏了。于是带上老婆坐民航飞机先去法属瓜德罗普岛,然后转道去英国,这时反对党联合执政党内的造反派准备倒阁,总理约翰抢先行动,宣布解散议会,但此举需要总统的签字批准方能生效。约翰派人找遍了总统府,也不见大总统的身影,急得总理满头是汗。情况危急,他只得临时请议长代行总统签字,但反对派不予承认,朝野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只好总理下台了事。德加松的行动可笑又可憎,一气之下我连夜写了一条小稿,题目是《溜号总统》。文中对德加松弃职逃跑的行为进行了一番奚落和挖苦。文章发表后,编辑给我来电话用两个字概括了他的读后感——“痛快”。无独有偶,在2005年2月爆发的“郁金香革命”中,原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的表现几乎与德加松如出一辙。在动乱中,他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带上全家老小逃到了莫斯科,丢下首都任由歹徒们打砸抢烧,上演了一出新版的《溜号总统》。此事说明,“溜号总统”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一类人,他们会不时地向我们提供人物写作的绝好素材。
第二种情况:穷奢极欲,不顾百姓死活,只管自己享乐,恣意挥霍民脂民膏。这种人过去不少,现在也不能说没有。乌干达前总统阿明、刚果(金)前总统蒙博托、海地前总统杜瓦利埃等都是这号人。不过最典型的还要数中非前皇帝博卡萨。此人1966年通过军事政变当上总统。6年后,他觉得当总统的滋味太好,实在不舍得离开总统宝座。于是,1972年4月,他封自己为终身总统,想一辈子呆在权力之巅。可是又过了几年,他觉得终身总统不如当皇帝好,当皇帝可以传位给儿子确保江山万万年。于是在1976年12月4日,他宣布改中非共和国为中非帝国,自称博卡萨皇帝一世,并决定一年后进行加冕。为了筹备这次加冕典礼,博卡萨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不仅要各级官员搜刮民脂民膏,还将外国援助中非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全部款项统统截留用于加冕。中非本来就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老百姓穷得叮当响,一场耗资巨大的加冕典礼把整个国家弄到了破产边缘。国际上骂声不绝,国内真正是怨声载道。博卡萨王朝仅维系了短短的两年多就被推翻了。我怀着对博卡萨的极度鄙视,把他穷奢极欲的丑行统统写进了长篇连载。
第三种情况: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发展中国家有,发达国家也有;过去有,今后还会有。这就为我们的国际人物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写贪官便成了一个常写常新的选题。
第四种情况:拈花惹草,道德沦丧。一个国家或一个单位的领导人应该是这个国家或这个单位的楷模和表率,理所应当是公共道德的监护者。然而,不少领导人在大庭广众面前显得道貌岸然,讲起话来满口仁义道德,但实际上却是另外一副样子。他们私底下包二奶、包三奶,情妇、姘妇一大帮。这种人灵魂龌龊,行为卑劣,是个十足的“两面人”。这种人不会从地球上消失,更不会绝迹。1999年我写了一篇《绯闻警示录》,文中列举了一大批达官显贵因性丑闻闹得身败名裂的事例来警示从政者、意欲从政者或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但不管你如何警示,有些人还是照干不误。从1999年到现在,因性丑闻曝光而倒霉的大官也不是一个两个,他们的材料又足够我写一个《绯闻案》续篇了。可见,写绯闻人,揭露他们的丑恶灵魂,也是国际人物写作的一个颇有生命力的选题。
3.写我感兴趣的、估计也是读者感兴趣的人,目的是让大家知道他,了解他。
在前两种选题中,我将自己的爱与恨、褒与贬写进了稿子里。现在讲的这一种选题基本上不具有情感色彩,是属于客观介绍。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南美大国阿根廷政局十分动荡,总统府玫瑰宫不到十年七易其主,引起了国际媒体广泛关注。不少读者即使天天看报仍是一头雾水。1984年初,我应国内一家著名晚报之约写了一组连载《玫瑰宫易主记》,记叙了7位总统的独特经历和6位总统被取代的传奇经过,基本上厘清了扑朔迷离的阿国政局。
冷战结束后,长期被美苏争霸掩盖的各种矛盾都冒出头来,地区热点升温,局部战争和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社会忙不迭派人调停、灭火。这批调解大员一会儿飞往东,一会儿飞往西,在一些国家首都之间穿梭。他们的大名和照片经常刊登在世界报纸的显著位置。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派他们去调停?对此许多读者十分关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写了一组人物连载稿,题目是《国际冲突调解人》,文内的小标题依次是:《欧共体首席调解员卡林顿》、《“解决纠纷的能手”万斯》、《具有惊人“谈判才能”的欧文》、《“谈判能手”斯托尔滕贝格》、《笑口常开的明石康》、《“独立调解大师”卡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府院大战”之中。原先与俄总统叶利钦一起造反的俄副总统鲁茨科伊和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与叶氏分手,并且对着干。政局波诡云谲,变化莫测。人事更迭频繁,令人眼花缭乱。关心俄政局的一些读者越来越感到读不懂“俄罗斯”这本大书,在这个背景下,我应北京某大报的约请,以《俄政坛风云人物》为题,一连写了17个对俄政局产生过并且还在产生重大影响的俄政坛风云人物,从而帮读者多少弄清了俄政局的来龙去脉。
