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研究报告(2008)

武汉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研究报告(2008)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汉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武汉大学研究生工作部按照省教育厅安排,2008年3月中下旬,我们对武汉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调查表明,我校研究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研究生高度认同党和政府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支持“宗教信仰自由”。

武汉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研究报告(2008)

武汉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按照省教育厅安排,2008年3月中下旬,我们对武汉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在抽样调查的样本研究生中,男生111人,女生79人,分别为调查样本总数的58.4%、41.6%;硕士生128人,博士生62人,比例分别为67.4%、32.6%;人文社科管理类的研究生比例为60%,理工类研究生比例为40%;汉族研究生比例为93.7%,家庭所在地在城市与在农村的比例基本持平;95.7%的研究生没有宗教信仰。参加座谈、访谈的研究生16名。

调查表明,我校研究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高度关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和社会热点,高度认同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积极评价党的十七大,憧憬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人生观、价值观进取务实,关心就业、教育改革等问题,注重自我发展,成才愿望强烈。调查同时显示,少数研究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政治意识淡薄、道德价值偏移、知行脱节等问题,多样性与异质性特征比较突出,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一、研究生的基本思想政治状况

(一)广大研究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和社会热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识冷静,少数研究生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政治意识淡薄的问题

研究生普遍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坚持改革开放等基本政治理论问题有正确认识。81.6%的研究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77.4%的研究生认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80%的研究生认为“推进改革开放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然,调查也显示,对上述选项,少数研究生存在认识偏差,这反映了他们作为“知识精英”对于基本政治问题认识的模糊、迷茫、疑惑甚至错位,我们既要看到主流,也要正视、警觉、思考另外少部分研究生“政治信仰迷茫、政治意识淡薄”的问题。

研究生关注党的十七大,最关注的依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等,充分体现了研究生求真务实的思想特点。但是,对于“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观点,表示“同意”、“不同意”、“说不清”的研究生比例分别为56.3%、18.2%、25.5%,这种选择反映了研究生对近来宏观经济环境、物价、雪灾、社会稳定、国际局势的思考,充分体现了研究生理智冷静的思想特点。调研显示,研究生认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最主要的三大因素依次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差距扩大”(35.1%),“腐败问题”(28.3%),“‘三农’问题”(14.9%),这与多年来我省高校研究生调研结论一致,反映了青年学子对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的持续担忧与强烈企盼,这种心态与研究生选择是否同意“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立场相关联。从另外一个侧面看,调研也显示了研究生对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腐败问题,“三农”问题,实现小康目标的信心亟待加强。

广大研究生高度关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和社会热点,关心国事,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强。在问卷列举的13项国内外重大事件中,研究生最为关注的事件依次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去年5月份以来肉蛋禽类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我国南方6省区遭受雪灾”、“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等,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选项,“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关注度最低。

广大研究生高度认同党和政府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支持“宗教信仰自由”。75.7%的研究生同意“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自由”的观点。近期,藏族分裂分子在西藏拉萨、四川阿坝等地制造分裂,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骇人听闻,新疆和田也发生了分裂分子煽动闹事事件,广大研究生表示极为愤慨,普遍认为要予以坚决、严厉的打击。

调查显示,广大研究生也高度关注台湾问题,认同“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但是由于多年来台海局势扑朔迷离,台独分子势力一度甚嚣尘上,研究生对“我国可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观点,大部分研究生表示“同意”,部分研究生表示“说不清”,极少部分研究生明确表示“不同意”。对台湾地区所谓当选“总统”马英九,研究生的认识与判断分歧较大,多数人认为要“观其行”。部分研究生认为,随着两岸经贸文化等各项交流的扩大与深入,两岸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日益增强,祖国大陆强盛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及“血浓于水”的殷殷亲情必将促进祖国完全统一这一宏伟梦想的实现。

(二)广大研究生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具有一定的理想抱负与社会责任感,崇尚诚信,但现实主义趋势明显,多样性与异质性特征比较突出

