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回族的三大节日

中国回族的三大节日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节 节庆习俗回族的节庆习俗来自伊斯兰教,也有在中国本土形成的节庆礼俗,一般而言,中国回族只过本民族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同时中国回族中多元教派和门宦的存在,他们入斋和开斋的时间也不完全相同。古尔邦节是中国回族的三大节日之一,每年一度的古尔邦节是回族穆斯林最隆重和热闹的盛大节日。节日当天,每个回族家里的主人都会早早将院内和室内打扫干净,有些家庭在屋里燃上香料。
节庆习俗_中国回族

第八节 节庆习俗

回族的节庆习俗来自伊斯兰教,也有在中国本土形成的节庆礼俗,一般而言,中国回族只过本民族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这些既是宗教节日,也是民族节日。除此之外,回族还有其他的节日,如阿舒拉节和登霄节、姑太节等;还有一些历史中基于某个历史时间而发展起来的节庆,如亡人节等。中国回族的节庆习俗既有城乡特性,又有丰富的地区特性,同时还有教派门宦的特性[6]

一、开斋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中国穆斯林俗称开斋节。开斋节原为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后来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回族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回族人习惯称它为“莱麦丹月”。由于开斋节看的是纯阴历的伊斯兰教教历,因此回族开斋节每年时间不一样。同时中国回族中多元教派和门宦的存在,他们入斋和开斋的时间也不完全相同。回族人的封斋和开斋,要看见月牙才行,一般而言都是从海湾地区看到后,电话一地一地告知而来,谓之“传月”;有的地方主张自己亲自看见月牙儿;有的地方主张提前入斋。还有一些地方,他们不看新月,这就是老初一派、老初二派和老初三派。无论如何,封斋都要够一个月,这是一致的。

img78

回族穆斯林在清真寺吃开斋饭   摄影:白学义

在开斋节前夕,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回民都要提前赶回家中。人们赶在会礼前出散“菲图尔”钱,有些人在节日上还舍散乜帖。开斋节当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庭院,收拾房屋。成年回族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回族群众聚会到清真寺,先听阿訇讲“卧尔兹”,然后在阿訇的带领下进行会礼。礼拜后,回族群众齐向阿訇道安,接着全体互致“色俩目”问候。会礼结束后,由阿訇带领游祖坟,念素尔,追悼亡人。最后恭贺节日,串亲访友。

节日中,男人们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女人在家里炸馓子、油香、花花等。等待会礼结束后,家家都要请阿訇宰鸡或羊,做丰盛的饭菜,请阿訇和坊上的教民来口到。然后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在节日里,除了邻居、朋友相互拜节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带上节日礼品给岳父母拜节。拜节的时间要早,回族当中流传一句俗语,叫做“初一、初二拜节,初三、初四拜鳖”。如果拜节迟了,会带来一些不愉快的事。

img79

在会礼前出散“菲图尔”钱   摄影:杨继国

二、古尔邦节

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鲁巴”,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等。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也就是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即朝觐的最后一天。古尔邦节是中国回族的三大节日之一,每年一度的古尔邦节是回族穆斯林最隆重和热闹的盛大节日。

相传,易卜拉欣是伊斯兰教的古代先知之一,他对真主无比忠诚,曾郑重向他人表示,如果他有儿子,安拉欲启示他以其子为牺牲,他绝不会吝惜。后来易卜拉欣有了一个儿子伊斯玛仪。在伊斯玛仪13岁的时候,安拉为了考验易卜拉欣的忠诚,几次托梦启示他履行诺言。于是他将爱子带到麦加城郊的米纳山谷准备宰杀,期间魔鬼不断诱惑伊斯玛仪,伊斯玛仪不理会魔鬼的诱惑,等待父亲的宰杀。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当伊斯玛仪侧卧后,他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这时他伤心痛哭,泪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儿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个白印印,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点皮。伊斯玛仪说:“我的父啊,你把我翻个身,让我匍匐而卧,这样你就下决心吧,顺从真主的命令。”易卜拉欣听了儿子的劝言,把他翻了个身,然后解下刀子使劲宰时,真主受感动,派天仙吉卜热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羝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这时易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了。从那以后,穆罕默德就把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规定为宰牲节。