波黑战争爆发后,世界各大媒体的报道量都很大,为了帮助读者弄清战局变化和战场以外的“战斗”,我写了一篇《波黑战争人物谱》,突出介绍了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波黑塞族共和国总统卡拉季奇和波黑塞军总司令姆拉迪奇。
写这类人物基本上都是用客观手法,即使有点倾向性也尽可能隐藏在字里行间,一般不流露出来。
(三)关于选题的指导原则
从上述三种做法,我以为至少可以得出两点有关选题的指导原则:
1.选题要注意思想性,也就是文章要有教育意义
写好人、贤人,目的是为了宣传他们,推崇他们,把他们作为榜样和楷模,让人们学习效仿,其教育意义自不待言。写“坏人”、写你不喜欢的人,当然不是为了宣传他们,而是把他们作为反面教材,用来警示教育人们。对另外一种人,你谈不上人们喜欢不喜欢,也不能简单地用好人、坏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实际上是比较“中性”的多数。写这样的人,人们一定要努力去寻找和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每一点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为写而写,为报道而报道,而总应该想着给读者一些有益的东西。2002年3月,某刊约我写一篇关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的文章,怎么写,写什么,完全由我定,只是希望控制在2000字以内。穆氏军人出身,靠政变上台,西方对他的印象不怎么样。在我国,一般人对他既说不出什么好,也说不出什么坏,怎么写他?确实颇费思量。一般化的介绍,没意思。不痛不痒、面面俱到,也完全不可取。有人说,看人往往要看他在关键时刻的表现。此话不错。经过反复阅读和琢磨相关资料,我决定写穆沙拉夫在“9·11”事件后如何谨慎决策、最终走出困境的。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发誓要打一场反恐战争,目标锁定在本·拉登及其庇护者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美国要世界各国明确表态:是站在美国一边,还是站在恐怖分子一边?不几天,世界60%的国家齐刷刷站到了美国一边,这就将了巴基斯坦一军。巴是阿富汗的重要邻国,两国边界长达2252公里,进入阿富汗的6条通道有3条通过巴,可巴的当家人穆沙拉夫迟迟没有表态。美国总统小布什急了。他迫不及待地通过外交渠道要穆氏毫不含糊地表明:巴究竟是支持还是反对美国?穆氏难住了:反对美国,他不敢;支持美国就意味着反对塔利班,他也不敢。因为塔利班与巴关系密切。1995年塔利班在阿富汗掌权后,世界上只有巴基斯坦、沙特和阿联酋三国与之建立和保持外交关系,而巴又是唯一设有塔利班“大使馆”的国家,可见双方关系不一般。现在华盛顿要穆氏在美与塔利班之间作选择,非此即彼,没有一点通融余地,怎么办?经过反复思考,仔细权衡,穆氏决定同塔利班断交,关闭其使馆,驱逐其大使,同意与美国全面合作。穆氏这样做确实不容易,巴是穆斯林国家,国内支持本·拉登和塔利班的大有人在,他们天天游行示威,反对与美合作。但穆氏心中明白,不与塔利班一刀两断,既救不了塔利班,也保护不了自己的国家。一旦巴上了“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黑名单,必将招致美国的军事打击,给巴带来惨重损失;而与美合作,也可能会引起国内动荡、政局不稳的后果。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穆沙拉夫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美国。事实表明,穆氏的选择使美迅速调整了十多年来一直“重印轻巴”的南亚政策,维护了巴国家安全,促进了巴国家利益,穆氏的民意指数也上升了,执政地位明显加强。真可谓一举多得,利国利民利己。2002年2月中旬,穆氏应邀访美,受到美高规格接待,美总统、副总统等重要官员分别与之会谈和见面。为了感谢巴在反恐问题上的通力合作,美答应减免巴10亿美元债务,提供1亿美元帮助巴实施教育改革,同意向巴增加1.4亿美元服装出口配额。对这样的访美成果,穆氏高兴,巴人民高兴。有鉴于此,文章的标题就定为《穆沙拉夫,一个善于审时度势的总统》。标题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题定在“善于审时度势”这一点很重要,它一方面揭示了穆沙拉夫这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同时更重要的是向世人传达了这样一种观点: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够在危急时刻审时度势、谨慎决策,实乃国家之幸、人民之幸,希望所有的领导人都能这样。这是本文意义之所在。