调查表明,当前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面貌总体较好。他们有着积极向上、进取务实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注重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双重实现,86.0%的研究生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72.9%的研究生认为“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62.0%的研究生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66.4%的研究生认为“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总体精神面貌较好。在职业观、金钱观等生活态度上,多数研究生赞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观点,不同意“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更不认同“金钱高于人格”的说法,84.0%的研究生认为“贫困的经历也是一种人生财富”。

广大研究生在崇尚科学的同时也重做人、重诚信、重全面发展。调研表明,86.8%的研究生同意“诚信受益”,86.7%的研究生认为“做人比做事、做学问更重要”。多数研究生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学术失范现象表示出了坚决的反对态度。调查显示,在考试作弊、论文抄袭、论文买卖、语言行为不文明和利用网络与手机发布不健康、不负责任的信息等方面,大部分研究生对此持“反对”的态度(见表1)。这表明,大多数研究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研道德素质,反对学术不道德行为,希望建立一个和谐文明、公平有序的社会。

表1    对校园中存在的下述现象,您的态度是(%)

img86

续表

img87

研究生价值观多样性与异质性特征比较突出,部分研究生价值取向模糊,奉献观念淡化,功利思想严重,知行难以统一,有的甚至违背基本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多元价值取向在研究生价值观结构中有深刻反映,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的利益导向、效益优先的原则和社会领域道德要求的奉献精神、利他主义的价值矛盾使研究生在道德理想选择时产生困惑和冲突。不少研究生尽管在理论上认同道德规范,但将其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的不多,尤其是在自身利益与道德规范不统一或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不一致时,价值取向多元化倾向与异质性特征比较突出。

(三)广大研究生高度关注就业问题,关注学校建设和发展,对本校教师队伍的总体印象较满意,基本学习生活情况正常,但承载压力较大

调查表明,研究生高度关注就业形势,“就业难,无业、失业人口多”被研究生认为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因素。“就业和自身前途问题”也是研究生面临的最大压力。当前,研究生对自己毕业以后的前途充满信心、比较有信心、说不清、信心不足、没有信心的比例分别为10.6%、43.1%、31.3%、12.7%、2.3%。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信心比本科生、专科生还略低,这应该与研究生较高的期望值有关。对自主创业,研究生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主要提供“政策优惠”与“前期经费支持”等支持;对国家号召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研究生表示“非常支持”及“比较支持”的有69.9%,但对自己毕业后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问题表示“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的仅为38.7%。大部分研究生对毕业以后的选择有比较明确的打算,毕业后的首选工作单位依次为事业单位(35.7%)、政府机关(22.2%)、国有企业(13.6%)、外资企业(9.2%)、自主创业(6.7%)、民营企业(6.0%)、非政府组织(4.8%)、其他(2.1%)。

调研显示,84.5%的研究生每月的平均消费支出(不含学费、住宿费)在300元~1 000元之间,其中301元~500元的有53.3%,501元~1000元的有31.2%,另有12.1%的研究生支出在201元~300元,与此次本专科生对比及与我校研究生2005年一项专项调研数据对比,均十分接近。但是,研究生的理财意识明显强于本专科生,16.3%的研究生购买了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当然,值得注意的是,12.7%的研究生每月的平均消费支出在300元以下,特别是还有2.1%在200元以下,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救助。对国家实施的对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资助工作成效,仅有22.2%的研究生表示“非常大”或“比较大”,远远低于本科生的评价水平(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均超过50%,华中师范大学达到67.2%),这主要是由于研究生的资助工作明显有别于并滞后于本科生资助工作。特别是在武汉大学,资助比例、资助力度明显还需要扩大、增强。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组成结构的变化,研究生群体中绝大多数没有工作经历,不具有稳定的可维持生活的收入来源,尚未能经济独立。经我们了解,部分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承担学费、生活费,有的还需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照顾亲友,经济压力也很大。调查表明,“经济压力”是大学期间三大压力(就业和自身前途问题、学习和科研问题、经济压力)之一,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指导教师的人格魅力、治学态度与科研精神对研究生的学习和成才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成才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导师既要作研究生学术的指路人,又要为研究生作出表率,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调查表明,研究生对本校教师队伍的总体评价较高(如表2所示)。绝大多数研究生对教师的评价都在“比较满意”之上,这也说明我国的教师队伍水平能够满足当代研究生培养的需求。当然,我们不能得出教师队伍的水平都比较高的结论。换言之,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我们仍然要着力提高教师的质量,包括教学科研能力以及品行风范等。

