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问题解决

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问题解决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生休学、退学、自杀以及其他由心理问题导致的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心理危机对研究生成才和社会发展构成明显威胁,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问题解决是当前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必须攻克的重要课题。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

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问题解决

——从一个典型心理危机案例谈起

郭 敏 李维进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人数逐年递增,几乎达到甚至超过本科生人数。在急剧变化、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伴随着数量的急剧增多,研究生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出现也比过去频繁得多,来自学习、就业、社交、情感、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所导致的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急剧增加。有调查显示,约30%的硕士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健康状况较差[1]。研究生休学、退学、自杀以及其他由心理问题导致的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心理危机(mental crisis)对研究生成才和社会发展构成明显威胁,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问题解决是当前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必须攻克的重要课题。

下面首先介绍一个研究生心理危机典型案例,通过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及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探讨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类型、特点、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案例基本情况介绍

小刚(化名),男,25岁,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出生于江西某农村,家有父母和一个姐姐,家境贫困,研究生入学后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小刚自幼活泼好动,小学时成绩尚可,但初中时非常贪玩,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中考落榜后其母借钱将其送进当地重点高中就读,这给经济贫困的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进高中后,小刚变得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流,心理压力非常大。他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将成绩提高,但在强手如云的重点高中,小刚感到力不从心。第一次高考落榜,于是母亲筹钱供其复读一年。复读期间小刚感到压力更大,学习更加刻苦,几乎不与人交流、不参加任何课外活动。第二次高考未落榜,被某普通高校录取。高中时期开始,其性格发生较大变化,常独处而不与人交流。上大学后,与同学交流一直很少,也不参加集体活动,大学同学都对他比较陌生。小刚刻苦努力、埋头学习,大学毕业后复习考研,如愿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入学之后,小刚感到如释重负,终于可以放下沉重的学习包袱轻松下来。由于现实生活中缺乏与人交流,小刚渐渐迷上了网络聊天。从未恋爱过的小刚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南昌某专科学校女生小红(化名),因为都是江西老乡,二人很快在网上聊得火热,并且留下手机号码,天天互通电话或互发短信,大有相识恨晚的感觉。

研究生一年级“十一”长假,二人约好见面,小刚提出要去南昌,但小红坚决要求来武汉见他。于是二人在武汉相约。长假期间,二人感情发展迅速,并且在校外旅店同居。与此同时,小刚发现小红有很多不良习惯,比如喝酒、吸烟,性情急躁,大大咧咧,说话有时甚至比较粗鲁,她还提到一位在网上认识的表叔,自述与其关系很好。小刚内心不免有些疑惑,但当时并未多想,只觉得小红特别开朗大方,交际很广。

假期结束之后,小刚的生活费所剩无几,生活非常拮据。与此同时,小刚感觉自己与小红之间的关系急转直下,两个人的感觉也与以前不一样了。在聊天过程中,他发现小红有些话自相矛盾,她还提到曾有个关系非常要好的男友且与其发生过性关系。并且每次只要小刚一提出要去南昌找她,小红就显得非常慌张并竭力制止,甚至提出要与小刚做普通朋友。两人处在分手的边缘。

小刚内心的疑惑越来越大,觉得小红一定有什么秘密隐瞒着自己。于是,回想起发生的一切,小刚非常后悔自己与其同居时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怀疑自己感染了AIDS,感到生活没有了希望,觉得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自己,没脸见亲人朋友,他越来越焦虑,越来越绝望,甚至想到自杀。

小刚随后到医院咨询检查相关事宜,医生告诉他要三个月之后才能查出是否患有AIDS。从此小刚无心学习,经常逃课,无法完成作业和论文,每天大脑里都充斥着与小红之间发生的这些事情,在惶恐不安中度日如年,寝食难安。假期约会事件发生一个月来,小刚越来越疑惑,越来越后悔,越来越担心,感觉非常烦恼,痛不欲生,多次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案例分析

此研究生心理危机典型案例具有一定代表性。小刚成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和有效解决,正因为心理问题日积月累,逐渐发展引起质变,才会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面临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应对时所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它可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指发生心理障碍。[2]