2005年底,我让一位学生写《德国第一位女总理默克尔》。初稿写出后交给我审读修改。全文约2000字,写了默克尔的家庭出身、童年生活、工作经历,一直到大选胜出,读后使人知道了默克尔其人其事。然而,默克尔身上有哪些东西值得人们学习?她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则是一片模糊,甚至通篇看不到这样的讯息。我把这些问题提给了作者,作者支支吾吾,没说出个所以然。接着我又问:“如果默克尔没有过人之处,她凭什么能登上一贯由男人垄断的权力宝座?”我要她沿着这个思路去思考和修改。一个星期以后,修改稿交来了,我一看很高兴,文章大有起色。作者不再平铺直叙地介绍默克尔的生平,而是突出了人物的“过人之处”。文内加了两个小标题,十分醒目,给人印象深刻。第一个小标题是《是机遇,就得抓住》,说默克尔很善于抓机遇,她几乎抓住了幸运之神向她提供的所有机遇,致使她人气和地位扶摇直上。默克尔学的是物理,毕业后分配在民主德国科学院工作。1989年11月,柏林墙坍塌,民主德国形势剧变。这对许多人来说是天大的机会。时年35岁的默克尔果断走出冷清的实验室,进入火热的社会生活。她加入了新成立的民主觉醒党。由于她思路清晰、口才出众,她很快便成了该党的核心人物之一。1990年3月在民主德国大选之后,民主觉醒党加入了大联合政府,默克尔成了新政府的副新闻发言人。她出山不到半年便成了全国的公众人物。两德统一后,民主觉醒党并入联邦德国最大政党基民盟。作为来自东部的“小姑娘”,她很快得到了“统一总理”科尔的赏识,第二年便入阁当上了部长。第二个小标题是《能让则让,该争必争》。这里讲的是默克尔的个性和处事原则。2000年2月,默克尔以95%的得票率当选为基民盟新主席。在2002年的大选中,本应由默克尔出马与社民党的施罗德对决,但党内颇有影响的老资格政治家施托伊贝格决心要试一把,党内也有不少人支持他。默克尔没有坚持按党的常规办事,忍了,让了,同意并支持施氏出马。但施氏命运不济,败给了对手。2005年9月,德国又逢大选。这一回默克尔以全党唯一候选人的资格出马战施罗德,结果默克尔领导的党成为全国第一大党。但由于基民盟和社民党得票比较接近,所以施罗德在组阁谈判中一再坚持由社民党和基民盟联合执政,由他和默克尔轮流坐庄,每人各干两年总理,并让他先当总理。此时的默克尔态度完全变了。她一口拒绝了施罗德的建议,并机敏地对施罗德说:先生请注意,贵党仅是第二大党,席位和得票率均在我党之下;如果硬要轮流坐庄,那么第一个当总理的应该是我而不是阁下。默克尔的观点得到了全党和全国媒体的支持,导致老牌政治家施罗德黯然下野。默克尔就这样登上了总理宝座。假如她能让不让,该争不争,那么结局肯定是另外一副样子。默克尔的成功证明了她的“过人之处”:在她身上优雅与智慧并存,温柔与铁腕同在。这件事说明,写同一个人,即使由同一个人来写,立意不同,写法不同,结果就大不相同。这好比做菜一样,同样的原料,同样的佐料,不同的厨艺,不同的做法,其味道就大不一样。
2.角度要新颖独特
写文章最怕一般化,或与别人的东西大同小异。如若这样,明智的选择是不写,写了也不发。否则,读者看了会倒胃口、皱眉头,甚至还会戳你的脊梁骨,这岂不是得不偿失干傻事!要避免雷同和一般化,最重要的就是在确定选题时,要注意角度的新颖和独特。
所谓新颖,就是与众不同,别出心裁,让读者看了你的标题后马上就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新鲜感会刺激读者的阅读欲望,就像人们看到新鲜可口的食品心里痒痒地想掏腰包采购一样。新颖,是所有作者的共同追求。但怎样写出“新”意?这是值得所有作者思考的问题。笔者在这方面有三点粗浅看法:
一是调查研究,浏览各家报刊或上网搜索,看看同一选题有没有人写过。如有人写了,那就放弃;如没有,你就写。此时此刻,你就是第一个写这一选题的人。“第一”就容易使人产生“新”的感觉。
二是别出心裁。“第一”固然会使人产生新颖之感,但新颖并不总是和“第一”结缘。同样的题材已经有人写了,甚至不止一个人写过,但你的角度独特,使人看了仍能产生新鲜的感觉。比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任近10年,国内媒体有关他的文章恐怕数以千计。那么,关于安南的稿子还能不能写?能写,也应该写,关键是你怎么写。2001年底,我应约写了一篇关于安南的稿子,题目是《安南成功的秘诀》。编辑在收读稿子后立即给我打电话说:“像你这样写安南,在同类稿子中尚未见到。文章角度独特,颇有新意,对年轻人很有教育意义。”角度独特产生了与众不同的直接效果。真正做到了“与众不同”,“新颖”的感觉随之就出来了。
要做到角度独特,作者就必须多动脑子,翻过来,覆过去,横着想,竖着想,正面想,反面想,总要琢磨出一点新道道。外国女总统、女总理是公众人物,媒体很关注,老百姓对她们比较熟悉。反过来一想:她们的丈夫情况如何?你知道吗?不知道。好,就写女总统、女总理的丈夫!于是,一个点子出来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形成了。1989年10月,我写了《首相的好丈夫》,副题是《说说挪威女首相的丈夫布伦特兰先生》。此前我还写了《默默无闻的撒切尔》,说的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女首相的丈夫。两文均收到较好的社会反响。