表2    对教师队伍的评价(%)

img88

调查显示,学习和科研问题是研究生学习期间第二大压力源。武汉大学2005年的调研显示,67.2%的研究生把“学位论文压力大”视为研究生生活中最苦恼的问题,其中30.2%的研究生将此作为最苦恼的问题的第一位。目前,研究生对自己学习状况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6.9%、33.9%、44.7%、13.0%、1.5%,对所学专业非常感兴趣、比较感兴趣、一般、不太感兴趣、完全没兴趣的比例分别为20%、49.1%、24.6%、4.2%、2.1%。部分研究生因学习和科研压力而推迟毕业,个别甚至引发心理障碍乃至自杀身亡等。研究生认为,学校应着重加强以下能力的培养:心理调适能力(20.1%)、创新能力(19.0%)、实践能力(17.4%)、学习能力(16.5%)、人际交往能力(16.5%)、组织、领导能力(10.4%);希望专业教师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还应该传授做人的道理(34.7%)、指导社会实践(29.5%)、提供就业指导(18.7%)、解答心理困惑(15.6%)。

调查显示,传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成绩,但是也受到较大挑战。40.7%的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一般,另有17.25%、15.4%的研究生分别认为教学效果不太好、很不好。36.1%的研究生对目前辅导员工作评价一般,另有10.7%、6.1%的研究生分别评价为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34.3%的研究生跟辅导员交流或谈心比较少,另有13%的研究生是“非常少”。36.7%的研究生认为学校、院系评定的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只有少部分能(或极个别能、完全不能)发挥榜样作用,甚至有64.4%的研究生认为学校的评优、评奖和经济资助等活动公正性一般(或比较低、非常低)。

研究生日常获取社会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分别是:网络(76.3%)、报纸或杂志(12.6%)、电视(5.2%)、同伴或朋友(3.2%)、广播(2.1%)、其他(0.5%)、老师(0.1%)。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老师的比例是0.1%,这无疑是比较尴尬的。大部分研究生上网时间大约在2~6小时,上网主要目的依次是了解新闻(29.0%),学习、查阅资料(28.9%),观看影视作品(14.0%),收发邮件(12.3%),聊天或交友(7.1%)。课余时间研究生经常做的事情依次是:上网,看电影、听音乐,体育活动,自习,阅读书籍、报纸、杂志等,生活较为单调。

62.8%的研究生认为大学期间压力“很大”或“较大”,仅有7.4%的研究生认为压力“较轻”或“没有压力”。遇到烦恼时,60.5%的研究生选择找人倾诉,11.8%选择参加文体活动、10.1%闷在心里。我们分析带来压力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第一,研究生对未来的预期较高。并不是每个研究生都怀着继续深造的希望来读书,其中不乏有人是迫于社会、工作、家庭以及其他方面的压力,在不得不读研的情况下,选择继续读书或者重新回到学校的。在付出大量时间、金钱、精力以及其他方面的成本之后,通常对未来的预期更高。但是,预期越高,达到预期的风险也会越高,产生的压力就会随之增大;同时,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增大了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第二,研究生的现实压力比较大。许多高校由于现有评价体系所限,硬性规定必须在高档次刊物上发表若干篇文章,否则不予毕业,这是造成研究生压力较大的重要原因。第三,现实的研究生生活可能与理想存在偏差。例如,目前许多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过多,导致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很少,少数研究生有混日子的思想,这与其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从而也导致了一定的压力。实际上,研究生面对的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由于研究生的年龄较大,距离走向社会的时间较短,有些本身就是有过工作经历的,因此,研究生面临的压力并不是单一的——既有校内的,也有社会上的;既有学业方面的,也有家庭方面的。就业、学业、情感、交际、经济等方面压力的混合有可能形成较重的复合效应,进一步增大研究生的压力感。各种压力集中作用的一个现实后果就是导致许多研究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存在一定隐患。在调查中,研究生普遍反映读研之后就很少甚至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参加体育锻炼了。调查数据对此也有所印证。课余时间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研究生仅占15.6%,几乎没有体育活动时间的研究生比例为13.9%,另外50.2%的研究生每周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在2小时以内,远远低于本专科生。在心理方面,研究生对现实产生逆反和不满情绪、吵架斗殴、心理疾病、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现象都有存在。这是对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挑战。