危机的发展有四个不同的时期:(1)出现了一个关键的境遇,并分析一个人的正常应付机制是否能够满足这一境遇的需要;(2)随着紧张和混乱程度的增加,逐渐超越了个人的应付能力;(3)需要解决问题的额外资源(如咨询和支持);(4)可能需要转诊才能解决主要的人格解体问题[3]。如果在前三个时期及时发现并积极干预,则能有效避免恶性后果的产生。

危机干预是给处于危机中的个体提供有效帮助和心理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到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获得新的技能,以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为了进行有效的危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需要,以此为危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4]

此案例中,小刚的心理危机主要表现为自杀心理。因为长期以来缺乏人际交往和感情经历,小刚被这次突如其来的网络恋情压得喘不过气来,感觉到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紧张和混乱程度逐渐加剧,对未来充满恐惧、疑惑和焦虑,慢慢感到无地自容和绝望,想到了自杀。此时心理危机已经发展到了第三时期,即已经超越了个人的应付能力,需要解决问题的额外资源(如咨询和支持),否则可能发生恶性事件。这种心理危机的产生是由于其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日积月累,慢慢演化,导致其心理应对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变差,最终心理危机易感性增强,心理危机一触即发。那么我们首先从小刚长期以来存在的各种问题着手分析:

1.情感问题

小刚已经25岁,但由于其特殊的成长历程,在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在成长过程中,小刚缺乏人际交流,高中之后愈加明显。大学期间亦只顾埋头学习,不参加校园活动,人际关系冷淡,更缺少与异性之间的接触,因而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网络恋情时,小刚缺乏基本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盲目冲动,糊涂之中做出令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

2.学业问题

小刚自幼活泼好动,非常贪玩,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中考后花钱进入重点高中,给家里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内心感到压力很大,于是下决心努力学习,但由于基础不好或方法不得当等原因,其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心理压力大。第一次高考落榜再一次给了小刚沉重打击。复读后第二次参加高考,结果依然不理想。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小刚性格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恰恰是导致其产生其他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小刚通过不断努力,刻苦学习,终于考上研究生。然而,当网恋事件发生后,小刚再次陷入学习困境无法自拔。

3.人际交往问题

小刚高中以后渐渐变得孤僻、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往。当费尽艰辛考上研究生之后,小刚感觉自己可以轻松下来了,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和正确方法,小刚迷上了网络聊天,试图在虚幻世界中寻找精神的满足。当在网络上遇到小红,小刚由于缺乏基本的辨别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头脑冲动,失去理智,很快陷入爱情漩涡,最终做出令自己后悔莫及之事。

4.经济问题

小刚自幼家境贫困,加之学习成绩差,母亲借钱将其送入重点高中读书,后又借钱供其复读,家庭经济压力一直很大。研究生一入学就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平日省吃俭用。和小红认识后,小刚省出自己的生活费天天与小红电话短信互诉衷肠,两人约会期间的开销亦由小刚承担,几乎花光其生活费,以至于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生活。

以上也反映出研究生群体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除此之外,就业问题也是研究生群体中越来越严峻的问题。近几年,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满意工作的研究生越来越多,还有的毕业研究生甚至抱怨说自己当时本科毕业就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单位,因而不愿意就业的研究生数量也不少,这种状况不得不让人忧心。

三、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与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一)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根据心理危机案例中小刚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笔者在保证求助者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加以干预。

1.倾听宣泄,确定问题

小刚初次面谈时欲言又止,显示出他有难言之隐。在笔者真诚耐心的开导之下,小刚终于愿意慢慢吐露出自己的心声。这个过程对于小刚来说是在跨越一座大山,将其心中巨大的秘密告知与人。笔者耐心倾听小刚的每一句话,并适时对其进行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以此来获取更详尽信息以确定问题、察觉问题的蛛丝马迹。此过程非常重要,它是打开小刚内心问题的钥匙,而且有助于从言语或行为中发现某些危险信号。

2.真诚理解,情感共鸣

在倾听的过程中,笔者真诚、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小刚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情感上的同感和共鸣。小刚吐露内心秘密的时候,内心充满着矛盾、自责、后悔、惭愧、无奈等复杂感受,只有彼此之间真诚理解、情感共鸣,小刚才有勇气接着诉说,而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小刚分析解决其目前的问题。但要注意,同感和共鸣并非负面情绪的强化,而是内心深处的情感碰撞。