新闻报道的一条铁律是,新闻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编造新闻。我们追求新闻作品的新颖与独特,但不能靠凭空想象和编造,而必须在事实的基础上,去思考,去比较,去挖空心思地琢磨,真正做到别出心裁。1996年初,首都一家大报发表了我的长篇连载《’95全球反腐大观》,文章写了11个外国领导人因腐败丑闻而身败名裂、丢官下野的故事,这11人中除1位副总理外,其余全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所用资料基本上都散见于1995年我国各报刊。腐败问题是全球的热门话题,我国媒体也很重视报道外国领导人的贪污受贿案,但有一件报一件,零打碎敲,形不成声势,引不起多大注意,几乎就成了过眼烟云。我认为,这些资料极有价值,绝不能轻易地将它们放过去。于是,我花了两个月时间搜集、整理和研究有关资料,最终写成了此文。文章见报后,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应。不仅纪检和监察系统的报刊转载,就是一些行业报和地方报纸也相继转载。直到这年7月,首都一家内部刊物还来电商量转载事宜。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与国际机构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国读者想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鉴于此,我认真策划了一个选题,写出了《国际机构掌门人》的连载稿,写了联合国秘书长、世界银行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北约秘书长、欧盟委员会主席、非统秘书长、阿盟秘书长、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国际奥委会主席、国际足联主席以及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等12个国际机构的领导人,我把他们放到各自的组织内来写,既突出人物,又介绍组织。当连载登到第七篇时,首都一家出版社的总编辑便托人捎话给我说,这组稿子角度独特、新颖,很有看头,建议在此基础上补充、扩大成一本书,由他们负责出版。
三是要有新闻敏感性。所谓敏感性,就是一种现象,一个信息,别人还没觉察,你便觉察到了;别人还模模糊糊,你就比较清晰地看到了。换句话说,你的嗅觉比别人更灵敏。有了这种敏感性,你就能比别人更早、更快地发现新的题材。
伊朗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国家,宗教色彩相当浓重,妇女在参政议政和其他社会生活方面均受到诸多束缚和限制。2006年夏,香港凤凰卫视派了一个6人记者组去伊朗采访,女记者还没下飞机就换上了当地妇女穿的黑袍子,全身捂得严严的,只剩下两只眼睛露在外面。女记者的做法显然是为了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入乡随俗。近10年前,一位伊朗新总统的大胆举措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于1997年8月4日走马上任,8月23日便任命了一位36岁的女博士为副总统。可想而知,他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的名字叫哈塔米。我随即写了一篇《敢破陈规的哈塔米》。稿子见报后,立即被一家杂志转载。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如此大型的国际会议,中央十分重视。各媒体不断挖掘题材,大量刊发大会的配合稿。我敏感地觉察到一次好机会来了。于是,我争分夺秒地写出了一组关于世界女首脑的长篇连载稿,从1960年7月产生世界第一位女总理——斯里兰卡的班达拉奈克夫人,到1974年7月世界第一位女总统阿根廷的庇隆夫人登台,一直写到1994年11月斯里兰卡选出女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共19位女总统、女总理,题目是《女星璀璨耀政坛》。文章发表后,受到与会人士和各界的热烈欢迎,许多报刊纷纷转载。据部队同志反映,当刊有女首脑的报纸送到连队时,常被一些“先下手为强”的人开了“天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读者对这组稿子的喜爱。
上述稿子受到读者和编者的认可,证明选题多么重要。但一个好选题的产生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长期的积累、思考和酝酿。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先后写了《说说外国领导人的子女》和《说说外国领导人的夫人》。两稿见报后,社会反响强烈。某市一位新闻研究所所长对我说,据他的不完全统计,转载《子女》一稿的报刊至少有34家。两稿发表的时间相距几个月。当《夫人》稿发表后,编辑部又转来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其中有一位读者在来信中说:“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读完了你的两篇大作,请问第三篇文章何时问世?我热切地期盼着。”说实在的,《子女》和《夫人》在我脑海中已酝酿了多年。至于读者询问的“第三篇文章”,到现在我还没想好,我还需要时间好好地想一想。