二、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认识,明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定位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是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骨干力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目前,全国高校研究生在学人数已达120万人,而且高度集中于若干重点高校。研究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对全校乃至整个地区的安全、稳定、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和辐射作用。我国处于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社会转型期,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挑战,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亟待加强。同时,必须明确两个定位:一是工作的特殊性定位,研究生工作不能等同于本科生工作,它远比本科生工作复杂、多变,高校党委和行政机构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明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整体工作中的地位、任务、目标以及政策尺度、实现方式、保障力度,及时研究解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工作的整体性定位,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培养工作结合起来,将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各学科、各环节之中,贯穿于培养与管理的全过程,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二)把握根本,夯实研究生理想信念的基石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构筑当代研究生的精神支柱,培养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树立大局意识和世界眼光,用战略思维去分析和看待国际国内大环境,形成对世界和人生的正确理解,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拓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道德教育内容,把教育的重点从道德知识的传授和现成结论的灌输转移到让研究生掌握批判的武器,提高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上,让研究生学会面对人生、创造生活;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研究生树立和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与教育工作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支部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符合研究生特点的组织生活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支部服务意识,提升党员教育的有效性。要加强对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积极慎重地把大批优秀的研究生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

(三)突出重点,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采取切实措施缓解研究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并把解决当前问题与开展前瞻性问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有效地帮助研究生排忧解难。加强研究生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引导其树立科学的职业观与择业观,培养研究生形成把个人就业与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把个人能力、知识和价值的实现同社会进步需要相结合的观念,引导毕业生根据国家发展的整体需要择业,鼓励研究生投身西部,主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开创一番事业;要引导毕业生正确定位,做好就业准备,把握择业时机,提高就业能力,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当前就业形势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引导广大研究生把就业的压力转变为学习的动力。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化解研究生的心理困惑,积极营造温馨家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从整体上提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满足研究生日益增长的心理辅导需求;另一方面,要结合研究生的特点与当前的心理热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研究生塑造健康、坚强、完美的心理品质;同时,要建立完善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和防范体系,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研究生渡过心理难关。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帮助研究生舒解紧张情绪,为研究生减压,使研究生在竞争激烈的研究生活中张弛有度,从而度过充实而完美的研究生生活。

加强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高度重视并发挥网络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让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使网络真正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传播载体。要在网络中旗帜鲜明地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校园BBS的健康和良性发展;引导研究生正确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同时在德育和学术相结合方面体现出研究生的特色,培育健康向上的研究生网络文化。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纳入学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改善硬件设施,增强网络的服务功能,提高校园网络的服务水平。要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水平,充分利用网络快捷、生动、便利、开放等优势,加强学校相关部门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

广泛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促进研究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要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指导方针,广泛开展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做到有组织、有经费、有规范、有考核。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共同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并形成校地协作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机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注意突出服务社会的理念,组织研究生利用假期或双休日深入城乡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和通过到基层挂职锻炼的方式开展社会实践,鼓励研究生结合个人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以科研报告、技术开发推广等形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要注意将就业工作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研究生深入了解企事业单位,引导研究生将个人选择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结合来选择就业岗位。

(四)统筹规划,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明确导师的教书育人职责,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导师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并自觉将此理念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全过程,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加强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制度建设。完善导师育人制度,调动导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导师教书育人的奖惩机制。要加强导师队伍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之间的配合,鼓励导师参与到研究生党团班建设和各类评优评奖活动中。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担任研究生辅导员。要坚持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实行学校和院(系)的双重领导,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管理,制定岗位职责,加强工作考核,加强培养,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发展作出统筹安排,鼓励一部分专职辅导员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门人才,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把专职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或者向教学、科研岗位输送。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和交流。要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问题列入总体科研规划,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认真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为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团体要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积极发挥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决策咨询、工作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执笔人:柳咏心)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研究[R],2006.

2.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湖北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研究[R],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