节日当天,每个回族家里的主人都会早早将院内和室内打扫干净,有些家庭在屋里燃上香料。家家户户在节前或当天早上炸油香、馓子等。回族男

img80

回族盛大节日期间赴清真寺参加会礼的人   摄影:马文义

人们都会换上新衣服,一同到清真寺去,洗个大净,参加集体会礼。会礼前大家齐聚清真寺,听阿訇讲卧尔兹。之后礼两拜乃玛孜,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会礼外,还要宰牛、羊、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1只羊,7人合宰1头牛或1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3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庆贺节日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地互有异同。有些地方除了参加聚礼和访亲问友外,还组织各种文娱体育活动。

img81

有条件的回族家庭过古尔邦节都要宰牲   摄影:马文义

三、圣纪节

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相传穆罕默德于伊斯兰教历纪元前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571年4月21日)诞生于沙特阿拉伯麦加,伊斯兰教历第十一年三月十二日(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因病归真。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纪”。国外的伊斯兰教徒一般都过圣纪节,为纪念穆罕默德的诞生而举行。回族人对这一节日比较重视,以此来表达对圣人的怀念。节前,由清真寺里的阿訇讲一下过节的重要性和需要做的准备工作,穆斯林自愿捐赠粮、油、肉和钱物,并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采购、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都是回族群众自愿来干的。回族人过圣纪,一般都是集体在清真寺里举行。当天,清真寺挂起横幅,横幅上一般都用阿拉伯文书写纪念穆罕默德的字样,有的还写圣纪大会标语。先由阿訇组织在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教育回族群众不忘至圣的教诲,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这一天穆斯林还要做讨白(意即忏悔)。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有的地方经济条件较好,地方也宽敞,摆上十几桌乃至几十桌饭菜,大家欢欢喜喜,一起进餐;有的地方是吃份儿饭,回族群众叫“份碗子”,即每人一份。对于节前散了乜帖、捐散了东西而没来进餐的,要托亲友、邻居给带一份油香去品尝。四川省重庆市的一些回民过去每到圣纪节前夕,先请教民在晚拜后来清真寺赞圣,清真寺门口、大殿以及周围张灯结彩,教民们“飨以盛馔而散”,这天晚上的菜以炒牛肝为最味美,第二天为正式纪念日,由众教民正式举行。西北地区过圣纪节时,侧重纪念逝世日,就像给先人过周年一样,诵经念尔麦里,以示怀念。中国回族由于存在着教派差异,过圣纪节的一般是老格迪目和门宦等教派,伊赫瓦尼和赛莱菲耶等教派是不过圣纪的。

img82

圣纪节前夕教民在晚拜后来清真寺赞圣,教民们“飨以盛馔而散”

四、姑太节

姑太节又叫“女圣纪”和“法图麦节”,在每年的斋月十四,即伊斯兰教历九月十四日,主要是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的妻子法图麦。由于她的端庄、淑静,什叶派穆斯林对她十分崇敬。回族穆斯林妇女尊重法图麦的德行,一般都称她为“法图麦太太”或“圣姑太”。这个节日主要由回族妇女来举行,有些地方的回族妇女以自己的行动来学习她,在她的忌日,由回族妇女亲自出动,收敛钱粮,选择一个住宅宽敞的回民家里,架几个特大铁锅,熬几大锅杂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请阿訇念经祈祷并赞颂圣女的美德,视之为自己的楷模。之后,让全坊的男女老少一起来吃。这杂豆粥是用黄米、小米、大米、扁豆、豌豆、绿豆、大豆等十几种豆类加肉丁和葱、姜、盐等各种调料熬成的一种稀粥。

五、阿舒拉节

阿舒拉节在伊斯兰教历正月十日举行。阿舒拉为阿拉伯音译,意为“十”,一般指伊斯兰历一月十日。相传伊斯兰教的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虽发生在不同历史年代,但都是在这一天里。这一天,安拉用泥土造化了人祖阿丹,又用他的肋骨造化了他的配偶哈娃,同时也创造了田园和火狱;先知努哈在这一天里建造了诺亚方舟,带着那些归信安拉的人登舟,躲过了洪水滔天的灾难,并在世界上各种动物和禽类中各选一对载在船上;安拉在这一天从异教徒冲天大火中拯救出先知易卜拉欣等。因此,把这一天看做神圣的日子,视之为吉庆和尊贵的日子。什叶派穆斯林将这一天视为悲痛不幸的日子。据说,公元680年的这天,阿里之子侯赛因在该日被倭马亚王朝所杀,这一天什叶派穆斯林身穿黑衣丧服,痛心疾首,举行大规模的纪念侯赛因的活动,后来发展为阿舒拉节。