导语是关键
新闻工作者都知道导语重要。无论国内新闻还是国际新闻都强调写好导语的重要性。对写国际人物来说,稿子成功不成功,读者爱看不爱看,关键就要看导语写得好不好。
(一)导语的作用
关于导语的重要性、作用、意义等等,国内外学者和新闻工作者都已发表了很多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笔者在这里仅就国际人物稿导语的作用谈两点看法:
1.呼应、支撑和强化标题,夯实标题
标题是稿子的灵魂和统帅,整篇文章都要围着它转。导语是文章的开头部分,当然受统帅的直接指挥。导语要服从和服务于标题,具体任务是呼应、支撑和强化标题,让标题牢牢站立起来。这样,人们会感到文章逻辑严密,整体感强。如《安南成功的秘诀》,从这个标题看,要点有两个:一是安南获得成功,二是安南成功的原因。前者是前提,后者是文章的重点。文章导语写道:“新世纪头一年,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双喜临门:6月29日,安南在一致赞扬声中获得连任,在未来5年内继续担任秘书长;10月12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联合国及其秘书长安南由于在促进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同获得200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安南轻松连任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标志着他自1997年任秘书长以来的工作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段话显然呼应了标题,支持了标题,接下去谈安南成功的秘诀,那就是顺理成章了。
在《穆沙拉夫,一个善于审时度势的总统》一文中,导语是这样写的:“一个人,不论身处何种境遇,都有一个审时度势、谨慎决策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可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反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连老本也搭进去。比较而言,巴基斯坦的当家人穆沙拉夫算得上是一个能审时度势的人。”这个导语明显强化了标题,点出了审时度势、谨慎决策对一个总统的极端重要性,并引导读者去探寻穆沙拉夫是如何审时度势的。
如果导语偏离标题而自说自话,就必然使标题受到冷落,地位发生动摇,使人感到文章结构松散,甚至文不对题。现代人看报看杂志,往往先看标题,如果标题平淡无奇,读者的眼睛很快就移开了。如果标题颇有新意,就会吸引读者看导语。导语写好了,读者就会接着往下看。所以有人认为,一个好标题加上一个好导语,文章基本就成功了。
2.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导语的任务和作用,可以用“承前启后”一句话来概括。“承前”即承接标题,紧扣标题。“启后”就是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往下读。应当说,“启后”的任务更繁重,也更重要。可以认为,“吸引读者”是写导语的难度所在、功夫所在。就我个人的写作实践而言,我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吸引读者的:
(1)提问的方式
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读者去追寻答案从而吸引读者往下读,这是导语写作的常用手法。2000年初,我写了一篇《刮目相看瓦希德》。导语写道:
1999年10月20日,一位为世人不甚熟悉的政治家瓦希德脱颖而出,当选为印尼第四任总统。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瓦希德在印尼社会动荡、政局混乱的“乱世”中登上总统宝座。他是一个怎样的“英雄”呢?他生于1940年8月,上台前曾两度中风,左眼完全失明,右眼几乎看不见,耳朵也不太好使,行走、写字都离不开别人帮助。人们也许要问:印尼人民怎么挑选这样一位“病夫”来治国呢?他能治国安邦吗?然而,当你对他有所了解后,你就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了。
2000年3月,俄罗斯举行举世瞩目的总统大选,11位候选人参加角逐。结果政坛新手普京力压群雄,以绝对多数当选,令许多国际观察家跌破眼镜。人们公开和私下都在说:普京神了!几天后,我写了《普京的魅力》。导语是这样的:
半年多以前,全世界几乎还不知道俄罗斯有个人叫普京,如今俄罗斯新总统普京已无人不晓;去年8月普京初任总理时,民意支持率仅为1.7%,而到去年12月,普京的民意指数已飚升到令人咋舌的58%,成为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政治家;在今年3月26日的总统大选中,普京一人的得票数超过了另外10名候选人得票的总和,以52%以上的得票率在第一轮投票中便当选为俄罗斯第三任总统。人们不禁要问:俄罗斯人为什么如此青睐普京?普京的魅力究竟何在?
