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与党校建设
组织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理论修养和工作能力
(一)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3月24日正式启动,8月底基本结束,全校共有5446名党员、23个二层单位,141个党支部参加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总体满意度为98.76%。各学院的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也都达到97%以上。作为全国、全区和高校工委“三位一体”的重点联系单位,学校的学习实践活动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肯定。
(二)利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契机,在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强化理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头脑,力争达到真学、真懂、真用。一是创新学习形式和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在学习方式上,认真抓好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集中学习,组织专题辅导报告会,举办墙报比赛、征文比赛。学习方法上采取“六学”:精读原文学、专题辅导学、领导带头学、深入调研学、集体讨论学、论坛交流学。二是举办系列学习论坛交流,提升学习水平。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在相思湖论坛上开通了“科学发展大家谈”专门版块,以师生出题、专家在线答疑等互动形式开展学习讨论。在网下推出科学发展观理论系列(专家学者,学生党员,机关干部,领导干部)学习论坛、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三是抓好处级以上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确保学习重点和质量。四是分类指导,努力做到理论学习全员覆盖。统筹安排好不同党员群体的理论学习,如对行动不便的离退党员采取送学上门,对在国外留学的学生党员通过网上专题网站、QQ群等方式上网送学。
(三)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党员干部自我提高。通过深化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牢牢把握“党员干部受教育”这个基础,深化理论学习贯穿始终,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一次系统的科学发展观大学习、大教育、大普及。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学校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党员领导干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提高了驾驭全局、把握机遇的能力;在工作中认真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结合学校实际,提高了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能力;在改革发展中以人为本,解决广大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了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
(四)广泛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组织部高度重视这次理论学习,组织各单位开展理论研讨。通过学习,达到解放思想,破除已有的旧框的苑囿,推进工作创新的目的。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以“办人民满意教育,育高素质人才,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新跨越”为主题,从办学理念、发展思路、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在学校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我为学校发展做什么等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学校的讨论,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达成共识。
二、努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建设
(一)科学发展党员,加强党员教育,在提高党员数量的同时提升党员的素质。2009年,共发展党员1075名,其中:女党员479名;少数民族党员302名;研究生114名,本科学生党员945名;教工党员16名,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双高人员2名。有669名预备党员转正。
(二)做好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转出手续,针对往年毕业生党员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广西民族大学毕业生党员须知》、《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注意事项》、《组织关系转移附表》分发到毕业生党员和党支部手中,督促他们尽快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去的单位。
(三)推进党员信息科学管理。在完善已有的党员信息管理数据库信息的基础上,把全国通用的党员信息管理系统(2005.V2.0)推广到各学院党总支,帮助他们科学管理党员信息,使得学校党员信息更新更及时准确,为组织工作提供很好的参考。
(四)党建评优工作。一是开展“广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根据《关于评选广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通知》(桂党高工组〔2009〕8号)文件要求,评选并向高工委推荐,共有5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2人优秀共产党员,6人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高工委的表彰。二是开展学校2007至2009学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表彰,共评出1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6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100位“优秀共产党员”。
(五)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根据有关规定,撤销管理学院、商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生态工程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相思湖学院等12个党总支并成立相应的基层党委,完成基层党组织的委员换届工作。
三、做好党校工作,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作用
2009年,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5168人。在培训中党校强调各分校要注意积极改进教学形式,综合采用课堂讲授、自学思考、座谈讨论、演讲交流、录像电视、社会实践、制订学习计划、撰写读书笔记、撰写学习体会、培训总结和结业论文等多种教学形式,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作用。
四、做好服务基层、服务党员活动
(一)协助开展“党组织服务年”活动工作,认真做好活动的统计、总结和汇报。根据区党委的部署和高校工委的安排指导,学校党委结合实际以“关爱·牵手·服务”为主题,扎实开展“党组织服务年”活动。下达《中共广西民族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党组织服务年”活动的通知》,层层发动,广泛参与,通过开展党组织服务年活动教育党员,锤炼党性,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高党员素质。一是开展形势宣讲服务;二是开展基层解难服务;三是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四是开展帮困救助服务,开展“党员关爱贫困师生”活动;五是开展社会实践服务。
(二)开展老党员、困难党员慰问活动。“七一”期间,组织部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30人,发放慰问金9000元。为基层党组织和困难党员带去了温暖。
五、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加大干部的选拔、任用、交流力度
全年共选拔处级领导干部23名,其中正处级领导干部8名,副处级领导干部15名;新提拔的干部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14人,占61%,其中博士研究生5名,占提拔总人数的22%;重视提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女干部,新提拔的干部中有16人是少数民族干部,占70%;5名女干部;交流处级干部25名,通过调整,有效地激活了干部的工作热情;重视科级干部的培养和提拔,全年共提拔交流科级干部12名,有效地补充了科级岗位。
(二)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做好后备干部库的建设
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要求,学校按照《干部任用条例》严格执行有关程序、标准和要求,经过召开厅级副职后备干部人选民主推荐大会,进行民主推荐。学校党委根据民主推荐结果,了解的干部表现情况和后备干部人选的数量、结构要求,确定10名同志为厅级副职后备干部人选,并按时报送了相关材料;以此为契机,学校开展处级后备干部民主推荐考核工作,经过各单位的民主推荐,通过考察和公示,共有134名干部被确定为处级后备干部,截至目前,已经提拔17名后备干部。
(三)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一直以来学校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常规工作来抓,拨有专门的干部培训经费,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安排学习专题。2009年,学校专门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提高理论素养对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两次全体处级干部脱产培训,邀请校外专家为干部做讲座,校党政一把手也亲自授课,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处级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此外,学校进一步做好选送干部参加培训工作,选送20多名干部到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区党校、广西高工委党校、广西干部学院等机构参加学习;选派1名干部到区内县(市)挂职锻炼,1名干部到区外高校挂职锻炼;报送4名厅级干部参加2009年度厅级干部自选培训专题研讨班学习。按照上极要求做好中组部的“越南项目165”干部培训相关工作。
六、配合好区党委组织部做好干部的民主推荐和考察干部工作
2009年,自治区党委公开招聘一批高校副厅级领导干部,学校做好28名报考本校人员的接待工作,还认真做好学校报考其它岗位的教师的相关辅助工作,保证他们能够拿出最好的状态参加考试。这次公选干部学校有6位同志进入面试,4位同志进入考核,2位同志上任;几年来学校积极配合区党委组织部做好选调生报名、推荐、选拔、考核等工作,今年共有60名大学毕业生被确定为选调生考察对象参加面试考察。
七、做好学校交办的各项任务
根据上级部门有关精神和学校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的需要,组织部与处级领导开展谈话,征集发展学校的意见。6月,组织部又根据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参与建言献策活动组织工作,收集整理全校师生员工提交的1000多条建议和意见;通过与处级干部谈话,征集干部对学校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如实向学校和上级部门反映,使学校集思广益,采纳了一些合理可行的意见,解决了一些问题。根据自治区党委对设区市考察工作的需要,选派两名干部到河池和北海参加考察工作,有效地帮助了上级部门完成工作任务。(黄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