3.沟通交流,给予支持

真诚理解的同时,与小刚之间需要开诚布公的对话与交流,帮助其逐步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帮助其分析其面临的难题和当前的状况、可能寻求的多方支持以及可能实施的具体应对方法,指导其采取锻炼、营养、休息等适当办法调节身体、精神状况,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只有这样才能对抗可能存在的健康威胁。

4.引导思考,积极应对

在与小刚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引导其正确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当局者迷,思维容易陷入死胡同中无法自拔,此时正确有效的引导可以帮助其走出思想困境,进而度过危机;相反,不适当或错误的引导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在交流过程中,要不断弱化其负面思维,并且加强积极应对措施的引导和讨论,帮助其建立正确思路,积极应对危机。

5.制定计划,循序渐进

制定切实可行的咨询与行为计划,并且与小刚共同讨论,约定时间期限,必须按时完成。运用心理咨询的合适技术手段和方法,比如森田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循序渐进地指导小刚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顺利度过心理薄弱期;同时帮助他制定出具体的行为计划,比如学习论文计划、体育锻炼计划、日记交流计划等,循序渐进地帮助小刚重返正常而充实的学习生活轨道。

6.达成协议,履行承诺

与小刚之间达成协议并履行承诺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程序之一,这以相互之间的信任为前提,并为干预过程提供基本保障和监督。达成协议一方面可以加强小刚“珍爱生命”的观念,有效保证小刚自身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监督其积极配合完成计划、实现承诺,有效解除危机。

(二)心理问题解决办法

小刚此次心理危机的产生是由于其一直以来存在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所导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心理问题逐渐积累,渐渐发展演变为心理危机,这是量变最终引发质变的过程。有效干预心理危机固然重要,然而最重要的办法在于及时有效地处理好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切断心理问题向心理危机发展演变的过程,即及时有效地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是防止心理危机发生的重要基础。

有效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1)高度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恰当定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与作用,设立研究生心理健康中心;(2)制定专门的、有针对性的研究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筛查心理问题高危人群并予以重点关注;(3)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在实践中分析总结经验教训;(4)联合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辅人员形成心理监督网络,及时有效互通信息,积极有效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5)通过信件、电话、网络、面谈等多种方式积极建立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合作系统,取得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通力配合解决问题;(6)成立研究生心理协会,选定一批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委员,定期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心理协会网络在研究生群体中进行广泛的心理辅导,并通过心理委员形成的心理监督网络广泛深入全体研究生,及时了解掌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及潜在的心理问题,以便及时高效地解决问题;(7)定期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讲座,在研究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8)通过网络、电话、团体咨询等多种方式指导研究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主动实施心理自助和互助;(9)学校和社会提供各种支持,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需从问题入手,详细剖析研究生心理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

1.学业问题

学业问题在研究生群体中普遍存在,根据其特点和表现形式,我们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妥善解决。

学业问题大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部分研究生以前一直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或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贪玩浪费了许多时间,因而在学业完成过程中总是觉得力不从心,学业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还有的研究生适应能力较差,特别在刚入学时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科研特点不甚适应,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因而容易在学业方面陷入困境。

第一种情况中,学业问题的出现是长期不良行为习惯所致,研究生在早期产生学习问题后,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指导,渐渐养成不良习惯,习惯成自然后,很容易产生学习困难或障碍。其顺利解决需要早期发现、早期引导、早期克服,这是从启蒙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承担的重要任务,从源头着手是解决学业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小刚的学业问题就与其幼年逐渐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密切关系。

另一种因适应能力差所致的学业问题,其解决方法主要有:加强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让新生尽快了解研究生阶段学习科研的特点及方法;通过新老研究生座谈会让新生在学习生活各种问题上做好心理准备;让研二的优秀研究生担任一年级研究生的指导员,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在研究生阶段,导师是研究生学习最重要的领路人,必须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学习科研交流,充分发挥导师的引领向导作用,给予研究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辅导员老师及时发现出现学业适应不良问题的研究生,及时与他们沟通交流、咨询减压,给予心理支持。