(2)陈述的方式
陈述式就是通过叙述介绍人物比较独特的背景,让读者有兴趣看下去。这种方法在人物的导语写作中也较普遍。1999年底,德国出了一件大事。“统一总理”科尔因政治献金丑闻东窗事发而在政界、舆论界闹得沸沸扬扬。过了一段,我写了《科尔“栽了”的警示》。导语写道:
近来,人们怀着极大的遗憾和惋惜议论着德国前总理科尔。赫尔穆特·科尔,1米90的个头,百余公斤的体重,世界上谁都认得他。然而国际社会熟悉他,主要还不是因为他的庞大身躯,而是他的出色业绩。他自1982年起连续担任了4届德国总理,在德国政坛执牛耳长达16年,创造了该国战后任总理时间最长的纪录。尤其值得大书一笔的是,科尔在任内实现了两个德国的统一,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故赢得了“统一总理”和“欧洲一体化建筑师”的美誉。人们尊敬他,媒体赞扬他,历史学家称他为“纪念碑式的人物”、“20世纪德国的伟人”。如此一个高大形象突然栽了,岂不令人惜呼!
我想,通过这么一段陈述,读者也许就会迫切地想知道科尔是如何栽的以及他“栽了”对人们的警示。
1989年9月,我应《家庭》之约,写了《首相的好丈夫》,文章的开头比较平实:
年届半百的布伦特兰夫人是当今世界有名的女政治家。她是挪威同时也是北欧国家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之所以登上挪威的权力之巅,除了她自身的素质和才干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条件——她有一个颇具慧眼并始终支持她的丈夫。
这样的导语既呼应了标题《首相的好丈夫》,更重要的是会吸引读者去了解首相的丈夫究竟怎样好法。
(3)特写的方式
通过特写镜头或现场描述来吸引读者眼球,这种作法往往有效,在国际人物的导语写作中有时也采用。2001年7月16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退休了。我写了《功成身退的萨马兰奇》。导语是这样的:
2001年7月13日晚,一位老人在莫斯科圆柱大厅宣布:2008年奥运会由北京举办!霎时,北京沸腾了,全中国沸腾了,海内外炎黄子孙一个个激动不已。中国人民一个跨世纪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位老人便是国际奥委会主席、世界体育大总管、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
将萨马兰奇与北京申奥成功的情景联系起来,会增加我国读者对萨翁的友好感情,使他们更愿看看他是如何功成身退的。
2001年底,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阿富汗成立了以卡尔扎伊为首的临时政府。卡氏过去名不见经传,公众对其不甚了了。半年后,我写了《卡尔扎伊,一个有胆有识的政治家》。我是这样开头的:
近半年来,阿富汗临时政府主席的名声越来越大,大众传媒隔三差五就将他“送”到五大洲千千万万个家庭。但见他头戴绿色伊斯兰小帽,身披浅绿色斗篷,身材高大敦实,两眼炯炯有神,脸上透着稳健、刚毅和自信。有人说,他是一位有胆有识的政治家。
在电视上看过卡尔扎伊的人,当读到这么一段对卡氏的描写,大概都会点头同意,并进而产生“愿闻其详”的念头,而这正是导语欲达之目的。
(二)关于对比在导语中的运用
众所周知,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就是对比,对比能使人印象深刻,使导语更具吸引力。我比较喜欢在国际人物的导语中采用对比这一手法。平地上的土丘与群山中的高峰经过对比才能显示出来。勇敢与懦弱对比才可看出勇敢者的可敬。成功与失败相比方见成功者的风采。在《安南成功的秘诀》一文的导语中,除了前面引用的安南成功的表现外,还有这么一段话:“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能成功,但事实上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成功。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至今,出任秘书长一职的已有七人。第一位秘书长赖伊的切身体会是:联合国秘书长是‘地球上最没法干的差事’。第二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的感受是,‘秘书长的任务是在人类社会的刀刃上工作’。第三位秘书长吴丹说:‘秘书长的活动总是对一些国家显得太多,对一些国家又似乎太少,他必须在互相冲突的国家政策的丛林中挤出一条路前进。’从安南三位前任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联合国秘书长的差事确实不好干,要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第七位秘书长安南显然是成功者,他为什么能成功呢?”