阿舒拉节是回族穆斯林规模较小的一个节日,并非是所有穆斯林都过,我国回族伊斯兰教的格迪目派的穆斯林都要过阿舒拉节。节日当天,穆斯林要诵经,并要赞圣,聚众喝豆粥。用各种豆类熬粥,回民把这种饭叫阿舒拉饭,云南回族穆斯林称为“稀饭节”。至于吃阿舒拉饭,传说在远古时期,真主派先知努哈去劝说崇拜偶像的人。努哈千方百计地宣传真主的信条,一部分人接受了他宣传的信条,另一部分地位较高的人拒绝听他的劝说。努哈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祈求真主不要在人世间留这些人。真主听了努哈的话,向他默示,尽快制造方舟,努哈就到一个偏僻、安静的地方自己制造了船,带着那些皈信安拉的人登舟,并在世界上各种动物和禽类中各选一对载在船上。努哈一行刚驶船离岸,天上的水门便大开,飞流直下,地下的泉水喷涌,一时间洪水漫世,那些不信真主的人全都丧了命。最后天上的水门渐渐闭合了,大地吸收了洪水,努哈的方舟落到了朱迪山上。船上的人在山上等了三天三夜找不到吃的,人们忍不住饥饿乱喊乱叫。努哈到山下捡了各种各样的豆子下锅煮着吃,结果几把杂豆煮了一大锅,救了不少人的命,也救了努哈圣人的命。现在,我国回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一天,仍保留着吃杂豆粥的习俗。

六、登霄节

登霄,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意译,原意为“阶梯”。在回族的民族节日中,登霄节不是所有的回族人都过,只是一些教门虔诚的回族穆斯林参加。登霄节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举行礼拜、祈祷,以示纪念。这天晚上人们都睡觉比较迟,一般都要听开学阿訇讲卧尔兹。

根据伊斯兰教的内部说法,先知穆罕默德52岁时,伊斯兰教历纪元前一年(621年)七月二十七日夜晚,为了躲避一些多神教徒的谋害,到他妹妹温母哈尼家中暂时隐蔽。就在这天晚上,真主命令哲布里勒天仙牵上仙马来接穆罕默德。穆圣在哲布里勒的陪伴下,乘天马从麦加飞到耶路撒冷。穆圣从耶路撒冷登霄,登到第六层时会见了穆撒圣人,穆撒让穆罕默德向真主礼一拜,而他礼了三拜。穆圣遨游到第七层时,见到了“天堂”“火狱”等,返回到第六层时又遇见了穆撒,穆罕默德告知真主说今后日礼50次拜作为天命。穆撒听后说,这样穆斯林没那么多时间,可能也承受不了,穆罕默德也感到这样做确实不便,就连续9次求真主减少拜数,直至减到一日五次礼拜,这就是一日5次礼拜的由来。穆圣于当天黎明时平安返回麦加的住所。从此,耶路撒冷便成了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之一。

现在回族纪念登霄节,除了礼拜、祈祷外,阿訇还要着重宣讲穆罕默德登霄的意义、情景,讲述真主对穆圣的特别恩赐,讲述穆斯林都要以穆圣的言行为镜子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

七、亡人节

在西北、西南一带为纪念清朝时被血腥屠杀惨死的回族人而举行的尔麦里。西安回民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七日过“乜帖节”,以纪念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时被左宗棠残酷镇压的回族先烈。在今中亚的楚河流域,“每年5月17日,在中亚回族的‘营盘’马三奇乡,经办有上千回族群众参加的活动,过‘尔麦里’,悼念已故的回族先人,寄托着回族人民的哀思”,同时5月17日被定为东干族的节日。甘肃临潭回民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九有“舍西德忌日”。云南“滇西、昆明等地还有纪念清代被屠杀殉难同胞的‘亡人节’”,一般都是将腊月初三定为亡人节,这天人们分头聚于清真寺和坟山,由阿訇诵经,并讲述事件的过程,节日气氛悲壮严肃。由于1920年的宁夏海原大地震使得这一带大量的回族人亡于震中,以后的每年逢农历十一月初七这一天,当地的回族人或以家庭为单位“倒油”追念亡人,或去万人坟上坟,或以清真寺为单位干尔麦里,或在清真寺做礼拜为亡人祈祷,以表达对亡人的怀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