2.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能力是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立足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前提。研究生人际交往问题与个人性格品质、修养情操密切相关,而这些与个人成长背景和经历又是密不可分的。解决人际交往问题需要多方面努力:首先,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这是形成良好个人品质修养的基础,家庭成员在研究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关键作用。其次,通过研究生心理健康调查及时发现有性格缺陷或交往障碍的研究生,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交往特点。导师、班主任应经常与他们交流谈心,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指导他们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人际交往方法与技巧。再次,在各年级成立研究生心理协会组织,通过心理委员深入研究生群体,充分调动研究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参加各种院校级乃至学校之间的集体活动,以此扩大人际交往范围。

3.情感问题

埃德加·莫兰认为,在智能与情感之间有一种紧密关系:感情的亏损可能降低甚至摧毁推理的能力;在感情上反应能力的削弱甚至可能是非理性行为的根源[5]。因此,情感对个体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个人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研究生年龄一般在22岁以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定型,并有各自不同的情感需求。亲情来自家人,家庭成员之间和谐温馨的氛围可以给彼此温暖和力量;反之,如果家庭关系和成长环境不和谐,将对个人的成长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可以通过信件、电话、网络、面谈等多种方式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积极取得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通力配合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友情问题需要朋友双方共同努力,但最重要还是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应加强研究生积极情感教育,培养其宽容、大度、友善、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等良好的个人品质,提高其个人修养。爱情问题的解决需要培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责任意识,帮助研究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特点,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这样才能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把握正确积极的情感方向,选择好自己的婚恋对象,并在人生道路上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4.经济问题

研究生群体中有经济压力者不在少数,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开销让许多研究生不堪重负。解决经济问题的方式有多种:充分利用国家助学贷款,协调安排给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积极落实国家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政策,在提高研究生学习科研能力的同时也可缓解其经济压力;提供适合于研究生的相关兼职信息,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既可以增加经济来源,又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必要时根据具体情况可鼓励经济困难的研究生暂时保留学籍一年或者休学一年,利用这一年时间工作,挣足学费和生活费,以便将来更加安心地投入学习和科研,这对于已经成年的研究生来讲可算是一种不错的应对方法。

5.就业问题

当前研究生就业率在很多高校正走下坡路,形势非常严峻。针对当前研究生就业问题,高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积极优化专业学科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完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和寻求社会支持,除此之外,还应从研究生自身的根本问题着手。首先必须引导研究生转变就业观念,切忌盲目攀比、好高骛远,使他们形成“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学会把握随时可能降临的各种机会;同时,研究生必须加强自身学术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是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重要基础。

四、重要启示

1.心理危机重在预防——必须及时切断心理问题向心理危机的转化路径

心理危机重在预防。当今社会,研究生群体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必须面对学习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心理素质不良者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干预和有效解决,日积月累,逐渐发展演化,当积累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就会超出个人心理承受能力而产生质变——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不及时或不得力,则恶性事件难以避免。

如果我们从源头开始,及时发现研究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在早期及时有效切断心理问题向心理危机积累发展转变的通道,就能有效化解心理危机并妥善解决心理问题。

2.心理问题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外因靠内因发挥作用

研究生的思想意识日趋成熟,具备了相对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仍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如果心理素质得到提高,那么当遇到各种问题时,研究生就可以自我独立解决或在他人协助之下解决问题。因此,在研究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注重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最有效防治心理危机的途径。

心理问题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下图显示了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问题解决运作系统。多种外部措施要想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研究生本人心理素质这一内部先决条件。提高心理素质是研究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长期巨大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配合完成:首先是亲人,特别是父母——最好的模范和榜样,父母应努力营造出一个健康温馨、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这对于研究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其次是社会,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道德风范是重要的积极心理促进因素,全社会应共同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帮助;再次是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培养教育成长环境,倡导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和心理支持,心理健康中心及时有效地给予心理咨询和干预;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领路人,应发挥支持、引导、帮助、鼓励、安抚等重要作用,经常与研究生交流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这对于研究生未来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作为研究生生活方面的重要导师,必须时刻关注研究生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用热情和爱心去温暖每一颗心灵。

img101

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问题解决运作系统

【注释】

[1]文书锋,俞国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8(5):61-63.

[2]赵国秋.心理危机干预技术[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A):45-47.

[3][美]吉利兰(Gilliland,B.E.).危机干预策略(上册)[M],2000,6(1).

[4]赵国秋.心理危机干预技术[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A):45-47.

[5][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