《“非洲贤人”尼雷尔》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在非洲,有不少世界级的名人。前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前乌干达总统阿明、前中非皇帝博卡萨,都是在世界上无人不晓的人物。不过这些人之所以特别有名,是他们贪污窃国或食人肉之故。而另一些非洲人,如卢蒙巴、曼德拉、尼雷尔等,则以他们的英雄业绩或高尚品德为世人所称道。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虽然已于1999年10月14日谢世,但他迄今在非洲乃至在全世界依然盛名不衰。人们敬称他为‘非洲贤人’。尼雷尔为何能得如此美名呢?”
丑可以衬托美,坏可以彰显好。所以运用对比,可以使导语显得生动、鲜明而深刻。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那时,我写了一篇《奋斗不息的瓦杰帕伊》,开头是这样的:“在世界政坛上,有些人少年得志,年纪轻轻便权倾朝野。而另外一些人则相反,他们到了七老八十才掌权。印度的瓦杰帕伊初任总理时已年届古稀,真可谓是‘大器晚成’。”编辑读完导语就发表评论说:“这样对比挺新颖。”
资料是基础
任何人写文章都离不开资料。资料犹如粮食,没有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料又好比建筑材料,没有它,任何高楼大厦都建不起来。没有资料,不管你写作水平多高,表达能力多强,照样写不出好文章。资料是文章的基础。这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对写国际人物的作者来说,资料尤其重要。原因很简单,我们没有机会与国际人物生活在一起,甚至也没有机会接近他们,没有二手甚至三手的资料,什么也不可能写出来。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应国内一家出版社的要求,写一本关于当代国王的书。那时,全世界共有16个王国,也就是要写16位国王。15位国王都有资料,唯独非洲的斯威士兰王国的国君一点资料也找不到,北京图书馆没有他的任何资料,翻遍了我们单位的资料室,也找不到有关这位国王的片言只语。我急坏了,15位国王都写好了,就缺这一位!现在我写稿的原则是,有资料就写,资料不全就拉倒。可是16个王国写了15位国王,少了一个这本书就没法出!出版社也着急,一再要我“再想想办法”。可是办法怎么想呀?我们国家与这个王国没有外交关系,新华社也没有在那里设分社,这个国家平时平静如水,几乎不出什么新闻,外国记者很少有人光顾此地。我真是一筹莫展。后来,我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上突然看到了该报记者采访该国国王加冕典礼的长篇报道,我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连夜将这篇稿子翻译成中文,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介绍该国国王的文章。这事给我印象太深了,使我深深感到资料的极端重要性。
资料确实重要,但资料工作该如何着手做呢?我的体会是,资料工作可分为搜集和整理两部分,前者是前提,后者是关键。没有搜集,一切便无从谈起;没有整理,资料便是一堆废纸,没有意义。
(一)搜集
写国际人物的人,一般都比较注意资料的搜集工作。我对此项工作乐此不疲,特别热衷。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每年都订阅10多种报刊,每晚用一个多小时浏览报纸,看到有意思、有价值的文章便打个勾,待星期天用半天时间将打勾的文章剪贴下来。也许有人会说,你这种做法太原始,没有必要再干了,因为一上网,什么资料都能查到。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我在德国《明镜》周刊考察。这是德国最大、最具影响的时事性周刊,发行100万册,每期200页左右。该刊在欧洲乃至在世界知名度都挺高。那时,互联网在德国媒体已被广泛应用,每个编辑桌上都有电脑。该杂志社有一个现代化的数据库,许多资料都能查到。但与此同时,《明镜》周刊还有一个很大的文献资料部,有好几十个专业人员,其中一半有博士学位,每个人懂两门以上外语。他们的任务是认真阅读世界各地的主要报刊,发现有价值的文章就打个勾,并在上面注明日期和报刊名称,然后放进一筐里,交给剪报公司剪贴,剪报公司第二天就将剪贴好的资料送回文献资料部,尔后有专人分门别类归档。按该社的规定,记者、编辑写稿编稿需要的资料,文献资料部都要在10分钟内送达。我问文献资料部负责人,既然每个编辑、记者都有电脑,既然你们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为什么还要那么多高素质的人进行手工操作搞资料呢?他答道:“我们可以从网上查到很多资料,特别是我们自己储存的资料,一点击就能查到。但是,许多报刊的内部网我们进不去,因为他们的数据库是为自己服务的,而不是为我们准备的。所以,为了满足我们工作的需要,我们还必须自己动手做。”现在,互联网的技术又有了很大发展,查阅东西更方便了。可是,互联网依然不是万能的。每一个上网进行过搜索的人都知道,许多内部网仍然进不去,网上有效信息缺失与无效信息“爆炸”同时存在,“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事常而有之。因而剪剪贴贴的麻烦“小事”还是省不掉。否则,临到写时没资料,只能面对电脑摇头叹息。
