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西民族大学委员会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工作要点
(民大党发〔2009〕33号)
(2009年8月26日)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学校党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广西民族大学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规划建设和西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工作为重点,维护学校的民族团结、安全稳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营造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全面实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巩固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
(一)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抓好整改落实及“回头看”。按照《广西民族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的要求,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办好师生普遍期待的实事,确保整改取得预期效果,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同时,将整改落实的过程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通过整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深化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认识,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和科学发展执行力。
(二)继续加强全校师生员工政治理论学习。要认真总结本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健全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脱产进修、成果交流“四位一体”的理论学习机制,确保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的学习制度,抓好校院两级中心组的学习,努力创新学习方式和学习平台,切实改进学风,拓宽学习渠道,讲求学习实效,提高教职工政治思想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
(一)加强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工作机制建设。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的调整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努力提高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党政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等制度,完善校院领导的沟通机制,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存在问题和矛盾的能力,研究制定《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工作规则》,建立健全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做好处级领导干部全员培训工作,办好处级干部培训班,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干部岗位履职能力。修改完善《广西民族大学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提高中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行力水平;做好处级后备干部集中补充调整工作,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在条件成熟的学院成立党的委员会,制定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及管理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组织实施《广西民族大学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和《关于加强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建好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加大在优秀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力度,不断壮大党的队伍。做好党组织服务年、基层党组织活动项目化管理和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实施工程的开展工作。抓好学校党校教育工作,加强党课教师、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
(三)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中共广西民族大学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分工方案》,做好纪检、监察、审计工作,加强对学校收费、基建、招生、采购、后勤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深化校务公开,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继续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深入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的要求,按照全国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会的精神和《中共广西民族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建国六十周年为主线,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充分发挥校园网、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就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民族政策理论课的阵地作用,使党的理论精神进网络、进公寓、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多渠道全方位推进育人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规范管理,服务学生。认真做好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健全有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继续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做好2009级新生入学教育和军训工作。
(五)进一步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风、学风建设系列工程,打造具有民大特色的德育品牌。进一步加强对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结合第24个教师节庆祝活动,大力表彰先进,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六)加强信息工作、宣传舆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完善信息工作网络,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处理和传递。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对内对外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积极为学校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洁、优美、富有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
三、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一)认真组织实施《广西民族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2009年—2011年)》,确保2011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验收,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
(二)制定实施《广西民族大学工科发展三年计划》,积极推进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为主打学科的工科建设,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学科布局结构,提高学科发展的整体水平;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理顺专业、学科归属的关系,制定调整完善教学机构设置方案。
(三)制定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深入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学校和学院的职责权限,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构建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规律和特点的内部管理体制,增强办学活力。
(四)研究制订学校岗位设置、聘任实施办法,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做好定岗定编工作,明确岗位责任,做好2010年科级及以下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的各项准备工作,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管理向合约管理转变。
(五)全面清理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查漏补缺、修改完善,并将汇编成册;全面梳理机关各类办事程序、办事流程图,切实解决机关工作效率不够高、管理不够规范和管理缺位的问题,更好地服务基层单位和师生员工。
(六)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优化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激励新机制,出台有关政策,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推进研究性教学,强化学术规范,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七)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办法,支持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鼓励和促进横向科研合作。进一步整合校、院、学科资源,积极探索校地、校厅、校企科技合作模式,拓展合作内容和合作领域,建设联合研发平台,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增强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和社会科学领域问题的能力,建立面向广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体系。
(八)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培养计划、创新团队、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办法,形成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和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制定设置“相思湖学者”特聘教授岗办法,充分发挥学科建设领军人物的作用。
四、凝聚各方面力量,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一)要始终关注和解决与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继续解决教职工住房、子女上学、贫困生资助、毕业生创业就业、相思湖治理等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完善收入分配办法,想方设法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增加教职工的收入,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协调处理好各方利益,最大限度地激发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二)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以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为契机,结合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实际,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加强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理论学习,进一步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学校统战工作全面深入开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三)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认真落实离退休工作政策,开好情况通报会和座谈会,积极听取离退休人员的意见、建议。积极支持离退休同志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创造条件,为离退休人员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环境。
(四)做好教代会和工会工作。筹备召开学校六届一次教代会和第十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抓好二级教代会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逐步完善校院两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促进基层民主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强对工会的领导和指导,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民主监督作用,积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比武活动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五)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团组织建设。发挥学生会、社团和研究生会的作用,调动各级学生组织的力量,统一协调加强管理,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激励学生积极投身和谐校园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学术科技创新和文体娱乐活动,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预案的学习、宣传和演练,加强安全检查,堵塞各种漏洞,重点抓好防火防灾工作。加强师生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培训,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报告制度,认真做好饮食卫生、传染病防控和安全工作。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维护校园安定和谐。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落实居住管辖区流动人口责任制,杜绝计划外生育。
(七)做好国家安全、保密、财务等工作。加强保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完善校园网管理制度,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加强保密要害部门的建设,严防各种失泄密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强化财务预算的约束力,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开源节流,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