古人云,自有自便。这句话对专注于国际人物的作者来说,真是切中要害。不过,在资料的搜集工作中也需要注意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你说资料重要,好,不管实用不实用,需要不需要,统统剪贴起来。这样既费力又费时,时间长了根本吃不消。我自己就有这方面的教训。我喜欢国际人物,只要是国际人物,不管是政治的、经济的、体育的、卫生的、文艺的统统剪贴下来。时间一长,资料堆积如山,看着就害怕,有些资料长期不用,上面的灰尘都挺厚。我感慨万端:资料少了不行,多了也发愁。一个人的精力、能力实在是太有限了,能够做的事情就是那么一点点。我感到有必要重新调整思路,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集中力量写政治人物,其他的统统放弃,有关歌星、影星、球星等其他各界的人物资料全都送人或扔掉。这就叫“有所为,有所不为”。经过这么一番“减肥”活动,自己的心情轻松多了,目标更明确了。资料的量大大减少了,搜集工作也更顺利了。
第二种倾向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资料的搜集工作必须持之以恒、持续不断,保证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有些人工作一忙就撂下了,有时间就剪两天,忙起来就撂两天、漏两天,想起来就搞,想不起来就拉倒。这样搜集的资料实际上没有多大用处。2006年6月,东帝汶政局混乱。总统古斯芒要求总理辞职,他郑重表示:如果总理不辞职他就辞职。但总理就是不辞,按说总统就该辞职了,但总统也不辞。那么他如何自圆其说呢?他说他没有提过自己要辞职,可能是他自己没讲清楚,也可能是记者把他的话弄错了。如果只知道古斯芒说的“总理不辞职他就辞职”的话,漏掉了他后来的“更正”,你的文章肯定要闹笑话,因为你不掌握完整的资料。这说明只有资料的完整性才能保证文章的权威性。所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搜集方式是要不得的,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相反只会误事。
(二)整理
我有个同事很喜欢搜集资料。他的办公桌左面临窗,后面靠墙,左手边的墙角便是他堆放资料的地方。每天编完稿子后就将《参考资料》和其他报刊上他认为有用的东西剪下来。日积月累,他左边的资料堆越来越高,最后超过了他的身高。一天,他想写篇稿子,记得在资料堆里有几篇很有价值的文章,于是他便在小山似的资料堆里寻找,办公桌上都摆满了。可是东找西找,一无所获,脑门子上汗都出来了,就是找不到。他一边找一边自言自语道:“嘿,怪了!(那资料)上哪里去了?!”翻了半天也没找到几页有用的东西,他一气之下,竟把那座“小山”搬掉了,多年积累的资料被他三下五除二扔进了废纸筐!末了,他还气哼哼地发誓说:“老子以后再也不干这种无用功了!”这是我亲眼目睹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辛辛苦苦搜集的资料,只有经过整理方能被人使用,才能产生价值,否则便是废纸一堆。
那么,如何整理资料呢?我的做法是,把所有的国际政治人物资料放在一个铁丝筐里,然后进行三次分类,或者说分三道工序进行整理。
第一道工序——按五大洲分类。具体做法是,准备六个大口袋,上面用黑粗体字写上亚洲人物、非洲人物、美洲人物、欧洲人物、大洋洲人物和国际机构人物,然后是哪个洲的人物,就往哪个口袋里装。因为国际机构人物如联合国秘书长不能放进哪一个大洲里,因此必须单列。
第二道工序——按国家分类。比如亚洲国家的资料,可再按日本人物、韩国人物、斯里兰卡人物等来分类。其他各洲人物也照此按国家分好。
第三道工序——按人头来分。即把一个国家的人物再分成一个个具体的人物装入口袋,例如韩国人物里面又可分为卢武铉、金大中、金泳三等等,每个人用一个夹子夹起来。
经验表明,只有分到具体人头的资料才能使用。你写哪个人物就取哪个人的资料来读,就不用东找西找急得满头大汗了,非常方便。写起来就能做到从容、高效,游刃有余。这也可称之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或者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南菁,1938年8月生,江苏江阴人。新华社高级编辑。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同年分配到新华社工作。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和国际问题研究。著有《世界女政治家》、《当代国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